在三國演義當中,著名的五虎上將,被描述的十分厲害,個個武功超群,但是,小說中,他們是被誇大了的。在真正的歷史當中,他們並非如此。
五虎上將出現在《三國演義》的第73回,當時劉備成為漢中王,然後封五人為「五虎上將」。此時,正是三國衝突激烈之時。五員虎將追隨劉備的時間都不一樣,最早是關羽和張飛,通過「桃園三結義」走到一起。其次投奔劉備的是趙雲,趙雲是在救公孫瓚之時與劉備相遇的,當時劉備對他「甚是敬愛,便有不舍之心」,只不過因為趙雲已經投奔了公孫瓚,兩人灑淚而別。之後劉備正急於逃出河北,趙雲毅然來投,直到病死於蜀漢後期。老將黃忠則是在赤壁之戰中,當時他身為長沙守將,與劉備還是敵對的關係,後來劉備親自去黃忠家相請,老將軍才歸於了劉備。馬超是五人中最晚投到劉備帳下的,他先投張魯卻不受重用,後來去抵拒劉備,卻在戰中被諸葛亮派出的舊相識說動,投到了劉備的帳下。
在三國演義當中,關羽是極其重要的人物,他有過人的武藝、和對劉備的忠誠與對他人的義氣,過五關斬六將,殺人毫不費力。但是在《三國志》中,其實就已經出現了關羽死後附身於呂蒙的故事,後代人也正是根據這些簡短的史實,再加上自己的願望和想像為關羽編織了無數顯靈的傳說和神奇的故事,謀求著理想在心靈上的延續,最後更是乾脆將其列入自己所信奉的神譜中,頂禮膜拜。
張飛則是名猛將,粗中有細,尤其長坂橋喝退曹兵的時候,他還會使用疑兵之計。演義當中,張飛的形象被基本定型為神勇、粗莽、嗜殺。實際上張飛的特點不止這些,《三國志集解》等一些史料記載,他還能寫詩,會畫畫。而更讓人驚奇的是,他還是一位不錯的書法家。
趙雲不僅是武藝出眾,還是一位深識大體之人,不過,小說中的趙雲,事跡不合於史籍的很多。比如長坂坡隻身救後主是確有其事,但並非像《三國演義》寫得那樣精彩刺激。
馬超亦是位武功高強之人,但是,「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若馬超,則可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三國演義》裡寫的馬超和歷史上真實的馬超差別也很大。為了使得曹操更殘暴,羅貫中將曹操殺馬騰和馬超起兵的順序變了一下。這樣一來,事實的本質就變了。其實對馬騰家族的滅亡,真正該負責任的就是馬超。
黃忠使一口大刀,箭法精良,百發百中,年歲雖大,卻常不服老。歷史上黃忠病逝於公元215年,也就是定軍山斬了夏侯淵之後的第二年,諡曰「剛侯」。可見,黃忠絕對不是被什麼吳國馬忠射殺的,夷陵之戰發生的時候,黃忠已去世了五六年了。史書上對黃忠的記載特別簡單,至於他的為人、道德修養等問題,更是沒什麼評價。
看來,演義與歷史,總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在,不過,正因為有了演義這種形式,才讓五虎上將的形象,更加地深入人心,也更加讓人喜歡。
【聲明: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處理。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之目的。更新內容不易,十分感謝大家的關注,希望諸位能理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