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並非靠遺傳

2020-12-25 遛娃錄

前言:愛因斯坦想必大家一定聽說過,他的智商達到了200,而霍金的智商160,達文西的智商指數高達230,由此可見,智商還可以繼續開發。

作為家長的我們都希望自己孩子擁有高學歷,高智商,好成績,恨不得樣樣第一名。但是,在這之前有一個疑問引起廣大寶媽熱議,智商會不會有遺傳呢?高智商的兒童會不會有什麼共同之處?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影響智商高低的幾大因素吧!

1、母乳餵

李玫瑾大學營養學專家做的研究調查表明,母乳餵養會對兒童智商有一定的影響,不用母乳餵養的兒童智商會低10分,而用母乳餵養的兒童智商會高十分。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原來是營養學家發現,母乳有大量營養物質,和其他的奶粉不同。

2、孩子的生長環境

有些孩子生長在冷暴力十分嚴重的家庭中,對於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的小心翼翼,還有很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也不擅長表達,這樣的孩子長大反而會比較膽小。相反,在一個溫馨家庭長大的孩子,智商會高很多,他們的爸爸媽媽做事也是一樣有條有理而且會主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3、家庭的基因影響

人們常說,爸媽的學歷會間歇性的影響孩子,爸媽學歷越高,而孩子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有時候會對於孩子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情商高的父母不會溺愛孩子,會加以正確引導。現在的孩子的行為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父母的影響,就好比學習需要天賦一樣,基因也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美國的心理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發現,高智商的兒童是有共同之處,那就是他們都會有更高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特曼為了研究智力和天賦的關係,找來了一千多名兒童,從11歲懂事的時候就開始跟蹤到中老年。

本來以為他們高智商是因為父母基因好,沒想到他們的高智商來源於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擅於創造新的事物,每天都很勤奮的思考,自己思考出來的成果,和父母告知的成果完全不一樣。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呢?這是眾多中國家長的疑問!

一、培養孩子學會觀察

創造力,要從基本動作開始慢慢的積累,不能有一下子就成才的想法。創造力是比較複雜的基本活動,在心理學看來,屬於發散性思維,還有集中思維。培養這些思維養成,可從學會觀察開始,從身邊的小事情慢慢觀察。

二、讓孩子學會想像

現在的孩子的思維比較死板,不會想像,所以做題速度會很慢,搭積木什麼的也會比別的孩子慢很多,家長在這方面要加以重視,在平時看電視劇、看書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想像的能力。

當孩子對於某件事情感到好奇的時候,千萬不能打擊他的好奇心裡,看到什麼就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以及想到的物品,這樣鍛鍊下來,對智力開發也是有好處的。不能一下子告訴孩子正確的思維和答案,讓他展開想法獨立思考。

三、提高孩子思維的正確方法

1、每天多花半個小時,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帶孩子疊衣服、搭積木、堆玩具、等等行為都可以,但是前提是不能幫助孩子,只能用言語引導他正確行動,現在的孩子動手能力滿都是家長過於心急,所以家長在旁邊只能看,不能動手。這樣孩子就不會產生一定的依賴性。

2、帶著孩子學技能類的,比如畫畫,很多家長認為,畫畫是一筆巨大的投資,其實為了孩子,付出也值得。畫畫類屬於想像力類,讓孩子擁有正確的想像力,這是非常不錯的選擇。畫畫能激發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擁有滿足感。

3、陪伴孩子玩拼圖類的遊戲 家長在下班期間,可以買拼圖類的遊戲和孩子們一起玩耍,孩子原本就愛玩,再加上父母的陪伴,他們會更加專心,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這樣孩子就會主動找玩具玩,而不是想著手機遊戲。長期下來,動手能力會提高,專注力會改善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基本適應環境的能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也是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的基礎。

畫畫、連線、找不同的方式來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專注力、觀察力、記憶力。這是為了認字做準備。平時多做左右腦聯結的擴散思維的遊戲,個人認為遊戲書對於3-6歲是抓住大腦發育的一個好工具。

我最近給孩子買的這套關於專注力訓練的遊戲書《德國新專注力》孩子學習後變化很大,現在分享給大家。該套《德國新專注力》共6冊,原價178.8現在只需88,由多名育兒專家共同編制而成,從多個維度對孩子進行引導,能夠很大程度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總結:由此可見,孩子的高智商和父母的陪伴有很大的關係,每天陪著孩子一起動手、閱讀書籍,都能無意間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在家中,父母可以放置一些益智類的書籍,有助於孩子主動閱讀,增加智商。

相關焦點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
    每個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龍鳳呈祥,出人頭地,便給孩子們施加各種大人們的想法,周六日補課班一堆堆的,奧數班,外語班等一些興趣班,時間長了導致孩子的個人想法被封鎖住,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有很多共同點,原因並不是靠遺傳!不同的父母對孩子智商問題的態度略有不同,在中國絕大多數的父母評判一個孩子智商高不高的依據都源自孩子的考試成績。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關係
    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最終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是有共同點,但是和遺傳沒有太大的關係。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隨著時代的變化,智力勞動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父母同樣也對自己家孩子的智商情況尤為關注,認為「高智商的孩子在長大後一定會有出息」。#育兒有方法#因此即便是有一部分父母認為智商是通過上一代人遺傳的,不能通過後天改變的,但是還是有更多的父母會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幫助孩子充分開發大腦,以求提高孩子的智力,讓孩子變成「高智商」兒童。
  • 美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高智商的孩子有3個共同點,跟遺傳沒關係
    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在著作中提到:「普通人只發揮了其潛在智能的10%」。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這樣的結論似乎也經不起推敲,若真如此,那愛因斯坦的父母和子女,為何都沒有愛因斯坦的成就呢?
  • 「智商之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
    但很多家長認為,智商這東西就是天生的,全靠遺傳,拼的是爹媽。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這些科學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他們的父母和子女卻並沒有取得多大的成就。"智商之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的確有一些相同點,但跟遺傳無關: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在史丹福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他還曾經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對心理學、智商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 美國心理學家:智商高的孩子身上確有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不過,關於孩子的智商一直都有各種質疑的聲音。有人認為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基因有很大關係,那些有能力、智商高的父母他們的孩子都更優秀一些,智商也低不了。所以,在很多家長心裡認為,孩子智商高不高全看父母基因怎麼樣.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都有這些特點,並不是靠遺傳!
    很多人都認為智商和基因遺傳有直接關係,他們認為如果父母的智商都偏高,那麼孩子的智商也絕對低不了。不過,這個說法其實並不完全正確,不然每一個考上清華的孩子,他們的父母應該都是高智商人了。被稱為「智商之父」 的美國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20世紀20年代做過一次大規模的研究:通過智力分數測試挑出1500個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持續追蹤他們的後續情況。根據研究情況發現這些孩子都具有以下特徵:創造力不僅是判斷孩子智力的重要因素,也是現代社會衡量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
  • 美國心理學家坦言: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但與父母遺傳無關
    自己家的孩子智商高不高,成為了很多父母關注的一大點。很多父母會通過不同不一樣的方式來訓練孩子,幫助孩子進行大腦開發。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孩子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所以他們也不會強求。美國心理學家表示: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特點,與父母遺傳無關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試驗,他曾找來一千名高智商兒童進行跟蹤研究,並從這些兒童10歲時開始追蹤,一直到孩子長大後步入中年。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樣的表現,與遺傳無關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進行過一次很長時間的追蹤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500名同年出生,而現在智商大於130的孩子。有一個高智商的寶寶,是很多父母所希望的事情,在現代的教育,情商和智商是父母們都比較關注的,大部分的父母認為,智商的高低,寶寶大部分是遺傳父母的,智商是從寶寶出生那一刻就已經決定了,如果想提高的話,就只有孩子的情商了。因此,對於寶寶智商的培養,有的家長就有些許的欠佳。
  • 天才靠遺傳?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其中兩項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界很多育兒專家紛紛表示:父母們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遺傳,不如試著後天找準辦法提升孩子的智商,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 心理學教授:高智商兒童在5歲前就初見端倪,主要體現在5方面
    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擁有一個高智商寶寶,智商70%-80%來自遺傳,剩下的20%—30%則是靠後天的培養,因此高智商的父母容易生出高智商的寶寶,孩子在6歲之前處於智力的黃金髮展期。
  • 心理學家:幼齡兒童出現三種行為,你可能正在養育一個高智商孩子
    希望自己的孩子具備高智商,可以說是每個媽媽的夢想。 如何才能測量孩子的智商?有專業測量方式 家長們對智商測定往往有很高的興趣,那麼如何才能測量出孩子的智商呢?那些回答幾個簡單問題就計算出一個數字的軟體,往往是不準確的。
  • 有這些特徵的寶寶,是高智商無疑,家長多看看,中一條也很棒
    過去,兒童一般開始在幼兒園和小學接收系統的正規教育。現在新興了許多培訓機構,不少家長都選擇把孩子送去學習,甚至還有一歲以下的培訓學校。同時,還有早前流行的嬰兒教育、胎教。因此,很多孕婦在寶寶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了寶寶的學習生涯。接受過胎教的寶寶,與沒有接受過產前教育的嬰兒相比,似乎能更早地了解如何與他人交流。
  • 研究表明:高智商兒童5歲前就有「明顯表現」,主要體現在4方面
    其實孩子很多在成人眼中「奇怪」的語言和動作,並不總是和家長的認知狀況吻合,孩子不是不服管教,更不是「有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語言和行為。因為孩子的這些行為很有可能是孩子「高智商」的表現。
  • 遺傳基因究竟有多強大?
    當然,因為基因突變或後天生長發育等情況,這些遺傳的規律也並不絕對。至於像爸爸還是像媽媽的問題,在決定臉部特徵的基因裡,幾乎大部分都位於人類細胞的常染色體上,而並非性染色體。兒童時期的智商有 40% 是由遺傳因素決定,如果父母都是高智商人群,那麼孩子也有很大的概率也是高智商。大腦的發育比身高的發育複雜多了,目前醫學界仍不清楚具體的生理機制,也無法控制智力的發展,我們確切知道的只有兩點:
  • 第一個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父母哪一方,準爸媽們知道嗎?
    [DY父母系觀點] 孩子遺傳父母的智商,和父母兩個人都有關,並非一方的影響,同時與後天的教育也有很大關係。我家兒女雙全,兒子聰明,女兒乖巧。只要孩子有優點,我一般都說遺傳老公的基因。這雖說是笑談,可是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聰明卻是千真萬確。
  • 你家孩子是資優兒童嗎?心理學家:符合以下特徵的可能是天才
    文|文兒 對於中國家長來說,「資優兒童」一詞還比較陌生,該詞指的是資質非常優異的兒童——從小天資聰穎、智商超群,可以理解為天才、神童。想必大家看到「神童」二字就明白了重點所在,資優兒童說的從來都不是普通聰明的孩子,起碼不屬於學霸。與其說聰明,不如說是天生智商較高,才能高出常人的孩子。
  • 高智商的人喜歡孤獨
    研究 美國布魯克斯學會專家Carol Graham認為,那些高智商的人之所以逃避社交,原因在於社交會降低他們的幸福感,使他們精力分散,無法追逐更長遠的目標。 對此,群體心理學家則持有不同的觀點。
  • 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爸爸還是媽媽?關於遺傳的這些真相,你要知道
    高智商的人說話有邏輯、做事有條理,在學校、職場中都更容易受到賞識。智商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呢?有人說:「孩子的智商主要遺傳媽媽。」事實上,智商的組成非常複雜,大腦的構造,遠遠沒我們想的那麼簡單。孩子的智商,到底遺傳爸爸還是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