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範圍最廣、損失最慘重的戰爭,它不僅給全人類帶來了沉重的災難,也抹去了工業革命以來創造的無數財富,深刻地改變了世界格局,其深遠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二戰是危機,也是轉折,一些國家因此衰落,而另一些國家則因此崛起。如果沒有二戰,世界上至少會存在著四個超級大國,美國或許就沒有崛起的機會。
第一個國家是英國。今天的英國只能算是二流國家,而且還有繼續滑落的趨勢,但在二戰爆發前,英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控制著世界18%的陸地面積和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其GDP、工業產值、鋼鐵產量、石油產量、發電和汽車產量均居世界前列,其國際影響力甚至超過了現在的美國。但一場二戰消耗了英國大部分國力,財政不足以維持大規模的殖民運作,於是被迫解體,世界工廠地位被美國取代。
第二個國家是德國。二戰爆發前,德國在鋼鐵、生鐵、煤炭、發電、汽車等方面全面超過英法,僅次於美國,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如果德國不貿然發動二戰,它將繼續沿著與蘇聯、英國、法國、德國和平崛起的道路前進。德國是典型的陸權國家,與英國不存在根本利益衝突,雙方有共存的可能。
第三個國家是蘇聯。二戰爆發前,蘇聯已經成長為令歐洲聞風喪膽的龐然大物,戰略縱深巨大,工業實力雄厚,基層組織能力強。如果有一點時間調整產業結構,最終也不會解體。然而二戰的爆發打亂了蘇聯的發展節奏,嚴峻的戰爭形勢迫使其在重工業道路上越走越暗,為90年代的解體埋下禍根。
最後一個是美國。美國的地理位置是所有國家中最好的,遠離歐洲大陸的政治漩渦中心,東西兩大洋,南北沒有強國,地大物博,完全移植了盎格魯-撒克遜人的思想和發展模式。即使沒有二戰,也會成長為超級大國,二戰會加速其成長過程。二戰後,英、法、德、意、西等傳統強國直線下降,外界又受到蘇聯的威脅,為美國進入歐洲大陸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沒有二戰,歐洲國家不會衰落,美國無疑會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永遠不會有吞併歐洲的機會。相反,美國強勁崛起的經濟可能會受到俄羅斯和歐洲的聯合打擊,根本沒有稱霸世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