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西班牙也是法西斯國家,為何沒有加入軸心國參加二戰?

2021-01-09 強叔講史

我們回顧二戰的時候會發現,在當時的歐洲大陸之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捲入了進去,除了一直奉行中立政策的瑞典與瑞士外,都加入了這場反法西斯戰爭。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歐洲大陸的二戰局勢圖的話。我們會發現,有這麼一個國家本是法西斯性質國家,並沒有參加這場世界最大規模的戰爭,這個國家就是獨裁者弗朗哥治下的西班牙。那麼同樣是法西斯國家,西班牙為什麼沒有加入軸心國,並且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呢?

西班牙內戰完全可以說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我們後世更是習慣性的將其稱為二次大戰的前哨站。在這場戰爭中崛起的弗朗哥完全控制了西班牙的生殺大權,並且在1939年4月1日徹底地成立了法西斯政府。弗朗哥在西班牙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當時德國與義大利在物資與人力上的支援。當時的義大利更是砸鍋賣鐵似的支援弗朗哥,甚至鼓動民眾捐款來支持弗朗哥。其實,德國和義大利的動機並非是單純的,更多的是想要擴張法西斯勢力,以為日後的戰爭打下基礎。在戰略上德國也完全可以利用西班牙共同夾擊法國,但是讓德國人和義大利人都沒想到的是,這個如意算盤落空了。

當弗朗哥政權成立了僅僅幾個月後,德國閃擊波蘭二戰爆發了。在希特勒與墨索裡尼的眼中看來,是你弗朗哥報恩的時候,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弗朗哥卻在這個時候宣布了中立。其實,以法西斯的本質來看,弗朗哥並不是缺少擴張的野心。只不過在當時西班牙所處的情況上來看,這也算是弗朗哥的無奈之舉,當西班牙內戰結束的時候,整個西班牙都是一片百廢待興的樣子,在這個時候加入戰爭,無疑是將西班牙拖入毀滅的深淵。

同時,弗朗哥雖然奪取了政權,但是弗朗哥在對西班牙的控制上也並不牢固,戰爭的勝利,並不代表人心的勝利,在當時的西班牙國內依然有著許多反對的聲音,如果這個時候盲目的加入戰爭,估計他自身都會難保。政治上的不牢固也是弗朗哥拒絕了戰爭的一個主要原因。

其實,當我們回顧歷史會發現,弗朗哥雖然也是法西斯獨裁者,但是他與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在性格上有著很大的不同。後兩者皆狂妄無比,與他們不同的是,弗朗哥在二戰中始終都保持著清醒且敏銳的頭腦。在戰爭爆發之初,由於形式並不明朗,當德國人要求弗朗哥參戰的時候,弗朗哥則像德國義大利提出了巨大的物資請求,甚至要求奪取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這樣的要求使得德國很無奈。但是當納粹政權走上頂峰的時候,弗朗哥則派出了「藍色師團」,則是由兩萬名狂熱的法西斯份子組成的師部,以志願軍的方式參加對蘇戰爭。這樣做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夠在未來瓜分勝利果實時,獲得回報。

當法西斯勢力在歐陸展現出頹勢的時候,弗朗哥則立馬疏遠德國義大利法西斯,這樣的做法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德軍甚至曾有過越過庇里牛斯山佔領西班牙的計劃。當二戰結束直至弗朗哥去世,西班牙獨裁政權都一直存在於歐洲,可以說弗朗哥將馬基亞維利的《君主論》演繹到了極致。他確確實實的成為了歐洲的一個「不倒翁」。

二戰結束後,弗朗哥的法西斯政權一直持續到了他1975年去世,雖然弗朗哥沒有帶領西班牙參戰,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弗朗哥的法西斯本質。

相關焦點

  • 二戰期間因更換陣營而成為戰勝國的國家
    波蘭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的起點,也是蘇德兩國共同發起的不義戰爭。只不過後來德國入侵蘇聯,蘇聯同英美等國站在一起,才成為了二戰的戰勝國。西班牙長槍黨是西班牙的法西斯政黨。大獨裁者佛朗西斯科佛朗哥任國家元首,同時兼任軍隊領袖、大元帥、首相、長槍黨黨魁。
  • 義大利參加二戰是否必然?
    統一後的義大利加入了列強們瓜分世界的行列,然而其戰績乏善可陳。其身為歐洲列強,竟然數次被非洲土著擊敗。當然義大利被非洲土著擊敗,也有非洲土著組建現代化軍隊的因素。然而對比同時期也是後起之秀的德國,義大利就沒有什麼理由為自己開脫了。在瓜分世界的行動中,義大利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利益。時間來到了20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 漫畫二戰史:一個歷史在場者眼中的二戰
    他要入侵西班牙和北非嗎?他要專注於努力創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歐洲新秩序嗎?或者,他要賭個最大的,豁出全力東進,攻打蘇聯嗎?當然,作為一部歷史在場者的個人作品,大衛·洛的漫畫二戰史在反映二戰歷史時既有其獨特的史學價值,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 二戰德意日都是戰敗國,為何戰後只嚴懲了德日,而放過了義大利
    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即主動發動戰爭的軸心國陣營國家,德國、日本、義大利,在二戰結束之後,也都成為了眾矢之的,如同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二戰結束,秋後算帳的時候,義大利一點都不像一個「戰敗國」,而且,他們還被允許參加戰後的第一屆奧運會。 同樣是二戰的戰敗國,其也與德、日同為軸心國陣營的巨頭,為何戰勝國對義大利的制裁力度相比德日會小那麼多呢?
  • 二戰南美各國都向英美靠攏,為何阿根廷卻硬挺德國?
    文/寂寞的紅酒阿根廷位於美洲的最南部,德國位於歐洲的中部,兩個國家相隔萬裡,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但在二戰時,德國和阿根廷走得非常近,好的就差穿一條褲子。眾所周知,南美向來是英美的勢力範圍,但阿根廷卻明顯的親近德國,絲毫不顧及英美的態度。
  • 作為軸心國集團三大巨頭之一,二戰時的義大利能不能打贏中國
    文/寂寞的紅酒義大利,位於歐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是一個比較富裕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義大利捲入其中,是二戰的主要策源國之一。二戰中,義大利加入了德國的一方,是軸心國集團的三大巨頭之一,也是德國在歐洲和北非最重要的盟友。
  • 二戰最沒骨氣的國家,一槍沒放,13萬人就舉旗投降了
    二戰作為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結果是同盟國取得了勝利。在二戰參戰國中,最沒有骨氣的就要屬義大利這個國家了。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二戰法西斯陣營中要不是義大利拖後腿。法西斯政權也不會這麼快就滅亡了。歷史的走向也並非今天如此。
  • 同為法西斯國家,為何日本高級將領多為戰犯,德國卻很少呢?
    同為法西斯國家,為何日本高級將領多為戰犯,德國卻很少呢? 回想起當年的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即使我們是作為戰勝國,但是我們仍然會忍不住同情德國,一個當之無愧的王者,直面美蘇英三個超強大國,若不是義大利這個誰也打不過的隊友,以及日本誰也敢招惹的隊友,以德國為首的法西斯或可以在世界上站穩腳跟。
  • 為什麼二戰日本選擇發動侵略戰爭?為什麼它不加入「反戰組織」?
    根本沒有反戰組織二戰時期不論軸心國還是同盟國,那些具備話語權的國家都是利益至上。英美法日德蘇聯這些國家,你能分出他們誰是正義的化身誰是邪惡的化身嗎?他們各國之間因為利益劃分成為兩大對立的陣營。而在他們陣營內部也存在著勾心鬥角。
  • 二戰義大利的遮羞布,盟軍和德國也要甘拜下風,保持多項紀錄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義大利以戰勝者姿態收穫了短暫的進展優勢之後接連衰退,這樣的極大的失落感逼得義大利共和國急功近利,此時,地位及軍事勢力變成為了義大利的目標墨索裡尼執政後,他的野心也漸漸浮現出來,法西斯主義在他心中漸漸燃起,加入法西斯黨並與德國、日本結盟,加入《鋼鐵條約》,企圖通過法西斯擴張瓜分世界。
  • 二戰中,唯一一個不參加戰爭的世界大國,它為什麼能全身而退?
    這個大國就是西班牙。 不要質疑西班牙是不是大國。當年西班牙也曾是世界第一海洋強國,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讓歐洲各航海國家都陷入迷茫,不敢正視。西班牙還進行了最早期的全球殖民,直到如今,西班牙在南美以及非洲都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 二戰中負責搞笑的國家!行軍打仗發明義大利麵,用坦克煎雞蛋
    有這麼一個說法,如果說二戰軸心國中德軍的戰鬥力為100,那麼日本就可以稱之為10,而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連0都沒有,可能還是負的。這或許可以看作是一個笑話,但義大利軍隊的戰鬥力確實挺讓人大跌眼鏡的,連他的盟友希特勒都快被這愚蠢的軍隊給搞崩潰了。
  • 二戰中最搞笑的國家,投降後無人管,自覺修建了戰俘營
    我們說起二戰的軸心國,首先想到的國家就是德國和日本,德國和日本可以說是挑起二戰的主要國,在作戰過程中,德國主要負責歐洲戰場,前期利用「閃電戰」的模式對波蘭、英國、法國等國家採取了進攻
  • 它是二戰義大利唯一的遮羞布,連盟軍和德國都要甘拜下風
    二戰初期,義大利是德國最可靠的後方保障,不管是運輸物資還是籌集材料,義大利並沒有出現幹啥啥不行的情況。其實倘若不是義大利的努力,德國在戰爭剛爆發時,會過得很難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了戰後世界新秩序那就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義大利也是戰後新秩序的締造者。
  • 二戰時的日本女人有多「壞」?看完就知道,原子彈下真的無冤魂
    上個世紀以德國、義大利和日本為核心的法西斯國家組成了軸心國聯盟,向世界其它國家發動了全面侵略戰爭。日本作為亞洲地區最強大的法西斯國家,在二戰犯下了令人髮指的戰爭罪行,那些被日本傷害過的國家至今都無法忘記日本的所作所為。
  • 佛朗哥與他的西班牙政壇
    整個二戰期間,佛朗哥以狐狸般的狡猾,左右逢源,既討好德意,又奉承英美,以獲取西班牙國家的最大利益。邱吉爾曾評介道:「在整個戰爭期間,佛朗哥將軍完全是自私且冷酷的。他只想到西班牙和西班牙人的利益,他從來沒有考慮如何報答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對他的援助。」在不列顛空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希特勒一再要求佛朗哥加入戰事,但佛朗哥開出了一系列希特勒無法接受的參戰條件。
  • 二戰中敗光了500年家底!它是損失最大的國家,比軸心國還慘
    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挑起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 讓人大跌眼鏡的卻是,罪行累累的德意日法西斯,並不是敗得最慘的,戰勝國英國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雖然聽起來不可思議,二戰中,英國把海外的殖民地丟失殆盡不算,就連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成了美國的。 可美國和蘇聯就不一樣了,他們不但在短時間內恢復了經濟,還成了實力強大的國家。
  • 二戰中「最勇敢」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卻敢向所有強國宣戰
    二戰中"最勇敢"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卻敢向所有強國宣戰 國小脾氣大,二戰中唯一對全世界宣戰的國家,只有200人的軍隊 聖馬利諾是義大利境內的一個小國,這個國家的領土面積只有60萬平方公裡,人口數量也只有3萬人。
  • 如果軸心國打贏二戰,美國地圖就變成這樣了!還好只是劇情
    羅斯福遇刺不僅對美國國內政治經濟產生巨大變故,也影響到了外交層面,「一戰」後美國盛行「孤立主義」,而正是羅斯福通過各種行政手段繞開「孤立主義」的國會,給予「二戰」中的英國和蘇聯許多物資援助,可因為羅斯福在小說裡已經身亡,美國沒有辦法援助英蘇等國了。
  • 二戰義大利「遮羞布」,盟軍和德國也甘拜下風,保持多項紀錄
    作為法西斯國家聯盟的領頭羊之一,義大利在二戰中的整體表現真的是毫不給力,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他們就是從二戰開始輸到了二戰結束。除此之外,還出現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場面,成為了二戰中調和劑。但實際上,義大利的整體實力並不是大眾所以為的那樣不堪一擊。作為在世界上工業實力排名第六的強國,義大利的工業實力在國際範圍內都處於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