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嚴上人記事年表】

2021-02-13 慈濟北京

1966年,一灘血事件為起因,上人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

因緣巧合,花蓮海星中學三位修女來向上人傳教,他們談彼此的教主、教旨、教義。修女臨離去前說:「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不過,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但是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那麼佛教對社會可有什麼具體貢獻?」

上人心情頓時沉重起來,佛教徒經常為善不欲人知,但大都各做各的,只以隱名氏的名義默默行善。可惜這分份豐厚的愛心,零散缺乏組織;上人於是決定將這股力量組織起來,先從救人做起。

1966年5月1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重要記事年表

1937年 證嚴上人,出生於臺中縣清水鎮,俗姓王,四歲過繼叔嬸為女。

1943年 中日戰爭。躲空襲見無助鄉民祈求觀音保佑,深烙菩薩慈悲印象。

1947年 二二八事件。路上看到有人因口音不對而挨打。疑惑人間為何有恨?

1952年 養母病重住院,發願終身茹素為母消災,折己壽為母添壽,連三日夢見在小廟內接受白衣大士賜藥。後,母病漸瘥,不必開刀即康復出院。

1960年 6月,因養父猝逝,哀思難復,開始接觸佛法,追尋生命的意義。經多日的深思以為固然「提得起菜籃」的女人是幸福,但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又思及鄉民每遭苦難求告無門時,總是祈求觀音媽、媽祖婆保佑,可見女人不該劃地自限,應發揮良能「提起天下的菜籃」造福蒼生,才是不枉此生。

1961年 9月,帶著一套破舊的《法華經》與修道法師兩人相偕出走求道,落腳臺東鹿野王母廟。

11月,移居知本清覺寺,養母及生父尋來,正式辭親求道。

12月,掛單花蓮東淨寺,而後轉往臺東佛教蓮社短暫弘法,應邀拜訪信眾王太太家,首次接觸日文版《法華大講座》(亦即「法華三部」),借閱期間將其中《無量義經》譯抄成中文。

1962年 隨因緣再度來到花蓮,自行落髮,私淑許聰敏老居士為師,法名「修參」,並在秀林鄉普明寺後方五十公尺處建一小木屋棲身,閉門潛修法華經,因沒錢買花果供佛,故每月抄好一部《法華經》就燃臂供佛,回向眾生,日子大約都在農曆24日。

1963年 2月赴臺北求受三壇大戒,因緣皈依印順導師慈座,獲賜法名「證嚴」,字「慧璋」,承師訓:「為佛教,為眾生」。

5月返花閉門潛修。10月移錫慈善寺,講演《地藏經》近八個月,許多聞法信眾請求皈依。

1964年 5月到基隆海會寺結夏安居三個月。

9月解夏之後,適逢母親生日,依約回豐原探母。中秋節過後返花,率大弟子德慈師回普明寺掛單,幾位弟子相繼來附結伴修行,開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白天勞作,晚上教授弟子四書與佛典。

1966年 2月,上人原來打算離開花蓮移居嘉義妙雲蘭若,卻受到三十位信眾聯署挽留。又因探病時目睹原住民難產婦人的一灘血,以及三位修女來訪的因緣,促使上人發願以「集合五百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觀世音」的精神,建立一個菩薩網,隨處聞聲救苦。

4月,在普明寺正式成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六位常住眾每人每天多做一雙嬰兒鞋、三十位信女每人日存下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開始從事濟貧救苦的工作。

1969年2月 在普明寺第一次辦理冬令濟貧發放。由於歲末嚴冬苦寒,有位信眾購置數條毛毯,送來普明寺擬供養常住;上人念及貧困孤老者無依無靠,倍覺悽冷寂寞,遂將之移作濟貧,又添購數十條毛毯,決定辦理冬令救濟。並於發放當日備辦素宴,提早與照顧戶享用團圓飯,共度新春佳節。

1973年9月 上人因見花東地區普遍貧窮,民眾生病經常捨不得花錢就醫,往往小感冒就延誤成大病,遂在花蓮醫院數字醫護人員支持下,成立「貧民施醫義診所」,每周兩次義診施藥,並定期巡迴花東地區舉辦義診。直到1986年慈院啟業為止,十五年之間,服務貧病超過十四萬人次。

1973年10月 「娜拉」颱風對玉裡以南到臺東、大武一帶造成慘重災情。上人評估賑災款需要六十萬元,但當時慈濟僅有十幾萬元基金,於是發動全體會員到街頭巷尾去勸募。從實地勘災到募款、籌集物資、造冊發放,皆本諸「尊重生命」的理念出發,為後來慈濟從事國內外賑災建立了可以依循的模式。

1975年間,委員才僅五、六十人,然需要長期關懷的照顧戶已多達兩百七十七戶,上人於訪貧時發現照顧戶的居住衛生普遍不佳,亟待清理。花蓮師專明道社五十多位同學響應上人號召,利用假期,為行動不便、或孤苦無依的老人打掃房屋,清潔環境,成為日後慈濟人從事「居家關懷」的重要特色。

1979年 上人於全省聯誼會正式發起籌建一座有六百床規模的綜合醫院。當時僅有委員一百多位,會員還不足一萬人,從八千萬元預算追加到八億元,不僅委員覺得不可思議,外界也不免視如痴人說夢。為了籌募龐大的建院基金,上人必須每月奔波北上,借用委員家裡輪流召開茶會,一為會員開示解惑,同時宣揚慈濟建院理念,讓會員歡喜布施。

1982年 上人發起建院後,感於培養良好醫事人才的重要,而於1982年開始,委託慧炬雜誌社代辦「慈濟醫學清寒獎助學金」,每名兩萬五千元。1986年慈濟道侶文化服務中心成立,即轉由文化服務中心舉辦,同時增加佛學、藝術獎學金項目。

1986年 集合十方善心籌建的「慈濟綜合醫院」落成啟業。本著尊重生命的理念,除了病患住院免收保證金,貧困患者協助尋求社會援助之外,更不計成本致力提升醫療設備與技術,一改花東地區醫療荒漠的宿命。

1989年 以培育慈懷柔腸、視病如親的白衣大士為目標的「慈濟護理專科學校」正式創校開學。這是全國唯一由私人創辦,但提供公費就讀的護理專科學校,並於1996年獲教育部同意,單獨招收原住民免費生(完全免費就學,並提供生活費),使照顧原住民的願望終於落實。此外,參與此次活動的「保全組」男眾居士組成聯誼會,並於翌年七月正名為「慈誠隊」。

《證嚴法師靜思語》出版問世,廣受大眾喜愛,另有英、日文翻譯本及簡體中文版流通。

1990年 上人於臺中新民商工演講,提倡全民環保,與會民眾聽到精彩開示處,不禁報以熱烈掌聲,上人於是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事後一位楊順苓小姐即開始資源回收,並將資源變賣所得善款以「慈濟人」的名義捐出。此為慈濟志業環保腳印的開端。

1991年 募款援助波斯灣戰火孤兒、孟加拉國風災水患災民,踏出慈濟國際賑災的腳印。

中國大陸華中華東水患嚴重,上人全面發起災後援助工作,並提出「直接、重點、尊重」以及「不言商、不談政治、不刻意傳教」等理念,成為慈濟國際賑災的原則。

1993年 上人秉承佛教「頭目髓腦悉施人」的精神,經過九個多月的評估與求證,確認捐髓可以「救人一命,無捐己身」,於是發起骨髓捐贈。9月,在衛生署及各大醫院共同推舉下,慈濟成立「骨髓捐贈資料庫」。

1994年 「慈濟醫學院」創校開學。上人期許這些未來的大醫王「功能與良能平行,知識與智能並重」。除了醫學專業課程之外,亦開設花道、茶道、禪修、書法、藝術欣賞等人文通識課程,以及鼓勵學生多參與社會服務。同時,在校方對「大體老師」人性化、尊重生命的處理過程,以及上人「生命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的呼籲下,大步開啟國人捐贈遺體的風氣。

1996年 「賀伯」颱風造成全臺三十年來最大的水患,慈濟人秉持「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在災後半個月共動員上萬人次投入救災工作。上人除呼籲「救山救海」外,並推動「小區志工」理念,將慈濟人依居住地重新編組,以落實「敦親睦鄰,守望相助」的目標。

1999年 3月,玉裡慈濟醫院啟業,降低南花蓮地區「南病北送」的求醫風險,並落實小區醫療照護,保障偏遠地區鄉親的生命與健康。

臺灣發生九二一集集大地震,臺中、南投兩縣災情慘重,慈濟人將「跑在最前,做到最後」的精神發揮到極致,在災變發生後兩天內投入兩萬餘名志工救災,發出緊急慰問金一億六千萬元。接著第二階段安頓與關懷工作加緊展開,在政府提供的十七個地點興建組合屋一千六百三十六戶。第三階段復健與重建工作,投入希望工程,協助災區五十多所中小學校舍重建。總賑災款預估八十億元。所謂「菩薩從地湧出」,慈濟人全力復健災區的大心與大願,感動各地民眾積極參與小區服務,成為日後慈濟小區志工與環保資源回收的一股大力量。

2000年 3月,關山慈濟醫院啟業,在容易車禍肇事的臺九線公路,以及缺乏醫療資源的臺東地區,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急性醫療及小區醫療照顧。

8月,大林慈濟醫院落成啟業。發展重點:成為雲嘉南醫學中心、發展以病人為中心的老人醫學、深入小區落實預防保健,成為健康促進醫院。

慈濟大學附屬慈濟中學暨慈濟實驗小學創校招生,正式邁向自幼兒園到研究所一貫連續教育的「教育完全化」新裡程。

2001年 美國紐約九一一攻擊事件震驚全世界,上人急起呼籲「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發起全球「愛灑人間植福田— 一人一善遠離災難」募心運動,透過街頭倡導、發送祝福卡,希望凝聚祥和的善念,減少天災人禍。10月13日,第一場燭光祈福晚會在關渡園區舉行,邀請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等宗教及企業代表,共同祈求世界有愛與和平。晚會透過大愛電視臺現場實況轉播,全球會眾同步祈願祝福。

2002年 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擴展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慈濟臍帶血庫成立。花蓮慈濟醫院完成第一例成人周邊血幹細胞移植。

2003年 全球爆發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慈濟人全力投入支持防疫工作。上人急起呼籲全民要有戒慎恐懼之心,謙卑以對;同時發起「愛灑人間──同心共濟弭災疫」運動,由慈濟志工走入小區輔導全民自愛愛人,落實衛生防疫,並鼓勵民眾齋戒、祈願、行善,期以善業共聚的力量消弭天災、人禍與疾疫。

2004年 11月,上人鑑於現今社會病態叢生,如年輕人染髮、穿鼻洞、舌洞為時尚,乃至衣著不整等,卻被視為潮流,也稱「文化」等諸現象,為此將「文化志業」更名為「人文志業」,勉勵慈濟人樹立當代的「人品典範」,讓真善美的事跡「文史流芳」。

2005年 5月,臺北慈濟醫院啟業,是臺灣第一座具備防震效能的醫院,以醫學中心級之服務與規模,結合慈濟人文,致力朝向小區化、人文化、信息化、國際化目標發展。

6月,印順導師圓寂,享壽一百零一歲。上人感於師徒二人「因深緣遠,忽焉在即」,慈濟四十年來的成就,起因於當年師訓一句:「為佛教,為眾生」,遂教勉慈濟人回歸原點,重新起步。

8月,上人為提升慈濟志工於大型急難救助之應變能力,並有效發揮救助共識,特指示本會慈善志業發展處及宗教處巡迴全臺舉辦七場「大型急難救助研習會」;此後列入每年志工精進研習之必須課程。

2006年 上人呼籲慈濟人回歸四十年前「竹筒歲月」的精神,推展「日行一善」運動,並祈願人人「善念時時生,慧命日日增」。

5月,慈濟基金會舉辦四十周年慶,聯合國顧問朱兆吉博士專程與會,代表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宣讀慈濟四十周年慶致證嚴法師之祝賀函。

12月,慈濟基金會舉辦「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同仁精進研習營。上人期勉同仁,傳承靜思道場克勤、克儉、克己、克難的精神,走入人群付出大愛,啟發人人心底的善念,從付出之中覺悟佛法的真理。

2007年 臺中慈濟醫院落成啟業,以發展預防醫學為重點,強化小區互動,推展小區醫學,並加強老年醫學及慢性疾病的照顧。

全球溫室效應危機、環境災難頻傳,上人呼籲「以人心淨水為生病的地球退燒」,積極推動「克己復禮」運動,提倡簡約,從生活中減少碳足跡。

慈濟人愛灑小區,以「靜思好話一條街」活動,到各店家張貼靜思語海報推廣慈濟人文。上人勉眾學習放下身段,效法託缽化緣的精神,廣結善緣,淨化人心。

5月第二個星期日,「母親節、國定佛誕日、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為讓更多人認識這個殊勝的節日,有報答佛恩、父母恩、眾生恩的深義,同時能共同耕耘「敬田、恩田、悲田」三大福田,慈濟於臺北蔣介石紀念館舉行盛大浴佛典禮,約二萬人到場參與及觀禮。此外,全球慈濟人分別在二十四個國家、二百四十二個點舉辦浴佛典禮,共近二十五萬人參與。

2008年 為減低碳足跡,新春全球慈濟人首次透過網絡視訊聯機拜年,並開始推展小區道場視訊聯機參與志工早會,每天與花蓮本會同步親聆上人開示,同步得知最新的志業訊息。

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公布,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獲準在中國成立基金會。慈濟是首家由非大陸居民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基金會。

緬甸納吉斯風災、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災情慘重震驚國際。上人發起「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賑災暨募心募款活動,慈濟全球分支會所自此開始每日定時祈禱祝福,成為一項常態活動,並推廣齋戒環保救地球運動,期以淨化人心、祥和社會,減少世間的苦難。

鑑於糧食危機及金融海嘯衝擊全球,上人提出「清平致富」,重視心靈的富足,回歸平淡生活,勤儉務實,遠離奢華。並推動小區慈善普查,關懷經濟突發困境或子女就學困難的家庭,陪伴民眾走過經濟低谷。

2009年 《靜思語》自1989年出版至今屆滿二十年,影響深廣,這部集結證嚴法師法語書籍,將宗教信念與家庭、倫理結合,使人們重拾對傳統價值的信念,並重建人與人之間的橋梁,影響人心朝向正面,發行超過三百四十五萬冊,並有典藏版、兒童版、漫畫版等多元出版品。目前除中文外,已翻譯成英語、德語、日語、法語、西班牙語、印度尼西亞語、泰語、越南語、韓語等十國語言,也出版中文簡體版,營銷全球。

本文轉摘於2009-07-15 「證嚴上人與慈濟世界」

愛的叮嚀:

您可以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善的循環從您開始!您可以點擊正文標題下的「慈濟北京」,慈濟北京感恩您的關注!

如果您想更多的了解慈濟,請進入「慈濟北京」訂閱號,直接回復任何字符,轉到慈濟北京馬駒橋會所目錄(目錄中有慈濟、上人、四大八法等簡介)。

慈濟北京願與您永結善緣 感恩您!

慈濟北京馬駒橋聯絡點:北京通州馬駒橋合生高爾夫球二樓

相關焦點

  • 【證嚴上人說故事】尋找芥菜子的吉利舍
    】初生小嬰聞法解經的故事【證嚴上人說故事】犧牲兩眼救人命的舍利弗【證嚴上人說故事】欠缺歡喜緣的老婢女【證嚴上人說故事】出門不忘祖母最愛的鷺鷥糖【證嚴上人說故事】忍辱畫家【證嚴上人說故事】修道人與水鬼【證嚴上人說故事】波斯匿王的修行之道【證嚴上人說故事
  • 如何用記事本實現夢想? | 讀《記事本圓夢計劃》
    作者熊谷正壽21歲時在記事本寫下創立上市公司的夢想,15年後就真的創辦了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公司GMO集團。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使用記事本,而是如何通過記事本來實現夢想,成為理想的自己~想想還有點小神奇?作者把能夠實現夢想的記事本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夢想記事本、行動記事本和思考記事本。
  • 證嚴上人的慈濟世界
    楊曉東的故事:證嚴上人看望曉東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1966年證嚴上人於臺灣花蓮創立「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上人一生奉行「自力更生、不受供養」,初期與五位弟子,以縫製嬰兒鞋、從事農作等開展慈善工作,並啟發三十位家庭主婦每天從買菜錢裡省下五角錢投入竹筒
  • 筆記專欄 《記事本圓夢計劃》
    從21歲在記事本寫下夢想和圓夢計劃起,15年後終於實現自創公司股票上市的第一個夢想,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網絡公司GMO集團創辦人。這本書是一個以記事本為核心的系統,通過人生金字塔未來年表和三種記事本來實現你的夢想,書中除了時間管理,還包括讀書建議和管理建議等。這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在記事本上寫下你的夢想和計劃。通過三種記事本來實現你的目標,夢想記事本、行動記事本、思考記事本。
  • 證嚴上人:愛,是生命的無價寶
    上人表示:「愛,是生命的無價寶;真誠的善與愛,可以撫平不安的人心。期待更多人發揮善與愛的良能,就近援助貧病苦難人。」 ‍釋證嚴(1937年5月11日-),俗名王錦雲,早期法名修參,法名證嚴,法號慧璋,出家前自號靜思,慈濟功德會的會眾多尊稱其為證嚴上人,又因駐錫在花蓮,早期被稱為花蓮師父,又被稱為臺灣的德蕾莎修女。
  • 記事兒 | 2月(上)
    希望「時尚迴響·記事兒」的實踐能夠與朱先生對攝影的見解形成呼應,用手機鏡頭記錄下我們親歷的這個時代。▲ 八大碗盛宴時間:2021.01.21地點:太原市小店區某飯店作者:阿豪豐盛的蒸碗宴,讓人垂涎欲滴▲ 和諧時間2021.02.03地點:太原市解放南路某醫院作者:嶽春青紅燈籠、汽車、人、組成一幅和諧圖
  • 【證嚴上人5月21日誌工早會開示】膚苦起懺 修心養善
    上人殷殷叮嚀,「普天之下的氣候這樣異常,天地之間災難偏多,有的是人禍造成的難民,有的是水、火、地大不調等所造成的災民;天地之間一旦有災,就不分他是富有還是窮困,所以還是要戒慎虔誠,還是要多用心。」(攝影者:陳鴻恩) 【證嚴上人5月21日誌工早會開示】「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農曆)4月15日了,以佛陀教育弟子,從夏天4月15日到7月15日就是要『結夏安居』。」
  • 【證嚴上人11月22日臺南歲末祝福下午場開示】信心永固 人間邁步
    天下災難偏多,證嚴上人期待慈濟志工為苦難眾生付出:「大家甘願付出,甘願就是甜,就是大喜,我們的付出就是想讓他們心安下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所以是無所求的愛的力量。」剛剛聽到楊(嘉雄)居士,他曾經在生意場上也是酒、煙,但一本撿來的《隨師行記》,裡面的一句話,他就可以改變習氣,改變人生,我聽了很感動。聽很久、很長的話,我都會說不簡單,有耐心;撿來的書,一句話,他就可以改變,我更震撼、更感動。」證嚴上人11月22日下午於臺南靜思堂的授證暨歲末祝福感恩會上,聆聽志工分享他們加入慈濟後轉變生命的故事,深受感動。
  • 臺灣有位僧人叫證嚴,有個組織叫慈濟功德會
    這種全方位,就包括走近慈濟,走近證嚴上人。這當然是內地媒體第一次地走近,甚至我們的申請在兩方面獲批,都讓我們自己感到一些驚訝和不可思議。早上五點多,我們就來到總部的靜思精舍聽志工早會,我們到時,大堂裡已都是人,包括志工、信眾,甚至很多慕名而來的中學生。白巖松(右二)與證嚴法師(中)等人合影我以為會念經,但沒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證嚴上人和現場的人們並通過電視屏幕和臺灣各地的慈濟人,在講生活,分享生命感受,當然包括幫助他人的方法和思考。
  • 【證嚴上人11月19日雲嘉歲末祝福開示】法身相應 結緣眾生
    上人開示:「(勸募)不是為了錢,是為了淨化人心,讓人人啟發愛、一念善,這是最大的目的。好在我已經用這麼多年的時間,開講《法華經》,你們看多寶佛,只是發一個願,哪個地方講述《法華經》,寶塔就會現前,在那講《法華經》的道場,這就是寶塔,浮現在靈山會。」
  • 尋找失落的中國年表
    而在這個以前我們國家的年表都是以公元前幾千年幾千年來表示的。國家在1996年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主要是因為我國與其他文明古國相比,在年表這樣的問題上竟有長達兩千多年的執著和追求。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為了不擾亂後人對年代的判斷,並沒有將錯誤的年代記錄顯示在他的宏篇劇作史記當中。因為錯誤的記錄比空白更可怕。
  • 【證嚴上人1月25日誌工早會開示】愛擋寒流 堅定初心
    「想到還有更冷更凍的地方,苦難人怎麼受得了?就在心裡矛盾中,湧現了離開臺中前,我們的榮董說,知道寒流會很凍,他們就準備了熱騰騰的湯,薑湯還有熱食、還有圍巾、還有毛毯,他們就到了街道,還有到地下道,看到了不少人,發揮了一分溫暖的愛。」
  • 證嚴上人:大圓鏡智堪得重任
    (攝影者:簡淑絲) 【證嚴上人5月14日誌工早會開示】 「我們看到人間疾苦,這就是世間,這就是『堪忍世界』。」透過尼泊爾地震災苦,證嚴上人於5月14日誌工早會中提及,人間菩薩要能堪重任,承擔起救助苦難、膚慰災民之則;也感嘆社會變遷之下,也要堪得外境種種染著,保持自性光明,讓心中大圓鏡智能照亮人間。
  • 「段子手」證嚴法師的大智慧
    在接觸慈濟前,我對證嚴法師一無所知,直到有一天陪阮義忠至臺中分享拍攝「希望工程」的心路歷程。
  • 【證嚴上人6月19日雲林、嘉義行腳開示】有愛無懼 今做來得
    上人開示:「人生生命長短我們不知道,我們只有使用權,我們沒有所有權,到底要給我們長,還是要給我們短,我們不知道;不過,我們有一個權利,要讓我們生命開闊一點,我們要讓我們的生命深度化。」(攝影者:沈美君)【證嚴上人6月19日雲林、嘉義行腳開示】「天下都是一樣,我們臺灣真的是好人多,慈善的人心也很多,以善以愛為寶,我們臺灣就是有善的人、有愛的人。」證嚴上人6月19日行腳至雲林鬥南聯絡處,雲林、嘉義兩地慈濟志工齊聚一堂恭迎上人到來。
  • 大事記丨仙劍奇俠傳官方年表 第五篇(終)
    ,我們會廣泛綜合大家的意見,對年表的內容進行優化!長河村附近山林長年有妖物盤踞,村民對妖物心存懼怕因此定期獻上幼女換取平安,幼年明繡此時恰好八歲被選為祭品,被雲遊此地的顧寒江所救。隨後村民因獻祭一事產生內亂,山中妖物乘機出來作亂,明繡之母齊若楠被妖物殺害,明繡則被顧寒江帶回與青山,明繡與閒卿相識。閒卿前往盈輝堡赴莫徊之約,莫徊布下層層陷阱,卻仍舊未能殺死閒卿,至此莫徊三次機會全部用盡。
  • 野人記事(上)
    王朔發於本期的《橡皮人》恍然30年一瞬間野人記事(上)「目擊者。劉青苗。據不完全統計,當夜上山者有一百三十五人半(一人摔傷中途歸)。二十四日晚,於清爬上四十多裡山路,買了些赤豆、臘肉、米酒,來到人熊溝劉青苗的小茅屋中。兩人喝著嚼著。於清先開口說了些「尼斯湖水怪」、「百慕達三角」、「飛碟」後,用竹筷噹噹擊著碗邊兒,一笑:「抓野人比抓殺人犯『二王』合算多哩,又來錢又無生命危險。」劉青苗用粗藍布圍裙擦擦手,蠻老成的厚嘴唇回著笑:「那是。只怕不容易喲。」「有志者事竟成嘛!
  • 記事速記 | 讓記事沉澱出真切獨特的記憶
    對於記事作文更是如此,唯有真情才能感人。今天我們一起學學小作家和大作家們是如何記事與表達的。記事作文一般是通過記敘事情的發生、發展、結果的過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表達某種思想感情。記事作文不同於寫人作文,記事著重於描寫一件具體的事,同時,記事作文離不開寫人,但寫人是為了通過人物具體的表現,更好地表達事件所包含的意義。
  • 《中華藝術史年表》:涵蓋十大藝術門類的檢索工具書
    《中華藝術史年表》:涵蓋十大藝術門類的檢索工具書 發布時間:2020-06-17 15:41:10      來源:貴州網   最近,越來越多的藝術展通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