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莎翁」約瑟夫•費因斯和竇驍領銜主演,香港老牌導演冼杞然執導、集結世界各國優秀演員,共同打造的的國際級史詩電影《終極勝利》,於7月31日在北京王佐舉行媒體探班。電影已於今年2月開機,並在加拿大及美國拍攝,近幾個月轉戰中國天津、濰坊及北京實地拍攝。
《終極勝利》以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設立的最大集中營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名叫徐牛的中國人頑強對抗侵略者,救護被日軍關押在集中營的各國僑民戰俘的故事。關於集中營的題材屢見不鮮,關於外籍僑民戰俘集中營的題材則極為少見,該片由兩位分別來自好萊塢和中國的男星聯袂演繹一段不為人知的國際級史詩。
探班當天,《終極勝利》在王佐拍攝的戲份非常有趣——被關入集中營的約瑟夫•費因斯清洗茅廁,竇驍和小石頭借清理、收集糞便之機,接近約瑟夫•費因斯以便通風報信,商議下一步的營救計劃。
約瑟夫•費因斯比此前消瘦了許多。據悉他為了真實再現當年李愛銳在集中營裡的狀態,在拍攝過程中持續自虐式減肥。在片場,竇驍英文流利,和約瑟夫•費因斯溝通毫無障礙,兩人還不時露出默契微笑。看來兩位明星不僅在戲裡同甘共苦、亦師亦友,拍戲過程中也成為了好「基友」。
冼杞然導演對本次拍攝要求極高,影片有眾多戲份都在夜間拍攝,長期晨昏顛倒的冼導卻對每個細節都不放鬆要求,連每件小道具的擺放都會推敲再三、仔細檢查。影片《終極勝利》的拍攝現場復原了當年硝煙瀰漫的戰爭場景,置身其中不免讓大家對影片充滿想像和期待。
在《終極勝利》中,竇驍飾演的徐牛是李愛銳的中國朋友,兩人是師徒關係。冼導介紹,「電影中的『徐牛』有時說英語,有時說國語,而竇驍曾在國外生活多年,英語非常流利,很合適這個角色。」
在憑藉《山楂樹之戀》一舉成名之後,竇驍也在不斷尋求更多類型角色的嘗試。竇驍曾坦言,在演文藝片的時候,有種被「束縛」的感覺。竇驍自電影《狼圖騰》、《破風》開始,終於從「文藝男」的緊箍咒中成功脫身,釋放出火力十足的性格,展現陽剛本色。《終極勝利》中,竇驍更是不遺餘力點燃激情、釋放血性,升級硬漢形象,憑藉機智以小抗大,收養戰爭中流離失所的孤兒,頑強堅持到日本侵略者投降,最終解救出被囚禁的盟軍俘虜,塑造了一位鐵血柔情的英雄形象。
冼杞然導演是香港影壇的一員名將,代表作品有《西楚霸王》、《三人世界》、《黑貓》等。十年前,冼杞然接觸到英國奧運短跑冠軍李愛銳的故事,他發現「這不僅是很好的電影劇本,也對逐漸遺忘歷史的現代年輕人有著特殊的警醒意義。」於是,他決心拍一部與此相關的電影。
十年來,冼導埋首於《終極勝利》的資料搜集、劇本構思和創作中。他多次前往加拿大、英國等地尋訪生還者並搜集相關資料,拜訪主人公李愛銳的兩位女兒和他當年的學生、朋友,從中獲得珍貴的第一手素材。為寫出真實動人的劇本,冼導親自執筆,精益求精幾易其稿。他認為,真實性是這部電影的最大亮點,為此不惜花重金採用CG特技,比照歷史數據圖片用特效再現了70年前的日軍集中營場景。
據了解,歷史上真實的日軍集中營曾關押來自30多個不同國家的兩千餘名戰俘,其中包括英國奧運短跑冠軍李愛銳、前美國議員戴愛美等很多知名人士。被囚在集中營裡的外國人缺糧少藥,生活困苦。李愛銳的徒弟徐牛,歷盡艱辛籌募巨款,分三批秘密送往中立國外交官手中,再以國際紅十字會的名義購買集中營急需的藥物與營養品,秘密按時分批送往集中營,使得被囚禁的大部分外國人在三年囚禁生涯裡得以支撐下來。
在《終極勝利》中,冼導特邀「莎翁」約瑟夫•費因斯扮演主人公李愛銳。比起哥哥拉爾夫•費因斯(《辛德勒的名單》《英國病人》男主角)的深沉,約瑟夫多了幾分貴族氣質,他幾乎演遍了莎翁所有的名劇,從《莎翁情史》、《伊莉莎白》,到《兵臨城下》,約瑟夫•費因斯都在其中有出色表現,被譽為「血液裡都是莎士比亞的演員」。
《終極勝利》中,氣質憂鬱的費因斯飾演悲天憫人、情意深長的李愛銳,和充滿陽剛激情的竇驍形成強烈反差,讓人耳目一新。讓人不禁想像,如此鐵血硬漢徐牛和儒雅奧運英雄李愛銳之間究竟會擦出怎樣的激情火花。
據悉,歷史上的李愛銳(Eric Liddell)是最傑出的奧運英雄之一。他是一對蘇格蘭夫婦的孩子,1902年出生在天津,五歲回到英國,後成為一名優秀的田徑選手並代表英國參加巴黎奧運會。李愛銳是1924年100米競賽的世界記錄保持者,代表英國參加巴黎奧運會,由於決賽當天是星期天,李愛銳因信仰而堅決拒絕出賽,後來改為參加400米的比賽,結果還是贏得了金牌。有關李愛銳贏取金牌的故事,1981年好萊塢電影《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有所展現,並曾經贏取了奧斯卡金像獎4項大獎,至今仍被觀眾津津樂道。
一個連接演員和劇組的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劇組資訊,推薦演藝人才,做你的掌上經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