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巢禪師為何蔑視孫悟空,卻想收豬八戒、唐僧當徒弟?

2021-02-23 葉之秋讀書

    在《西遊記》中,烏巢禪師是一個頗為神秘的人物。此人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只是在豬八戒的故事中偶然登場。可是,這烏巢禪師有三點非常奇特,靠此三點,彰顯出他堪比天尊的實力與洞見。

  其一,主動送出《多心經》。書中說了,《多心經》可了不得,乃是「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也」。事實上,唐僧上西天取經,真正取到的是這部經書。

  其二,預言取經路上未來情況。臨別時,唐僧問前程吉兇,烏巢禪師便道:

  道路不難行,試聽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處。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來摩耳巖,側著腳蹤步。

  仔細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靈滿國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蒼狼為主簿。獅象盡稱王,虎豹皆作御。

  野豬挑擔子,水怪前頭遇。多年老石猴,那裡懷嗔怒。

  你問那相識,他知西去路。

  在這段預言中,烏巢禪師點出,在前方黑松林中唐僧將要遇險。後來,果然在黑松林唐僧被黃袍怪擄走。後來,在平頂山唐僧師徒遭遇金角、銀角大王。那金角、銀角稱九尾妖狐為娘,稱狐狸阿七大王為舅,他們本身極有可能也是狐狸。平頂山就是一窩狐狸。至於精靈滿國城,明顯是說獅駝國都是一國妖精,而魔王住在獅駝洞中。

  就連對猴豬沙三人未來的分工,烏巢禪師都一清二楚。並且他還看出,取經團隊最大的危難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部。像後來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都是因此而起。

  其三,是孫悟空大怒來鬥烏巢,烏巢卻毫髮未傷。

  從見到唐僧師徒之初,烏巢禪師就表現出對孫悟空的蔑視。他見了唐僧,忙跳下巢穴,用手攙扶唐僧,稱之為「聖僧」,極為恭敬。對於豬八戒,烏巢禪師是晚輩視之,不過也頗有禮數。

  烏巢道:「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言語間,對豬八戒頗為羨慕。

  可是,見了孫悟空,烏巢卻一副懵逼模樣,表示不認識。

  孫悟空立刻就惱了:「這老禪怎麼認得他,倒不認得我?」言下之意,俺老孫比豬八戒那個呆子厲害得多,有名得多,你怎麼不認識!

  沒想到烏巢禪師一點不買帳。直到唐僧介紹說,孫悟空是他大徒弟。看在唐僧面上,烏巢禪師才與孫悟空見禮。

  後來烏巢在臨別詩歌中對孫悟空很是不屑,說孫悟空以後會心懷嗔怒,犯上作亂,孫悟空當場便翻臉。

  原文道:行者心中大怒,舉鐵棒望上亂搗,只見蓮花生萬朵,祥霧護千層。行者縱有攪海翻江力,莫想挽著烏巢一縷藤。

  這烏巢禪師根本沒有動手,孫悟空用盡力氣,連烏巢禪師的巢穴也攻不破,更無法碰到烏巢一片衣角。

  可見,烏巢禪師的實力遠在孫悟空之上。這份能力,已然是堪比鎮元大仙、如來佛祖的存在。

  那麼,烏巢禪師為何蔑視孫悟空,卻想要收豬八戒為徒呢?  

      放眼整部《西遊記》敢於蔑視孫悟空的人不多,但是,卻也有那麼兩三個。其中,除烏巢外,有兩個人堪為代表。

  一個是如來佛。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如來問他: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你那個初世為人的畜生,如何出此大言!不當人子……你除了長生變化之法,再有何能,敢佔天宮勝境?

  如來佛祖看不起孫悟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孫悟空是猴子成精,乃妖精一類,相比人類仙人地位憑白低了一等;第二,是孫悟空本領不大,口氣不小,除了天仙人人都會的長生變化之術,不過還會筋鬥雲而已。這種微末本領,竟敢來天庭叫囂,簡直就是不知死活。

  事實上,孫悟空的本領還真的不高。取經路上他降伏的,多是千年修行的妖魔。可是,玉皇大帝乃是修行了2億年的老人精。像孫悟空這種級別的仙人,人家揮手可滅。

  第二個是葛仙翁。葛仙翁乃是天庭四大天師之一。他對孫悟空極端蔑視。那年鳳仙郡大旱,孫悟空想仗著自己的面子請玉帝降雨。結果葛仙翁冷笑道:俗語云:蒼蠅包網兒,好大麵皮!

  在葛仙翁看來,孫悟空不過就是個小小蒼蠅!

  葛仙翁乃是四大天師之一,四大天師在天庭又稱為四大上相,乃是天庭中的宰相。他們的地位比如來佛祖、觀音菩薩都還要高一級。他們確實有實力,有資格鄙視孫悟空。

  不過,烏巢禪師實力高強,只是他蔑視孫悟空的一個原因,若我們細細品味,就可以發現其中還有更深沉的原因。

  在此前的系列文章中,我已經分析過,這烏巢禪師其實就是靈山前代佛祖燃燈古佛。唯有是燃燈古佛,才能明白,為何烏巢禪師竟然能拿出一部佛門修行總綱,才能明白為何知道取經前路安排,才能知道孫悟空三兄弟最終的分工情況。

 

 畢竟,如來與觀音為取經謀劃了至少五百年。在佛派高層中,以上幾樣都不是什麼隱秘。

  老葉還曾經提過,那燃燈古佛乃是太上老君出函關,化胡為佛所收的弟子。故此,《西遊記》中那燃燈經常去兜率宮中找老君開法會。他是以開研討會的名義,見老師,請教去了。

  正因為燃燈古佛是太上老君弟子,由此埋下了燃燈古佛對孫悟空的厭惡種子。

  作為太上老君的弟子,燃燈古佛執掌西方佛門多年。可最終佛祖大位旁落,被如來搶走了。如來與老君可不是一路。如來親附的乃是玉皇大帝和元始天尊,恰恰成了老君的敵對派。

  因燃燈古佛過於軟弱,為了奪回西方佛門的控制權,太上老君不得不化身菩提,教導出孫悟空,並在孫悟空被鎮壓之後與如來談判,以公開支持取經為條件,換取孫悟空成佛。

  孫悟空是作為菩提——老君的利益代言人進入西方佛門。所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靈山過去派也不需要兩個領導。孫悟空成佛後,未來必然威脅到燃燈古佛的地位。

  故此,燃燈古佛一方面刻意籠絡唐僧、豬八戒,一方面對孫悟空多加嘲諷。只因他知道這個小師弟來者不善,是來奪權的!

相關焦點

  • 烏巢禪師為何要收八戒為徒?
    進山之前,唐僧見山高,以為有妖怪,讓孫悟空、豬八戒小心些。八戒說,沒事。這山上有個烏巢禪師,自己以前會過他。唐僧問烏巢本領如何。八戒說:「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罷了。」  從八戒的話語中可以看出,烏巢禪師法力高強,遠在豬八戒之上。正因如此,烏巢提出收徒,豬八戒並不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只是因為種種原因,他沒有答應拜師。
  • 烏巢禪師為何高看豬八戒,卻鄙視孫悟空?他真的不認識齊天大聖?
    唐僧與烏巢禪師一見了面,烏巢禪師果然指著豬八戒驚問:「你是福陵山豬剛鬣,怎麼有此大緣,得與聖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觀音菩薩勸善,願隨他做個徒弟。」禪師大喜道:「好,好,好!」從烏巢禪師的表現來看,豬八戒並沒有說謊。這個時候,我們相信,孫悟空肯定是滿心期待地等著烏巢禪師說一句:「你不就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嗎?久仰久仰!」
  • 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究竟是誰?《多心經》裡有答案
    西遊記中的烏巢禪師很神秘,功夫也特別厲害,他開始想收豬八戒做徒弟,後來又傳授給唐僧一卷心經,最後諷刺孫悟空一頓後揚長而去。觀音菩薩傳授《多心經》有何目的,原因還真不少一個就是讓唐僧消除心魔,這點烏巢禪師說的清楚:「路途雖遠,終須有到之日,卻只是魔瘴難消……若遇魔瘴之處,但念此經,自無傷害。」
  • 《西遊記》中唐僧、悟空、八戒、沙僧背後的勢力關係大解讀
    因為陸壓按照輩分是崑崙三聖的師叔,元始天尊不好直接對天蓬下手,於是假借玉帝之手,以調戲嫦娥的罪名把豬八戒打下天庭,貶為豬胎。陸壓為了救護豬八戒,派鳳凰的二女兒卵二姐嫁給豬八戒為妻。名為夫妻,實則暗中保護豬八戒。陸壓自己化身烏巢禪師居住在福陵山旁邊的浮屠山。暗中保護弟子。按照輩分,卵二姐是孔雀的妹妹,是大鵬金翅鳥的姐姐。
  • 觀音選中一凡人,孫悟空羨慕他,三界護佑他,其實還有更厲害的!
    《西遊記》故事中,只有唐僧是觀音選中的取經人,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不屬於取經人,他們只是取經人的徒弟,而白龍馬則是取經人的腳力。《西遊記》故事中,唐僧西天取經,路上遇到一個世外高人,這個世外高人就是知道過去未來之事的烏巢禪師。烏巢禪師親自指點唐僧,傳授《心經》,並且給唐僧指路。
  • 孫悟空和豬八戒,表面上能看出是豬和猴,那沙僧是什麼呢?
    ▲新版《西遊記》豬八戒劇照有人猜測沙僧可能也是某種動物成精,有這種想法的人,應該是看孫悟空和豬八戒是動物成精,所以同理沙僧也是。其實這種猜想有些不符合常理。豬八戒天生就是豬妖這孫悟空是天生地長的靈猴,說他屬於動物沒毛病,也很少有人對他是人還是動物產生爭議。豬八戒就不一樣了,因為有一部分人覺得,豬八戒屬於人類,他是天蓬元帥下凡,只是投錯了豬胎而已,所以就把他算成了人。其實豬八戒在天上當天蓬元帥的時候,就是一個豬妖,並且是一個道行很高的妖怪。
  • 《西遊記》最神秘的大能,住極樂窩,傳唐僧心法預知未來
    人生不易,想做一番事業更需要有高明人指點。在《西遊記》中,往西天取經艱難,唐僧起初靠的是心中的信念,然而在取經路途中遇到的妖魔鬼怪不是他能想像的。這時,有兩位都給唐僧直接間接的幫助,方有通過九九八十一難的可能。一位就是觀音,她安排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一路保護唐僧,讓白龍馬馱著唐僧西行,這樣在物質人員條件上給予充分的支持。
  • 《西遊記》豬八戒真實身份曝光,原來取經途中一直在演戲
    看過西遊記的觀眾都知道,唐僧的三個徒弟之中,最厲害的就要數孫悟空了,並且他手中的金箍棒就非常有來頭了,那可是大禹當年留下的定海神針,不過除了孫悟空之外,一直非常搶戲的人物就是豬八戒了,他和孫悟空就像是經常鬥來鬥去卻又感情很深的小冤家。
  • 白骨精才是真正善良的人,等在白虎嶺是為了向唐僧師徒報恩
    《西遊記》原著中白骨精在半山裡出現三次,被打死後也沒有提她的住處,只是最後一次時孫悟空指著地上的白骨告訴唐僧,這是個屍魔,她後背骨頭上寫著「白骨夫人」四個字,之後的話題便圍繞著孫悟空被攆走,再沒提那白骨精,白骨精到底什麼來歷?其實她不是死了,是解脫了束縛。
  • 太上老君八卦爐為何偏給孫悟空留生門?只有一人知道其中秘密!
    像這麼高大上的大會,叫上幾個徒弟聽聽扎扎場子就行了,可為何偏偏把眾仙童、仙將、仙官、仙吏都叫去聽講,連門崗和服務員也不留一個?太蹊蹺了!四綜上所述,這太上老君整個在偏袒孫悟空!可能有人會說,既然太上老君一直幫孫悟空,可為何要用金剛琢把孫悟空打翻在地,讓二郎神把他抓住呢?這裡面有個背景。原來,孫悟空與二郎神僵持不下,觀音準備出手了,還準備將淨瓶扔下去。淨瓶乃觀音大殺器,收紅孩兒那章大家應該還記得它的威力?可以裝五湖四海的水,連悟空都拿不動。試想,這一淨瓶扔下去,孫悟空還有命嗎?
  • 盤點《西遊記》中孫悟空遇到的5大恐怖對手,有4位能秒掉孫悟空
    有這麼一份本事,蠍子精完全可以在妖界建宗稱祖了,但她沒有,而是躲到了女兒國附近的毒敵山琵琶洞;後來抓住唐僧後,也只是想和唐僧結為夫妻。後孫悟空和豬八戒來救師傅,結果以孫悟空和豬八戒的本事,使出全力來,也只是堪堪擋住而已,最後孫悟空還被蠍子精扎了下,頓時就頭疼欲裂,差點沒疼死去。
  • 西遊記四位女仙為何戲耍豬八戒?唐僧驚懼,孫悟空笑而不語!
    頑石看西遊 | 482期西天取經路上最可怕的不是兇殘的妖魔鬼怪,而是在漫長的路上產生的七情六慾,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作為東土大唐的御弟,唐僧為什麼不一路吃好點,為什麼不帶一些盤纏,其實這就是一個修煉,為什麼豬八戒最後只能成為淨壇使者菩薩,就是因為他的七情六慾未乾淨,所以不能成佛。
  • 為何感覺唐僧總是偏袒八戒,而打壓功勞最大的孫悟空?
    就像《西遊記》西天取經一樣,雖然唐僧是肉體凡胎,看起來唯唯諾諾,大師兄孫悟空看起來武藝高強,二師兄八戒永遠沒有上進心,三師弟沙僧本本分分,白龍馬更是任勞任怨,可難就難在,如何把握好尺度,做一個識時務的人。從表面上來看,孫悟空是最為厲害的,豬八戒是最不思進取的,但唐僧卻對八戒十分寬容,反倒一路降妖除魔出力最多的孫悟空,卻要被師傅時時壓制,這是為何?
  • 豬八戒與孫悟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別人都滿足於逍遙自在的猴妖生活,可孫悟空偏偏要追求長生大道。等到稱霸花果山了,依然不知足,他還要上天下地,攪亂三界,自封齊天大聖,與天庭叫板。後來雖然被壓五行山下,可孫悟空骨子裡天生的一股傲氣,從來沒有消散。  猴哥,註定是英雄,註定無法平淡著生活。  豬八戒呢?「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
  • 唐僧存在感最低的徒弟,不是沙僧,而是默默無聞的他!
    如果問,唐僧一共收了幾個徒弟。很多人都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三個,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 可我想告訴你:錯了,唐僧共有四個徒弟。可能很多人都會納悶,另外一個是誰?白龍馬。可能有人反駁:一條馬,不算數。這麼回答不對,孫悟空還是猴子呢,豬八戒還是豬呢,白龍馬怎能不算數。
  • 《西遊記》中的豬八戒師傅是誰?通過什麼人脈本事得以在天庭擔任...
    說豬八戒具有非凡的資質,正如豬八戒所說他「自小生來心性拙,貪閒愛懶無休歇」,但是真仙並沒有因為他生性憊懶就對他予以放棄,而是看中他的資質,堅持收他為徒。豬八戒具有先天過人的資質,還可以從他被貶下凡來,在浮屠山遇到烏巢禪師,烏巢禪師也立即看出他是非同尋常的妖精,一心要收到為徒時就可以驗證。可以說烏巢禪師在西遊記中可不是一般人物,其所展示出來的功力絕對是頂級大神仙才具有的。能夠被烏巢禪師親眼看中的人絕對不是凡品。對烏巢禪師這樣一位祖師級的人物的厚受,豬八戒竟然都沒有答應做烏巢禪師的徒弟,可見以前豬八戒以前的經歷是多麼的非凡。
  • 女兒國國王擅自更改通關文牒,唐僧孫悟空見了,為何還連連道謝?
    通關文牒是李世民當初交給唐僧的,這是寶貝!這是取經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為何?因為唐僧取經從東土大唐出發,最後抵達天竺雷音寺,殊不知,這當中是穿過了好多個國家的。而從這國去往那國,需要什麼?護照!沒有護照則是犯法的,屬於「偷渡」,更何況唐僧師徒還一路帶著許多行李。
  • 金蟬子轉世為唐僧,他的肉身去哪兒了?
    唐僧的悟性雖然在對佛經的領悟上,比不過有著九竅之心的孫悟空,但相比較同行的豬八戒和沙和尚而言,那當然是非常厲害的,有的事情有的話,孫悟空能夠第一個悟過來,唐僧經過這稍微的點撥,也能瞬間明悟。這也是為何西天取經路上,我們沒有看到唐僧教導孫悟空,反而看到他在向孫悟空虛心的學習或者說請教,當初烏巢祖師傳下的《多心經》,這本經書的來歷神秘莫測,有人說是如來佛的私傳,為的就是將孫悟空心中的魔念具象而出,從而將其消滅。
  • 豬八戒為何多次挑撥離間,甚至讓唐僧念緊箍咒?
    幸好有太白金星為他求情,豬八戒死罪既免,活罪難逃,挨了兩千錘,被罰下天界。又因為投錯了胎,成了豬的模樣。 投錯胎後,豬八戒起初在高老莊變為人形,為高太公家幹活,並娶了高翠蘭。不小心顯露真容後,高太公就不斷請法師來除妖。直到孫悟空和唐僧的到來,豬八戒才徹底被降服,並加入到取經隊伍中。
  • 《西遊記》中,唐僧的徒弟都會騰雲駕霧,為何不讓徒弟帶著他飛?
    《西遊記》講述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當然雖然說的是唐僧師徒取經,但真正指定的取經人卻是唐僧。至於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則是負責保護唐僧安全而已。換而言之,若沒有唐僧,就算他的三個徒弟去到雷音寺也是拿不到真經的。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跋山涉水、翻山越嶺辛苦趕路不說,重要的是唐僧一路上還是妖魔鬼怪所要得到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