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2020-09-03 小焱侃娛樂

八佰,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八佰終於上映,這部影片也是小編今年最期待的一部電影。

觀影結束後,他所帶來的震撼也讓不少人久久不能平靜。如果非要做一個評價,我會說這是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管虎這部影片其實註定是一場賠本的買賣。

從2013年完成立項後,這部影片終於準備啟動。但是光是場地就找了2年,不僅如此,這片場地連最基本的拍攝素材都沒有。

管虎直接斥資建築68棟建築,挖鑿人工蘇州河,按照1比1的比例還原最真實的租界和四方倉庫。


為了能有最好的感官體驗,劇組多數人員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嚴格軍訓,而對租界繁華的寫照更是動用了幾千的群演。

所有炸點反覆實驗,每個鏡頭的多達700個子彈點,整個拍攝場地共設計了5萬個炸點。拍攝周期長達一年,投資7億……

但是管虎還是堅持要拍,不僅要拍,還要拍好,這不是一場影視買賣,而是一場情懷之戰。


為了更加接近真實,影片全程都讓演員用地方方言演繹,雖然有我們聽不懂的詞彙,但是句句聲入人心。

四方倉庫中,既有支離破碎的精良部隊,也有怕風怕雨的散編。對外宣稱的八百人實則只有四百多人。


四百人,四天堅守,卻完成了八百人的壯舉,這也是八佰的由來。

為什麼說他是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以蘇州河為界,一邊是繁華天堂,一邊是人間煉獄,越過這段河很容易,但是他們依舊堅守到最後一刻。


四天的生死對抗,四方倉庫的一幕幕無疑像一場現場直播,蘇州河對岸的民眾從嬉皮觀望變成了加油助援。

唐藝昕飾演的楊惠敏將旗子送到四方倉庫後,戰士們無疑又再次看到希望。

戰士們誓死護旗不倒,這不僅是對敵人最大的攻擊,也是重燃民族信仰,讓世界看我中華不屈服,不妥協!


除了大義,小義也讓這部影片變得更加有血有肉。八佰通過對諸多小人物的刻畫,表現了這個民族整體的氣魄。

從鄭愷飾演的陳樹生捨生取義跳樓的那一刻,影片就迎來了高潮點。羊拐(王千源飾),端午(歐豪)和山東兵(李晨)捨生取義,租界民眾誓死輸送電話線,捐贈醫藥……


上級特派員勸其撤退,稱這只是做給外國人的一場表演,其實這場表演更是做給所有國人看的。

最催人淚下的除了影片,還有這段真實的歷史本身。當他們被活生生的演繹出來時,我們才發現此時在場人的共鳴是如此的一致。


諸子長大成人,仍以當軍人,為父報仇,為國盡忠為宜。讓我子孫後代,再不受此屈辱。

八佰,註定是一場最悲壯的表演。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相關焦點

  • 《八佰》還沒開打就輸了,一場殘酷悲壯的表演
    時隔七個月,沉寂已久的影院終於重新煥發生機,而《八佰》的定檔上映,絕對稱得上是最令人驚喜的「喜上加喜」。謝晉元對外聲稱仍有八百名守軍戰士的那一刻,就註定了四行倉庫的戰爭實質,一場殘酷悲壯的表演。他是四行倉庫裡的「八百壯士」,完成最後一場「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悲壯表演。
  • 河的這邊歌舞昇平,河的對岸是槍林彈雨,《八佰》最悲壯的設定
    我想作為21世紀的我們,看過的戰爭類影視劇太多太多,對於「悲壯」這一種情緒的調動也有了很高的抵抗力,但是在《八佰》這部電影裡,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影片《八佰》的設定是一場這種選擇註定了這四百多浴血奮戰的勇士成為了一場show的主角,他們要表演的就是用自己慘烈的死來喚醒別人同情的眼淚,
  • 一場被圍觀的戰爭,一出魔幻悲壯的戲劇,《八佰》值得打call
    納蘭驚夢/文10年準備,4年製作,《八佰》在電影行業最需要提振士氣之時定檔上映。這是一場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這是一個迷幻的悲壯故事,一條並不寬闊的蘇州河,卻劃開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一座並不起眼的倉庫建築
  • 《八佰》: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戰爭,滑稽而又悲壯,見證人性的考量
    電影取材於淞滬會戰末期,上海瀕臨淪陷,為了掩護大部隊撤退,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發生的一場悲壯而又慘烈的阻擊戰。戰爭規模不大,但每位英雄都足以名垂青史,永載史冊!我們都知道所謂的「八佰壯士」,只是為壯聲勢,迷惑日軍,對外宣稱有八百人,實際上只有四百餘人。而「佰」字為什麼要加單人旁,導演也是做考量了的,是為了記住戰爭中的每一個人,他們都是主角,都是英雄,都應該被銘記。從影片中可以發現,沒有單純的主角,沒有主角光環的存在,每一個人都是主角,這樣可以使得觀眾儘可能地將目光投向電影劇情本身,避免主角光環對電影的破壞,這樣也是對歷史的還原與尊重。
  • 《八佰》時隔一年再定檔,戲裡戲外都悲壯
    票房方面,上映首周票房才將將破億,往年暑假檔正是票房最火的時候,但因為疫情緣故,電影行業慘澹。不過慶幸的是,電影院正在陸陸續續的復工,電影行業也逐漸復甦,許多未上映的電影蓄勢待發找個好時機宣布上映,這其中就包括了剛剛定檔的《八佰》。
  • 《八佰》救市還是自救?時隔一年再定檔,戲裡戲外都悲壯
    戲外的悲壯作為最受期待的電影之一,《八佰》宣布定檔對於觀眾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對於電影行業來說也是一劑良藥。雖然現在電影院復工,但票房依舊不理想,在這個時候選擇上映,《八佰》有點救市的意味存在,戲外顯得多麼的悲壯,在這樣嚴峻,電影同行都在張望的時候鋌而走險,是救市卻也是自救,若是不搏一把,虧損的更加嚴重。
  • 電影「八佰」:一個無奈的謊言,一場悲壯的戰爭,一段刻骨的歷史
    《八佰》改編自一段真實的抗戰歷史。因此,電影取名《八佰》,有「八佰壯士,向死而生」之意。真實的歷史:1937年11月5日,日軍第10軍登陸杭州灣金山衛,形成對淞滬前線中國第三戰區部隊的包抄之勢。,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 八佰 一場被世界圍觀的死守
    在這部場景宏大、劇情悲壯的電影作品中,眾多演員奉獻了脫胎換骨般整容式的演技,讓觀眾在觀看影片時,一度忘記了他們曾經是誰,記住的只有「四行孤軍」和他們的那句「來生再見」。看完之後,不少觀眾感嘆「除了震撼就是感動」,「看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雖然有些爭議,但毫無疑問,《八佰》應該是《集結號》之後質量最高的國產戰爭題材大片。
  • 悲壯,令人潸然淚下!電影《八佰》觀後有感
    電影的名字叫做《八佰》,一部以真實歷史為背景的中國人民抗戰題材電影。一條蘇州河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在殘垣斷壁上抗擊日寇浴血奮戰的中國軍人,一邊是流光溢彩紙醉金迷的英法租界,天堂與地獄在同一時空上演!在88軍英勇堅守的4天時間裡,租界裡的同胞目睹了中國軍人的血性和悲壯!他們的抗日激情也瞬間被點燃。募捐、投送食物、在租界裡戲臺上給堅守的軍人演出等等。最讓人感動的莫過於租界裡女孩跳進蘇州河冒著槍林彈雨給守軍送「國旗」。雖然88軍的堅守,最後淪落為政治博弈的籌碼。但是,此役的誓死堅守點燃了蘇州河對岸百姓的抗戰情懷,88軍的誓死堅守就像星星之火在中華民族燎原!
  • 電影《八佰》定檔,八百熱血戰士譜寫悲壯史詩
    《八佰故事,盪氣迴腸《八佰》的電影名字直截了當,毫不掩飾。就是指八百個我方戰士。1937年10月,在國軍兵敗上海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實力和戰術需要,在我方已經傷亡30萬官兵的緊急關頭,國軍做出撤離上海的決定。
  • 《八佰》:孤軍悲壯背後,你可知一個弱國的悲涼
    8月21日,《八佰》如期上映。該影片將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搬上熒幕,被譽為近十年最震撼國產戰爭片。自8月14日開啟首輪點映以來,《八佰》迅速打破2億票房,創下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八佰》絕對算得上是最催淚的國產戰爭片。
  • 《八佰》催淚,你哭了幾次?這些悲壯的場面你哭了嗎?
    今年第一部催淚電影——《八佰》,當之無愧!不管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還是多愁善感的女子,多少都會有為它哽咽流淚。如果說,有什麼情懷,可以讓整個華夏都為之動容,那一定是面對外來侵略者時,同仇敵愾的護國之情!《八佰》作為我看的,第一部完整的抗爭題材的影片,全程被無數淚點戳中。影片中殘酷的戰爭場面,直白有力的臺詞,以及人物心理的變化,都讓人潸然淚下。
  • 《八佰》的底色很蒼涼,《八佰》的故事很悲壯!
    #電影八佰# #八佰# 看八佰挺費紙的。從來沒有一場戰爭,讓人像看表演一樣,圍滿了觀眾。國軍在上海閘北死守的四行倉庫是舞臺,而隔岸繁華熱鬧的租界是觀眾席。一邊是地獄,一邊是天堂,連接兩岸的是老垃圾橋。蔣校長搞了一場政治秀,一場向列強乞憐的表演。
  • 揭秘《八佰》幕後:唯一一場有觀眾的戰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作為影院復工的首部華語大片,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原定於2019年7月5日上映的該片在去年上海電影節開幕前撤檔,一年多的時間裡關於該片的消息影影綽綽,早已吊足觀眾胃口,如今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8月4日獨家獲得該片的製作特輯,影片相關內容初露崢嶸。
  • 《八佰》·英雄氣
    「淞滬會戰」是藏於歷史課本一隅的,只知道很慘烈,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至於四行倉庫、謝晉元當然是全然不知的。這就是《八佰》之前我的認知。
  • 盤點電影《八佰》中幾個最悲壯的場面,是否戳中了你的淚點?
    昨天是結婚紀念日,老婆買了電影票,晚上帶著孩子還有幾個朋友一起去看了電影《八佰》。這是今年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電影。抗戰題材的電影《八佰》本來是在去年就要上映的,但是因為一些原因,最終沒有上映。這部電影是源於1937年8月13日到11月2日,80餘萬國軍與30餘萬日軍在「淞滬會戰」中失利撤離時,為了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引起西方關注,在四行倉庫進行的一場對日阻擊戰。
  • 電影《八佰》,展現了一場真實的戰爭
    電影院復工以來最火的電影非《八佰》莫屬,根據貓眼數據,《八佰》是影院復工以來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新片,是以淞滬會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電影。截止至8月29號,電影總票房已突破8億。但又為了在即將召開的九國公約會議上爭取國際的支持,國民黨決定打一場「表演戰」給外國人看。而這場用人命堆出來的「表演戰」便是四行倉庫保衛戰,電影《八佰》則取材這場戰鬥。
  • 500壯士死守寶山:上海的另一場戰鬥,比《八佰》更悲壯
    最近,我們翹首企盼的《八佰》,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不負眾望,《八佰》用IMAX攝影機,拍出了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率300勇士死守溫泉關的悲壯豪狠。《八佰》的背景,是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然而,若以戰爭酷烈程度而言,在3個多月浩蕩的淞滬會戰中,還有一場比四行倉庫更為慘烈的戰爭。那便是——寶山保衛戰。它,堪稱中國的史達林格勒會戰。參戰的國軍戰士,幾乎全部犧牲。連對手日本人,都被震撼。這段歷史,在3年前被鎖進了影片《捍衛者》裡。可惜《捍衛者》不是《八佰》,它沒有掀起太大波瀾,票房平平,影響力完全和那段洶湧爆烈的歷史不相稱。
  • 《八佰》:一場還算成功的套路片
    ​八佰電影《八佰》是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最搞笑的是日軍軍官陣前會面,說了一堆話,最後總結就是:我一定要打敗你!最讓我個人不爽的地方來了,最後的雜牌軍,如果這個電影一定要悲壯,那請多給他們一些鏡頭吧,他們謝幕的太早了。
  • 電影《八佰》的前世今生,沒有呈現的結局更加悲壯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八佰》的上映可謂是一波三折。>一、歷史中的《八佰》:「我們為中國而生,死不足惜」1.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