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冷暖,世態炎涼,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很多人之所以會欠陌生人的金錢債,也不欠親戚的人情債,那是因為他嘗盡了人情冷暖,經歷了世態炎涼,看盡了人生百態。
如今,欠債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反而是普遍現象!從各種數據來看,90後已經成為這個社會負債的主流,但我相信,他們大多數的負債都是陌生人的,對於親戚,不能說沒有,但我覺得會非常的少。因為在沒有錢的時候,每個人都經歷過張口借錢這個難題。首先,一定會想到的是自己的親人,因為他們都曾是給過自己感覺溫暖的人。可是,經歷過後,你會發現,以前會讓你感覺到溫暖的人,除了至親,其餘多多少少都會帶著一些嘲諷,一些虛偽,一些幸災樂禍!平常都是一副笑臉,像陽光一樣溫暖,殊不知這卻只是一層會發出陽光的泡沫,所謂的溫暖,也不過是一些虛偽的謊言而已!而借錢,正如一把能識破一切虛偽和謊言的利劍,讓你剝開層層迷霧,直擊人心!
正所謂人心不可直視,當你逐漸看清,卻發現自己原來只是一個跳梁小丑,在自己的世界裡蹦蹦嗒嗒,自娛自樂。漸漸地,你對親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對親戚有了重新的定義。當你把所有的親戚都張口借過錢以後,才發現自己需要成長,需要堅強。從此,不在向親戚借錢,這些讓你曾經感覺溫暖而又讓你感到悲傷的人,像一顆種子深深地種在你內心叫做自立自強的土壤中,用悲憤而又純純光明的力量去感化它,它也為你萌發出真正的光明,有內而外的讓你感受到真正的溫暖!至此,你向親戚們借錢的經歷,讓你看清了許多,也明白了許多,然後再也不願意去借親戚的,也不想再欠著他們的。這些經歷會讓你更加堅強,迸發出新的希望!
為了能夠解決用錢的需求,便得另想辦法?借朋友,借網貸,辦信用卡,各種的去借錢,特別是網貸,信用卡,心裡想著,反正又不是欠某一個人的錢,也不會感覺到不好意思。有了之前的經歷,比起那些讓你心裡感覺到不舒服的人情債,這些陌生的債務會讓你感覺到更舒服些,所以,很多人,寧願欠陌生人金錢債,也不願欠親戚的人情債!
非常認可這句話:很多人,寧願欠陌生人的金錢債,也不欠親戚的人情債。為什麼?
簡而言之,你欠陌生人的金錢債,是具體可觀的,你是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還清,從而劃清界限,或者說是與債主兩清,當你還清了之後,債主得到了他該得到的,你也付出了你該付出的,沒有誰對不起誰,公平交易。
而當你欠了親戚或朋友的人情債,你是無法衡量這個債的具體價值的。怎麼說呢?人情債,顧名思義是以人的情感形成的債務,這就顯得很空泛,人的情感只能從道德方面衡量,卻不能用金錢、物件等具體的東西去等價它的價值,既然這樣,你怎樣才算還清?根本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
網友舉了個例子:因為躲計劃生育,我從小被丟在姨媽家長大,而姨媽家有個和我一般大的兒子,該兒子是家裡最小的,自然受盡家裡人的寵愛,不光家裡人,因為他家有錢的緣故,所有親戚都對他好,即使是我的舅舅們,明明跟我和他一樣親,卻總是忽略我,對他好。姨媽姨夫更是不用說,我幾歲就開始洗碗,他在看電視,我在太陽下搬磚(他們家修房子),他打傘在旁邊看,他喜歡的東西,即使是我的,也只能給他……雖然我受到了很多不公平對待,但是因為他們家收留了我,可以說對我家有恩,即我家在他家欠下了人情債,所以我不能有任何反抗和不滿。而當我現在長大了,無論我買多少東西去他家,我好像都償還不了,他們總是在人多的時候調侃對我有恩,以後要孝敬他們。甚至他們家理所當然的向我家借錢時,我爸媽也不好拒絕只能硬頭皮借。
你看,這就是人情債。金錢抵金錢,可以互不相欠,而人情,你搭進去你的人情,搭進去金錢,你也永遠還不清。說到底,人情,是人心啊,人心,你能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