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隊在皇帝墓挖出一塊石頭上面寫著3個字,郭沫若:找到地宮了

2021-02-08 騰訊網

無論時間多麼貪婪地吞噬一切,我們都應該在還能呼吸的時候盡最大努力來贏得聲譽,這樣時間的鐮刀就不會傷害我們。—— 莎士比亞

明神宗朱翊鈞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系子孫,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他10歲登基,在位48年,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時間長,就有足夠的時間設計、修建陵墓。根據史料記載,萬曆皇帝在他22歲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修建規模宏大的陵墓。

定陵在修建的過程中,曾經出過嚴重的風水問題,建陵計劃一度擱淺。原來在定陵的地宮開挖之後,工人在棺床的位置挖出了一塊巨大的條石,這在古代的風水學中是最大的忌諱,在修建陵墓地宮時挖出水脈或是挖出石頭,都是一種不吉利的表示。事情發生之後,朝廷震驚,大臣們就此事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另選寶地修建陵墓,一派則認為只要把石頭挖走就可以。

面對兩派的激烈爭吵,最終萬曆決定繼續在大峪山修建陵墓,原因很簡單,整座天壽山都是成祖皇帝挑選的風水寶地,他安葬在哪裡都是可以的。

也許大峪山真的不是一塊「風水寶地」,因為萬曆之後的明朝皇帝都是短命鬼,尤其是他的兒子只當了28天的皇帝就突然死去。20多年後,明朝也被推翻;300年後,定陵成為中國第一座主動發掘的皇帝陵墓,這一切似乎都是冥冥之中早已註定。

1955年,考古隊為了研究明朝皇陵的修建歷史,決定在十三陵中挑選出一座陵墓挖掘,開始考古隊選中的是明成祖的長陵,不過在勘探過後,考古隊發現長陵年代久遠,規模龐大,當時在各方面的技術上都沒有把握。最終,發掘的目標由長陵變成了定陵……

在發掘定陵之前,考古隊在定陵的寶頂周圍進行了大規模的勘探,希望能夠找到地宮入口墓道,可經過幾個月的勘探和試掘,考古隊一無所獲,就在大家想要放棄的時候,一位考古隊員小解時,無意中有了重大的發現。

這位考古隊員在寶城的城牆拐角處,發現了幾塊鬆動的牆磚,挖出來之後在牆後面出現了很深的一個空間。憑著職業的敏感度,他立刻將情況上報給了考古隊,經過現場勘察之後,大家認定此處很可能就是墓道的入口,因為後期填土發生塌陷,才會出現牆磚鬆動的現象。

1956年,考古隊正式在此處挖掘定陵地宮,為了加快工期,考古隊還在周圍村子僱了30位農民幫助挖掘。在向下挖了兩米多深的時候,一位農民挖出了一塊不起眼的小石條,擦去浮土之後,上面好像有文字,他就將石條交給了考古隊員。

經過考古隊員的仔細查看、辨認,最終確定上面寫的是「隧道門」三個字,這三個字雕刻得很是粗淺、隨意,顯然是當時的工匠們為了施工需要而做的標記。「隧道門」石條發現時,正好趕上郭沫若到現場視察,當他見到這塊小石條後,興奮的大笑起來,說到:「這個路子是走對了,終於找到地宮的入口了。」

確認發掘的地點、方向正確之後,考古隊幹勁十足,很快就清理出墓道和金剛牆,並且順利進入地宮。定陵地宮被發掘之後,出土的珍寶轟動了全國乃至世界,但是帝陵地宮發掘之後,很多文物由於技術條件並沒有保存下來,所以國家規定「今後不能主動挖掘帝王陵墓!」

相關焦點

  • 用此皇帝棺木做家具的人,都接連離奇死亡了,這究竟怎麼回事?
    一、定陵挖掘工程1956年春,帝王墓挖掘計劃正式啟動,到底該選擇十三座陵墓中的哪一座合適?自然環境中保存最好、規模最大的長陵。可查員勘察了許久,始終找不到長陵的開口,於是將目標對準定陵,直到同年5月,考古學家發現定陵有一塊城磚脫落,作為突破口,正式開始挖掘活動。
  • 朱元璋兒子墓被盜墓賊炸9次,考古隊趕到:抱著兩個瓶子說值5億
    明朝建立之後,封地在湖北的藩王先後有五位,分別是荊州的湘王、遼王、安陸的郢王、梁王,以及之後的興王(嘉靖皇帝的父親)。藩王多了,王爺陵墓自然也就多了,其實湖北不僅有明代藩王墓,還有規模比肩明十三陵的皇帝陵。(嘉靖繼位之後,追封父親為皇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明顯陵)
  • 看看郭沫若發掘的明定陵,如今萬曆皇帝屍骨無存,龍袍腐蝕發黑
    明定陵現狀,圖中是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棺槨的紡仿製品,原棺已毀,屍骨無存。發掘明定陵的發起人正是文化界和考古界赫赫有名的時任中 科 院主任的郭沫若先生。而郭沫若在《關於發掘明長陵的請示報告》中說道鑑於明長陵(明成祖朱棣的墓)工程量浩大,可以先從比較小的十三陵開始發掘(其實是由於許多人的反對才改為發掘明定陵)如今博物館有許多文物,都是經過了年月的洗禮,許多也是塵封於地下許多年,被考古專家們開掘出來,才得以重見天日,這些都是前史的見證物,所以我們也得謝謝那些真實幹「功德」的專家們。考古工作者在拆卸金剛牆上的磚。
  • 凡是用此皇帝棺木做家具的人,接連離奇死亡,究竟怎麼回事?
    圖片:參加挖掘的工作人員資料截圖一、定陵挖掘工程1956年春天,挖掘帝王墓的計劃被正式開啟,到底該在十三個陵墓中選哪一個合適呢?自然是規模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長陵。專家們先沿著突破口挖出一條深溝,挖著挖著,他們發現了一塊從牆壁上脫落下來的石條,將石條上的塵土擦去,才發現上面刻著「隧道門」三字。挖了十天後,考古專家又在城牆的下面發現了一扇券門,門的兩邊是兩面用石磚堆砌成的石牆,中間還有個隧道,直通地下,由此可知,這條隧道一定通往地下的地宮。
  • 河南上蔡縣挖出一神秘紅棺,村民嫌晦氣將其燒掉,專家:3個億化為灰燼
    不過在考古界有一條規定:那就是凡是皇帝的陵墓,絕對不能隨意挖掘。而造成這件事情的則是郭沫若,因為他曾極力主張挖掘明萬曆皇帝的定陵,導致眾多珍貴文物損失。因此,現在很多考古發現,都是當地村民和工程建設被發現,專家才主動上門考古。
  • 盜墓賊炸開曾國藩墓,考古隊進盜洞後出來,為何下令永久封閉?
    不過當時國家還是對曾國藩的墓有所保護,禁止盜墓賊的活動,所以土夫子們不敢太過分。不過  曾國藩是大清重臣,不少人都十分痛恨封建的清朝,於是有幾個人帶頭去拆他的墓穴  ,結果地宮材質非常結實牢固,所以他們始終沒能得逞。  不過土夫子們卻對此戀戀不忘,長沙多的是因為盜墓而發財的人,在貪婪面前總有人會鋌而走險。
  • 專家花10年找「楚王墓」,卻躲在農民家地窖中,挖掘結果震動世界
    單單出土的兵馬俑就有4000多件,雖然比不上秦始皇兵馬俑的氣勢,但是卻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其中獅子山漢墓的結構和龐大的氣勢,一度讓考古隊嘆為觀止,另外還有大量的古文物,可以說獅子山漢墓絕對是價值連城的存在
  • 山東挖出朱元璋兒子墓,垃圾堆突現兩顆「貓眼石」,專家欣喜若狂
    這個種類自然是非常多的,而我們本文中就要來介紹一種寶石,這個寶石據悉在全中國僅僅只有5顆,目前故宮中放著3顆,其他的2顆就出土於一個來自明代朱元璋兒子的墓葬中。這類寶石據悉在考古界有著「勞斯萊斯」的美譽,可以想像這類寶石的價值了吧,真的是價值連城啊,它就是貓眼石。
  • 老漢在菜窖挖出棺木,當成了柴火,考古隊趕到疾呼:燒掉上千萬
    老漢在菜窖挖出棺木,當成了柴火,考古隊趕到疾呼:燒掉上千萬文/禮運暖天下作為一個擁有著久遠歷史的文明古國,我們中國的大地之下埋藏著數不勝數的無盡寶藏。突然,正在菜窖內揮著鋤頭掘土的楊某,明顯地感覺到自己鋤頭碰到了土裡一塊硬物,擋住了挖掘的去路。於是,他立馬跑回去抄來鐵鏟和羊角錘等工具,對此展開了一番刨掘。很快,只見一口碩大的木製棺木從土裡給掏挖了出來,這讓楊某既感到驚愕又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在那個還瀰漫著濃重封建氣息的年代,自家土地裡挖出棺木被視為不祥之兆。
  • 邳州挖出「乾隆皇帝妹妹的墓」?專家:墓葬性質暫不清楚
    可能就是傳說中乾隆皇帝妹妹的墓。」  昨天下午3點多,邳州市新河鎮陳灘村一處土地整治項目工地上,傳出了一陣驚嘆,聞訊趕來的村民越來越多,大家都想爭相看一眼祖輩們口口相傳的煎藥廟下面,究竟埋藏著什麼秘密。
  • 考古隊打開墓葬,看到龍袍以為墓主是皇帝,結果卻是個公主
    1972年,考古隊在蒙古發掘出一個清朝的墓葬。這個墓葬龐大至極,它規模宏偉,東西寬45米、南北長105米,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周圍還有磚砌圍牆。考古隊對這個墓葬進行了保護性發掘,當考古隊打開墓室以後,映入他們眼帘的,是一件華麗的龍袍。可緊接著令所有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這件龍袍的主人,竟然是一位女子。
  • 武則天墓前有61個無頭石人,專家研究多年未解,直到出現兩個農民
    乾陵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夫妻二人都是皇帝的合葬墓,位於現在的山西省鹹陽市,裡面埋葬的是唐高宗李治和武曌皇帝武則天兩位帝王。並且是唐十八陵墓中唯一沒有被盜墓賊光顧過後的陵墓,1961年3月份,乾陵被我國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海一口古井有古怪,考古隊趕到連挖6年,竟然挖出了藏寶庫!
    2021-01-13 06:20:02 來源: 草莓老師說歷史 舉報   上海一口古井有古怪,考古隊趕到連挖
  • 皇帝下葬後,封閉地宮的工匠只能作陪葬嗎?3種逃生方法可逃生
    第一個稱皇帝的秦始皇是開創了先河,他的陵墓修了幾十年,地宮修得富冤堂皇,花費了無數人力財力物力。修建大型陵墓後,皇帝死後還會帶去大量的陪葬品。而為了防盜,皇帝們也煞費苦心,令修陵墓的工匠位在設計時加設了很多機關暗器,以便他們能在地下極樂世界享清福而不受外界打擾。
  • 成都挖出明太監墓,打開棺槨卻發現兩具男屍相依,考古隊頓時錯愕
    那是2014年的四川成都,當時成都郊區有個地方在修建鐵路,於是乎就請來了許多的工人在這裡施工建設,結果卻意外地被人挖出了墓葬痕跡,隨後四川省考古隊就火速的趕到了現場進行了勘測,結果確認就是墓葬無疑。真的是沒想到這裡居然埋葬著48座古墓,而且都是明朝時期的墓葬,更為令大家感到驚訝的是墓主人都是明朝時期的太監,挖出太監墓葬群確實是極為罕見的。
  • 考古隊發現範增墓,內有一元朝盜洞,專家考證後:盜墓賊是個蠢蛋
    於是在範增死後,歷朝歷代的盜墓者便打起了範增墓的主意。此前,我國的考古隊在發掘一座疑似範增墓的古墓時,發現其中竟然有一個盜洞,專家們在仔細查看之後大笑這個盜墓者真有意思!▲盜洞,是盜墓者進入古墓的唯一辦法02此前徐州市考古隊在對這座彭城王墓進行發掘之時,便發現建造這座墓穴所用的材料為漢代帝王的墓葬經常會使用的一種特別堅硬和沉重的石材
  • 陝西發現西漢貴族大墓,墓主人曾權傾朝野,依舊逃不過被盜的命運
    隨後考古工作繼續進行,沒多久就有了重大發現,一塊漢瓦上面刻了四個字:長樂未央!懂點歷史的朋友可能知道,當年漢高祖劉邦建都長安,修建了兩座宮殿,一座叫長樂宮另一座叫未央宮。也就是說這塊刻有長樂未央的瓦當,意味著:墓主人很有可能是皇室成員,或者皇帝身邊的大紅人。這下考古隊員又來勁了,這麼個大人物會是誰呢?能不能再找出點其他線索?於是他們繼續挖,可就是這一挖,一個深埋地下兩千多年,讓秦始皇看了都要糾結的秘密,被挖了出來。
  • 詭異皇陵:清昭陵地宮密道事件真相解密
    清昭陵是大清王朝第二代皇帝皇太極的陵墓,是清初「關外三陵」中規模最大、氣勢最宏偉的一座。清昭陵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由於滿族先人崇仰火葬,皇太極陵墓存放的是他的骨灰。陵墓地上部分已經對外開放,真正神秘的是地下地宮部分。關於這個巨大的地宮,世間有很多傳言,至於是否被盜,專家的答案非常肯定:「保存完好」。
  • 福建發現孫悟空的墓,裡面竟挖出「金箍棒」,歷史上真有猴哥?
    看西遊記的時候我們都稱孫悟空為石猴,覺得他是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但在現實中孫悟空真的存在過嗎?近日,有考古學家找到了孫悟空墓震驚世人,難道孫悟空真的存在過嗎?大陸專家小組首曝發現孫悟空墓,裡面挖出鐵棒!!!但是,這樣一個神話小說中的傳奇人物,竟然發現了他的墓室。在福建省的寶山的雙聖廟內了一座古代合葬墓,墓室約寬2.9米,深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