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世,我是國王的貓,在戰爭中死去。
有一世,我是水手的貓,不幸溺水而亡。
有一世,我是魔術師的貓,因為魔術師的失誤而死。
有一世,我是小偷的貓,被狗咬死。
有一世,我是老太太的貓,孤獨地老死。
在100萬次的輪迴中,我已經習慣了死亡,也不明白我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我討厭什麼國王,即便我的死令他失去鬥志;我討厭什麼水手,即便我的死令他痛哭了一場;我討厭什麼小偷,即便他最後偷到了鑽石依然抱著我的屍體沮喪地哭泣。對我來說,生和死沒有區別,我早已不在乎什麼死不死的了。
直到這一天,我變成了一隻野貓,我是說我再也不是誰的貓了。
我遇到了一隻特別的貓,它不像別的貓那樣崇拜我,它的身上有一種獨特的冷漠和吸引力,接近它令我找到了100萬世也未曾擁有過的溫暖和幸福感。
我使出全身的功夫只為逗它開心。
我發現了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
我們有了自己的孩子,當它們長大以後紛紛離去,我們也老了。
這一天,它一動不動,我知道它已經先走一步了。100萬世的輪迴中,我終於體驗到了眼淚的滋味。國王的眼淚、水手的眼淚、老太太的眼淚……
最後,我終於可以安心地離去了。這一次我沒有再活過來。
這是一位叫佐野洋子的日本繪本作家創作的,被翻譯成中文的繪本,叫《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這本著名的繪本,講的是一隻活過100萬次的貓,最後守在逝去摯愛的身邊,安然地辭世的故事。
這是一本佐野洋子為孩子們創作的繪本。但聽說,更多是大人們讀了會流淚。
清明節那天,在和朋友們談論生死之事時,我向他們推薦了這本繪本。當大家驚嘆於佐野洋子對於生命和死亡的參悟如此之深時,我為大家細細講述了這位在我們看來頗為「神奇」的老人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平故事——
佐野洋子的童年生活相比同時期的普通日本人要曲折得多。她出生在日據時期的北平,小時候住在四合院裡,是個「老北京」。佐野的父親是「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調查員,駐華期間從事了大量田野調查,後來出版了六大本《中國農村調查》。佐野洋子的母親則是精明世俗的主婦,打理家庭內務的才能十分高超。即使在日本戰敗後的困難時期,她也想盡辦法讓孩子吃上好幾種花色的便當,穿上款式新穎的體面衣服。
但母親品位俗氣,看不起父親老家的窮親戚。自己家有兩個先天患有自閉症的弟弟妹妹,她非但不肯照顧,還害怕丟人,刻意隱瞞。佐野洋子的氣質更像父親,看不慣母親的庸俗勢利,兩人互不待見。
先是混亂的戰爭時期,隨後是日本戰敗狼狽逃難回國,接著又不得不住到鄉下過貧苦日子。在這一連串的急轉直下間,佐野洋子的母親接連失去了3個未成年的兒子,尤其是11歲的長子之死給她帶來了沉重的打擊。這以後,母親開始虐待剩下的4個孩子。佐野洋子是大女兒,性格又倔強,承受的痛苦最多。
實際上,佐野洋子對母親的感情非常複雜,一方面,由於母親的冷淡和虐待,她實在無法與之親近;另一方面,她也佩服母親的能力,知道她的辛勞,尤其是母親41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全靠母親一個人外出工作養活了這麼多孩子。想要愛卻不能愛,渴望愛卻無法付出愛,凝成了佐野洋子一生的情結,也預言了她今後波折的愛情生活。
佐野洋子最傑出的繪本作品《活了100萬次的貓》裡,主人公貓咪歷經了100萬次轉世都沒有遇到能讓自己敞開心扉的人。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隻白貓,他願意為她生、為她死,為她建立家庭,和她生育後代。只要她稱心如意,他就願意用自己的生命默默守候。但兩隻貓的愛情故事並非奔向溫馨美滿,反而宣告了生命的終結。
佐野仿佛在說,那些無處安放的愛啊,想要找到一個能夠打開我心扉的人,對其兜底傾倒出來。唯有這樣的人,才能解脫我今生的痛苦。
這種蒼老的愛情觀令人愕然:這真的是給小孩子看的繪本嗎?恐怕,還是要一定程度的大人才能觸摸到它的真意吧。
《活了100萬次的貓》的銷量遠超佐野洋子的其他著作,僅簡體中文版就賣出100萬冊以上。或許這本書揭示了佐野洋子的人生基因,這個人為什麼如此坦誠,為什麼如此痛苦,又為什麼如此堅強的原點。
健忘、遲緩、身患絕症……在人生最後的日子裡,佐野洋子以直白而詼諧的口吻展現了對生命的豁達,用淡然與灑脫的筆觸,為這最後一步寫下精彩痛快的一筆——
原來人還可以活成這樣啊
我第一次看到樂樂堂的時候,就像一陣風吹過我的身體,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人還可以活成這樣啊。
樂樂堂是個舊貨店老闆。他平時蹲在北輕井澤超市的走廊裡,面前放著亂七八糟的舊貨,心不在焉地微笑著,完全不像做生意的樣子。
樂樂堂一進我家就立刻倒在沙發上,或許倒下之前也坐了三十秒左右吧。他穿著一件手工編織的小毛衣,整件衣服用綠、紅、灰三種顏色的粗毛線編織而成,圖案精巧,袖子是六分袖,毛衣裡面的襯衫也露出來,他穿著倒是非常合適。聽到我誇他的毛衣漂亮,他喘著氣,用快要窒息的聲音說「那個老太太給我織的」,然後又閉上了眼睛。他今天皮膚煞白,閉上眼就像具死屍一樣。他皮膚一直很蒼白,我兒子阿有君曾經問過他:「大叔,你是不是哪裡不舒服?」他輕輕地笑出了聲:「沒有不舒服,我就一直都這樣。」聽到這話,我也放心了。
剛認識他的時候,他整天跟我談論「那個老太太」——也就是他母親的話題。他很喜歡談他母親。
那個老太太什麼都往家裡撿,那老太太的丈夫是一所有名的醫科大學的校長,老太太的兒子都是醫生,只有他是做舊貨生意的。
老太太撿來的東西實在沒地方放了,就搭建了個臨時倉庫。再沒地方了,就再搭一個臨時倉庫。
小時候,有一次樂樂堂回到家,發現自己的房間跑到別的地方去了,是老太太請來的木工改造的。
還有一次,老太太撿了一個全新的馬桶回來,於是就在過道正中央修了個廁所。左右兩邊都有門,所以上廁所的時候,如果不緊緊抓住兩邊的門把手,大小便就無法安心,因為家裡人和寄宿的人都會經過過道回房間。
樂樂堂說:「其實家裡本來已經有廁所了。」
他繼續講道:老太太的父母去世後,宅地就由她和她妹妹繼承,而房子就蓋在土地的正中間。妹妹理所當然地認為應該拆掉房子恢復空地,然後各自重建自己的房子,結果老太太竟然找了工匠,把房子從中間鋸成了兩半,把一半老房子留了下來。
幾年前,我曾見過那個老太太,那是在北輕井澤的一場音樂會上。村子裡有一個小禮堂,前面擺著給孩子們坐的小座椅,大人都席地而坐。但小座椅上卻坐著一個容光煥發、筆桿挺直、但已上了年紀的老太太。
負責音樂會招待的女孩跟她說:「這是給小朋友們留的座椅。」
老太太大聲喊道:「我就是小朋友啊!」
一直到音樂會結束,她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椅上。
「哎,人生在世還能看見這種事,真是開眼界了啊!」我感慨道。
老太太到現在還會請木匠做自己的專用床。那床有點像棺材,是一個長條木箱子從牆壁上懸空著凸出來,她就睡在裡面。老太太果真是老了,躺在裡面睡覺的時間變多了,但是腦子仍然清醒。「她會在那個棺材床裡繼續指揮」,樂樂堂非常喜歡這個有個性的老太太,或許是他有戀母情結吧。
「不需要和癌症鬥爭啊,我是個不喜歡拼命對抗的人」
樂樂堂在國立或者在國分寺那邊有家店面,但我沒去過。
談到那家店面,用他的話說:「我在店裡堆滿了東西,客人很難進得來。如果有客人要買東西,我就瞪著客人問『要什麼』。所以,可能客人都不喜歡我。」
上次他來我家時問我:「佐野,你大概還有一年就死了,不害怕嗎?」
雖然不願意被這個活死人這麼問,但我還是回答說:「一點不怕,人總有死的一天,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麼?」
「可為什麼你還這麼淡定,這麼有精神,你真的不害怕嗎?」
「不害怕啊,我還挺高興的。死了就不用再花錢了,也不需要再賺錢了,不用再擔心錢的問題,就衝這點,我覺得還是件幸運的事呢。」
「真的不害怕嗎?」
「害怕?癌症是很好的病啊,該死的時候就死了。有很多比癌症更痛苦的病,像風溼,一步步地惡化,一直疼也治不好。有的腎病,一直到死都要人工透析。或者腦梗塞病人只能一直躺著,嘴歪眼斜。還有即便身體健康,卻痴呆了。為什麼人們只有說癌症的時候才說與病魔作鬥爭?不需要和癌症鬥爭啊,我是個不喜歡拼命對抗的人。」
在庫布勒·羅斯的《論死亡與瀕臨死亡》(On Death and Dying)這本書中,分析了人在面對死亡時從憤怒、談條件再接受等五個階段,但哪個階段都不適用於我。目前世界上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癌症患者,所以我聽到得癌症時的反應是:「哦,這樣啊。」
我的乳腺癌是耳鼻喉科的女醫生發現的。聽說乳腺癌是一個黃豆粒大小的小硬結,而我左側胸部有一個硬塊,就像我做的亂燉中的年糕那麼大。耳鼻喉科的大夫檢查後說「請馬上去醫院」。於是,我就去了離家六十七步遠的醫院。果然是癌症,就做手術切掉了。
手術後的第二天,我又走了六十七步,為了回家抽菸。之後每天都回家抽菸。
住院一周後,我就出院了。到我這個歲數,乳房也沒什麼用了,慶幸自己得的是乳腺癌。可是因為化療,我頭髮都掉光了。那一年過得很不易,我感覺不到自己還活著,覺得像個無用的死人,就整天躺著看韓劇,結果看得下巴都脫臼了。
當時沒有想到癌症會轉移到骨頭,在我跨過護欄的時候,聽到骨頭咔嚓一聲,就去骨科照了X光。拿到結果後,給我做切除乳房手術的大夫臉色大變,馬上讓我去癌症研究中心,通過癌症研究中心我又轉到現在這個醫院。
非常幸運的是,我的主治醫生是個很好的男人。他個子不算高,長得像膝蓋以下被切了一截的阿部寬,而且看上去不像一般醫生那麼趾高氣揚,他總是面帶微笑。我開始期待每周一次的診療。七十歲的老太太也喜歡好男人,沒問題吧?
「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也就獲得了一種自由」
第一次治療的時候我問醫生:「我還能活多長時間?」
「進安寧病房的話兩年左右吧。」
「到死之前還需要花多少錢?」
「一千萬日元。」
「我明白了。那麼請停止化療,也不用再做延長生命的努力,儘可能讓我過普通的生活。」
「好吧。」
(就這樣過了一年。)
我是自由職業者,也沒有退休金,一直擔心活到90歲可怎麼辦,所以我一直在攢錢。現在這樣也很幸運,可以把錢都花掉。
回家的路上,我去了附近的捷豹車代理店,指著一輛英國綠色的車說:「就買這輛了。」以前作為愛國主義者,就算一時衝動,我也絕對不會買外國車的。
車買來以後,在開車的一瞬間,心中突然感到「啊!我這一生就是想找這樣的男人,卻沒來得及找到」。座椅對我說:「我要好好保護你。」它不會提供任何不必要的服務,但是我從心底對它充滿了信任。這輩子最後的時刻開的是捷豹車,我的運氣真是太好了。
後來,我聽說有個嫉妒我的朋友和別人說:「佐野開捷豹車不合適啊。」你在說什麼啊?貧窮人家的孩子就不能開捷豹麼?如果你看著不順眼,你也可以買啊。只要你別活太久,也能買得起。我的理想是七十歲離開人世。這世間真的有神明,我一定是神的好孩子吧,您計劃得這麼得當。
剛買了一周的捷豹車,就到處是傷。我倒車入庫的水平太差,況且家裡的車庫也是太小了。我每天開著坑坑窪窪的捷豹,烏鴉每天還會在機箱蓋子上拉屎。
如今,我已經盡到所有的義務和責任,孩子也長大成人了,母親也在兩年前去世了。
我沒那麼熱愛工作,不喜歡做的事到死也仍然不喜歡做,沒有很想做的因為沒有做而還不想死。當知道只剩下兩年可活,折磨我十幾年的抑鬱症也基本消失了。真是太奇妙了。
得了癌症以後,我的人生突然充實起來,每天都過得很快樂。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也就獲得了一種自由。
別人看我總是精神飽滿、心情舒暢,總會對我說:「看起來你能活得最久。」這反而動搖了我對待死亡的自信,可真是一件傷腦筋的事情。
人總是自以為是。雖然有些事回想起來覺得簡直丟臉到家了,可我仍然認為「我的一生沒有白活過」。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來總結自己人生的人不只我一個吧。
我拜託樂樂堂一件事:「能不能幫我找五個有蛸唐草圖案的,這麼大小的盤子?」這是我一直想用的東西,我想能在死之前,用下自己喜歡的東西。
後來,我還買了好多漂亮的睡衣。
我又買了很多想看的DVD。
我現在最喜歡的男人是摩根·弗裡曼(Morgan Freeman)。我對兒子說「摩根·弗裡曼總是演好人啊」。
兒子回答:「他的那張臉如果演壞人才真的很可怕。」
嗯——說的對啊!
(以上內容摘自《在難熬的日子裡痛快地活》)
佐野洋子(Sano Yoko)(1938-2010)
每一段過往,都會成為生命中的一縷光,每一個人就在生命的快樂和痛苦中輪迴和尋找方向。
飯糰爸爸童書會,與您一路童行!
關於孩子的閱讀
你們也許會想看一看這些文章
加入「飯糰爸爸童書會」,作為家長的你可以得到:
1.飯糰爸爸的各年齡段童書推薦;
2.在飯糰爸爸的幫助下嘗試構建科學的親子閱讀方法;
3.有效的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及閱讀方法指導;
4.參加定期的線下讀書活動,讓孩子們在共讀中相互促進。
【鄭重聲明】飯糰爸爸創建的「飯糰爸爸童書會」是一個純公益性質的閱讀分享會,其中不涉及任何的商業行為。旨在推廣兒童閱讀這一理念能獲得更多家長的認同,讓真正優秀的圖書能走進你我的家庭。
【一個請求】感謝閱讀完這篇推送,如果你認為飯糰爸爸正在做的事情能博得你的認可,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者孩子班級裡的微信群、QQ群,讓更多的爸爸媽媽能來到這個大家庭。
請關注飯糰爸爸:從業6年的童書編輯,五十萬冊暢銷系列策劃人,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圖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中宣部「優秀兒童文學出版工程」一等獎等獎項獲得者,3歲飯糰的老爸,是個熱愛工作的讀書狂。在這兒分享自己在做書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和自己對於童書所了解的一切東西。
微信號
fantuanpapa
怎樣關注我?
一、點擊手機屏幕右上角——查看公眾帳號——加關注
二、掃描二維碼
三、微信通訊錄——點右上角帶加號的小人圖標——查找微信公眾號——輸入fantuanpapa
飯糰爸爸個人微信號:lixiao70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