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往事》影評:一封帶血的情書

2021-01-08 電影三把刀

原定於10月25日上映的《好萊塢往事》被傳撤檔,恐難如期上映,該片是導演昆汀·塔倫蒂諾(Quentin Tarantino)的第九部作品。

被影迷稱為"痞子"、"鬼才"的導演昆汀,在世界各地都有著非常多的粉絲,昆汀曾說自己只拍十部電影就退休,而作為倒數第二部的電影《好萊塢往事》劇本花了昆汀5年時間,可謂精耕細作,這部電影怎麼樣?聽老張說說。

昆汀自己透露花了五年時間打磨劇本,原先想要以小說的方式問世,但後來驚覺這是適合製作成電影的最佳素材,他說:

"這次的劇本可能是我最私人的,就像我的記憶一樣,阿方索·卡隆在1970 年有《羅馬》和墨西哥城。我則有洛杉磯和1969 年。這就是我,這是形成我的那一年,那時我才六歲,這是我的世界,這是一封我給洛杉磯的情書。"

要論昆汀這名"電影痞子加鬼才"的電影作品,其中所涵蓋的信息其實非常多,一向只打造原創影像創作與腳本的昆汀(除了1997年的《危險關係》(Jackie Brown)是以小說改編之姿、2009年的《無恥混蛋》則引入史實),《好萊塢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身為第二部將真實事件引入原創故事腳本的電影作品,並相繼十年前的《無恥混蛋》再次建構一座架空歷史的故事舞臺,要論全片的調性與形式美學而言,本片可能不會是你所熟悉的昆汀,《好萊塢往事》相對溫和而私人,且偏向作者化,表述的則是昆汀的六零年代迷影情懷,配方依然是昆汀獨有的風格和調性。

昆汀引領觀眾重回當年好萊塢的風華時期,搭上時光機回到1969 年的洛杉磯:那個當代美國社會辱罵歧視嬉皮文化的年代、曼森家族扼殺羅曼波蘭斯基之妻——莎朗塔特的謀殺案;昆汀曾說過:"本片是他獻給洛杉磯的一封情書,也是他的《羅馬》。"

倘若去年阿方索·卡隆的《羅馬》是他獻給"家鄉"的情書,那麼《好萊塢往事》無疑是昆汀獻給"回憶往事"的,而整部作品的文化奠基,則是他的"迷影"精神與情懷,血腥暴力的獨門醬汁佐料反而成了飯後小菜一碟。

《好萊塢往事》可謂昆汀自己私釀多年的陳年老酒,好不好喝因人而異、嘗不嘗得到尾勁與香醇也是見仁見智,昆汀在成為電影導演之前,可是一位錄影帶店工讀生兼終身影痴一枚,嗑影成痴的迷影情懷無疑是他的創作養分,他對義大利式西部片的熱愛,讓他拍出了《被解救的姜戈》與《八惡人》,他對於李小龍與港產片的著迷,讓他拍出了東西方元素交織的《殺死比爾》。如今他創作出了屬於他的六零年代末回憶與迷影情懷的拼貼:《好萊塢往事》,也是他的創作生涯中觀影頻率與門檻最高的一部作品。

在電影上映之際,昆汀開出了十部出產於五、六零年代的電影片單(本人只看過1969年的《逍遙騎士》),便表示《好萊塢往事》是部"致敬大於故事"的作品,本片相對以往昆汀是較為"溫柔"的(至少電影前三分之二是如此),關於招牌的非線性敘事,老實說有失以往的流暢度與精準度是真的;但對我而言本片更像是一個回憶的拼貼、一個曾經風華的六零年代童話,它的精神與血液仍是昆汀,不過敘事肌理與畫面調度上倒是昆汀近年最收斂且溫吞的表現。

曾打造出向意式西部片的致意作《被解救的姜戈》與《八惡人》的昆汀,在《好萊塢往事》中除了致意曾為風華亮麗的娛樂象徵標誌,也不忘引薦自己對於意式西部片的熱衷;意式西部片的衰落,對昆汀而言是一個世代的隕落,片中的角色就道盡了這一切,過氣的黃金年代昔日影星——裡克·達爾頓(萊昂納多飾),代表了西部影視時代的"過去",曾歷經五光十色的巔峰、如今卻過氣凋零,他的御用武打替身——克裡夫·布茲(布拉德皮特飾)則代表了"現在",那個在光影與演員背後最刻苦的場面軸心,也是被巨星光環掩蓋光採的影像工作者。

而在這兩位虛構的主要角色之下,不要忘記《好萊塢往事》鐵三角陣還有瑪格特·羅比飾演的莎朗塔特(是片中的真實人物),不過瑪格特的角色根本稱不上是整體的核心角色,甚至還是一名花瓶角,劇本也沒賦予該角色應有的厚度,基本上帶到的角色意義也只是皮毛;莎朗塔特的死亡,代表好萊塢純真年代的逝去,對比到裡克·達爾頓的意式西部片黃金年代是兩者不同的隕落星途,但昆汀將其對比在一塊,卻無法彰顯兩人的強烈對比,反而彰顯了鮮明的"演員階級",只能說這封"好萊塢情書"絕非只涵蓋了單一層次,也許並非層次分明、絲絲入扣,但的確是別出心裁的展現。

昆汀曾說過一句話:"人們問我是否有讀過電影學院?我說沒有,我是直接進入電影。"

《好萊塢往事》讓他成功進入"電影"本身了!這是部關於電影的電影,也揭露美國好萊塢六零年代末、七零年代初的風華與瘡疤、繁榮與落魄;上映的年份剛好也是莎朗塔特逝世的第五十周年,片末看似走向曼森謀殺案的劇情支線走,沒想到結尾的處理卻意外溫和,但《好萊塢往事》可是建構於虛實混合的架空舞臺,而且還是昆汀一手建構的故事觀,當然能以他自己的方式與敘事角度來改寫歷史,就如同十年前的《無恥混蛋》"以一手篡改納粹德國的史實之名,行猶太人的復仇意念之實"如出一轍。

整體上看,《好萊塢往事》絕非昆汀最頂尖精煉的作品,甚至是他在新千禧年出品的作品當中略為中庸的一部,或者該說是最平淡私人的,但我是非常肯定本片的創作意念,前半段的文戲大於武戲是以輕柔而不失風格的筆觸來書寫,後半段才是最正統的昆汀R 級配方正常發揮,這是部黑色悲喜劇,也是昆汀從影至今創作層次與思緒略為五味雜陳的作品,不甚精準,但其中的信息仍舊犀利。

另外,想看懂《好萊塢往事》這部電影,對六十年代的好萊塢有一些了解會更好,比如莎朗塔特被殺案,以及片中為什麼會出現李小龍?

時光流逝,李小龍( Bruce Lee )與莎朗塔特之間的故事也更鮮為人知了,除了《好萊塢往事》電影中所帶到的部份外,他們之間其實還有著更加深厚的關係。

首先,許多人認為莎朗塔特的前男友:曼森家族謀殺案被害人之一的傑塞布林( Jay Sebring ),替李小龍開啟了他在好萊塢的事業。

這位好萊塢明星的髮型師,在1964年的一場空手道大賽上,發現了李小龍的驚人表現,之後,某位製片向他提到希望能找到一位擅長武打的亞洲演員,這時傑塞布林便向他推薦了李小龍,李小龍也因此參加了一場試鏡──這讓他成功拿下電影《青蜂俠》( The Green Hornet )中的經典角色:加藤(Kato)。

之後幾年,李小龍擔任許多好萊塢明星的武術指導,其中也包含了女星莎朗塔特。他也與莎朗塔特的丈夫:導演羅曼波蘭斯基( Roman Polanski )成為好友,還常一同出遊度假。

可惜的是,在莎朗塔特謀殺案之後,據傳波蘭斯基曾經一度懷疑李小龍涉案的可能,主要是因為當時李小龍曾表示自己弄丟了一副眼鏡,不巧的是,警方也在兇殺案現場發現一副不明眼鏡。

當然,誤會很快就解除了,不過李小龍在莎朗塔特謀殺案的幾年後因腦水腫過世,享年僅32 歲。

在《好萊塢往事》正式上映之前,昆汀與索尼影業合作,特地親自精心挑選了10 部電影在索尼的電影頻道放映,而這10 部電影,皆影響了昆汀的《好萊塢往事》, 以下是片單,歡迎收藏哦!

1.《兩對鴛鴦》( Bob & Carol & Ted & Alice,1969)

美國名導保羅莫索斯基(Paul Mazursky) 1969 年的喜劇片,聚焦於兩對面臨道德危機的夫妻,在當時獲得4 項奧斯卡提名,包含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攝影,這部電影同時也是票房收割機,在200 萬美金的預算中變搶進3000 萬美金票房。

2.《仙人掌花》( Cactus Flower,1969)

導演兼演員的美國才子金塞克(Gene Saks) 1969年的喜劇片,找來了華特馬修( Walter Matthau )、英格麗褒曼( Ingrid Bergman )和歌蒂韓( Goldie Hawn )三大影星演出三角戀,歌蒂韓更因此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女配角。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此片和《兩對鴛鴦》一樣皆是由查理朗(Charles Lang)擔綱攝影。

3.《逍遙騎士》( Easy Rider,1969)

提到1960年代最重要的電影之一,相信《逍遙騎士》肯定榜上有名,美國導演丹尼斯霍柏( Dennis Hopper )因這部片子一戰成名,被視為打下70年代新好萊塢運動的基礎代表作。此作找來彼得方達( Peter Fonda )、傑克尼克遜( Jack Nicholson )主演,講述兩個車手遊歷美國西南部的故事,被視為是一部充滿疑惑、叛逆和悲劇的存在主意式公路電影。在當時已低於50萬美金的成本在全球賣出了6000萬美金的票房。

4.《鐵騎蕩寇》( Arizona Raiders,1965)

昆汀在《好萊塢往事》中將李奧納多寫成一位以西方電視連續劇為主角的演員。《鐵騎蕩寇》中的主演奧迪墨菲( Audie Murphy )便是李奧納多這個角色的靈感來源。奧迪墨菲原先是一名退伍的老兵,但後來被挖掘主演電影,逐漸成為一名大受歡迎的演員。此作也是昆汀大力推薦的西部電影。

5.《青春火花》( Getting Straight,1970)

與丹尼斯霍柏的《逍遙騎士》類似,這部由理查拉許(Richard Rush)於1970年執導的喜劇電影更加確立了迎來新好萊塢運動的時代,甚至可以說是徹底改變電影工業。故事聚焦於學生的政治運動,示威與遊行,這部片還能看到還很青澀的哈裡遜福特( Harrison Ford )。

6.《勇破迷魂陣》( The Wrecking Crew,1968)

本片為60到70年代爆紅的超級情報員麥漢系列電影的第4部,故事聚焦於麥漢解救世界經濟危機的任務,由於此部電影是由女星莎朗塔特( Sharon Tate )被曼森家族謀殺前主演的最後一部電影(遺作是《12+1》於死後上映),考慮到瑪格羅比在《好萊塢往事》中飾演莎朗塔特並且有相當重要的戲份,所以昆汀建議看《好萊塢往事》之前先看《勇破迷魂陣》中莎朗塔特的倩影。

7.《模特兒商店》( Model Shop,1970)

法國新浪潮「左岸派」大師賈克德米(Jacques Demy)的第一部英語發音作品,雖然此電影並非那麼熱門,在此片中能看見德米之前作品的影子,如《蘿拉》(Lola) 、《天使灣》( Bay of Angels )和《秋水伊人》( The Umbrellas of Cherbourg )。

8.《槌頭計畫》( Hammerhead,1968)

雖然昆汀為《好萊塢往事》選的電影幾乎都是美國電影,但卻選進了英國諜報驚悚片《槌頭計畫》,這部電影由美國導演大衛米勒(David Miller )執導,並由大明星文生愛德華( Vince Edwards )出任主角,故事描述英國情報局攔截到「槌頭」的恐怖計畫,可能要竊取北約組織所發展的全新核子武器,於是派出美國探員查爾斯深入調查,希望阻止「槌頭」計畫。

1960 年代,文生愛德華在ABC 電視影集《Ben Casey》中擔任主角,然後轉向至電影產業發展,這樣的脈絡也成為了李奧納多《好萊塢往事》中的角色靈感。

9.《父子梟雄》( Gunman's Walk,1958)

此片是由美國導演菲爾卡爾森( Phil Karlson )執導的西部電影,故事描述一個有錢有權有勢的牧場主人總是通過支付賠償金和賄賂證人來保護他經常犯錯的兒子,然而,某天他的罪行因為太嚴重而無法繼續包庇,進而引發一串道德的探討和動作場面。

10.《珊瑚海殲滅戰》( Battle of the Coral Sea,1959)

美國導演保羅溫德科斯( Paul Wendkos )執導的戰爭電影,故事圍繞著一群潛艇上的美國大兵,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日本人囚禁,但這群大兵們及時逃脫,在戰爭開打前向盟軍提供了重要資訊。此片主角由好萊塢明星克裡夫羅伯森( Cliff Robertson )飾演,他的職業生涯橫跨了電視和電影,並在1969年因《Charly》一片獲得奧斯卡影帝。

以上為導演昆汀推薦的10部電影片單,記得收藏哦。

相關焦點

  • 獻給好萊塢的情書?——褒貶不一的《好萊塢往事》影評分析
    之前咱們做過一期《好萊塢往事》的電影劇情講解,用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電影,那麼這期內容就是電影影評分析,帶大家聊一聊相應的時代背景,人物關係。更好的帶大家了解這部電影。本片的時間線發生在1969年的美國洛杉磯,當時是處於一個變革的年代。
  • 好萊塢往事:被稱為是昆汀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
    不過即使上映票房應該也不會太高,因為欣賞這部電影,還是有門檻的,這個門檻就是對好萊塢歷史的足夠了解。現在的孩子們對好萊塢的熱愛,大部分都止於復聯電影;喜歡電影的,可能看過IMDB和豆瓣高分裡那些九十年代的經典電影;而對於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影片,身邊的受眾人群其實並不多。《好萊塢往事》被稱為是昆汀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在採訪中,昆汀也毫不掩飾他對好萊塢的熱愛。
  • 《好萊塢往事》影評:這封昆汀·塔倫蒂諾給好萊塢的情書異常溫柔
    《好萊塢往事》不僅成功在本屆坎城影展上受到關注,在我心目中,甚至超越昆汀近年所有作品,到達1994年《低俗小說》所創下的高度。導演把《好萊塢往事》故事背景選在1969年的好萊塢,這個西部片開始沒落,電視產業逐漸變得繁盛的時期,描繪角色身處當時洛杉磯所經歷的生活與必須面對的挑戰。
  • 《好萊塢往事》:一幅嬉皮時代的好萊塢風情畫
    當昆汀拍到《八惡人》時,我以為曾經那個沉迷於呈現美國西部元素的昆汀不會回來了,直到今年《好萊塢往事》的預告片出來後,所有昆汀式風格標籤,又再度回歸。當然《好萊塢往事》昆汀也這麼做了。但對比以往緊張刺激的劇情升級,《好萊塢往事》昆汀近乎用了白描的形式,來向觀眾呈現一幅1969年,好萊塢一帶的社會風情畫。昆汀在接受訪問時也用過一個很爛俗的表達:《好萊塢往事》是我寫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
  • 《好萊塢往事》影評
    我又回來了,說說兩天前看的影片《好萊塢往事》。 看片名,就大致知道是關於拍電影的主題,加上導演是昆汀,還有小李子和皮特兩位大牛做雙男主,照理說這部片子該很叫座,可豆瓣分數也只是7.4,與我的能給到的分差不多。
  • 《好萊塢往事》炸了
    在《好萊塢往事》中,昆汀基本上出神入化地還原了50年前的好萊塢,不光是細節讓人驚嘆的布景,和運用非常貼切的配樂。影片的色調、節奏和質感,以及從小李的棕色夾克、皮特的夏威夷花襯衫,到羅比的白色超超短裙,都充滿了上世紀60年代末的氣息。
  • 「好萊塢往事」:這是昆汀最想講的故事
    作為一篇影評,本片沒有劇透,《好萊塢往事》是昆汀自己最想要講的故事。時光網坎城訊今天的坎城格外熱鬧,昆汀·塔倫蒂諾導演總算是趕上了,帶著35mm的膠片新作《好萊塢往事》的頂級卡司——「小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與布拉德·皮特,走上了本片首映式的電影節紅毯。
  • 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
    此刻,我是多麼快樂與幸福,回顧我們的往事,很甜蜜也好驚險,那麼多的意外終究沒有將我們分開,現在,我終於不用再擔驚受怕,因為今天,你將成為我的唯一,我能感受到的只有甜蜜。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想帶你回憶我們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往事如此清晰,第一次見面時你臉上的青澀笑容,第一次約會時的小心翼翼和第一次吻你時的膽戰心驚,甚至第一次吵架時的面紅赤耳。
  • 《好萊塢往事》導演昆汀宅家寫影評
    《好萊塢往事》導演昆汀宅家寫影評 時間:2020.04.0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CC 分享到:
  • 奧斯卡影片《好萊塢往事》裡的沉痛往事,昆汀給了個希望的結局
    92屆奧斯卡頒獎落幕,布萊德·皮特憑藉《好萊塢往事》拿下最佳男配。這部影片講的是小李子萊昂納多飾演的過氣明星裡克·達爾頓和他的替身搭檔克裡夫·布斯(布萊德·皮特)為了不被時代拋棄,艱難的努力轉型,以期重新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 三十年後 江直樹給袁湘琴的一封情書
    袁小姐你好 :我是從高一開始就讓你喜歡上的A班江直樹,雖然時間已經過去了三十三年了,可所有與你一起共同擁有的往事依然鮮明,今天的江太太去找她的回憶了,想必江太太會去康南、去山洞、去碧潭去曾經我和她一起走過的地方,所以我也把存在腦海裡所有跟江太太有關的一切做了一次巡禮。
  • 拍一封情書給太太
    就是這樣一位享譽好萊塢主流市場的華裔動作片A級導演,拍愛情片卻是他的終極浪漫夢想:縈繞於心的念頭已經有20多年了,又恰逢自己的婚姻將近40周年紀念,他有拍一封寫給太太牛春龍的情書的衝動,使得他在2008年的坎城電影節上,宣布他要拍一部東方《鐵達尼號》的《太平輪》。
  • 「侮辱李小龍」風波持續發酵,博納參與投資的《好萊塢往事》命運...
    「今年我最期待的電影就是《好萊塢往事》了」、「神仙組合,有生之年系列」、「期待看到教科書級別的表演」是的,沒有影迷會拒絕昆汀+小李子+皮特的超豪華配置。01昆汀寫給電影的一封情書影片「源起」當年轟動全世界的一場血案。1969年8月9日,知名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已懷孕的妻子莎朗·塔特和四位友人被發現慘死家中,莎朗·塔特身中16刀,腹中8個月的胎兒被剖出體外。後經證實為邪教組織「曼森家族」所為。但血腥、兇殺、犯罪並不是影片的主題。
  • 對話| 昆汀:《好萊塢往事》代表了我整個電影生涯
    於冬、金巧巧與昆汀、布拉德、萊昂納多合影(圖片來源:博納影業)作為第72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影片,《好萊塢往事》不僅會角逐金棕櫚大獎、還會角逐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昆汀導演的《低俗小說》在1994年拿下了坎城金棕櫚,當時昆汀才31歲。25年過去了,昆汀的《好萊塢往事》再度角逐金棕櫚,令廣大影迷充滿期待。
  • 影評——《好萊塢往事》
    塔倫蒂諾的《好萊塢往事》於7月26日在美首映。本片是塔倫蒂諾的第九部電影。影片通過架空歷史的方式,通過兩位虛構的人物瑞克·達爾頓(萊昂納多扮)和克裡夫·布茲(布拉德皮特扮)向觀眾展示了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好萊塢所發生的一些事件。(1)莎倫·泰特謀殺案莎倫·泰特是波蘭斯基的第二任太太。
  • 《好萊塢往事》的本質是一種「昆汀式」的溫柔
    《好萊塢往事》的臨時撤檔是今年中國電影市場最遺憾的事情之一,這一撤只怕再難相見。不過也好,與其看著昆汀的作品在大銀幕上被「閹割」,還不如看小熒幕上原汁原味的昆汀表達。這幾天《好萊塢往事》出了資源,很多影迷對於這部年度期待給出了不同的聲音,甚至有人說昆汀早已江郎才盡。但靜仔並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好萊塢往事》的本質是一種「昆汀式」的溫柔,讓我們一起聽聽她怎麼說。
  • 寫一封情書,給你自己
    離我而去的人,其實就是不值得去珍惜的往事,往事隨風,你所愛的自己,不是還原原本本地站在你面前嗎?05寫到這裡,我幾乎已經把所有的想告訴你的話寫完了,但我覺得還是要提一句有關「愛的能力」的事情。愛的能力,其實也是一種天賦,一種公平的天賦。即便曾經喜歡的人離你而去,但只要你能夠懂得愛自己的重要性,你就一定能從這段失落的情緒中走出來。
  • 《好萊塢往事》:「影迷昆汀」的白日夢
    其中不少是懷舊的主題:馬丁.斯科塞斯糾集羅伯特.德尼羅、艾爾.帕西諾、喬.佩西拍了部「復古」的黑幫電影《愛爾蘭人》,讓人又看到了《教父》、《美國往事》、《好傢夥》那熟悉的味道,這幾位加起來估計已經超過300歲了;73歲的史泰龍也用《最後的血》為他的蘭博系列劃上了句號,這個系列的第一部《第一滴血》上映於1982年,已成為80一代共同的電影記憶。
  • 《情霜》—寫下一封情書,從此兩不相忘,任世界如何慌張!
    歌聲輕柔,溫暖,寧靜,安詳,很容易把人帶入往事的回憶!說實話,生活在網絡時代,一部手機將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了零距離,天南海北,空間的阻隔,已經不成問題,唯一能成為問題的就剩下人心了,如果人心沒有障礙,應該沒有什麼能將有情的人分開了吧?
  • 一封寫了三十三年的情書
    浪哥講了當年指導早戀學生改情書的故事後,波哥說:你的這個故事純粹是搞笑故事。愛情故事應該要感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