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腿日是每個人的噩夢,不同的人到了練腿日有不同的選擇,有的會勇敢地把訓練項目完成,有的會逃避掉所有的訓練項目,還有的會選擇在腿舉機上訓練這樣能讓自己更舒服一點,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第三者,這些人要麼是對自己的要求不高,要麼就是把腿舉機當成了深蹲的替代品覺得這兩者沒有什麼區別,真的是這樣嗎?可不是,別看都是下肢摺疊的動作,但是區別可大嘞,兩個動作從本質上看就是不同的,而且深蹲這個動作的功效要完爆腿舉,這個觀點我不接受反駁,如果真要反駁的話你不妨先看看下文。
深蹲和腿舉的運動本質
深蹲和腿舉的本質區別就是前者為閉鏈運動,後者為開鏈運動,閉鏈運動指的是四肢固定而軀幹活動的運動,在深蹲時被固定的部位僅有雙腳,除了雙腳以外身體的其他部位都會運動起來,類似的動作還有伏地挺身、引體向上。
開鏈運動指的是軀幹固定,四肢活動的運動,在做腿舉時我們坐在椅子上軀幹完全的被束縛住,參與運動的部位只有雙腿,類似的動作還有臥推、高位下拉。
運動本質的不同導致訓練效果有很大的出入,最明顯的體驗是做閉鏈運動要比做開鏈運動痛苦,這是因為閉鏈運動的支撐點小,在做這樣的動作時不僅目標肌肉要發力,其他肌肉為了保持動作的穩定也會以等長收縮的形式參與到動作中,所以身體的消耗量大,心肺系統的壓力大,我們也就會感覺更吃力。
可以說閉鏈運動是一個輻射面非常廣的運動,做閉鏈運動能達到一勞永逸的效果,開鏈運動也不是毫無用處,但是它的使用比例應該降低,這種運動應該作為健身當中的配菜,如果把它當主要角色使用並不合適,但臥推是個例外,臥推是自由器械訓練當中的開鏈運動,它仍具有很多價值,而且相比於伏地挺身這個運動更容易增加訓練重量。
運動軌跡的尋找
深蹲和腿舉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運動軌跡,雖然做深蹲時我們為了保證安全也有一個自己給自己固定的運動軌跡,那就是保證槓鈴的移動路徑要始終在腳中心線的上方,但是這個軌跡是得靠我們自己尋找的,雖然新手在訓練時槓鈴的運動軌跡不一定是直的,但隨著運動經驗的積累他的動作技術會越來越高,但是在腿舉機上則不同,腿舉機就像是個溺愛孩子的家長,它能幫你把上肢穩定住,也把運動軌跡也固定好,但卻讓你喪失了自己探索運動技巧的樂趣和經驗,最重要的是你的穩定肌並不能被募集起來,穩定肌是除目標肌群以外最重要的肌群,穩定肌發展的好你在做其他動作時不僅能更加自如也不容易受傷,可以說穩定肌是目標肌群訓練的基礎,但是腿舉機幫你跳過了對穩定肌的考驗,讓你在它的懷抱中安逸的訓練,這並不是什麼好事,運動的本質是強化身體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把肌肉搞大而已。
功能性比較
人體的運動能力是按照一定層級循序漸進的往上發展的,最開始運動的時候並不是拿起器械直接練,而是先從墊上運動開始,比如做做平板支撐,臀橋等動作幫助我們學會控制身體,然後再進階到6大基礎動作模式,這些動作模式有雙腿蹲、單腿蹲、推、拉、旋轉、屈髖,這6大基礎動作模式是既是所有我們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動作,也是進階訓練當中所有動作的基礎模型,可以說6大基礎動作模式學不好,你的鍛鍊效果在生活中就運用不出來,到更高階訓練的時候你的訓練質量也會下降,那麼深蹲就是6大基礎動作模式當中動作之一,這個動作有承上啟下的效果,學會深蹲你在生活中能輕鬆自如地扛起重物,學會深蹲你能更快的領悟槓鈴划船、硬拉的動作要領,但是腿舉只是腿舉,這個動作只適用於腿舉機這一個場景,它不會對你的生活和其他的訓練動作起到任何的影響,所以腿舉訓練毫無功能性可言。
腿舉機的笑話
說到這裡不得不揭露一個很多人都愛在腿舉機上做的一個可笑行為,很多人都喜歡在腿舉機上掛滿槓鈴片,甚至還要求在上面坐兩個人來向全健身房的人展示自己的力量,不明白真相的人會對這樣的行為瞠目結舌,對訓練者欽佩不已,但其實你身體素質不是特別差的話你也能做到。
首先就像我前文介紹的那樣,腿舉機對訓練者太過於溺愛,把穩定身體的任務和固定運動軌跡的任務都替訓練者做了,這就大大降低了難度,其次,用腿舉機推起來的重量並不是實實在在的重量,你在深蹲的時候蹲100公斤,這100公斤就施加在身體上,但腿舉機是有角度的,我們把腿舉機的角度看成是45度的話,那麼當你掛上100公斤的槓鈴時根據勾股定理算完之後實際上施加到身體上的重量僅為100公斤的0.707倍(根號2/2),所以腿舉機上的重量是摻了水分的,千萬不要被這種小把戲所欺騙。
結語
以上是我對兩種練腿動作的分析,可能我對腿舉機的態度太過於刻薄,但這得看前提條件是什麼,對於大眾健身而言,腿舉機對你就是沒有什麼用處,你還沒有達到使用這種器械的資格,有資格用它的是健美大神,他們為了滿足修飾線條等特殊要求需要用到這臺器械,但是對於我們,一根槓鈴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