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逆退散
好像,除了防疫隔離,啥都沒幹呢,2020就過完了。
小界一陣恍惚:是不是把2020年清單,翻出來,改一改,直接能再用一年?
這幾年,新年願望清單宛如「病毒式網路遊戲」。立吧,好像真能實現似的。不信?請參考2019、2018、2017……等年份願望清單的結果。
不立吧,新年頭兩天,大家都在朋友圈雞血,你發啥?
以及,萬一實現了呢?
有那麼一點點衝動想寫、但還沒想清楚的,「醫學界」給大家打個樣:
「2021年健康願望清單」,做到的話,立馬瘦十斤,體檢沒毛病!
1.暖氣調低些
這可以刺激、增加棕色脂肪。2014年《糖尿病》發布研究稱,室溫從24℃降至19℃,棕色脂肪約可增加30%-40%。棕色脂肪增加,能提升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擁有更多棕色脂肪的人,在飯後只需較少量的胰島素,就能將血糖降至正常水平。
2018年,《自然》子刊發文稱,4℃時,寒冷會誘導棕色脂肪中Nfe2l1基因表達提高,增加蛋白酶活性,增強降解「廢棄」蛋白的能力。而這些「廢棄」蛋白的積累,會導致肥胖。
2.早睡
2019年,《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有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增加。睡得好,還能改善情緒和注意力,降低炎症水平,增強免疫功能。
當然,別指望一晚早睡,問題全消。堅持很重要。
3.每天戒網1小時
包括手機、Pad、電腦和電視。有研究表明,看屏幕越多,抑鬱機率越大。
4.多交朋友
和上面那條搭配進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說明,孤獨有害身心。社交圈越小,女性患高血壓的風險越高。這可能是因為,孤獨本身就是一種壓力。人在壓力下,血壓會飈。
5.騎自行車
日內瓦大學研究團隊稱,快速騎行15分鐘,不僅強身健體,還能改善記憶力。如果你沒有自行車,其他劇烈運動也有類似功效。
6.周末關掉鬧鐘
牛津大學晝夜神經科學研究顯示,被鬧醒的人,心率、血壓都會升高。周末如果沒有「必須踩點完成的事」,請享受無壓力的自然醒。
7.整理廚房和冰箱
把蔬菜、水果放在冰箱上層最易拿的地方。美國康奈爾大學稱,這樣會明顯增加蔬果攝入量。2015年《國際肥胖雜誌》的研究還告訴我們,把好吃但不健康的食物,放到看不見的地方或不透明容器中。存著存著,你就忘記吃了。然後,就瘦了。
8.書桌擺到窗邊
《臨床睡眠醫學雜誌》2014年報導,辦公桌靠近窗戶的人,每晚平均能多睡46分鐘。這可能是沐浴在自然光下的作用,能使人體生物鐘與晝夜節律保持一致。
9.多笑
2020年上半年,《心理學公報》有文薈萃分析138項報告,發現微笑使人快樂,皺眉使人焦慮,撇嘴使人難過。即使假笑,也可以欺騙大腦、釋放「快樂」激素。
10.睜眼可見的地方,放植物
綠植能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發現,僅一天,有些植物就能吸附特定環境內,多達87%的苯、氨和甲醛。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指出,辦公桌上放盆花,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職業滿意度。
11.寫日記
《實驗心理學雜誌》發文指出,堅持寫日記1個月,記憶力會明顯改善。
12.臨睡前,想想今天感謝誰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諾丁漢大學等聯合研究表明,感恩讓人睡得沉、入睡快,也有增強記憶力的神效。
13.每天逛公園20分鐘
2019年《國際環境健康研究雜誌》發表研究稱,每天在綠意盎然的環境中步行20分鐘,生活滿意度得分會提高64%。同年另一項研究表明,長期身處室外開闊空間,患精神疾病的風險會下降,有助緩解壓力。
今兒早點睡,明早去散步吧!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研究表示,早上散步,血壓降幅更明顯。
14.各種食物都要吃
英國「腸道研究」項目顯示,攝入食物種類越多,腸道微生物環境越健康。
15.每天多彎腰
瑜伽的伸展運動能緩解身體僵硬和疼痛,亦對心臟有益。為期12周,每天拉伸,比如體前屈、摸腳趾,能降低血壓,改善血管情況。
16.扔掉舊拖鞋
不管年齡段,在家待著,儘量赤腳。《自然》子刊發表研究指出,穿鞋會減少腳對路面的感知,改變步態,可能增加跌倒風險。2018年一項研究表明,習慣赤腳的孩子在跳躍和平衡方面,表現更出色。
來,話筒交給你!說說你的2021願望清單!
不要害怕被自己的flag打臉。
因為,打著打著就習慣了。
資料來源:
1.The advent calendar to a healthier you: 24 small but ingenious tweaks to your lifestyle that can give you the gift of wellbeing. DailyMail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責編:徐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