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對石榴用幻想實現中的「願望清單」,效果出奇地好。
看過我先前文章的群友都知道,石榴要什麼東西,如果我不想買或者一時買不到,我就會讓他幻想實現,說:「來來來,給你畫一個。」
這個方法孩子小時候用還可以,孩子大了,思路也要與時俱進。用願望清單,效果特別好,時常逗得石榴咯咯大笑。
石榴說:「姥姥,咱們買一個棒棒糖吧。」
「好的,叫我寫下來,『石榴,想要一個棒棒糖。』」
他笑了。然後說:「要一個大大的。」
「好的,『石榴想要一個大大的棒棒糖。』」我一邊說,一邊用手比劃著寫的動作。
「紫色的!」他更高興了。
「好的。『石榴想要一個大大的紫色的棒棒糖。』」我爽快地答應著,嘴裡重複著,手裡比劃著。石榴高興得手舞足蹈。
「姥姥,天亮的時候買一個電扇吧。」
「好的。讓我寫下來,『石榴,想買一個電扇。』」他高興得在床上直打滾兒。
反正不管他說什麼,我都說「可以的。」「好的,讓我寫到願望清單上。」哈哈,他特別滿意。
睡覺前洗完澡,躺在床上,他又說:「白天咱買一個葫蘆做葫蘆絲吧。」
「好的,讓我寫下來。」
「不要寫下來。」他笑著喊著。
「不寫下來,明天我就忘啦。」
石榴爸爸也學會啦,說:「李石榴想要一個葫蘆絲。不要寫下來!」
我們哈哈大笑。太有意思啦!石榴光聽我說話情緒就得到了疏解,哪裡還記得自己一開始的目標呢。
「白天你和我去魚店買魚吧!你不要寫了。」
「好的。」
「白天咱們去捉蝸牛吧!」
「白天咱買一個骨頭吧,我把它給floppy。」floppy是他繪本上的一條狗。
「白天咱買一個南瓜做南瓜湯吧。」
「白天咱買一條魚做魚湯吧。」
「白天咱買蘑菇煮蘑菇湯吧。」
以上要求一律回答「好的,我給你寫下來。」並且說:「還有啥呀?你還想要啥說出來,我都給你記下來。」
幻想實現是有一定道理的。一項針對幻想實現的研究是這樣的:研究人員問「你最喜歡哪種車」,有兩種方式滿足人們的願望,一種是讓你乘坐自己喜歡的車,另一種是讓你看到喜歡的車的圖片。經過掃描和監控兩種方式的大腦活躍程度,發現看圖片的人和真正坐到車裡的人,他們的快樂水平是一致的。
對於孩子來講,幻想實現就是只讓他看到了願望圖片,是家長用輕鬆的方式來表達對於孩子喜歡這種東西的理解。看似毫無意義,卻可以緩解孩子的不安情緒。有一個成語叫「望梅止渴」,實際上,望梅真的可以止渴,這是經過科學驗證的。
願望清單並不是直接拒絕了孩子,而是接納了孩子喜歡這種東西的感受,並且很鄭重地記下來,再選擇合適的機會,比如說生日的時候,過節的時候送給他。因為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那麼完善,他喜歡一種東西,有時候就是一時興起。比如,男孩子喜歡車,不管家裡有多少車,到了外面看見車仍然會要。他不會考慮我家有多少車,甚至是同類的車,他就是單純喜歡,想要。當我們真的把東西買回去的時候,他不一定能夠玩得長久。所以我們把他的願望寫在願望清單上,表示尊重孩子並接納了他的感受,過一段時間,說不定他就不喜歡這個了。
前幾天剛剛看了《外婆家的馬》,繪本講一個小孩特別喜歡馬,在外婆家住的時候,收集的馬把外婆的房子都給塞滿了。最後的結尾就非常有意思,他搬走以後,外婆想他和他的那些馬了,就跟孩子打電話:「喂,你的馬們怎麼樣了呀?」
孩子說:「什麼馬?我現在養的是老虎哇!」
哈哈!
不妨你也試試這個方法。咒語是:好的,讓我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