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上一位藝術家老奶奶的家,右上是小區裡撿的銀杏葉
我至今還記得高三的時候,我在無比悽苦的心境中苦中作樂,抱著手機看《遺願清單》。身患絕症的卡特說起年輕時想做一個歷史教授,結果上大學兩個月妻子就懷孕了,不得不賺錢養家,找了一份汽車修理工的工作,一晃就是四十五年。他由憤怒到妥協,到沮喪,最後接受。這一幕讓我忽然有了緊迫感,意識到我的時間並沒有想像中多。
在此前,我的人生規劃是:讀一個最賺錢的專業(不管喜歡不喜歡),在前半生賺夠需要的錢,後半生去環遊世界。卡特的話讓我意識到,我可能還沒賺夠錢就死了。幾個月後,我在填志願的時候選擇了哲學,我想這是一門預習課,讓我想明白我要什麼樣的人生,再去行動。
自那以後,在心血來潮想要做一件事的時候,就會蹦出「一輩子不做一次多可惜」的想法。很多事情剛開始只是覺得好奇,但這麼一想就仿佛令這些事變成了不得不經歷的體驗,畢竟一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比如蹦極、剃光頭、滑翔傘,都是在這樣的想法推動下去做的。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發覺自己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於是有越來越多的願望。
△貼在書桌前的一大堆願景圖,文章中的圖片都來自這裡
兩星期前,我終於動筆整理了自己的遺願清單。看遍了知乎上兩百多個回答,借鑑了其中喜歡的,也添加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現實的,學五道姥姥的菜——姥姥的菜是童年的味道,特別是回鍋肉和炒豆角。
想過很久的,去山裡隱居一年——高中運動會讀了《在西伯利亞森林中》,講述作者隱居西伯利亞森林的故事。大一的必修課哲學與人生處境,老師讓我們自選演講題目,就稀裡糊塗地選了「隱居」這個和哲學沒什麼關係的題目。
浪漫的,給自己親手繡一件婚紗——順便,我就有理由多單身幾年再嫁人了。
富有意義的,給自己寫一首墓志銘——某天晚上躺在軟和的床上,感受著呼吸、光線、床的觸感,無比真實的觸感,我意識到討論過那麼多次死亡,我都沒有真的相信自己會死。所以墓志銘要早寫的好,在活著的時候,它就是座右銘。
不知道能不能實現反正寫上了的,在部落居住一個月——理想主義者的終極幻想(笑)。
△徒步博主,一對臺灣夫婦,他們拍的照片都非常好看
決定在公眾號開個「遺願清單」話題,更新各項遺願清單的實踐感悟。雖然「遺願」這回事好像是60歲以後才應該考慮的,但是覺得從20歲開始做起反而更有意思。
三年前改變了我的專業志願的電影《遺願清單》,在三年後依然影響著我,並將持續。
挑戰
剃光頭(2019年9月15日)
留一次拖地長發
獨自旅行一個月(2020年9-10月)
一個有紀念意義的紋身
技能
各式手工
o 刺繡 香囊 香皂 捕夢網 護身符
o 計劃:插花 織毛衣
自己裝修一個房子
經營個人公眾號並定期更新一年
做一個Youtuber並定期更新一年
掌握五種語言(2/5)
o 中文 英語
o 計劃:德語 西班牙語 日語
按摩
騎馬
鋼管舞
少數民族舞
油畫/水彩畫
京劇/崑曲
攝影
演一場話劇(2019年《疑惑》)
烹飪
o 中餐50道菜
o 日餐
o 法餐
o 學五道姥姥的菜
o 烘焙(2018年)
開車
了解粵語歌手
了解樂隊
學習
一年內讀完100本書
拿一次獎學金(2018-2022年)
大學期間一次GPA4.0
在國外讀完碩士博士
發表一篇論文
寫一本書
做一次老師
△FREE SOLO
經歷
獨居一年(2018年)
給自己寫一本傳記
在養老院和臨終老人呆一星期
參加一次遊行(2019年6月16日)
養一隻貓、一隻狗(柴犬)、一條蛇、一隻羊駝
長期獻血(2019年3月)
去山上支教一個月
去山裡隱居一年
了解十個古老民族的死亡觀念
讀一本佛經
讀完聖經
遺體捐贈
開一次死前追悼會
體驗一次徹夜難眠
在一家溫暖的麵包店工作一個月
寫詩投稿一次(2020年10月微情書大賽)
有一次超自然體驗
給自己寫一首墓志銘
做一個月的極簡主義者
開一次個人藝術展
旅行
去150個國家/地區旅行(8/150)
o 2007:紐西蘭
o 2010:澳大利亞
o 2013:英國
o 2014&2019:泰國
o 2015:西班牙/葡萄牙
o 2017:斯裡蘭卡
o 2018:日本
走遍中國全部省份(17/34)
o 常住:北京 天津 上海 香港
o 和父母去:海南 吉林 陝西 福建 內蒙古 廣西 河北
o 自己去:廣東 江蘇 湖北 雲南 四川 西藏
見到所有世界奇蹟
徒步
o 2020:雨崩(梅裡內轉山)、庫拉崗日、亞丁大轉山
o 國內:狼塔C+V、麥理浩徑、岡仁波齊轉山
o 國外:尼泊爾木斯塘、尼泊爾EBC、沙漠、日本熊野古道、美國約翰繆爾步道
o 長線:美國PCT、聖地牙哥朝聖之路(法國之路)
體驗十種極限運動(2/10)
o 蹦極 滑翔傘
o 計劃:潛水 跳傘 攀巖 衝浪 攀冰 冰泳 溪降
做一次背包客(2020年9-10月)
住一次青旅(2020年9-10月)
熱氣球(2019年廈門)
騎車旅行一次(318國道 25天)
在北極看一次極光
在山頂看日出
在非洲看動物大遷徙
在部落居住一個月
在五個不同的國家居住一個月以上
坐火車到莫斯科
進行一次廢墟探險
參與二十個世界的重要節日
看一次天葬
看一場鬥牛
去佛教國家禪修一個月
去山裡拍一次星軌
洞穴探險
在自然環境中裸泳
穿十種異族服飾拍照(3/10)
o 和服 苗族 藏族
o 計劃:印第安
開房車旅居一個月
△內外的宣傳照,意思是每一種身材都很美
家庭
帶父母去十個國家旅遊
離家後和父母一起住五年
給家裡所有老人做一次飯
用第一次掙到的錢給父母買東西(2018獎學金買了包和皮帶)
給家人和貓拍一本照片集
住在自己設計的房子裡
o 鞦韆 風鈴 壁爐
o 有一面牆的書櫃
o 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關係
和外國人談一場戀愛(亞洲人除外)
和彼此相愛的人結婚
進行一次五個月以上的徒步旅行作為蜜月假期
親手繡一件婚紗
在高山湖邊拍婚紗照
過五十個不同的結婚紀念日
養一個孩子並讓ta自由長大
和朋友聊天到天亮
認識來自十個國家的筆友並定期交流
健康
跑一次半馬
吃素一年
攀巖至5.10
o 攀巖至5.12
o 攀一次野巖
完成斯巴達野獸賽
考瑜伽高級教練證
做完這些就可以不遺憾地迎接死亡嗎?貪心如我,其實未必。我甚至發自內心地覺得我不會把它們一一完成,也沒有全部完成的必要。但也許,在實踐的過程中我會感悟更多,到那時達成目標就不那麼重要了。
希望它們不是一大堆帶來壓力的flag,而是一大堆幸福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