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納頂級廠牌,自製神作頻出,B站夏日圍觀祭引發紀錄片粉絲狂歡

2020-08-28 傳媒柯南

拋個問題:「想看紀錄片,去哪兒?」


估計50、60、70後會把遙控器遞到你手裡,說一句:「中央9,最近有個紀錄片還不錯。」


80、90、00後則抓緊發來個連結,急不可待種草:B站啊!這還用問嗎?」


紀錄片,作為替一個時代提供影像佐證與參考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追捧。而B站,絕對算得上近年來促進世界範圍內優質紀錄片進入大眾文化領域的重要推手。


B站在2017年發布了紀錄片「尋找計劃」,並加大關注與投資力度。轉年推出了《人生一串》《歷史那些事》《寵物醫院》等高品質自製紀錄片,逐漸形成了IP矩陣。2019年,再上線《但是還有書籍》《生活如沸》《派出所的故事》等口碑新片,好評升級,成功破圈,引發全民看紀錄片的風潮。



我們不難發現,憑藉獨特的題材與視角,B站紀錄片逐漸積累了一大批黏性受眾。選題精巧,從受眾審美出發,更多關注年輕圈層文化訴求……在很多人看來,B站逐漸成為了網生紀錄片平臺的領跑代表。


除了已落地的BBC、Discovery等紀錄片廠牌,B站今夏又吹響了國家地理、央視、NHK三大紀錄片廠牌集結號,不斷擴寬優質資源的同時,更於今夏推出B站首個紀錄片節——「夏日圍觀祭」,為紀錄片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優質作品與交流機會,引發新一輪紀錄片觀看熱潮。



在內容為王的時代,B站如何借紀錄片之力吸引到更多年輕用戶?「夏日圍觀祭」又有哪些必看片單亟待解鎖?



這屆年輕人為什麼喜歡在B站看紀錄片?

內容看點疊加社區氛圍提升文化魅力


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紀錄片對於不少人而言是枯燥、古板的代名詞。但隨著文化的發展、藝術表現手法的變革,一大批優秀紀錄片作品不僅保留了深刻的靈魂,更穿上了妙趣橫生的外衣。尤其是部分優質網生紀錄片,透過它們,觀眾發現,自己有了嶄新的觀察世界視角。


作為B站推出的紀錄片節,在後疫情階段問世的「夏日圍觀祭」,迎合大眾心理需求,滿足年輕群體對求知、求新、求真的多方面渴望,給了他們一個足不出戶看世界的方式,更契合國內定製專屬節日IP的浪潮。



令人驚喜的是,翻看「夏日圍觀祭」的片單會發現內容極其「硬核」。


上B站,你甚至可以一次性「圍觀」3000+海量片單以及百餘部暑期檔新鮮上線的紀錄片。內容更廣泛涉獵人文、地理、生活、傳記等多個領域,還有不少諸如《如果國寶會說話》、《動物搏擊會》等製作精良的專題系列,的確值得一盤。



B站對一線紀錄片內容的強覆蓋力可見一斑。例如即將於7月20日登錄B站「夏日圍觀祭」的《宮崎駿:十年一夢》,是由NHK電視臺從2006年開始跟蹤拍攝宮崎駿,一共歷時10年才製作完成的。



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是關於宮崎駿創作及生活內容最詳細的一部珍貴作品。在動漫產業極度成熟的日本,動畫製作進入工業化並不是難事,然而卻有一大批觀眾願意用十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等待一部宮崎駿的新作品,足見其文化價值。



再比如好看又有趣的《腦力大挑戰》,也將於7月29日在B站實現全網獨播。通過一系列互動實驗和小技巧,《腦力大挑戰》將展現一個人的大腦如何創造現實幻覺。在這部紀錄片中,令人興奮的實驗現象和奇思妙想全程燒腦且能令觀眾增長不少冷知識。


透過「夏日圍觀祭」中一部部紀錄片的「有趣靈魂」,我們不難猜到,B站也許是想傳遞一個訊息——紀錄片不都是嚴肅沉重的,它不僅可以很新穎,還可以用最獨特的視角為我們帶來全新的知識體驗。



7月10號已經在B站上線的央視出品紀錄片《螃蟹的徵途》,以不同蟹種的「生活日常」為表達形式,通過一個個故事之間的呼應講述螃蟹與中國人餐桌的故事。這部紀錄片在B站開播以來引發廣泛討論,不難看出《螃蟹的徵途》深入淺出的內容背後,是飲食文化的變遷。



許多網友在看過B站「夏日圍觀祭」的片單後表示期待,因為一大批出自國際紀錄片廠牌的優質作品已經在不斷為其引流——由國家地理出品、通過執法者描述探究美國黑手黨秘密的《美國黑幫秘辛》;央視高分美食紀錄片《小海鮮》;以24小時為觀察軸線,通過不同時間節點展現真實生活圖景的《城市24小時》等等,都會打上B站的獨特印記進入大眾視野。



除了一部部紀錄片內容「有料」,B站特有的「彈幕文化」也成為了這個夏天用戶們「佐餐」的最佳伴侶。


B站彈幕為用戶創造了獨特的溝通氛圍,增加互動性與陪伴感,大家可以在觀看過程中對內容進行解構,對作品意義進行拓展。恰恰是這種浸入式的文化氛圍,吸引到年輕人喜歡去B站看紀錄片。



共同興趣衍生共同需求

優質紀錄片為何在B站走紅?


B站為何是紀錄片沃土?優質紀錄片為何在B站更易走紅?


據統計,B站近八成用戶為90後至00後的年輕族群,作為網際網路「土著」,這個人群的物質基礎相對優越,視野寬廣且求知慾強,多半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大多願意為優質內容付費。


因此,紀錄片這類「高知識濃度」作品更能滿足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與審美訴求。面對優秀的內容,B站用戶相對更願意向身邊的人安利,從而形成討論行為,促成社交網絡中的「自來水」,最終為紀錄片的走紅「鋪好路」。


&34;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的走紅無疑是很好的例證。早前,《我在故宮修文物》在央視首播,收視效果並不十分明顯。然而作品上線B站後火速出圈,成為2016年現象級的文化熱點,帶給行業不少思考與觸動。



《我在故宮修文物》本是一個相對嚴肅的題材,但作品的切入點足夠細膩,由修復文物這一工作視角出發,進而透過對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與工作日常的展現,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疊加「在B站學習」等社區話題鋪墊了主動思考、積極求知的學習氛圍,以及《我在故宮修文物》主創入駐B站搭建作品與受眾之間互動的橋梁,最終促成了《我在故宮修文物》在B站的火爆景象。



《我在故宮修文物》與B站的成功牽手,不僅引發了行業思考,更讓一大批網生紀錄片找到了發展方向。總體來看,網生紀錄片的網感化、碎片化特性恰好符合年輕人的看片需求與習慣,也因題材更豐富、內容更先鋒,滿足了年輕人的多元化審美訴求。



有了B站的成功「打樣」,近年來,各大平臺紛紛發力,面向網際網路用戶定製網生紀錄片,引發觀看熱潮。但憑藉用戶年輕化、注重社區氛圍建設、自製作品優質、片源豐富等優勢,B站始終領跑紀錄片廠牌角逐。



共同熱愛擁抱青春價值

「夏日圍觀祭」暴露B站寵粉特質


如果說,此前「上B站看紀錄片」是年輕人由經驗引發的潛意識行為。那麼「夏日圍觀祭」的問世則徹底明示了B站的寵粉特質。目前來看,科普、歷史、傳統文化等年輕用戶熱衷的紀錄片品類,B站已經統統安排妥當。


B站強化交流感的屬性不斷增強用戶粘性,這一特點讓年輕人擁有集體歸屬感。一方面它提供著娛樂新鮮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則引領著各類優質先鋒的文化內容。這也就解釋了B站為何能擁有不可複製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B站對於用戶體驗的關注也頗為細膩。小到彈幕設置,都進行了細化,不少自定義選項讓用戶擁有定製感,滿足不同需求。B站彈幕區營造出的良好社區觀看氛圍,不僅增添了觀看過程中的趣味,也實時促進B站內容的有效反饋,推動了內容布局的迭代與精進,形成良性循環。



B站紀錄片以推陳出新的方式,深耕用戶需求與體驗,屢屢刷新年輕人觀看紀錄片的熱忱,並推動了大批優質網生紀錄片走進大眾視野成功破圈,帶來積極的社會正能量影響。


作為如今年輕人觀看紀錄片的首選平臺,今夏B站推出的「夏日圍觀祭」還將促成哪些作品出圈?引發哪些爆款話題?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吸納頂級廠牌,自製神作頻出,B站「夏日圍觀祭」引發紀錄片粉絲狂歡
    除了已落地的BBC、Discovery等紀錄片廠牌,B站今夏又吹響了國家地理、央視、NHK三大紀錄片廠牌集結號,不斷擴寬優質資源的同時,更於今夏推出B站首個紀錄片節——「夏日圍觀祭」,為紀錄片愛好者提供了更多優質作品與交流機會,引發新一輪紀錄片觀看熱潮。
  • B站坐擁海量紀錄片 打造「夏日圍觀祭」引發紀錄片愛好者狂歡
    作為國內頂級的視聽文化輸出平臺,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早早注意到了國內紀錄片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與日益增長的觀眾數量,如今已坐擁近4000部國內外紀錄片,其中囊括了國家地理、央視、NHK、BBC、Discovery等知名紀錄片廠牌。
  • B站「夏日圍觀祭」,換種姿勢看紀錄片
    這是B站首次以紀錄片的名義,對這一圈層進行運營,「夏日圍觀祭」滿足了用戶對紀錄片的遐想和訴求,傳統視野下「紀錄片」內涵與外延,也由此升維拓寬。翻看「夏日圍觀祭」的片單,不難發現其內容極其「硬核」。除了已落地的BBC、Discovery等國際紀錄片廠牌,今夏又吹響了國家地理、央視、NHK三大紀錄片廠牌集結號。不僅可以一次性「圍觀」3000+海量片單以及百餘部暑期檔新鮮上線的紀錄片,內容更廣泛涉獵人文、地理、生活、傳記等多個領域,還有不少諸如《如果國寶會說話》、《動物搏擊會》等製作精良的專題系列,的確值得一盤。
  • 嗶哩嗶哩「夏日圍觀祭」完美收官,海量紀錄片盡享今夏
    近日,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夏日圍觀祭」完美收官。在這個特別的夏天,B站以「足不出戶看世界」的傳播理念為千億用戶打開紀錄片的大門,展現「B站紀錄片,世界與你有觀」的全新「三觀」,即觀點、觀看、相「觀」。
  • 瞄準年輕市場 推出四大單元 B站開啟首個紀錄片節
    本報訊(記者高爽)隨著越來越多的紀錄片被年輕人追捧,記者獲悉,b站(bilibili)平臺近日推出首個紀錄片節——夏日圍觀祭,以年輕人的方式講述紀錄片的故事,呈現紀錄片的內容,吸引更多的群體關注。  此次b站推出紀錄片夏日圍觀祭,圍繞暑期限定,以四大單元主題入手,分別是青春回溯、萌寵作戰、秀色可餐、探索未知。
  • Monstercat、Armada Music等頂級電音廠牌集結!QQ音樂引領Z世代...
    目前,QQ音樂也與Monstercat、Armada Music及Spinnin" Records等頂級電音廠牌保持深度合作,帶電音愛好者領略世界電子音樂的魅力。其中被電音迷們親切稱為「貓廠」的Monstercat就是當下最受歡迎的電音廠牌之一,旗下作品涵蓋了眾多曲風,其中Trap、Dubstep曲風尤為出眾,廠牌特色非常明顯,目前眾多大牌DJ的作品在QQ音樂都能一鍵收聽。
  • 《全球使命3》贏海量好禮玩轉夏日狂歡祭
    快來參與全視角第三人稱PVE射擊網遊《全球使命3》開啟的「夏日祭」!在感受活動樂趣的同時,完成任務還能獲得海量道具、季券、超能暴君等夏日祭禮。璀璨的花火已劃破夏日的天空,夏日祭就此敲響!夏日祭禮,激情飛鏢得獎勵活動期間,玩家每日登錄官網活動頁面可獲得1枚飛鏢,使用飛鏢扎破氣球可隨機獲得1個夏日祭禮。
  • 復刻日本夏日祭,有點心機又如何?
    趁著前幾周下雨狂刷NHK紀錄片《京都人秘密的歡愉》哇,日式情緒瞬間濃烈到了極點。可眼看著夏天正盛,日本開放還是遙遙無期而一年一度的夏日祭(7月中-8月下)已經來臨!那就喊起小夥伴復刻一場只屬於我們的夏日祭!
  • B站IPO引發用戶集體狂歡,當我們談論B站,我們在談什麼?
    曾經的B站,確實起家於ACG文化(anime- comics-game/動畫/漫畫/遊戲),但如今打開B站,除了ACG,還有一堆諸如「直播,音樂,紀錄片,電影,生活,科技,時尚,鬼畜「等欄目。B站在上市視頻裡表示,自己的使命是「豐富年輕一代中國人的文化生活。」
  • 頂級流量蔡徐坤起訴B站,粉絲團直接退出,B站粉絲:清淨
    說到頂級流量蔡徐坤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了,最近關於他的事情還是非常多的,可以說是人紅是非多了。前段時間蔡徐坤粉絲攻擊潘長江老師的事情還未平息,那麼最近蔡徐坤工作室就向b站發起了律師函,相信大家已經關注了此事吧。蔡徐坤之所以會起訴b站,是因為b站上面有很多關於蔡徐坤的鬼畜視頻。
  • 年末發布:紀錄片頂級玩家的2021宣言
    12月15日起,紀錄片頂級玩家紛至沓來,國家主流媒體機構代表五洲傳播出版社、上海音像資料館,以及來自新媒體平臺代表的優酷、騰訊、嗶哩嗶哩,都將重磅登場,帶來嶄新的合作和策略。 作為本屆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唯一戰略合作夥伴,優酷將舉行獨家專場發布會,分享優酷在行業趨勢上的全新判斷和平臺策略。
  • 寵粉狂魔咕嚕貓,夏日歌謠祭有點甜!
    三伏天酷暑難耐,咕嚕貓來給粉絲們送福利啦!7月26日20:30,在企鵝56612的一場夏日歌謠祭,把清涼、清爽送給粉絲們。
  • 你只知道B站頂風曝出淫穢視頻,卻不知它如何年賺2億,明著要錢粉絲都買單
    有趣味科普也有好的紀錄片、音樂區一般都是v家曲或者翻唱……其他的就是看你愛好喜歡看什麼了,搜什麼看什麼咯@第四道菜:看暴走系列,LEX吐槽,谷啊莫,谷大白話,偶爾看經典電影配彈幕,還有各種粉絲剪的片子~@楚子航:新番,還有網友自製的視頻
  • B站跨時代的一天,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B站一哥」
    然而2020年4月3日這一天,對於b站而言,是跨時代的一天,就在這一天遊戲區知名up主老番茄粉絲數破千萬,站穩了「B站一哥」的位置。我知道肯定有很多小可愛準備在評論區留言「B站沒有一哥,人人都是一哥!」,但除了「B站一哥」這個稱號之外,我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詞來形容老番茄的牛。
  • 綜藝《說唱新世代》收官,B站打造全新廠牌「W8VES」
    11月1日晚,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出品的首檔自製說唱類綜藝《說唱新世代》迎來總決賽收官之戰。九位選手經過團戰和個人戰兩輪角逐,最終懶惰、Subs(張毅成)、沙一汀分別摘得冠亞季軍。總決賽現場,B站宣布聯合青年文化代表88rising打造全新廠牌「W8VES」(萬悟),旨在為中國新世代的音樂創作者提供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包括於貞、聖代、斯威特等在內的八強選手悉數加入這一全新廠牌。總決賽在導師與選手共同表演的節目主題曲《New Generation》中拉開帷幕。
  • 日本東北三大夏日祭之青森「睡魔祭」
    日本人常說人生之目的為祭(MatsuriI)。祭的形式是狂歡,所以,這句話也等於「人生即是狂歡」。
  • 《刀劍亂舞-ONLINE-》夏日祭版本獲App Store力薦!
    導 讀 步入暑期,《刀劍亂舞-ONLINE-》為審神者特別打造了夏日狂歡祭系列活動,自活動以來,精彩內容不斷,審神者熱情高漲,遊戲體驗全面升級。
  • 樂童音樂INDIE跨年祭落幕-探索獨立音樂發展新路徑
    充滿磁性的獨特嗓音,瞬間把現場變成被歌曲情緒包裹的海洋,讓每一位樂迷都全身心的投入到這場復古狂歡。12月31日杭州西子湖畔,由樂童音樂和摩登天空聯合呈現的INDIE跨年祭-OCEAN LOVE在杭州MAOLiveHouse圓滿落幕, 三組樂隊帶來了一場跨越時間和距離的音樂狂歡。
  • 趙麗穎首次來蘭 引發蘭州粉絲「狂歡」
    蘭州晚報訊 連日來,隨著湖南衛視《中餐廳》的開播,產後復出的趙麗穎繼續開始霸屏、話題量迅速飆升,她在娛樂圈的頂級流量地位又逐漸復位了。8月14日下午,趙麗穎作為某品牌優雅形象大使現身蘭州,為蘭州中心旗艦店揭幕。今秋第一位一線明星來蘭,自然會引發無數粉絲「狂歡」。
  • B站跨年有鬼畜:藍藍路、王司徒和葛叔是如何成為一代青年人的狂歡...
    廣告集中在縣、市級電視臺宣傳播放,而流傳最廣的素材是外國演員為爭奪金坷垃的扭打片段,因為動感和張力十足,往往成為鬼畜區新人練手的材料,從2014年起,up主們在每一年2月和8月分別舉行金坷垃「播種祭」和「收穫祭」,相關作品頻出,金坷垃甚至被稱為「檢驗神曲的唯一標準」。(中國金坷垃運輸專用車,緩緩駛來)日、非:(兩人互相擠著正面攔住貨車)金坷垃!金坷垃!我們的!我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