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正式納入5G標準,智能燃氣表邁入全面發展階段

2021-01-1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2014年,全球知名運營商沃達豐聯合華為開展技術創新,推出了蜂窩物聯網(Cellular IoT, C-IoT)通信技術——即NB-IoT技術的前身,目標是實現「客戶無線抄表10年免維護」的需求,以滿足水務客戶提出的低功耗無線抄表需求。

在此之後,NB-IoT確實按照當時的預想,成為全球通用的物聯網標準,並帶來強大的產業影響力。不只是燃氣表,包括水錶、電錶在內的智能表計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

從產品本身的角度來講,NB物聯網燃氣表與傳統燃氣表的最大區別就在於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氣量監測設備,而是隨著遠程控制,調價等功能的實現,在整個數據從產生到傳輸以及沉澱分析的過程中,演進成為了整體的端到端解決方案,由「雲管端」構成的一體化燃氣抄表方案進行統一解決。

然而,隨著智能燃氣表的功能逐步完善,最初設計的物聯網表標準有諸多不足。因此,全新的物聯網表端到端解決方案以及行業標準的推出迫在眉睫。

標準已定

智能燃氣表邁入全面發展階段

在我國,最早期的智能燃氣表可以追溯到IC卡燃氣表,其中以IC卡為媒介、配置電子控制器所組成的膜式燃氣表為主流,主要實現了預付費和用氣控制功能,在用戶側實現一戶一表一卡。

然而,卡式燃氣表普遍存在著抗幹擾能力差、電源不持久、閥門易故障、卡座易損壞等缺陷,無法實現數據實時傳輸。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迭代,與通訊技術相結合的遠傳燃氣表得到迅速普及,其中尤以結合NB-IoT技術的智能表計最為突出。

儘管以NB-IoT表計為代表的遠傳燃氣表在技術上實現了越來越多的功能,但長期以來,國家並沒有建立智能燃氣表行業的統一標準體系,這給產品設計、製造、實驗、驗收、管理等方面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因此,目前我國燃氣儀表市場依然被大多數中低端的普通膜式表和IC卡表佔據。

2019年10月,國標委正式下達《物聯網面向智能燃氣表應用的物聯網系統總體要求》(計劃號:20193197-T-469)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同年12月召開了國家標準啟動會,這是物聯網技術面向智能燃氣表領域應用的首個國家標準。

同時,國際電信聯盟(ITU)召開的ITU-R WP5D會議於2020年7月9日圓滿結束。在這其中,一個重要亮點是NB-IoT和NR一起正式成為5G標準,體現了NB-IoT作為5G技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另外,隨著5G與新基建等政策的傾斜,以及與「雲管端」一體化的解決方案相關的各項技術和產品的成熟,真正對行業有利、對行業運營方有價值的標準呼之欲出,燃氣表的物聯網化經歷了前期試探階段後,也終於要迎來標準確定、全面發展的階段。

從物聯網總體行業積累的經驗來看,針對實際的垂直領域,「安全」與「規模化運營」兩個關鍵維度已經成為了產業物聯網是否能長期穩定發展的制約因素,智能燃氣表行業的未來發展恐難例外。具體來看:

數據安全就像碳基社會中的公檢法一樣,是這個社會穩定的必要因素。沒有安全加持的物聯網生態註定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發展到一定進程時,要麼被具備安全能力的生態直接替代,要麼要經歷痛苦的從底層推翻的迭代過程。因此,在行業發展的初期,安全的重要性就已不容忽略。在海量連接的物聯網時代,很可能在規模效應的影響下實現的產品和服務「又便宜又好」,最終實現贏者通吃。因此物聯網時代具備標準指定和迅速規模化能力的企業,將是垂直領域物聯網化過程中最大的引領者和受益者。基於這些思考,中移物聯網公司從宏觀出發,自研了一整套的NB燃氣一體化端到端解決方案,著重抓住了兩大要點,對燃氣甲方的一些痛點進行了集中解決。

四大問題

中移物聯網公司兵鋒所向

中移物聯網公司自研的NB燃氣一體化端到端解決方案基於中移物聯網各項自研的核心能力構成,包含中國移動通訊模組(OneMO)、中國移動國密級安全晶片(SE-SIM)+安全平臺(和雲盾)、中移物聯網公司物聯網雲平臺(OneNET)、中國移動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OneLink)等,並搭配了基於燃氣行業的專屬應用,已有上億級的連接規模和大量的落地經驗,可有效保障整個系統的穩定性、通用性和開放性。

一句話概括,中移物聯網提供的NB物聯網表端到端解決方案,主要突出「一體化」服務優勢,能夠有效解決智能燃氣表發展過程中的四大問題。

成本問題

傳統的NB物聯網表,價格虛高需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維度:轉嫁採購成本高、分攤售後成本高、後續運營及風險成本高。

首先,傳統模式往往涉及諸多採購集成方,包括模組廠商、晶片廠商、各種元器件廠商、平臺商、網絡運營商等,由此會造成層層加價和轉嫁採購成本問題。對此,中移物聯網公司充分發揮集採及自研優勢,即核心硬體和平臺採用自研產品,可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無需外採,顯著降低銷售價格。同時,對於少量需要外購的模塊,中移物聯網公司也能發揮集採優勢,用更低的成本價購入。

其次,對於分攤售後成本,中移物聯網公司採用「先診斷,後繳費」的模式,可根據甲方需求優化確定售後方案和成本。針對燃氣甲方的不同需求,中移物聯網公司可提供1-N年不等的售後維保,並收取不同的價格,合理降低燃氣公司採購成本。

最後,面對運營分攤及風險成本,中移物聯網公司的核心能力本身面向物聯網全行業,其研發、測試、售後等多項成本可分攤於平臺、模組、晶片等所有領域,使得整套方案具有獨特的規模優勢,有效降低採購價格。

網絡和售後問題

在傳統模式中,通訊服務往往被集成為一項物聯網表的附加服務,由方案商集成後連同物聯網表打包售賣給燃氣公司。然而網絡問題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可以僅僅考慮費用高低的問題。作為信息高速公路的「路」,網絡是否暢通、是否安全、是否足夠「四通八達」,都成為燃氣公司是否可以投入資金戰略布局物聯網表的基礎條件。

一方面,原有的集成商或者設備廠商對網絡技術問題和運營商內部網絡保障的相關政策了解參差不齊,同時對於網絡建設的協調能力及效率相對也較低。另一方面,出於利益或其他方面的考慮,設備廠商並非總是能和燃氣公司達成一致。

在人聯網時代,通訊網絡更一般貼近標準化服務。隨著5G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網絡將更多的是根據行業乃至客戶的具體需求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即「按需建網,專項服務」。這一轉變也將帶來巨大的業務模式轉型,對於燃氣公司來講,與運營商直接對接、進行統一的網絡合作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中移物聯網公司作為中國移動的全資子公司,是移動集團物聯網建設的牽頭單位之一。依託移動集團「5G大連接」戰略,在工信部25文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的國家戰略指示下,充分貫徹了移動集團的最新網絡建設政策。

一方面,作為移動內部公司,在與省移動合作的過程中,中移物聯網公司可以以相對較高的效率進行更全面的網絡協調工作,能夠根據客戶的實際使用需求,從上層推動相關政策的實施和落地。另一方面,從傳統燃氣表到NB物聯網燃氣表的升級不僅僅是終端的改變,還需要網絡、平臺、數據、安全等多方面的大力配合,才能為客戶提供端到端的保障服務。原有模式下,多方集成的方案導致問題往往難以界定,各方很容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出現推諉情況,導致燃氣公司的問題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為解決售後難題,中移物聯網公司提供的是完整的「雲、管、端「一體化全自研端到端解決方案,並通過中國移動集團統一與中國移動各省公司達成的合作協議,保證了燃氣公司合同的籤訂方、設備的研發方、服務的承諾方三位一體,產生的任何網絡、硬體及平臺問題,統一由移動集團內部進行問題分析與解決,可為燃氣公司提供一站式「交鑰匙」服務,大大降低了燃氣公司的建設和管理難度,極大的保護了燃氣公司利益。

安全問題

如果不做好網絡安全保護,即使是手機或電腦等個人終端所都有可能造成巨大損失。對於投資更重、設備更多、價值更大、責任更重的物聯網抄表系統而言,其一旦遭受惡意網絡攻擊可能造成的風險和損失更為巨大。

但是,安全本身並不創造新的價值,這也導致很多客戶往往容易忽略對於安全部分的建設和投入。在此情況下,一旦遭遇「黑天鵝」事件,平時可以正常運轉的系統就可能出現重大問題。

同時,一套聯網的抄表系統一般承擔著數據收集、遠程計費、空中充值、遠程調價等多種功能。隨著整體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黑客對其進行網絡犯罪的動力也在不斷增強,所造成的破壞也將更為巨大。可以說,安全問題就是潛藏在系統中的癌細胞,伺機「興風作浪」。

面對如此嚴峻的安全問題,中移物聯網公司推出了針對燃氣行業的端到端安全解決方案,該方案由SE-SIM安全晶片及和雲盾——安全加密服務平臺兩部分組成,已經在中國移動自研的NB燃氣表方案板上得到規模使用及市場驗證。SE-SIM作為可信根的硬體載體以及配套的安全加密服務平臺,支持多種國際/國內加密算法,可提供最高級別安全保障。

數據兼容性問題

在傳統商業模式下,由於不同的設備廠商生產產品的標準各不相同,容易出現數據標準、通信協議的互不兼容現象。為了保證平臺統一,當燃氣公司與某家設備商達成合作後往往不能輕易更換,如果更換設備則意味著從表計到平臺都需要重新更新一套系統,這一般會對運營和管理帶來極大成本,甚至迫使燃氣公司只能硬著頭皮使用原有供應商。

同時,由於燃氣公司自身無法掌控數據和系統,這也對未來的運營埋下諸多隱患。如果燃氣公司存在多系統運營,又會造成數據不統一的問題,從而導致大數據分析、人工智慧和數據資產管理等都無從談起。

面對此種行業局面,中移物聯網公司協同CCSA等行業標準制定機構,積極推動行業標準制定,推行對業務最全面、最有利的數據制式,避免甲方被單一廠商綁定。同時,在國企背景的嚴格要求下,從運營商平臺輸出的數據直接傳輸給燃氣公司,數據所有權往往歸屬於燃氣公司。在強有力的政策保障下,使得燃氣公司可以在行業物聯網化的進程中,切實實際享受到大數據帶來的規模化紅利和價值。

寫在最後

在燃氣行業,隨著運營商正式入局、行業標準逐步制定,行業的發展道路已經基本清晰。從戰略角度來看,燃氣公司推進整體改革,實現產業升級優化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在5G大連接背景下,燃氣行業也將成為物聯網和終端智能化深入改造的標杆性行業,無論企業亦或最終用戶都將充分享受行業信息化、智能化所帶來的價值和便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環球表計,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智能燃氣表首個國家標準已定,NB-IoT正式納入5G,行業的春天來了?
    然而,隨著智能燃氣表的功能逐步完善,最初設計的物聯網表標準有諸多不足。因此,全新的物聯網表端到端解決方案以及行業標準的推出迫在眉睫。  然而,卡式燃氣表普遍存在著抗幹擾能力差、電源不持久、閥門易故障、卡座易損壞等缺陷,無法實現數據實時傳輸。隨著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與迭代,與通訊技術相結合的遠傳燃氣表得到迅速普及,其中尤以結合NB-IoT技術的智能表計最為突出。
  • 威星智能:我國處於膜式燃氣表向智能燃氣錶轉換階段
    威星智能(00284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中小板上市網上路演周一早間在全景網舉行,公司董事長黃文謙在活動上介紹,目前我國處於膜式燃氣表向智能燃氣表的轉換階段,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577—2005《膜式燃氣表》規定:以天然氣為介質的燃氣表使用期限一般不超過
  • nb-iot遠傳水錶功能技術參數介紹
    nb-iot遠傳水錶採用我司直讀水錶為計量基礎,通過NB-IOT窄帶蜂窩物聯網進行物聯,實現對水錶使用水量的自動遠程抄表。它能有效地避免了管理部門上門抄表,具備閥門控制功能。方便管理部門對水錶的用水情況進行控制,使得遠程抄表及控制變得更便捷、可靠。
  • 新天科技主編《無線遠傳膜式燃氣表》行業標準
    2014年9月4日,《無線遠傳膜式燃氣表》行業標準的制訂項目獲得住建部標準定額司正式立項,2014年12月,正式列入《2015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歸口工業產品行業標準制訂、修訂計劃》。該標準由新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編,中石油崑崙燃氣有限公司、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和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共同起草。按照計劃,該標準將於2016年12月完成編制工作。
  • 7月13日,NB-IoT正式納入5G標準
    (光大證券) 策略|從政策經濟周期的角度看,下半年屬於「數據強、政策松」的第一階段,「政策松」利好科創風格,「數據強」利好金融、周期、可選消費等偏周期屬性的品種。目前看,市場對科創風格的分歧不大,但對於周期股的看法卻比較糾結。
  • 四方光電熊友輝:超聲波燃氣表是物聯網燃氣表發展的方向
    依託省級技術中心、湖北省氣體儀器儀表工程中心兩個技術平臺,四方光電積極融入國家技術創新體系,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重點項目、重大科學儀器專項、工信部物聯網發展專項、湖北省重大技術創新項目、武漢市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多個項目的支持,逐步建立了包括紅外、紫外、熱導、雷射拉曼、超聲波、電化學、MEMS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等原理的氣體傳感器技術平臺。
  • 【智能】MIDC小米IoT開發者大會召開:開發者計劃全面開放
    從2015年初小米正式啟動IoT戰略並對外發布首款小米智能模塊至今,通過開放、不排他、非獨家的合作策略實現全球第一,雷軍宣布小米IoT下一階段的戰略將是將全面開放。 相比於聯網設備總量,雷軍表示:小米IoT平臺日活設備超過1000萬臺的數據更加值得欣喜,在日活這一表現用戶粘性的指標方面,小米IoT平臺在業界遙遙領先,這也證明了小米IoT確實通過智能硬體產品改變了用戶的生活習慣,真正提升了用戶體驗。小米IoT下一步要做的事情——全面開放和小米IoT開發者計劃。
  • 【3月刊出爐】四表集抄+智能電錶+智慧水務+智能燃氣表,先看哪個?
    今年國家電網公司2016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要新裝智能電能表6058萬隻,推廣電、水、氣、熱「四表合一」採集。近期發改委又發布了《關於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中指出發展能源網際網路的智能終端高級量測系統及其配套設備,實現電能、熱力、製冷等能源消費的實時計量、信息交互與主動控制。
  • 先鋒電子首批通過中燃協T/CGAS 007-2019《非民用智能燃氣表通用...
    2020年11月5日,先鋒電子(002767)受邀參加中國燃氣發展論壇「標準化促燃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分論壇並獲得中燃協標準符合性證書。先鋒電子作為第一批通過T/CGAS 007-2019《非民用智能燃氣表通用技術要求》的企業上臺領取證書。
  • 中國電信牽頭推動5G機卡一致性標準落地且進入驗證階段
    集微網12月7日消息,來自中國電信移動終端研究測試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的消息顯示,由中國電信牽頭推動的5G機卡一致性標準落地且進入驗證階段。圖片來源:微博據了解,2019年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智能終端研究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GCF(Global Certification Forum,全球最權威的終端行業認證組織之一) CAG牽頭立項WI-508 USIM機卡一致性,並積極推動產業鏈加速落地。
  • 質檢總局:膜式燃氣表產品抽查合格率100%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 1月30日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2014年第四季度抽查了天津、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山東、重慶、四川等9個省、直轄市35家企業生產的35批次膜式燃氣表產品。經檢驗,35批次膜式燃氣表產品全部符合標準的規定。
  • 新天科技:物聯網無線遠傳民用智能燃氣表 主要應用於天然氣公司對...
    油氣基礎設施在近年來取得較快發展,但與國家發展要求及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突出表現在天然氣管網方面。業內人士表示,允許民企進入油氣基礎設施領域將長期有利於我國能源產業的短板加長工程。 請問貴司的智能燃氣表以及配套的系統設備和系統軟體是否涉足油氣基礎設施領域?
  • 物聯網膜式燃氣表
    物聯網在城市燃氣行業主要應用在燃氣設施監測和燃氣計量儀表方面,物聯網主要是基於移動通信網絡,在傳統的燃氣表、IC卡控制器、數據採集及監控系統上加裝GPRS/NB-IoT數據通訊傳輸裝置,以此實現數據遠傳及控制。
  • 芯翼信息科技成為中國電信 2020 年 NB-IoT 模組招標冠軍!
    2020年,NB-IoT迎來產業化發展千行百業、群芳競豔的階段,連接數於年初成功突破1億,主打的剛需市場智能燃氣表、智能水錶、智能煙感、智能電動車等細分行業,也在持續爆發強勁的需求能量!芯翼信息科技一直秉持「晶片紮根服務行業」的理念,目前已經為業界TOP10的多家燃氣表和水錶上市公司,提供了富有競爭力的NB-IoT產品方案和技術服務,收穫了剛需市場的普遍高度認可!未來,芯翼信息科技將持續為行業市場打磨和打造更具產品競爭力和產業貢獻的超值NB-IoT晶片產品,為持續推進5GNB-IoT新基建的建設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質檢總局抽查42批次膜式燃氣表產品 未發現不合格產品
    本次抽查依據GB/T6968-2011《膜式燃氣表》等標準的要求,對膜式燃氣表產品的防逆裝置、計數器、壓力損失、示值誤差、過載流量、密封性、計量穩定性、轉換誤差、電源欠壓提示功能、斷電保護功能、誤操作提示、控制功能、IC卡交易完成提示、控制閥密封性等14個項目進行了檢驗。    本次抽查的42批次產品全部符合標準的規定。
  • 中國智慧農業正逐步邁入成熟的初級階段,未來是必然發展趨勢
    中國智慧農業正逐步邁入成熟的初級階段,未來是必然發展趨勢 建大仁科 發表於 2020-12-22 16:48:03 智慧農業的概念從1999年誕生,2005年國內普及
  • 招銀國際:中國燃氣、新奧能源及天倫燃氣均予買入評級
    來源:新浪港股12月8日,招銀國際發布行業最新研報,報告指出,中國的城市燃氣正在邁入3.0階段,在這個階段,該行預計2020-2025年間天然氣需求將實現8-10%的複合增長率,並加速提升LNG進口業務規模,但同時也將面臨更嚴峻的直供競爭壓力
  •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抽查6批次膜式燃氣表產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通報2019年膜式燃氣表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本次抽查共抽取了鄭州、駐馬店等2個省轄市6家企業生產的6批次膜式燃氣表產品。經檢驗,6批次產品全部符合標準要求。
  • 北京燃氣董事長李雅蘭:發展天然氣產業與「新基建」投資高度契合
    記者 | 侯瑞寧1「發展天然氣產業,與國家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高度契合。」5月25日,國際燃氣聯盟(IGU)2021-2024年任期主席、IGU副主席、北京燃氣集團董事長李雅蘭作出上述表示。
  • 中國燃氣榮獲"2020年度數位化創新大獎"
    ,支撐集團多業態的全面發展,大力促進數位化轉型,努力探索城市能源綜合服務轉型升級持續發展之路。通過與頭部運營商合作,中國燃氣集團積極發展落地物聯網平臺,依託中燃用戶規模,深耕用戶,拓展網際網路新零售+業務模式增長極,構建了智能微管網、網格垂直電商智慧社區、充電樁、燃氣管網的智慧運營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