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道斷,一說就錯為真法《金剛經》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2021-01-08 上善禪道

#金剛經#

原文: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注釋*

須菩提,若菩薩用恆河沙一樣多的七寶用來布施,若是有另一個菩薩知道一切法無我性,感悟得無我的智慧。這位菩薩比前面的那位用恆河沙一樣多的七寶布施的菩薩福德多得多。這是為什麼呢?須菩提,這是因為所有的菩薩都不受尤為的福德。

須菩提向佛提問:世尊,為什麼說菩薩都不受尤為的福德?

須菩提,菩薩對他所作的福德,不應該貪求,進而產生執著,所以才說所有菩薩不受有為功德。

這一品佛再次用恆河沙一樣多的七寶布施,和證得「無我」的福德做比較。這裡其實兩位菩薩的起心發念是不同的。

寶施菩薩

一位菩薩起心發念是財施,稱之為「寶施菩薩」用恆河沙數一樣都的七寶去布施,這對於我們凡人來說是心頭肉啊,最見不得錢出去。這位有錢的菩薩布施了這麼多得到的福德卻不多。

得忍菩薩

另一位菩薩窮些,沒有錢布施,起心發念法施,稱之為「得忍菩薩」他悟透了金剛經,為眾生講解,反而福報多些。

我們以前章節也說過,布施有三種,財施最次。財施也稱之為有為布施。法施則稱之為無為布施。

這裡通過兩位菩薩的布施,佛也明確的肯定這一說法。「寶施菩薩」比較容易理解,我們就不做過多解釋。這個「得忍菩薩」忍是一種智慧,過於忍是辱,忍而不過是智慧。

得忍菩薩布施是無為布施,他不求回報,更不執念回報,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緣起自性,不求回報並不是說沒有回報,而是不執著有沒有回報。

佛一次次地用這麼多的七寶,和這比,和那比,就是在告誡世人,錢和自己的思想,靈魂,生命相比,什麼都不是。身體健康可以多活幾年,思想境界高煩惱就少,靈魂乾淨,那就不用說了,不是神就是佛。

這一品佛說的非常的少,但是有些專業的詞更加難解釋,我本想和前幾品一樣勉強解釋下,最後發現很難解釋得通。深度解釋怕聽不懂,淺顯解釋又不到位。我就用一句大家似懂非懂的禪機來結尾。

有真不明白的,能感悟到這種感覺的,私聊吧!我試試是否能啟發你,寫在這裡誤人。

真法不可說;所謂言語道斷,一說就錯。

相關焦點

  • 《金剛經》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譯文】佛陀說:「須菩提,倘若菩薩以充滿恆河沙世界的七寶而行布施,而另外有一位菩薩,覺知世出世間一切物質現象和精神事物都沒有可執著的實體,從而了悟一切法本來不生不滅,證得無生法忍,那麼這位菩薩所獲得的功德就勝過前者。為什麼這麼說呢?
  • 蔣勳:《金剛經》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 為什麼猴子怎樣翻筋鬥也翻不出佛的手心?| 一真法界(宣化上人)
    老子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一也。」    法界是重重無盡,化化無窮的。什麼叫「法界」?虛空是用無不容:以虛空為用,此大用無所不包,無所不容。你能明白虛空,就與道合了。法界即虛空,虛空即法界。萬物平等離分別:《金剛經》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因為我們將來都要成佛的,皆是未來之佛,因此不要分你我他,這樣才是平等。
  • 蔣勳念誦金剛經(梵鍾版)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 蔣勳念誦、講解金剛經全集(共7集)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 我與張家瑞《不生病之真法》的不解之緣
    小萍聽了說不怕的,只要多喝水物理降溫就行了,我一聽嚇壞了,連連擺手,不行不行,你是沒見到抽起來的樣子,口吐白沫翻白眼的太可怕了,整個人都抽得一顫一顫的,我一想起渾身汗毛都豎起來,根本不給她說下去,小萍當時就轉了話題,她跟我說起中醫,對於中醫我很感興趣,因為那時我正在吃中藥,長期吃藥導致腸胃不好,消化不好,她一說起中醫我就有了興趣,聽她聊著,聊起了她看的書,然後我就說什麼書呀,能不能借給我看看?
  • 《金剛經說什麼》:為何叫金剛經
    本書為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有關《金剛經》的講記。作者依據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將《金剛經》分為三十二品(相當於章),然後逐品作了講解。 武則天自己也是研究金剛經的,有人說,云何梵偈子也是她作的:云何得長壽  金剛不壞身復以何因緣  得大堅固力云何以此經  究竟到彼岸願佛開微密  廣為眾生說關於這個偈子,在佛教文學方面,稱得上是一個大手筆。寫這種大文章不能夠寫得輕佻,也不能夠寫得幽默,要很嚴謹才行。「云何得長壽,金剛不壞身。」
  • 一真法界是什麼境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嗎?
    四聖法界這個一真境界裡頭沒有生滅,如《心經》所講不生不滅、不圬不淨、不增不減,這個境界裡頭沒有變化。沒有時間和空間,這裡的生命不衰老,永遠年輕,花草樹木始終茂盛、碧綠,沒有變化,所以叫一真。常寂光土一真法界比我們這裡要好千億倍,一真法界裡頭沒有苦,沒有生老病死苦、沒有求不得苦、沒有怨憎會苦、沒有愛別離苦,八苦三苦都沒有,所以叫極樂世界。
  • 傳奇歌手刀郎重出江湖,唱誦《金剛經》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 傳奇歌手刀郎重出江湖唱誦《金剛經》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 亓效亮:和南懷瑾先生《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敬步原韻
    和南懷瑾先生《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敬步原韻亓效亮《金剛經三十二品偈頌》為南懷瑾先生昔年(1943-1945年)於四川峨眉山大坪寺掩關專修時,研讀《金剛經》一夕之作,於每品經文後題七言偈頌一首,提綱醒目,叮嚀後學,確甚有功。
  • 刀郎用數十分鐘長歌唱出整部金剛經!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 接收一真法界傳來的消息
    但是願和願不一樣,希求和希求不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都是超越輪涅一切法、遠離二邊的,完全是大清淨、大平等的狀態,所以叫「願王」。這裡講的都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講的都是本具的大光明。不是人人都有這個根基和福報的啊! 若你經常擦肩而過,就不算是有大根基和大福報之人。「一經於耳能生信」:聽聞到了,然後生起信心了。聽聞不只是以耳根聞,還要有甚深的智慧攝持。
  • 厚積薄發: 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 厚積薄發: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金剛經》耀世發布!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 《古拳論》「得真法」訣
    此即拳家所說的內清虛的洗髓功法開始之要義爾。然真氣的修煉方法亦分步驟、功夫層次,而有種種升華進階的景象、境界,後文會詳細論說。此時先將混元一氣論述明白。知道混元一氣的內涵之精髓,也就尋得練功入手之門道了;也就可按法而修,能得自身功法之根基了。拳家假借外形體以練精、氣、神之功能,是名「內功法」,有拳家的《內功經》可為之證。
  • 《金剛經》說什麼?
    就是心裡什麼都不留,既不是有,也不是沒有,是不停留。好像鏡子一樣,物來則應,過去不留,有東西過來,就能照見,沒有東西了,一絲痕跡都沒有,緣來則有,緣去則無。就象一面鏡子一樣,無論什麼境界、外在什麼東西,在鏡子上面都是能夠如實顯現的。
  • 刀郎用數十分鐘長歌唱出整部《金剛經》!(附視頻、音頻)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
  • 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
    你研究了佛經,說《金剛經》是說空的,你早就錯得一塌糊塗了,它沒有告訴你一點是空的,它只告訴你「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刀郎二十年「心願」之作,數十分鐘唱出整部《金剛經》
    金剛經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