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循環換氣法介紹講解

2021-02-10 民族器樂



這是一種竹笛演奏技法,英文為Circle Breathing。即指在竹笛吹奏的過程中,鼻子同步吸氣,達到氣流不斷,演奏不停的效果。從演奏效果看,分成「長音循環換氣法」和「雙吐循環換氣法」兩種。竹笛長音循環換氣演奏法,是浙派宗師趙松庭先生於五十年代時從嗩吶等樂器上移植過來,並應用於《鷓鴣飛》、《幽蘭逢春》等趙老代表曲目中。雙吐循環換氣法,是一種亦有兩種演奏方式,分別由新派竹笛演奏家李增光先生和浙江藝術職業技術學院王彥先生探索得來,(也有說是馬世新,李增光和王彥說更為普遍)。實質上是一種快速搶氣手法,採用雙吐循環換氣演奏技法的笛子曲包括《無窮動》、《綠洲》、《麥西萊浦》等曲目。

循環換氣技法由來:

在我國有許多嗩吶吹奏家,都能使氣息不間斷地進行吹奏,獲得了廣大聽眾的讚賞。他們創造了一種特殊的換氣方法-「鼓腮換氣法」。

約在1957年間,笛子演奏家趙松庭先生,把嗩吶這一「鼓腮換氣」法運用在笛子上,定名曰「特長音演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它的方法是:在吹奏中,當第一口氣即將吹完之際(約留三分之一左右),將餘氣存入兩腮,使兩腮鼓起(比吹嗩吶時鼓得小些),然後用鼻吸氣,與此同時,將兩腮漸漸收縮,用儲存在兩腮的氣吹奏笛子,直到接上第二口氣時,又繼續吹奏。這樣一反一復,使笛音保持延續不斷。這種鼓腮換氣法,雖可解決笛子上的特長音演奏,但卻因在以下缺點,所以效果不很理想:

1、因要鼓起兩腮,就會引起口形的變化,進而影響笛子的音色和音量。

2、鼓起兩腮,不但吹起來很費勁,同時也不雅觀,容易引起觀眾為吹奏者擔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影響樂曲的演奏效果。

3、氣的儲存量小,強度較差,往往不能吹奏高強的特長音和大段樂曲,易使笛音中斷。

這種「鼓腮換氣法」使用在嗩吶上效果不錯,而照搬在笛子演奏中就不很理想呢,通過研究和實踐找到了如下原因:

1、因為嗩吶是雙簧管樂器,它是用嘴包住扁圓形的哨子,用氣息去吹,使哨子振動發音。也就是說,只要有氣基本上就可以吹響。所以,當你鼓腮之後口形外表雖已變化,但並不影響嘴裡(口腔內)的吹奏形態。笛子是吹孔樂器,它是靠「風門」,將氣息恰當地送入吹孔而發音。所以當兩腮鼓起之後,口形就不能保持原樣。風門就要引起變化,故笛子也就不能正常發音。

2、嗩吶上大多還有一個檔片,這個檔片可以幫助嘴的控制,在鼓腮之後,雙唇有力地頂住檔片,這就大大增加了兩腮的壓縮(控制)力量。也就有力地增大了氣的儲存和排氣時的壓力。而笛子上卻不能裝置和使用這個檔片。

五十年代末,演奏家們在原鼓腮換氣(特長音演奏)的基礎上,通過反覆琢磨,練習和演奏實踐,使這一技巧更加充實、完整和規範並把這一技巧定名為「循環換氣」法和從理論上作了文字總結,於1962、1963年,先後兩次在《解放軍歌曲》上發表。這種「循環換氣」法,解放了鼓腮換氣法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1、可以使吹奏中的口形不產生任何變化;

2、不致使觀眾因鼓腮而分散注意力,不但可以吹奏特長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樂曲。

3、擴大了氣的儲存量,不但可以吹奏特長音,而且也可以吹奏高音和整段樂曲。

循環換氣法種類和練習方法

循環換氣法有兩種:第一種為長音循環換氣(旋律循環換氣實為長音循環換氣法在演奏中的應用);第二種為雙吐循環換氣。下面分別介紹:

一、長音與旋律循環換氣

此種循環換氣是所有循環換氣的基礎和前提,不掌握這種換氣法,其它兩種循環換氣就無法學會。

循環換氣法比較難學,在初練時,除刻苦學練之外,還要細心尋找規律和突破點,循環換氣究竟難在何處?

表面上看好像是換氣二字,其實是難在換氣時「循環」上。而使氣息循環不斷的突破點又是在「呼」與「吸」上。呼、吸二項對比,主要又難在呼氣同時的吸上。也可以反過來講,它難在吸氣同時的呼上。再進一步分析,與吸氣的同時的呼氣,氣又是從何而來?是來自胸、腹還是口腔?當然是口腔(下頜部),所以在吸氣時的同時,下顎蓄氣的呼出是循環換氣法的最關健之處。

長音循環換氣在練習時,首先將舌頭(舌根)往內(後)收縮,使喉腔形成發「歐」音時的形態。當你發出這個音後,下顎必然會向外(下)擴張,喉腔也隨之擴大,口腔內的空間圓而大。在呼吸的運用上,和「鼓腮換氣法」差不多,每當你即將吹完一口氣時(約留三分之一左右),就將舌頭(舌根)往後收,把氣存入喉腔(下顎)處,要儘量增大氣在喉腔的儲存量,然後用鼻迅速吸氣(吸氣時小腹往裡收,把氣往上提)。記住,在與鼻吸氣的同時,下顎往上收縮(舌頭自然向前伸去),使儲存的氣根據樂曲的需要用顎收縮的不同壓力將氣壓出,吹響笛子,保持笛音的不斷。當第二口氣吸進之後,應迅速接上去,這樣反覆循環就可使笛音不斷。

開始練習時,可先用曲笛練吹低八度「1」、「2」、「3」三個音(即平吹),待掌握到一定程度後,再練其它的音,或換梆笛、中音笛進行練習。

練習可分以下三步:

第一步:先練習儲氣和呼氣。先用下顎儲存氣的呼出,把笛子吹響。方法是:

1、舌根往內(後)收縮,形成發「歐」字音的形態,把氣儲滿下顎部。

2、下顎往上收縮(舌頭自然向前伸)把儲存的氣排壓呼出,此時最重要之點就是保持住吹笛時的口形,風門不能變化,不能抖動。否則,笛子就無法吹響。音吹得越長、越響越好。

第二步:在第一步完成的基礎上,加用鼻子吸氣。這裡要注意:

1、吸氣要快,先一口氣一口氣的分解練習,不要急於去連續進行。

2、一定要在呼(吹)氣的同時用鼻吸氣(即口呼鼻吸同時進行),這一步比較困難,但只要第一步打好了基礎,也是容易掌握的。

第三步循環不斷地連續練習,練習這一步時的關鍵在於從鼻子吸進氣之後又要轉送到肺部,然後呼出去。這時,鼻子和嘴需要一個連接轉換過程。變在這個轉換之中,往往易有一個斷續的痕跡,這是初學者普遍遇到的難題。要解決這個難題,在日常練習時一定要注意:

1、全身不要過於緊張,特別是口腔、鼻腔要有意識地放鬆弛一些。

2、加強小腹(丹田)的控制,以減輕口腔的控制力和緊張感。

3、初練時,每到口吹鼻吸兩動作轉換這際,可將氣息縮小,使音弱下來,慢慢地去完成轉換過程。

4、在兩動作(吸與呼)轉換過程中,頭部和上體儘量不要幌動,應保持平穩。

只要注意到這幾方面,細心摸索練習,就可以很快突破這一關的。平日最好在笛子上練習,但在沒有笛子的情況下,也可以進行練習。方法是:

1、把某一隻手(左右都可以)抬起,手心對著風門(嘴)練習換氣,依靠手心的感覺,來測量你我氣是否集中,有無中斷。

2、用循環換氣方法來練習吹燈(蠟燭)要使燈火擺動,但不能使它熄滅,來測量你的運氣是否連貫、均勻。

3、民間藝人過去練習嗩吶的鼓腮換氣法時,常用一節空心小棒,插入水中練吹,使水泡不停斷地翻滾來練習吹、吸兩動作的連續轉換。這一方法雖不太適用於笛子,(因為在吹笛子時,要時常改變用氣的力度、角度和口形),但用來練習呼吸動作也還是可取的。

在練習過程中,可逐步將嘴與目的物(燈或手)的距離由近漸遠地拉開,以測量你的氣量是否增加。在練習和運用這一技巧時,總括起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吸氣的動作要迅速。

2、第二口氣接上去時,一定要連貫均勻,不可時多時少,時緩時急。

3、在吹奏時,光可稍下俯一些,不可直硬挺仰。這樣可使喉腔有力地擴大,以增加口腔和喉腔的控制力。

4、在換氣的過程中,小腹要始終保持控制狀態,不可鬆軟,以免失去控制。

5、身體要平穩,不可上下前後倒斜抖動。

6、為使笛音柔細動聽,而且便於換氣,遇到長音時,可加用本位或下位虛顫音(即指震音)相助。

笛子運用循環換氣的代表曲目有《鷓鴣飛》(趙松庭作曲,記住不是陸春齡老師的那個版本,陸老屬於南派笛風,不用循環換氣的)、《三五七》(趙松庭改編)、《幽蘭逢春》(趙松庭、曹星創作)。

二、雙吐循環換氣

雙吐循環換氣,一說為是四十多年前的1966年,由當時的內蒙古藝術學校學生馬世新開始練習,1971年在其笛子獨奏曲中使用的技法。近十幾年來一些演奏家發展運用的,它難於長音特環換氣。但又不及長音與旋律循環換氣使用廣泛。

在吹奏單吐、三吐時,由於可以採用搶氣的方法,使吹奏不間斷地進行,而在吹奏雙吐時,是不能搶氣的。過去往往都是利用半拍或四分之一拍的空隙時間來換氣,這就使連續的十六分音符的雙吐不得不中途停斷。雙吐循環換氣的發展就解決了這一難題。

雙吐循環換氣有兩種吹奏方法,吹奏者可以選練其一,或兩者全學。現分述如下:

第一種是前音換氣法。所謂前音換氣法,就是在「吐庫」的第一個吐字的位置上換氣。在換氣時那個吐字發音,應變成「普」字發音。「普」音是利用下頜的蓄存氣,壓衝而出,使雙唇碰開之音。在此普字衝發的同時,鼻子吸氣並很快轉換,接上正常的吹奏,使笛音不停不斷。

第二種是後音換氣法。所謂後音換氣法,就是在「吐庫」的「庫」字音的位置上來換氣。其方法同第一種一樣,只不過庫字音要變成由下頜壓衝而出的「虎」字音形。

它們的練習方法如下:

(1)循環換氣的基本方法,同前面所介紹的相同,這裡不再述。

(2)用下頜(喉腔)處的儲存氣先吹響笛音,它於吹奏長音換氣不同之處是,氣流從下顎處壓時要短、猛而有力,氣速要快,使之能有力地衝響一個吐奏音。口形發音的「普」或「虎」要首先進行單吹練習,能把音吹響,吹結實。這裡要注意「普」「虎」兩音不是從丹田衝出的氣,而是胸腹都處在有控制的止氣狀氣,只由下顎的蓄氣衝壓而得。

(3)當「普」或「虎」能把笛音吹出吐奏音的效果時,接著就練習舌頭的連貫動作,把「普」或「虎」與「庫」連結起來練習。前音換氣是,當舌頭隨著下顎壓出的氣流伸向前發出吐音,立即利用舌的慣性力,從根部急發出「庫」字音。這樣就把「普」與「庫」連起來形成雙吐。而後音換氣則是當「吐」字音發出之後,用下顎所存之氣,迅速衝壓出「虎」音的同時搶吸,並準確無誤地再接發「吐庫」演奏下去。

(4)特別注意的是,在練習過程中,每發「普」或「虎」音的同時,一定要用鼻急速而靈巧地搶吸一口氣。雙吐循環換氣的難練之處,也就難在這裡。它比長音循環換氣時,要求吸氣與呼氣(下顎壓出的氣)動作更快而敏捷。

(5)由慢練開始,找到正確方法後,漸次加速為宜。

(6)先從第三、四兩孔的中音區練起,逐漸擴大音區。

(7)以上練習達到要求時,即可進行同音的雙吐換氣練習。

笛子運用雙吐循環換氣的代表曲目有《綠洲》、《無窮動》等。

笛子吐音循環換氣技巧的練習與掌握

吐音循環換氣比起長音循環換氣來有許多限制。這些限制,除了時間上的以外,主要的就是有它機械式的規律性——換氣規定在1/4拍位的「補」字上。在快速的雙吐進行中要循環換氣,這時大腦除了要支配氣管在1/10秒或更短的瞬間完成違反常規的呼與吸同時進行的動作外,還要支配手指等器官的動作配合協調而不出差錯。這無疑給想掌握此種技巧的演奏者帶來很大的困難。然而,只要方法運用得當,並付出艱辛勞動,儘管困難還是能學會和掌握這一技巧的。自從關於此技巧的論文發表後,許多笛子愛好者來信說對此技巧仍感神秘而不能理解;也有人說已初步掌握卻提不高了,無法用於實踐。為了能使更多的人掌握並能在實際演奏中運用這一技巧,筆者特將吐音循環換氣的練習方法以及一些個人的體會寫出來,奉獻給廣大的笛子演奏者。

(一)先決條件

吐音循環換氣技巧,是受長音循環換氣技巧的啟發而產生。兩者的原理是一樣的,要學習吐音循環換氣技巧,必須先掌握了長音循環換氣技巧。這是學習吐音循環換氣技巧的先決條件。

(二)要有紮實的吐音基本功

有些演奏者長音循環換氣技巧能運用自如,而吐音基本功底較差,學習起吐音循環換氣也就顯得困難。因此,有必要加強吐音基本功的練習,使吐音的力度、速度和清晰度都達到比較高的水平,從而為學習、掌握吐音循環換氣技巧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掌握要領

學習吐音循環換氣技巧的要領是:換氣拍位只能在「吐補吐苦」的「補」字音,而非其它任何音。這是掌握這一技巧並使其應用達到理想程度的關鍵。

(四)要有很足的口勁及風門大小變化的控制能力

知道了要領,還需注意在實際吹奏中這個「補」字是不能發出聲來的,只是以發出這個字(虛音)所形成的口形來使嘴唇及兩腮收縮緊逼而縮小風門。這時的風門比起用氣管裡的氣吹奏要來得小。為什麼在循環換氣中吹同一個音會有大小不同的風門?這是因為,要使笛子發出聲音,氣息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有一定的衝擊力度;二是要達到一定的流量。通常吹笛子,所用的是肺內的氣,通過腹部的收縮(加壓)使吹出的氣流具有一定的衝擊力度和流量,從而吹響笛子。這時的風門相對來說是稍大的。而在實施循環換氣時,由於是利用口腔裡的氣,壓力和氣息量都有限,因此只能通過縮小風門使氣流束變得細小而集中、流速加快,才能達到吹響笛子所需要的起碼的衝擊力度和流量。

然而,要想取得實際效果,還必須具有很足的口勁。有的初學者在練習吐音循環換氣時,往往會發出「補」的聲音來。究其原因,就是口勁不足。這不但影響了演奏效果,而且想提高速度也很困難。因為,發出了聲音,風門就不是縮小了,而是無規則擴大,氣流束也就分散、不集中。這樣,用氣管裡來的氣所吐奏的音與換氣所吐奏的音之間,就會出現輕重、強弱、高低的差別,從而使整個吐音循環換氣的過程顯得不圓滿,有痕跡。可見,要想吹好吐音循環換氣,必須加強口勁的訓練、提高口勁的力度。同時還要加強嘴唇對於風門大小變化的控制能力訓練。因為旋律分高、中、低不同的音區,吐音循環換氣不可能只在最容易實施的音區內進行,不同的音區要使用不同的口勁力度,要想達到應用自如,就必須具有能適應任何變化的嘴唇控制能力。

(五)在笛子上進行分階段漸進式的吐音循環換氣練習

第一階段:在笛子上進行不動手指的單音吐奏練習。

這個階段要分三步走。

1、首先在中音區上進行練習。這個音區的音比較容易吹響,相比之下費氣、費力不大,口勁、口風要求適中,初學者先在這個音區上練習較宜。

2、接下去在低音區進行練習。低音區雖然相比之下省氣省力些,但在吹低音時口勁比較松、風門也稍大,而吐音循環換氣卻要求口勁逼緊、風門小,這就產生了矛盾,且給練習和掌握這一技巧帶來困難。因此,在低音區進行練習時,音一定要吐得短促,否則會出現音不清楚、似連在一起而不象吐音的現象。

3、最後在高音區上進行練習。由於高音區吹奏費氣費力,且用口腔裡的氣吹吐音時氣又顯得不夠,加之口勁力度等因素,就不容易吹響。故需特別加強練習。

這個階段練習的目的:一是為找準1/4換氣拍位(「補」);二是為了加強和提高口勁力度。練習時注意不要急於求成,應由慢到快逐漸提高速度,使吐音循環換氣的動作由逐步適應、習慣而變成規律性的自然動作。通過練習,要求吐音循環換氣時做到兩個一樣:音高一樣,音響一樣。也就是不留痕跡。

第二階段:在笛子上進行配合簡單指法的吐音循環換氣練習。

這個階段也要分三步走。

1、首先在中音區進行練習。

2、接下去在低音區練習。

3、然後在高音區進行練習。

這一階段的練習,目的主要是鞏固換氣拍位的習慣動作,使之不會因為加進了手指的練習而變得混亂。關鍵是吐音循環換氣與手指的配合。由於換氣是在規定的1/4拍位上進行的,在不加手指動作吹單音時1/4拍位較容易辨別,一加進指法這個規定的1/4換氣拍位就不容易找到了。這是因為,大腦還要同時指揮手指等器官的動作,一腦多用更增加了難度。所以在練習時應從慢開始,待吐音循環換氣與手指動作配合協調以後,再逐漸加快速度。

第三階段:在笛子高、中、低不同音區配合較複雜指法的吐音循環換氣練習。

這一階段是吐音循環換氣的應用練習。由於指法複雜,更加大了難度。特別是快速吐奏中,換氣拍位的不同音高,要求嘴唇對氣息有極高的應變控制能力。因此,這一階段的練習必須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具備了前兩個階段練習打下的基礎,對第三階段的練習堅持不懈,達到理想的自由王國也就為期不遠了。

點擊連結欣賞

古箏三重奏《蝶韻花飛》

古箏協奏曲《雲裳訴》

王譯茁愛徒七歲楊藝馨演繹【漁舟唱晚】

古箏唯美獨奏《天空之城》《菊次郎的夏天》,一靜一動間別有韻味~

【音樂廳】《太陽的後裔》——古箏版插曲

陝西古箏曲《惙》演奏:央央

《和楽・千本櫻》日本傳統樂器和現代樂器結合

又是一年結婚季,古箏版《咱們結婚吧》清新來襲~

賞析:《春到湘江》,古箏與竹笛的完美搭配

笛子獨奏曲,《西湖春曉》賞析

竹笛《鄉歌》賞析

致敬經典--周子雷陶笛系列作品集(一)《天堂電影院》欣賞

——陶笛MV《日光》,江維峰、趙方演奏

《紫色熱情》趙洪嘯演奏

陶笛吹奏——《滴答》-趙方


相關焦點

  • 葫蘆絲循環換氣法
    練習循環換氣有四個注意4在練習循環換氣的時候,要注意四個方面:第一.練好循環換氣一舉數得6第一.循環換氣練好了,可以解決連續快板的換氣難題。循環換氣練好了,可以自如地吹奏很長的長音了。在我們需要吹奏一個長音時,如若氣息不夠,可以用循環換氣法來補氣,想吹多長吹多長!
  • 光遇笛子復刻先祖在哪-光遇笛子復刻先祖位置介紹
    光遇笛子復刻先祖在哪?很多玩家要兌換笛子復刻先祖,那麼就需要先找到這個先祖的位置。本次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了光遇笛子復刻先祖位置介紹,希望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光遇笛子復刻先祖位置介紹  一、笛子先祖位置介紹  笛子先祖在雲野右邊的隱藏圖裡,位於完整的大塔底下。
  • 光遇笛子救護車怎麼吹?笛子樂譜救護車分享[多圖]
    光遇笛子救護車譜子是什麼?笛子樂譜怎麼吹?大家比較關注的是這個樂譜的流程,18183小編這就將笛子救護車樂譜的具體內容分享在下面,不知道怎麼吹的玩家也可以趕緊看看,多了解一下笛子樂譜的詳情和吹的技巧。
  • 簡單介紹一下我國的民族樂器笛子
    提起笛子,可以說是人人都不陌生,上至國家專業的樂隊下到尋常百姓家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作為一種吹奏樂器,笛子是深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的。那我要問了,您見過笛子,您了解笛子嗎?那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一起簡單的了解一下笛子:一、笛子的歷史有多長要說這笛子的歷史,您可能想不到,它距今已經有九千年的歷史了。也就是說從新石器時代笛子就誕生了。它可是我國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吹奏樂器。
  • ——王相見笛子獨奏曲《渭水秋歌》賞析
    (宋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下面,還是要追根尋源來介紹一下王相見笛子獨奏曲《渭水秋歌》前世今生的來龍去脈。為了撰寫此文,我在瀋陽空中採訪了王相見和李曉舟。關於《渭水秋歌》的創作,即為什麼會創作這樣一首笛子獨奏曲,亦即《渭水秋歌》創作的初衷是什麼?通過對王相見的空中採訪,初步探究其原由。首先從個人曲風來探究《渭水秋歌》之立意。
  • 蔣國基先生談如何吹笛子、怎樣吹好笛子
    愛好應有強烈的「責任感」和毅力,對笛子產生特殊的感情,才能使自己的技術不斷長進,精益求精,一有空就摸摸它。有機會就聽聽別人演奏,更要緊的是,除了「摸摸」和「聽聽」以外,還要不斷地「想想」,以上這些,雖然很容易接受,但是不容易做到。我吹笛子20年,直到最近幾年才算基本做到「三者並進」。笛子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了, 經過千萬人的摸索,積累了無數寶貴的經驗。
  • 《Sky光遇》笛子先祖兌換表怎麼樣 笛子先祖兌換表一覽
    導 讀 【九遊攻略】Sky光遇笛子先祖兌換物品是什麼?
  • 中國民族樂器——笛子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國民族樂器更是具有獨特魅力,今天我就帶大家來了解中國民族樂器笛子一:笛子的歷史1,遠古時期遠古時期,先輩們利用飛禽的骨骼鑽孔發出聲音,用其聲音誘捕獵物傳遞信號,這也就誕生了我國最古老的樂器——骨笛。這也是笛子最早的形態骨笛
  • 笛子初學入門教學
    笛子入門這編文章的主旨是簡單介紹竹笛這種樂器,以及相關的入門技巧知識。學完之後可以做到吹奏簡單的樂曲,所以並不會太深入地介紹演奏技法。笛子的演奏主要是靠氣息、舌頭、手指三者的配合,以下內容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做出初步的了解。想要更多笛子教程,可以進入樂器社主頁查看樂器教程。
  • 中國民族樂器百科-笛子
    中國民族樂器百科中,笛子是中華民族歷史最悠久的吹管樂器之一,並且受到了世人的喜愛和大力推崇。有關我國笛子的發展歷史、制笛用材料、笛子種類等知識大全本文逐一為您詳細介紹。一、笛子基本知識概述笛子是我國民族樂器中最古老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族樂器。笛子常常在民間音樂、戲曲、民族樂團等重要音樂形式中使用。笛子的音色婉轉而悠揚,響亮而清脆,吹奏者笛聲陣陣,令傾聽者無不醉心於它。
  • 好學保安成了社區「笛子演奏家」
    好學保安成了社區「笛子演奏家老宋每每聽到這樣的誇讚,總是笑笑:「有人喜歡聽我吹笛子,我就已經很滿足了,還圖什麼出名啊!」  很早就有個夢想  吹笛子屬於「無師自通」  居民口中的這個老宋,名叫宋志英,今年58歲,是上城區清波街道清波門社區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不識樂譜的他,卻有著一手吹笛子的功夫。每天,他都會用悠揚的笛聲,給社區居民帶去美好的心情。
  • 最簡單的方法讓你快速上手笛子花舌技巧!!!
    作用:花舌是笛子演奏必不可少的技巧之一,它適於表現歡快、熱烈的情緒,能增加笛子的音量,狀如急風驟雨,具有強烈的氣勢,另外也能奏得如淙淙流水,歡快流暢。雖然如此,但它卻不像吐音那樣運用廣泛,因為在一首樂曲中,如果花舌過多,則可能使人感到繁雜吵鬧,因此更準確地說,花舌在笛子演奏中,則更多地是擔任點綴的作用。
  • Sky光遇笛子先祖兌換表
    18183首頁 光遇 Sky光遇笛子先祖兌換表 Sky光遇笛子先祖兌換表 來源:網絡
  • 怪物獵人世界笛子輸出打法攻略 各種類笛子音色、配裝詳解
    怪物獵人世界笛子職業作為大多數玩家的輔助位而存在,而這篇文章帶來的是MHW中笛子的輸出打法,那麼在怪物獵人世界中笛子有哪些音色?笛子的配裝又是如何?下面來看怪物獵人世界笛子輸出打法攻略。1、笛子補血不方便笛子補血需要收刀,然後才能喝藥,為了救命,就必須花3點配裝點,配出收納(實際也沒加快多少)。然後才能喝。
  • 中央音樂學院陳柏安笛子碩士音樂會將舉辦
    袁非凡,著名笛子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並大量涉足笛子領域的原創作品創作、名曲編配、中外經典名曲的移植與改編等,集教學、演奏、創作、研究於一身。創作有:笛子獨奏曲《水.落花》、《青梅竹馬》、《韻》、《繽紛》、《玲瓏》、《嬋娟》、《孤鴻影》、《醉逍遙》、《秋水伊人》、《炫》等。
  • 淺論笛子宗師陸春齡先生的笛子藝術成就
    陸春齡先生陸春齡先生是中國近代笛子四大宗師之一,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曾任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上海民族樂團獨奏員、上海江南絲竹學會會長。陸春齡先生被譽為「中國魔笛」,本文淺論一下陸春齡先生的笛子藝術成就。2017年,陸春齡先生獲大世界金氏世界紀錄——最高齡笛子演奏家。陸春齡先生是當之為愧的「笛壇老壽星」和「藝術常青之樹」,是最長壽的笛子大師。三、笛齡最長最遲從1940年19歲開始(應該會更早),陸春齡先生就正式踏入笛壇,即使去世前幾年不算,陸春齡先生的笛齡也應該在70年左右。
  • 最正確笛子吹奏指法
    或許還有人多新手對於笛子指法不是很了解,相信大家看了下面的這個笛子教程,對於笛子指法會有一個更深的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