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周前,網上一則女孩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大火,累計有幾千萬的點擊量,和號販子打過交道的患者,有人花了大價錢,有人上當受了騙,還有人甚至覺得號販子和醫院穿一條褲子有利益勾連。關於號販子大家怎麼看,先來看看記者的街頭調查。
關於號販子 大家怎麼看
在街頭調查中我們發現,受訪者中向號販子買過號的人不在少數,幾乎達到了50%。但即使是與號販子交易過不止一次的人都對他們很反感。
記者:你是跟號販子買的號嗎?
患者:對,我之前買了,因為那時候排不上號。最好還是不要有號販子。因為號販子太多了,普通人就掛不上號,所以就是來多少趟也掛不上。
市民:他不光是說給你弄號,還引你到別的地去,拉到別的地,賣了號,然後再跟你賣藥。
患者家屬:我其實也是挺討厭的,因為這相當於是,妨礙了就醫的公平公正。
對於如何剷除號販子,大家也是各有說法。
患者:這個醫院不是有保安嗎?有保安他應該負起責任來,原來我們掛號的時候,保安都不管,現在我看沒有。
市民:醫院得加強內部管理,要不是他們和醫院有關係這號能弄出來嗎,窗口沒有他們手裡有。
患者:掛不上號我也不買號販子的,如果大家都不買,沒有市場他們就消失了。
北京:「神通廣大」的號販子
其實,號販子的出沒也有季節性,春秋兩季疾病高發,也是號販子掙錢的黃金季節。春節前,北京市已對他們狠狠打擊了一輪,號販子當時在很多大醫院都銷聲匿跡了。
這段時間情況又如何呢?記者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進行了調查。先來看看打擊力度最大的北京的情況。
2月23號早上7點多,記者來到北京市海澱區一家三甲綜合醫院,掛號大廳裡已經排起了長隊。剛開始放號,記者看到皮膚科和骨科的絕大部分專家號已經顯示「掛滿」。
記者隨後撥打114詢問,沒號!網上預約也約不到號!走出掛號大廳時,醫院的停車管理員為記者指了一條「明路」。
停車管理人員:找那些戴帽的。到那兒找去,看有沒有。
順著管理員手指的方向,記者來到醫院對面大樓的停車場。看到兩個人圍著一輛車正在倒號。
記者:有號嗎?
號販子:有。要誰的?皮膚科還是正骨科?
記者:就溼疹的。
號販子:像溼疹的話,看田蓉、黨育平的都可以。嚴不嚴重?
記者:嚴重。
號販子:我給你找個好點的專家,我跟你問一下。
號販子對於醫院大夫的出診時間如數家珍,他對記者的病情也進行了初步研判,儼然成了半個醫生。時間不長,一輛河北牌照的白色本田車開了過來,記者發現,這就是號販子的「數據移動指揮車」。
號販子:他要看溼疹,比較好的,上午是黨育平,下午是田蓉。看黨育平吧,百分之百沒看(是新號)。
在號販子遞出的掛號單上,記者看到,掛號人名叫趙繼龍,是一名31歲的男性患者。經過商量,這個原本只有14元的號被號販子以260元錢賣出,價格上漲了17倍。
這個號是真是假?記者拿著從號販子手中買得的號,來到醫院五樓的皮膚科,找到了要看的專家。
醫生 黨育平:腳底下也有是吧?看腳底下。需要化驗真菌,結果出來後咱們再說。
出門交費,取樣化驗,最後回到診室開藥。在所有的環節上,記者用的都是掛號單上趙繼龍的名字,沒有醫務人員提出要核對實際的看病人與掛號單上的名字是否一致。
記者:這不是我的名字,可以拿藥嗎?
醫生 黨育平:可以,不需要看病卡。
在這家醫院裡,以治療白癜風、銀屑病等為專長的大專家蔡瑞康一天只對外掛出5個號,原本14元的掛號費已被號販子炒到了三千元錢,但仍然是一號難求。號販子是如何拿到這個緊俏的加號,號販子故作神秘。
號販子:就是這裡邊的醫生、護士,我們有認識的,他們幫忙可以從裡面加一個。
記者:你的意思就是多的錢給裡面的醫生、護士了。
號販子:對,他們收,剩下來的才給我們多少就是多少。
記者:每天加幾個呀?
號販子:一般加號,最多也就加5張號。假如特別好的關係的話,可以另外多加一個或者兩個。
記者來到這個一天只掛5個專家號的一號診室,看到屏幕上顯示的看病名單已經排到了12號。
工作人員:您是加號是嗎?
記者:是,怎麼加到號?
工作人員:您問問值班長,這我不清楚。這個號已經滿了。
記者:他一天看幾個號?其它在網上預約是嗎?
工作人員:一天15個。得問工作人員。
記者:找工作人員預約?
工作人員:對。醫院領導約的,找科室主任。
上海:「掛號服務」裡的秘密
對外只掛5個號,實際卻能看上15個,我們不知道,多出的這10個號是不是真的像號販子說得那樣能夠倒出去賣個好價錢?而記者在北京調查的十天時間裡,一共去了9家醫院,或多或少,或明或暗都發現有號販子的存在。那麼在醫療資源集中地上海,醫院掛號又會有什麼遭遇呢?繼續來看記者的調查。
上海的華山醫院是復旦大學附屬的一家綜合性醫院,這裡的皮膚科是全國最好的,可以說是一號難求,記者連續多天現場排隊都沒能掛上。然而在一個叫做上海慕尚跑腿服務網的網站上這事並不難,記者看到它的服務項目裡面第一項就是「掛號服務」。
記者:你們是怎麼掛法啊,是找人去掛,還是醫院裡面的人能掛出來?
慕尚跑腿網客服:我們是跟醫院內部的一些管理人員有關係,然後我們把身份證發給他,他就給我們搞好,搞好以後我們給你取去。
記者:你們那怎麼收費?
慕尚跑腿網客服:我們這兒收費的話,像他這個特色專家的話,最少得要500塊到600。
第二天一大早記者如約來到華山醫院的7樓,跑腿網的工作人員讓記者插到事先排好的隊,沒過幾分鐘記者就憑藉自己的信息在掛號臺領到了專家號。
記者:你們專門有人搶是吧?
跑腿網工作人員:我們不搶,我們不需要搶,我們裡面直接插進去加的號。
記者:直接能加進去,直接跟大夫說的?
跑腿網工作人員:這個不用管,因為這個是我們跟醫院內部的事兒,要不然也加不進去。
陳明華醫生看完病後,記者表示還有一個朋友今天沒有掛上她的專家號,能不能臨時加一個號,結果遭到了陳醫生的嚴詞拒絕。
中午11點,記者加號遭到拒絕,但剛出醫院大門就碰到一個自稱能掛上陳明華特需號的號販子,他說患者加不上的號,他分分鐘就可以搞定。沒過10分鐘,號販子果然從醫院裡拿出了用同樣名字掛出的陳明華的特需專家號,這個專家號記者給了518元,高出了正常價格近一倍。
號販子:找人去加的,不然哪兒還有號,這種事情大家都不能說的。
記者在上海採訪期間,走訪了4家醫院,發現幾乎每家醫院特色科室的大專家都有號販子利用網絡資源倒號,倒號現象已經從醫院內部叫賣發展成為網絡公開提供加價服務,存在近十家,已經成為規模化的經營模式,嚴重擾亂了正常診療秩序。
廣州:號販子「轉戰」網上倒號
專家號一號難求,有一些大醫院專家的普通號可以被炒到上千元,特需號則被炒到上萬元。而記者調查時還發現,隨著主管部門對號販子打擊力度的加大,號販子倒號賣號的產業鏈不僅越來越專業,且越來越隱蔽。再來看看較早實行預約掛號的廣州的情況。
早上六點,記者來到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最近三年來這家醫院日均門診量超過10000人次,號販子曾經十分猖獗。但在掛號大廳,並沒有想像中的人山人海,醫院周邊也沒有號販子叫賣專家號。兩年前這家醫院就開通了網上預約掛號,只有少數老年人和外地患者才會到醫院排隊掛號。現場雖然秩序井然,但掛專家號並不容易,在掛號窗口,記者想掛腎內科教授陽曉的專家號,發現當天的號已經沒有了。進入醫院指定的預約掛號官方網站,陽曉教授未來一周的號都已全部約滿了。然而當記者進入一家名為「廣州掛號網」的商業網站,工作人員卻說可以預約到陽曉教授下周二的專家號。
掛號網站工作人員:我們這邊預約掛號是要收費的,280元一次,加上60元會員費,共340元,不含掛號費。掛號費是9塊錢,掛號費是到醫院去給醫院的。
隨著微信、手機APP等網絡預約掛號平臺的廣泛應用,原來活躍在醫院的號販子轉戰到網上倒號。這家網站宣稱擁有正規號源,是南方最大的網上掛號中心。網站規定,第一次註冊掛號的,需繳納60元會員費,服務費收費標準為:單次280元,套餐為兩次500元,三次700元。網站工作人員說,他們除了運用搶號軟體大量囤積優質號源,還有特殊的掛號渠道,保證能夠掛上指定的專家號。
掛號網站工作人員: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渠道,幫你安排到這個號。
記者:安排床位收費嗎?
掛號網站工作人員:收費,床位是3800元左右。
記者將身份信息和電話號碼提交給網站,不到三分鐘就收到預約成功的信息,包括專家姓名、訂單號、流水號、就診時段等等。預約就診當天,記者來到醫院,憑身份證領取流水號,交了9元掛號費,順利拿到了陽曉教授的專家號。
建立長效機制才是治理頑疾的正解
近期,北京市衛計委、公安局、各大醫院推出「組合拳」嚴厲打擊號販子。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號販子是生長在醫院的毒瘤,也是城市管理的牛皮癬。
面對危害巨大又異常頑固的號販子,探索建立一個打擊的長效機制才是當前治理頑疾的正解。
建立溝通機制 推行分級診療
業內人士指出,「號販子」表面上看是倒賣掛號的資源,更深層面其實是優質資源供應和公平供給的問題。想要根治,首先要解決上下級醫療機構信息不通的問題,其次要大力推行分級診療的服務模式。
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 楊金生:我們要建立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和服務平臺,現在我們是上下不通的,加重了很多的負擔,重複檢查的負擔,重複用藥的負擔。
北京天壇醫院副院長 王擁軍:要分級診療,才能解決就什麼樣的病人在社區,什麼樣的病人在進大醫院,什麼樣的病人,在大醫院需要頂級專家解決。這樣能保證在分級診療,合理利用醫療資源,那麼去讓更需要的人找到更為合適的專家,那這是未來解決的一個根本辦法。
加強自律 傾聽醫患心聲
業內人士認為,解決號販子的問題,不僅需要醫療機構、醫護人員自律,同時還需要相關部門多聽聽醫、患雙方的聲音。
多部門聯動 建立長效機制
業內人士強調,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個世界性難題,絕非一蹴而就,但就目前情況看,並非沒有逐步推動的抓手。專項整治等治標之策要堅持,治本之策更要抓緊推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相關部門更要群策群力,才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
趕走號販子 大家來支招
號販子妨礙的是整個醫療秩序,損害的是全體患者的利益。究竟怎樣才能有效打擊倒號行為呢?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心官方微博從2月20日開始,在網上公開徵集打擊號販子的好辦法。短短幾天時間,就收集到兩千多條建議。
一部分網友認為,雖然醫院掛號已經實行了實名制,但是號販子往往用自己的身份證先掛上號,等找到買號的人後,用兩臺掛號機器同時操作,一邊退自己的號,一邊立刻掛上買號人的號。要想防止這種現象也不是沒有辦法:
網友一字丿開20500:首先,實名制掛號,仔細排查身份證的真假。其次,號販子一般是一個人拿親戚的身份證來掛號,此時,就可以設置一個人臉識別,若同一張臉一天之內掛號兩次之上,拒絕第三次掛號。
網友nitroglycerine:應該要像火車票那樣在網上註冊後還要本人到醫院核實,有多次退票記錄的帳號還要記錄到個人信用考核機構標記失信。
還有一部分網友認為,打擊號販子,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他們建議從專家號的投放機制上進行徹底改變。
華西醫院廖志林:病人爆滿的大醫院必須把不用大專家看的病人用流程和經濟槓桿分流。如果一流專家掛號費50元,他每次都預約一流專家,如果500,他可能就要猶豫了,如果5000,非不得已他不會看這個專家。因為這個病普通醫生足夠。
還有一部分網友主張對號販子加大處罰力度。
網友Angle冰瑩:醫院沒有執法權是個大問題,可以把執法權給醫院,有號販子直接嚴懲領導,醫院在評級時一票否決!醫生保安之類一經發現立馬開除並罰款。
網友Leonardo丶初暖:開展就醫黑名單,惡意排號扣分,扣滿12分1年內禁止在該醫院就醫。加大社會誠信檔案建設,將誠信檔案與身份證信息掛鈎,惡意掛號計入黑名單,檔案信用差的,限制其作為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
另外,一部分網友建議推行分級轉診制度,合理調度醫療資源,從根本上緩解大醫院的掛號難問題。
網友車手秦雲鵬:單純打擊票販屬於治標不治本,問題的根源在於醫療資源與需求人群的供需不平衡。要建立網上預約掛號平臺,全面聯網實名制,做到一人一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