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社會名流、娛樂明星都開始放棄美國國籍 是因為稅麼?(組圖)

2021-01-11 搜狐網

  「有人辭官回故裡,有人星夜趕考場,」雖然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公民通過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等多種方法,爭取獲得美國的永居權,但也有一部分美國公民冒著被徵高額離境稅的風險,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美國財政部與美國「國稅局」(IRS,即美國國內收入署)網站最新發布的《聯邦紀事》(FederalRegister)顯示,2015年放棄美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俗稱「綠卡」)的數量達4279人,同比增幅為20%。而這一數字在2008年,僅為231人,是2015年人數的一個零頭。

  相對3億多的美國人,這個數據或許微乎其微,但因為增長趨勢迅猛,而且離開的大多是商界、政界、娛樂界等有地位、淨值高的人物,還是引發了美國各界的關注。

  隨著近年與美國國籍「說再見」的人數不斷創新高,美國政府也由此賺得盆滿缽滿。因為,對於部分要放棄美國國籍的人而言,還有一筆不菲的「贖身費」在等著。

  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處理美國退籍稅務方面事務的律師均表示,儘管在申請退籍的進程中,美國政府不會詢問退籍的真正原因,但美國繁瑣的稅收體系是導致部分美國人徹底與山姆大叔說再見的原因。再加上美國政府正嚴打海外避稅,除了那些高淨值人士外,一些因為工作、家庭原因離開美國本土在世界其他角落生活的美國公民或者本就持雙重國籍的美國公民,也都在算筆帳:留下與離開,哪個成本更高?  

退籍人數創新高

  自2013年起,放棄美國國籍或綠卡的人數量再一次呈上升態勢。至今,已持續三年。專門負責處理美國公民退籍稅務OnlineTaxman稅務公司創始人維萊莫納(VincenzoVillamena)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這一群體的總量相對較少,但退籍的趨勢還會上升。「IRS公布的只是當年當季退籍成功的人數,但仍有不少人正在進行退籍的操作。」

  美國張哲瑞聯合律師事務所的谷歐文律師對本報記者表示,他也注意到了去年美國退籍人數創新高的現狀。「雖然較3.2億的總人口來說這一數字微乎其微,但是去年放棄美國公民身份已經是2012年的4倍,這一趨勢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谷歐文說道。今年又恰逢大選年,谷歐文表示,他已聽到不少美國公民由於政治主張的不同,揚言如果「某某某贏得總統大選,就放棄美國國籍」的說法。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人要急著與美國國籍或者美國綠卡說再見呢?維萊莫納總結道,就他接觸到的客戶而言,這些人絕大部分原本就居住海外,或者擁有雙重國籍,極少是呆在美國本土卻非要為了放棄國籍去海外的。當然,不排除一些在美國本土工作、年薪動輒千萬美元的企業高管。比如,臉譜網(Facebook)創始人之一的愛德華·薩維林(EduardoSaverin)就在2012年Facebook要上市前就放棄美國國籍,移民新加坡。谷歐文還告訴本報記者,他所遇到的退籍客戶中還有2位華人的身影,分別為上市公司老總及企業高管。

  近來,現年51歲的英國倫敦市長鮑裡斯·詹森(BorrisJohnson)就不止一次地表示要放棄美國國籍。「碰巧生在美國,我有了美國國籍,現在我必須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他去年2月在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如此表示。據說,他一直在進行脫離美國國籍的操作。

  那些放棄美國國籍的名人還包括知名風投家吉姆·羅傑斯、「新興市場教父」麥樸思(MarkMobius)、全球化投資先鋒約翰·鄧普頓(JohnTempleton)等。與這些身價萬億的土豪相比,還有不少出生在美國、但在實際生活與工作中與美國沒有任何聯繫的普通民眾,因為雙重國籍的存在,使得他/她的生活充斥著美國的影響。

  本報記者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官網上看到,在羅列的美國公民服務中就有「預約放棄國籍」這一項。其中,要放棄美國國籍或者綠卡,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必須在海外;需親自前往美國駐所在國的外交機構(領事館或大使館);進行宣誓。而且,解釋條文中也寫明,不能通過郵件或者代理機構組放棄美國國籍流程,也不能在美國本土提出上述訴求。網頁還善意提醒道,「等待華盛頓批准放棄美國國籍的時間至少需要6~8周。」

  贖身費得多少?

  但是,要徹底與美國國籍或者綠卡說再見,沒那麼容易。面對不斷有人放棄美國國籍與綠卡,美國政府已在2014年將退籍或放棄綠卡的手續費,即註銷護照的費用從450美元上調至2350美元(約合15275元人民幣),漲了數倍。維萊莫納告訴本報記者,隨著退籍的人越來越多,不排除註銷護照的費用會上升。

  ButlerSnow律師事務所為退籍人士進行稅務規劃的克裡斯·麥克勒莫(ChrisMcLemore)認為,這筆費用更多地被用來美國在全球各地的大使館或者領事館針對退籍事務的開支。「原先,領館或者使館一個月可能只要應對5個人的退籍事務,但現在,人數猛地翻了10倍,工作量也可想而知也加大了。」他說道。

  自2014年秋以來,美國政府已收入高達1260萬美元的「贖身費」,比過去6年總和的2倍還要多。人均2350美元的護照註銷費,僅僅是「贖身費」的一部分。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的美國退籍稅務方面的律師都提到了「離境稅」(exit-tax)的存在,成為了檢驗那些退籍者決心的「試金石」。

  谷歐文強調,這些人首先要有5年的美國完稅證明;其次,如果擁有200萬美元以上資產(包括海外資產、工資、房產、退休金、藝術品、珠寶、股票等),或者近5年所得稅年均淨繳納金額達到15.7萬美元(按2014年標準),那麼就要被課以「離境稅」。其額度取決於他們所有資產變現後的價值。「離境稅」按照收益計算,66.8萬美元以下免稅。個人退休帳戶(IRA)及其他遞延稅款帳戶的遞延收益按普通稅率徵稅,最高39.6%。

  在麥克勒莫看來,「離境稅」的存在,使得放棄美國國籍或者綠卡的代價更為「昂貴」。他表示,一些高收入人群甚至花費2萬美元聘請一隻專業的稅務處理團隊,來理清退籍所需要支付的「離境稅」。

  而且,支付高額稅款的痛苦還沒那麼簡單平息,一些過去放棄了美國國籍的人再往後的幾十年裡不斷為此買單。「這真的使大家感到困惑,」麥克勒莫說道,「你走進大使館,就退籍進行宣誓,上繳了美國護照,已經放棄了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所擁有的法律權利,但在某些情況下,你依舊與美國有千絲萬縷的稅務聯繫。」

  Facebook創始人之一的薩維林儘管已移民新加坡,但他依舊得為自己持有的Facebook的股票收益和其他資產向美國政府交稅。他在一份聲明中提到,「我有責任並將支付數億美元的稅款給美國政府。我已經支付了一部分,並且將會以我作為美國公民期間所賺取的財富為限繼續繳清應繳稅款。」

  當時有好事的美國媒體替薩維林算了筆帳:Facebook上市之際,按其發行價區間上限計算,薩維林所持的5310萬股價值高達38.4億美元。倘若他不放棄國籍,薩維林需要繳納的稅金至少6億美元,但在他「脫美」之後,由於新加坡並沒有資本利得稅這一項稅目,因而他只需要再向美國政府補交1.5億美元的離境稅即可。

  維萊莫納對本報記者表示,甚至,在一些極端情況下,有些人交了「離境稅」之後,如果他們的資產被美國公民繼承,還可能會再繼續被要求繳交遺產稅。

  稅負不是全部動因

  美國是經合組織(OECD)中唯一對公民在全球任何其他地方獲得的收入都進行徵稅的國家。該納稅義務還覆蓋至在海外出生的美國人的子女。全球範圍內,除了美國,還有非洲的厄利垂亞對公民全球徵稅。

  71歲的尼爾森(Donna-LaneNelson)已在2011年放棄美國國籍,當時已成為瑞士公民6年,在日內瓦居住了近20年。談起退籍經歷,她形容好比「一次離婚」。而促使尼爾森真正放棄美國國籍的原因,是因為瑞士當局威脅她,要關閉她的銀行帳戶,因為她是一位美國人。再加上在海外填寫各種報稅登記表格,對年事已高的尼爾森而言,根本跟不上美國國內複雜的稅收政策。

  擁有美國與德國雙重國籍的高曼(EzraGoldman)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德國政府從不要求我申報、填寫和我在海外取得的收入,」高曼說道,「但是,作為一個美國公民,我必須申報在全球的收入,並進行納稅。」而困擾高曼的是,他曾嘗試在當地銀行用美國身份開帳戶,想進行生意投資。銀行工作人員卻建議他用德國身份開帳戶。

  出身在美國的蘇珊娜·赫夫曼(SuzanneIclefHerman)12歲時便隨家人移居到加拿大,她既沒有為美國企業工作過,也對美國的稅法一竅不通,但是當她出售了在加拿大的一套住所時,卻收到了一張六位數的稅單與罰單。這讓她大吃一驚。為此,過去2年中,她一直諮詢精通美國稅務的律師,補填了一系列文件後,繁複的稅務法則、雙重稅收的規定,使得赫夫曼去年再三思索後,決定放棄美國國籍。

  對於詹森而言,這位倫敦市長也不得不每年像其他美國在海外的公民一樣納稅,甚至出售自己在倫敦房產所得的收入都要給美國上繳一筆不菲的「資本利得稅」。

  維萊莫納告訴本報記者,他的客戶總是對美國名目繁多的各種稅收以及繁瑣的報稅程序抱怨頗多,「我們正處於一個非常敏感的經濟時期,政府總是千方百計地增加稅收,來彌補各種成本。」美國國稅局估計,美國公民不為海外資產報稅的現象,之前已造成美國國庫每年高達1000億美元的損失。

  「美國人並不希望將他的隱私向美國政府公開,尤其是那些在海外工作、生活的美國公民,他們並沒有享受到相應的服務,卻還得向美國政府繳稅。」維萊莫納指出。

  當然,那些放棄美國國籍或者綠卡的美國人絕不會將「稅務繁瑣」的理由冠冕堂皇地掛在口上,畢竟在此後入境美國時會冒著被遣返的風險。根據《裡德修正案》(HEART法案)規定,以避稅為主要目的脫籍公民不得再次加入美國國籍。此外,放棄公民身份之後的10年之內,只要一年當中在美國居留的時間超過了30天,向美國政府繳納所得稅就依然是必須的義務。而且,美國國稅局有權追查該公民過去5年內漏報的海外收入,而因為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將會加大追查力度。

  儘管與加拿大、歐洲一些國家動輒40%以上的企業所得稅相比,美國的稅賦並不算太高(2009年後,美國聯邦公司稅率從15%到35%不等,加上州稅,最高稅率為39%),但其他國家的優惠稅收政策也不時地向部分高淨值美國人招手。比如,頗受這些高淨值人士青睞的低稅國家新加坡、瑞士、盧森堡、開曼群島等。資料顯示,新加坡目前的稅率為0%~22%。除了較低的企業和個人所得稅,新加坡也不徵收資本利得稅,同時不對銀行利息和股息徵稅,並且,新加坡已取消遺產稅;盧森堡不對非本地居民的資本收益、銀行利息或股息徵稅;開曼群島則被稱為「避稅天堂」,徵稅額為0%。維萊莫納表示,他的一些客戶退籍後就馬上移民中國香港或新加坡。

  除了稅賦外,在谷歐文看來,另一個原因便是美國人政治觀點的不一致。已在美國待了15年的谷歐文認為,美國整個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正越來越極端化(polarized):保守派越來越保守,自由派越來越靠近社會主義。2016年的大選以及最高法院法官斯卡利亞的辭世都會對美國未來20~30年的政治環境產生巨大影響。

  美媒將這一現象稱為「選舉後遺症」。2004年共和黨的小布希和民主黨的約翰·克裡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對弈後,美國社會就出現了嚴重的「選舉後遺症」,申請移民到加拿大的美國人翻了三番。厭煩美國政治、不滿政府理念,也成為了部分激進的美國人放棄美國國籍的原因。

  當然,對於詹森之類的政治家而言,出於競選英國下屆首相的需要,向英國「效忠」是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考慮。更早一些,希臘前總理帕潘德裡歐(AndreasPapandreous)也是出於政治需要,放棄美國國籍。

  FATCA推波助瀾

  接受本報採訪的律師都還提到了美國國會2010年通過、於2014年7月生效的《美國海外帳戶納稅法》(FATCA),認為後者對當前的「退籍潮」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法案要求外國銀行找出並仔細檢查金額不低於5萬美元(約合32.5萬元人民幣)的美國帳戶,然後將這些帳戶情況報告給美國稅務部門,或者預扣30%的分紅、利息等收入,並將這筆資金交給美國財政部,否則面臨2萬~70萬美元不等的處罰。

  但按照美國法律,如果在當地國家已經納稅,只需向美國提供相關繳稅證明,就可以在美國獲得免稅額(中美之間也有相關協議)。也就是說如果當地國家稅收標準超過美國,那麼就不用納美國的稅了。只有納稅額少於美國,才需要補繳。

  美國人馬克(MarkSpitalnik)十多年前來到中國,從醫療律師起家,如今在中國開了家養老機構ChinaSeniorCareInc.。每年,他都必須按照FATCA的規定就他個人及公司向美國稅務局進行海外資產申報。

  儘管該法案的初衷旨在打擊美國公民和企業海外逃稅漏稅的行徑,但也使得簡單的海外資金操作變得複雜,給至少760萬生活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美國公民帶來麻煩。

  一些國外金融機構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選擇公開名下美國公民的帳戶情況,另一些外資金融機構索性將美國客戶「拒之門外」,不向美國客戶提供基本的開戶或者儲蓄業務,而不是與美國的法律較勁。本報記者在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KPMG)的網站看到,FATCA所指的「金融機構」包括銀行、私募基金、保險公司、證券交易機構等。因此,也不難理解諸如尼爾森、高曼之類的美國人在海外開戶、投資遇到的問題。因此,不少海外美國人不斷呼籲政府取消FATCA。

  而美國政府之所以出臺該法案,還要追溯到此前瑞士的一些主要大銀行被指幫助美國客戶隱匿海外資產。2009年,瑞銀(UBS)成為了上了美國政府海外打擊避稅漏稅的黑名單,2014年,瑞士信貸面臨同樣指控。前者此後賠償美國政府7.8億美元,並承諾公開超過4000個美國公民在瑞士的帳戶;後者更是賠償了26億美元。

  自從該法案生效以來,美國政府已從海外金融機構與個人的申報、繳稅,甚至罰款中受益135萬美元。

  「埋頭算稅」不誇張

  稅收一直是歷屆美國政府的錢袋子。經過多年來的不斷修改,美國的稅收制度日健完善,但也越來越複雜。在美國,從稅種看,有聯邦稅、州稅、地方稅、個人收入所得稅、公司收入所得稅、社會安全福利保障稅、健康醫療稅、銷售稅、財產稅、地產稅、遺產稅、禮品稅、消費稅等;從稅率看又分為單一稅率、累進稅率和遞減率稅。

  談起這一話題,已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生活十來年並早已取得綠卡的嚴凱(化名)告訴本報記者,「老重了。」他舉例道,加州的消費稅很高,至少8%;收入還要交聯邦稅和州稅。要知道美國不是每個州都有州稅,有些州的稅很低,甚至沒有,比如德克薩斯州。而加州的聯邦稅與紐約州一樣,為10%。「對於年收入超過10萬美元的人來說,純繳稅就要交30%,還沒算上中國人俗稱的『五險一金』。」嚴凱說道。而加州的個人所得稅排名全美第一,為9.3%;汽車消費稅排名全美第二。

  美國稅收政策研究所稅務基金會(TaxFoundation)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稅務報告顯示,住在美國一些州的居民,其稅收負擔要比其他州的居民重很多。

  該份報告分析了共26種州稅和地方稅收(包括地產稅和所得稅等)後,列出了全美稅收負擔最重的10個州,其中紐約州高居榜首。數據顯示,該州居民收入的12.7%得用來繳納州稅和地方稅。紐約州平均每個人每年繳約6993.42美元的稅給紐約州和地方政府。緊隨其後的是康乃狄克州,繳稅比例為12.6%。加州排名第六,繳稅比例為11%,平均每個人每年繳約5230美元。

  馬克告訴本報記者,除了聯邦稅之外,佔大頭的還是房產稅,這是大部分美國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來源之一。

  至於繳稅日期,每年的4月15日是大限。「儘管每年會自動扣稅,但大家還是會趕在4月15日前,自己重新算一遍,美國政府會『多退少補』,」嚴凱說道,「所以,美劇裡那些踏著4月15日報稅截點大家埋頭算稅收的場面,真的不誇張。」如今,為了省去自己手動計算稅務的麻煩,嚴凱說,很多金融機構會提供相應服務,當然,交錢是少不了的。馬克就僱傭了一家稅務機構幫助其進行相應的稅務審計。

  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15年,美國政府共收入約合2.67萬億的稅款。美國財政部預計,2016年這一數字會更高。其中,一些變化正在潛移默化地發生。美國稅收負擔有從公司轉向個人的趨勢。

  美媒細分財政部的稅收構成發現,在20世紀50年代,企業對政府稅收收入的貢獻超過30%,而2015年,這一比重下降為11%。相反,個人繳稅比重從上世紀50年代的42%上升至去年的近47%。因為企業總是尋找各種合法手段,比如遷移至美國之外稅率更低的國家,把本該屬於企業的稅務負擔轉嫁給個人。

  儘管在當前轟轟烈烈的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初選中,有不少候選人主張要改變美國複雜的稅收體系,但目前看來,國會尚且沒有任何動力去推動改革現行的稅收體系。

  作者:潘寅茹來源一財網)

http://business.sohu.com/20160226/n438591067.shtml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網站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2/4754274.html report 8658 「有人辭官回故裡,有人星夜趕考場,」雖然近些年來越來越多來自世界各國的公民通過技術移民、投資移民等多種方法,爭取獲得美國的永居權,但也有

");}

相關焦點

  • 因為國籍被罵的明星,鍵盤俠不問是非,難道沒有國籍就不愛國?
    這部電影因為疫情的原因延緩推遲,但全世界人都在等著這部有著中華傳統色彩的影視播出。劉亦菲成為了奧斯卡紅毯上的主角,然而在國內的論壇貼吧上總會出現關於國籍的問題。在花木蘭的首映禮下面只有華人在針對劉亦菲刻意刷屏,有人覺得這位美國國籍的華人不配出演東方角色,有人認為迪士尼是因為劉亦菲的美國國籍才選中了她。
  • 吳亦凡被點名,眾明星中槍: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不註銷拒絕入境!
    而長期以來諸多社會上的名人名流加入外國國籍,成為外國公民之後,依然保持中國護照,在中國大陸開展商業活動,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彼此都是心照不宣的。可是這次點名視頻由一個官方認證的帳號發布,就引發了很大的熱議。很多網友給視頻點讚認為「雙重國籍」違反法律,但也有一些人認為這是在故意挑起民族事端,這則視頻很快就被發布者自行刪除了。
  • 明星為什麼喜歡來美國生孩子?
    今天我們來說說明星們為什麼都喜歡來美國生孩子?第一個原因當然是為孩子弄個美國身份了。一般在美國出生的孩子,不論其父母是不是美國人,也不論其父母有沒有美國綠卡,依據「出生公民權」,孩子都自動地擁有美國國籍。美國國籍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一些中產階級以取得美國國籍為奮鬥目標。假
  • 林書豪申請臺灣護照,這要放棄美國國籍嗎?還是為下賽季打CBA
    林書豪,前幾天是收拾行李,回去美國了,雖然球迷都讓林書豪留下來,畢竟美國太危險了,因為美國的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住,但豪哥還是回去了,畢竟美國才是他的家鄉,但是林書豪也發表了一段對北京隊不舍的感言:「通常在分別的時候我們都會說拜拜,但是這次我寧願說再見。」
  • 為啥那麼多明星會選擇其他國家國籍...
    明星的鄰居一般都是誰?J疏影出道前的故事?熱巴和跑男還有聯繫?何美延?The first question1 哭求爆姐看看我!爆姐可以說說六小齡童嗎?,同時覺得現在圈裡人演戲都浮躁,不愛下功夫,所以到處抨擊你抨擊他的,而且為了掙錢,他自己也到處跑活動,所以被嘲的厲害The second question2 爆姐爆姐 為啥那麼多明星會選擇其他國家國籍,不改回中國國籍?
  • 美國富人排隊放棄美護照 因政府海外追稅太兇猛
    排隊交錢退國籍 由於持有臉譜公司約4%的股權,薩韋林每年需要為此支付15%的長期資本利得稅,從明年開始,稅率還可能上調到20%。有人曾經計算過,放棄美國身份後,薩韋林每年可以省下數以億計的資本利得稅。薩韋林只是如今眾多放棄美國國籍的美國人中的一員。
  • 當初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綠卡,加入中國國籍的少女,如今怎麼樣了?
    當初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綠卡,加入中國國籍的少女,如今怎麼樣了?放飛心情去旅行,旅途有你更精彩,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眾所周知美國是當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強國,很多外國人為了追求更好的發展紛紛移民前往美國,因為美國擁有更大更寬廣的發展平臺及空間,所以拿到美國綠卡也是讓人備受羨慕的事情,不過當初卻有一個少女毅然決然放棄美國綠卡,轉而加入中國國籍,現如今她過得怎麼樣了呢?
  • 放棄美國國籍,比特幣大佬入籍聖基茨
    而他自己早在2014年,就已經放棄了美國國籍,成為聖基茨的公民。 這一選擇背後頗有深意,但也在無政府主義者的邏輯之中。聖基茨沒有移民監,護照相對自由。 通過羅傑·韋爾果斷放棄了美國國籍,成為聖基茨的公民這個舉動可以看出,作為幣圈人,擁有一個高自由度、高性價比的海外身份是必不可少的!而聖基茨護照剛剛好滿足了這一切的需求。
  • 美國發布「撤僑令」,娛樂圈擁有美國國籍的明星,會何去何從?
    近期,美國發布了的緊急撤僑令,要求美國公民必須緊急回國,在瞬間讓中國娛樂圈裡持有美國國籍的明星受到網友關注。有人忙著曬護照,有人忙著跟網友吵架,還有很多明星選擇了不回應。那麼何為「撤僑令」?就是美國要所有國人都回去,不回去的就永遠別回去。這一下讓國內有美國國籍的明星處境變得被動起來。
  • 這四個明星的兒女都是美國國籍!
    這四個明星的兒女都是美國國籍!黃渤女兒美國國籍!李連杰女兒美國國籍趙文卓女兒美國國籍而姚明,在NBA打了幾年籃球,居然也在美國生女兒都這麼想要自己的孩子要拿到美國國籍
  • 我國對雙重國籍的明星出新規定了!易建聯、郎平、姚明都有關
    娛樂明星很多外國身份扮演皇上的明星有外國國籍,影后鞏俐是新加坡國籍,此類的例子舉不勝舉。試問一個外國人有什麼資格來對國內的明星指手畫腳。歸根到底,這些明星選擇外國的國籍就是因為錢,有的是因為好處,謀求政策。有的是心虛,所謂良心錢賺太多準備跑路。然而在他們選擇外國國籍的那一刻,就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位置,一些人對此隱瞞,繼續扮演中國好先生的角色,難道這不是一種欺騙嗎?我們追星,追的是自己國家的明星,如果他們把國籍公布,會得到這麼多的喜愛嗎?所以他們不敢。
  • 娛樂至死的社會請把明星還原為人
    在娛樂至上,娛樂至死的社會,似乎整個人種都在退化。本人支持崔永元先生的揭開演藝圈的黑幕。演藝界人士和腦殘粉絲一直以這是市場經濟為由,支持中國明星的高片酬,說是投資方和明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些明星到國外購置房產,到洛杉磯購置房產價值120萬美元,到加州聖地牙哥購置房產,價值375萬美元,這些錢都來自中國社會,都是中國消費者付給他們的錢,無疑,這些資產被轉移到國外了。中國社會的累進稅還比較溫和,遺產稅沒有,慈善文化還很落後。明星的高收入刺激了中國社會的緊張局面,很多民眾被下崗,住不起房子,看不起病,孩子上不起學。
  • 他放棄美國國籍加入中國,後成百億富翁,表示:很驕傲成為中國人
    因為從小認為獲取社會經驗比讀書學習更加重要,所以他早早初入社會,10歲就開始打零工,在多家餐廳工作過。打零工的同時,他也不忘學習,可以說多年來一直處於半工半讀的狀態。 憑藉自己的努力,他6年後便買了自己的小轎車,而且手中有了一定的積蓄。在進入一家服裝公司工作的時候,他被任命到中國採購,瞬間喜歡上了中國的風土人情,於是跟自己的領導表明想來到中國發展。
  • 這4位放棄中國國籍,卻仍在國內撈金的明星,你一定認識
    據說她當年是在美國讀書,但為了方便,就直接把國籍改到美國去了。不過,雖然劉亦菲把國籍改到美國去了,但她自己在公開場合說過:自己永遠都是中國人,身上流淌的都是中國人的血。不可否認,鞏俐話說的是很強硬,但事實是,她雖然放棄了中國國籍,但多年來卻一直在國內的影視圈撈錢。
  • 放棄中國國籍很好?那個死活都要申請美國國籍的博士,現已成黑戶
    本性貪婪,留校當教師並不能滿足趙潘書的欲望,他開始對於美國開放式的紙醉金迷迷戀不已。為滿足欲望,他偷偷地腳踏兩隻船,一邊在學校中教書,另一邊尋找更好的工作。雖然獲有博士學歷,且基礎功比較紮實,但對於職場歧視氣氛比較重的美國來說,黃皮膚的人中只能是打下手。加之,每當機會來臨時,他都因此擁有中國國籍而被拒絕。為此,獲得綠卡的欲望更加強烈。
  • 兩個臺灣百億富豪,一個給美國捐6億,另一個主動放棄美國國籍
    這兩個人都曾經是臺灣有名的百億富豪,不過如今兩個人卻做出了不一樣的人生選擇,郭臺銘在中國賺走了千億,轉眼就去美國投資幾百億,同時還給美國捐了6個億。李開復雖然從小在美國長大,並且在美國獲得成功。不過李開復後來卻放棄了美國國籍,做回了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 放棄中國國籍,卻仍在中國撈金的4位明星,最後一位讓人心寒
    放棄中國國籍,卻仍在中國撈金的4位明星,最後一位讓人心寒!劉亦菲被稱為神仙姐姐,已經出道很多年了,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女神,這些年她一直在中國的娛樂圈發展,不過劉亦菲早就加入了美國國籍,也讓人感到非常可惜!
  • 明星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當今社會,明星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群體,特別是明星們天價的片酬,總能引起大夥的激烈討論。前段時間,正是因為明星的天價片酬問題,引得大眾紛紛向廣電總局提議管理明星片酬。不負重託,沒過多久廣電總局就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限薪令」「限集令」「限籍令」。今天阿康主要想跟大夥說的就是這個「限籍令」,廣電總局這次明確規定,在影視劇拍攝時,對於演員的任用,要謹慎任用外籍藝人。
  • 劉亦菲的國籍為何是美國的,劉亦菲是美國國籍原因真相曝光
    因劉亦菲演技過差,沒能演出花木蘭代父從軍那樣英氣,有網友就去查看了劉亦菲個人資料後發現,劉亦菲的國籍居然不是中國的,竟是美國的,劉亦菲為什麼是美國國籍?這是怎麼回事呢?由於那時候劉亦菲還小,要在美國上學,待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劉曉莉為了方便,她就將劉亦菲的國籍改成了美國國籍。
  • 4位外國國籍的藝人,放棄中國國籍卻在國內撈金,第一位讓人氣憤
    4位外國國籍的藝人,放棄中國國籍卻在國內撈金,第一位讓人氣憤大家都知道,國內明星的收入非常高,娛樂圈的待遇總體來說在國際上也是數一數二的。而且賺錢容易,這就導致不少人都萌生了當明星的想法,更有不少港星、外國明星紛紛回中國發展,只為了謀求更好的收入。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四位外國國籍的藝人,放棄了中國國籍,卻仍在國內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