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的你 閃亮的星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戰鬥的你 閃亮的星 ——寫給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中的英雄人民

  保衛武漢!保衛湖北!

  疫情突如其來,一場人民戰爭全面打響。

  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歷史上從來沒有被艱難險阻壓垮過,只要同志們同心協力、英勇奮鬥、共克時艱,我們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鬥爭的全面勝利。」2月10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最吃勁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的堅定號召,激勵著抗疫一線的英雄人民奮勇向前。

  「武漢人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彰顯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都為你們而感動、而讚嘆!黨和人民感謝武漢人民!」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為決勝之地的戰疫鬥爭灌注巨大精神力量。

  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不怕犧牲、不畏艱險,湖北在戰鬥!

  捨生忘死,你們在高危「紅區」託起生命之舟

  戰鬥打響,爭分奪秒!

  「現在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連線湖北時強調。

  醫院「紅區」,生死戰場。

  2020年3月10日,武昌方艙醫院休艙。待全部患者出艙後,幾名護士拍照合影,為武漢加油。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攝

  面對未知的風險,距離新冠病毒最近,無數個你匯成一道道抗擊病魔的堅強防線。

  「我是黨員,我先上」;

  「危險的活交給我」;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我自願報名,不計報酬,無論生死」;

  ……

  一所所醫院,是一處處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封封讓人淚目的請戰書,是對祖國、對人民的誓言。

  金銀潭醫院是武漢市最早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集中救治點之一。重任在肩,你不顧身患漸凍症,艱難跛行,日夜撲在一線。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採集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樣本送檢,為確定病原贏得先手;為增設病區,兩天兩夜沒合眼,事無巨細為援助醫療隊接管創造條件,為重症患者搶出生命通道。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被確診患新冠肺炎,治癒後,你勸她捐獻血漿用於臨床救治。這就是張定宇,湖北省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面對危重症患者的心臟驟停,一個箭步衝上前,手握人工球囊,替患者插穩鼻導管,及時將氧氣打進患者肺裡,從十萬火急的危險邊緣拉回患者生命。專注的你,距離患者的口鼻不到20釐米,那是離病毒最近的距離。你說,近一些、再近一些,才能把病毒猙獰的面目看清。患者把飛沫噴到你的面罩上,你平靜地說:「不要緊,我就是衝著病毒來的。」因為這身戎裝,你總是把危險留給自己,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拼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就是李文放,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急診重症醫學專家、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副主任。

  2月18日,帶著對黨、對人民、對事業的無限忠誠,犧牲在疫情防控一線,年僅51歲。危難時刻,衝鋒在前,抱著「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的信念,兩天兩夜不眠不休,帶領同事騰出504張床位。為守護原有499名在院病人轉運,又徹夜未眠。改造任務如期完成,醫院如期收治患者,你卻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進了重症病房。生死之間,仍讓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堅守崗位。這就是劉智明,武漢市武昌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1月27日,年逾七旬臨危受命,奔赴武漢,參與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不分晝夜「連軸轉」,膽囊炎發作病倒在一線。腹痛難忍,自己籤字,接受膽囊摘除手術,把「膽」留在了武漢。術後一周,又咬起牙關,衝上前線。你的兒子,也是天津援鄂醫療隊的一員。聽說你做了手術,打電話說要來看看你,你卻狠心拒絕:「不要來看我,用心看好你的病人就行。」直到武漢江夏方艙醫院休艙那天,你們才匆匆見了10分鐘。兒子心疼地發現,這段日子,你瘦了十幾斤。這就是張伯禮,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

  ……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危難之際,你們挺身而出,捨生忘死。你們都是最可愛最可敬的勇士!

  「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都同湖北和武漢人民站在一起。」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為湖北、為武漢堅定鼓勁。

  2020年3月19日,武漢市肺科醫院重症監護室,內蒙古援鄂醫療隊醫生正在救治患者。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攝

  按照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示,人民解放軍醫療隊來了,國家醫療隊來了,兄弟省份的援助醫療隊來了。為了同一個目標,朝著同一個方向,無數逆行的白衣天使披星戴月一波波趕來。

  這是何等震撼而又讓人感佩的數字!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包括10名院士集結的團隊、4000餘名軍隊援鄂醫療隊員,近三分之一是「90後」、「00後」。

  山河激蕩英雄氣。一束束光,點亮患者希望,託起生命方舟。

  在疫情嚴重的特殊時期,小壯壯在中部戰區總醫院誕生了。他的母親31歲,被確診為新冠肺炎,臨產時呼吸困難,生命體徵極不穩定。醫院迅速組織各科專家第一時間緊急會診,決定實施剖宮產手術。一個多小時後,在嚴格的感染控制措施下,手術成功,母子平安。小壯壯被送進重症監護室專門設立的嬰兒隔離病房,醫院專門團隊連續14個晝夜精心護理,小壯壯各項生理指標正常,確認未感染新冠肺炎。經全力救治,母親也痊癒出院。

  摘下口罩,接力護佑母子的你們,欣慰地笑了。儘管臉頰已被口罩勒到破皮,頭髮已被汗水浸到溼透,眼裡滿是血絲滿是疲憊,但你們笑起來的樣子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兒一樣。

  「你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黨和人民感謝你們!」「你們是最大的功臣,黨和人民要給你們記頭功。」3月10日,在湖北省武漢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為白衣天使們深情點讚。

  「沒想到我的母親能出來!」向醫生護士鞠躬、致謝,54歲的丁女士眼裡噙滿淚水。3月1日,她和98歲的老母親,同時從武漢雷神山醫院治癒出院。

  這樣的時刻,堅定鬥志,傳遞信心。

  一個,一個;一批,一批。治癒出院的數據每天在刷新。積小勝為大勝,一定能贏得這場戰鬥!

  無畏擔當,你們在城市鄉村築牢防控堡壘

  疫情突襲,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

  「在當前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嚴峻鬥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必須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

  共產黨員,意味著什麼?帶頭衝,帶頭幹!

  危難時刻,黨的力量始終挺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從最初僅有兩家傳染病醫院符合收治條件,到分批次緊急改建增加定點醫院;從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建成移交,到改建一批方艙醫院收治輕症患者,在中央指導組推動下,武漢每天以增加3000張床位的速度推進。如果以一個醫院1000張床位來計算,相當於一個月內建成了60個醫院。

  這是何等艱難而又讓人嘆為觀止的工程量!如果沒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沒有全國各地的支持,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20年3月13日傍晚,在武漢市礄口區寶豐二路和寶豐一路交匯的封閉路口,礄口區教育局下沉黨員幹部值守檢查過往車輛行人。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立新/攝

  救命工程,捨命拼搏——

  44歲的盧炬接到通知,擔任中建三局三公司火神山醫院項目指揮長、黨支部書記,負責火神山醫院項目建設全面協調指揮。「提前1分鐘交工,就能提前1分鐘搶救病人!」盧炬帶領團隊,吃住在工地,戰鬥在寒風冷雨中,說話嗓音嘶啞甚至一度失聲。

  武漢地產集團接到指令,負責改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武漢客廳、洪山體育館首批3座方艙醫院。零經驗、疫情急、時間緊、人員缺、物資少、運輸難……1600多名設計、施工人員同步進場,多條戰線協同作戰,方艙醫院如期交付。

  一個個應急醫院、一張張床位的背後,是來自方方面面、成千上萬名建設者的嘔心瀝血、艱苦鏖戰。

  逆行回城,站好崗位——

  這是一張「臨時通行證」。從荊州到武漢,距離300公裡,車牌號:自行車。

  這是一段4天3夜的歸程,不分晝夜、風雨兼程,原因只有一個:儘快返回工作崗位。

  甘如意,24歲,武漢江夏區金口中心衛生院範湖分院醫生。當她出現在醫院大門口時,領導和同事們先是驚訝,後是心疼。「當時膝蓋都腫了,疼得不行。」甘如意說,經歷了騎自行車、搭車、步行,但從沒想過退縮。

  「我看到許多黨員紛紛衝鋒在前,奮鬥在戰疫一線,為了國家的安全、人民的健康,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他們的事跡讓我對黨組織更加充滿了嚮往。」返崗第一天,心靈受到深深震撼的甘如意,在工作間隙寫好了入黨申請書。9天後,她光榮地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堅守防控,夜以繼日——

  疫情大考,重在基層,難在基層。社區是沒有硝煙的戰場,也是踐行初心使命的檢閱場。一名黨員幹部就是一顆螺絲釘,釘在社區(村)防控第一線,構築聯防聯控堤壩。

  「你們都不用去,我去!」武漢市武昌區徐家棚街水岸星城社區發現第一例密切接觸人員,誰配合醫生、民警上門,為其測量體溫?33歲的社區黨委書記彭婧對社區工作人員大聲喊道。她說:「我也怕感染,但再怕也不能退縮。如果必須有一個人倒下,那只能是我。」

  「關鍵時刻,我們要當群眾的主心骨!」黃恆,武漢洪山區珞南街黨政辦公室工作人員。因洪珞社區工作人員病倒了,臨危受命擔任社區「臨時書記」的他,日夜奔忙,突發腰椎間盤突出,疼痛難忍時,就躺在辦公室地板上安排工作,只因放不下社區9000多位居民。

  「沒有生而勇敢,只能選擇堅強。」「千難萬難,幹就不難!」張勝林,武漢市江漢區萬松街航側社區黨委委員。堅守協和醫院發熱門診、方艙醫院,全天候服務居民就醫。一枚黨徽、一套防護服、一板咽含片就是他一天的裝備。有居民說,「去醫院看到他,就不害怕了」。

  扛起責任!湖北省機關企事業單位58萬名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村),與街道社區、鄉村組成工作隊,協助落實疫情防控工作。

  抗擊疫情,從城市到農村,從黨政幹部到社會各界,從生產保障到交通物流,從普通市民到社區街道,方方面面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萬眾一心、攻堅克難,我們一定能勝利!

  守望相助,你們在家庭陣地共護美好家園

  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生活的平靜。

  「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武漢人民識大體、顧大局,不畏艱險、頑強不屈,自覺服從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動投身疫情防控鬥爭,作出了重大貢獻,讓全國全世界看到了武漢人民的堅韌不拔、高風亮節。正是因為有了武漢人民的犧牲和奉獻,有了武漢人民的堅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積極向好態勢。」3月10日,在決戰決勝的衝鋒關口,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帶來黨中央對湖北人民的親切關懷。

  「非必要不出門」,堅決果斷切斷病毒傳染源,才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每一個普通家庭,都是一個防控的陣地。在家,就是「在崗」。

  在微信朋友圈裡,流傳著一張題為「堅守」的圖片:一個小男孩,站上板凳,踮起腳,透過「貓眼」,悄悄探看門外的世界。這個小男孩小名叫小蘋果。他在位於武漢市楚天都市雅園小區的家中好多天沒出門了,很想出去看看。「疫情嚴重,待在家裡就是最好的防護。」爸爸媽媽告訴小蘋果。懂事的他沒有哭鬧,後來就有了照片上的一幕,被爺爺抓拍了下來。

  「舉國同仇抗疫,全民敵愾爭強。前方戰鬥正攻關,魔毒還沒徹降。戴罩如持武器,洗手似佩長槍。旁觀不是我風格,居戶也能助仗。」2月26日,67歲的武漢市民王志華將自己創作的詞《人人都是鬥士》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獲得不少點讚。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後,他經常寫詩填詞,並把作品發在微信、微博裡,與大家共勉。「退休了,不能到一線為抗疫分憂,但至少可以做到不給社會添堵,把自己守住、管住。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他說。

  「請問哪位鄰居有酵母粉?」「我可以分些你,掛在門上,你自取吧。」2月27日一大早,韓先生拿著從鄰居家借來的酵母粉,準備做包子。武昌區華潤橡樹灣小區業主,鄰裡之間通過微信群聯絡,互相借佐料、分享零食、幫忙送菜是常有的事。「共同抗疫的日子裡,大家互幫互助,真正感受到遠親不如近鄰。」韓先生說。

  2020年3月5日,家住武漢市洪山區大華南湖公園世家小區的魏沁珊小朋友,學會了用電動推剪幫爺爺理髮。 湖北日報通訊員 王娜/攝

  小區封控管理初期,社區團購火熱。但隨著各類團購越來越多,業主頻繁下樓取物資,無形中增加了出門次數。

  不能給病毒任何可乘之機!這時,有業主在群裡發出「簡樸生活倡議書」,提倡克制非必要生活需求,按需購買物資。倡議書中寫道:「一線醫護人員在前方拼命,我們每個能夠幸福待在家的人,不能衝鋒陷陣至少可以不添亂,不去給別人增添太多的麻煩也是在做貢獻。在此我倡議,小區團購適可而止。」

  理性倡議,很快得到業主們的正面回應。「特殊時期不必奢侈,能吃飽不求吃好,也少製造垃圾。」「少下樓就是大貢獻,安心宅家。」「待春暖花開時,我們一起下樓,嘗遍武漢數不清的美食。」

  「太陽出來了,陽光是那麼誘人,我多想出去走走啊!但看到醫生穿防護服躺在醫院地上休息的圖片,看到醫生為節省防護服穿尿不溼堅守病房的報導,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10歲的武漢小學生付傲傑這樣寫道。

  「疫情下,那麼多守護者、逆行者,憑的是一腔熱血,身邊更多的是沒有見諸報導的默默堅守。給予我們力量的總是那些小事,無冕英雄恰是那些平凡人。」武漢市民向琳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段文字。向琳的丈夫方澤民,是武漢同濟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副主任醫師。奮戰重症病房的他,已經兩個多月沒回家了。

  病毒阻隔了團聚,卻阻隔不了親情。病毒阻隔了團聚,但阻隔不了信念傳遞。

  「吳湧!」聲音裡帶著哽咽。

  「到!」39個人異口同聲。

  3月24日8時30分,武漢市礄口區公安分局利濟所所長祝志超例行點名,吳湧是最後一個被點到的名字。

  吳湧已無法作答。他的戰友們流著淚,為他答「到」,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他道別。兩天前,51歲的吳湧因勞累過度,在抗疫一線犧牲。疫情防控中,背老人下樓隔離、扶重症患者就醫、給居民送愛心物資,他用連續60天的堅守換來了轄區安寧,確保群眾「零病亡」。母親感染新冠肺炎,恪盡職守的他,卻一直在社區封控、排查、轉運工作中奔忙。好不容易抽出時間買了一掛香蕉準備孝敬老人,他卻永遠地倒在工作崗位上。

  「社區作為防控的最前線,肩負的任務十分繁重,參與社區防控工作的同志們工作十分辛苦。大家夜以繼日、不辭辛勞、默默付出,悉心為群眾服務,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群眾生活作出了重要貢獻,展現了武漢黨員、幹部不怕犧牲、勇於擔當、顧全大局、甘於奉獻的精神。」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防控一線的奮鬥者們堅守崗位、繼續拼搏。

  你盡責,我盡責,人人盡責。

  共同守護家園,擁抱美好春天。

  心手相連,你們在平凡世界匯起愛的偉力

  志願精神,奉獻二字,在這場沒有旁觀者的人民戰爭中,意義格外不同。

  2月22日,宜昌五峯縣長樂坪鎮捐贈的85噸蔬菜等物資送達武漢。

  積雪尚未消融,這是大山裡的村民們,背著籮筐、蹚水踏雪,一點點從山上背下來的。長樂坪鎮距離武漢500多公裡,質樸的村民們不少人一輩子沒走出過大山,沒到過武漢,卻願意為這座陌生的城市拿出家裡、地裡所有的存貨。

  同樣的故事,武漢市也在發生。

  武漢市東西湖區菜農秦大安騎了40多公裡電動三輪車,終於到達國家中醫醫療隊等駐地酒店。他的車上,裝了24箱蔬菜。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45歲的秦大安把自家菜園子的蔬菜摘了一堆,又從其他菜農手裡買了一些,獨自前來送菜。因為不熟悉路,又不會用導航,40多公裡的路,他花了3個多小時才到,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但他很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

  卸貨時,酒店工作人員注意到,秦大安的左手幾乎沒有手指。「這是以前打工的時候傷到的,是醫生保住了我的胳膊。」他說,從那之後,他特別尊敬醫生,「沒有醫生辛苦付出,就沒有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治病救人我幫不了什麼忙,只能送點菜。」

  再樸實不過的一句話,再平凡不過的一個善舉,在這場艱苦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閃耀光芒。不分職業,無論老幼,守望相助,眾志成城,無數人與武漢站在一起、與湖北站在一起。

  「我親愛的醫護,加油!」2月19日零時45分,35歲的快遞小哥汪勇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字裡行間滿是不舍。他剛剛接到公司通知,安排他自2月20日起擔任公司礄口分部經理。回想過去熱血沸騰的近一個月,他心緒難平。

  1月24日,大年三十除夕夜。汪勇無意間看到一條求助信息,是金銀潭醫院的醫生發出來的:明早6點下班,沒公交沒地鐵,4個小時還沒有網約車接單。

  「大家都不去,要不我去?」汪勇決定出車。第二天,天還沒亮,他就趕到金銀潭醫院,護士在他車上感動地哭了。新年第一天,他送了30個人,腿抖了一天。「畢竟每個人身後都有一個家庭,我怕連累父母妻兒。」但轉念一想,「我送的不是快遞,是救命的人啊。」 從那以後,他搬到公司倉庫裡住,每天義務接送醫護人員。順豐小哥汪勇,變成了志願者汪勇。

  一個人的力量不夠,那就組團服務。他組建志願者團隊,對接滴滴、摩拜等企業,滿足金銀潭醫院醫護人員的出行需求。從出行到吃飯,從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到羽絨背心、羽絨服、秋衣秋褲,再到剪頭髮、修眼鏡、買拖鞋,志願者團隊服務的事情越來越細,和醫護人員的感情也越來越深,「我們是一起經歷過生死考驗的朋友,是生死之交。」

  非常時期,像汪勇一樣平凡的人們,爭相做著不平凡的事。

  在武漢市青山區,鋼花小學音樂老師、「90後」志願者華雨辰到方艙醫院擔任播音員。走廊盡頭的一角,一張1米多長的茶几,一個塑料板凳,便是這裡的廣播臺。話筒前的華雨辰放慢語速,拉低聲調,溫柔甜美的聲音在院區迴響。「雖然不知道這位播音員是誰,但她的聲音真的很好聽,讓人感到很溫暖。」患者陳先生說。

  在隨州市,曾都區北郊辦事處九間屋村,村委會委員王進一家6口並肩戰疫。王進白天或巡邏值守,或摸排人員,或配送物資;晚上在村委會輪流值班,應對突發情況。妻子主動當起村裡物資採購員、配送員。王進的哥哥成了組內巡邏員。曾做過護士的嫂子看到團區委發布的招募令後,報名成為第一批青年志願者。王進的父親,在村裡值勤。母親除了帶孩子,還給村裡的志願者們做早餐。

  在廣水市,市民徐豔萍把自家離醫院僅100多米的飯店騰出來,為醫護人員提供食宿。每天早上5點,她和丈夫王茂勇,加上一個廚師、一個電工共4人,就開始一天的忙碌。為啥要這麼幹?她說,再難也沒有白衣天使難,一定要撐下去。

  抗疫一線工作者奮不顧身、救死扶傷的精神,讓越來越多的人行動起來了。

  血庫告急?你們來了——短短12天,459位武漢市民的義務獻血量,足以幫助789位危重患者。居家時間過長,市民有心理困惑?你們來了——宜昌市夷陵區天使心理諮詢志願服務隊30名隊員,全天候通過電話、QQ、微信提供心理諮詢服務,幫助老百姓疏導情緒。中小微企業如何合理復工復產渡難關?你們來了——37名公益律師服務團成員,採取電話溝通、郵件交流、視頻連線等方式,為民營企業解疑釋惑。

  「在這場嚴峻鬥爭中,湖北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衝鋒在前、英勇奮戰,全省醫務工作者和援鄂醫療隊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即動、勇挑重擔,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廣大群眾眾志成城、踴躍參與,湧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激勵著英雄的城市、英雄的人民,向前、向前!

  披荊斬棘,就沒有翻不過的山;眾志成城,就沒有過不了的坎。你我背後,是強大的中國。這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是千萬英雄人民在戰鬥,是一個城市在戰鬥,是一個國家在戰鬥。

  每一個戰鬥的你,都是一顆閃亮的星。千萬顆星,點亮夜空。同舟共濟,英勇鬥爭。我們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作者:周 芳 周志兵 彭小萍 黃 璐

  作者單位:湖北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每一個戰鬥的你,都是一顆閃亮的星
    每一個戰鬥的你  都是一顆閃亮的星  千萬顆星,點亮夜空 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攝  戰鬥打響,爭分奪秒!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調研指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連線湖北時強調:  「現在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廣大醫務工作者一定要堅持下去,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精神,發揮火線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
    初次見到王小莉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白色襯衣,黑色披肩長發,她溫柔的坐在陽光裡,衝著我們笑,你真的很難想想這樣一個溫溫柔柔的南方姑娘是一位奮鬥在戰疫第一線的白衣戰士。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你家人支持你的工作嗎?」「我愛人是做疫苗研發工作的。」說到這裡,王小莉溫柔的臉上露出了小小的驕傲,「我倆是並肩作戰的戰友」。「那你們工作都挺忙的,孩子誰帶呢?」提到孩子,王小莉原本陽光燦爛的臉上,眼淚斑斑。
  • 新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熱播 黃子韜力薦《神武3》全新內容
    日前,《神武3》合作大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正式開播,首席弟子黃子韜在劇中飾演人氣偶像明星鄭柏旭。自上線以來,《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便憑藉著輕鬆幽默的劇情,清新亮眼的搭檔陣容收穫了無數的關注,雙平臺播放量輕鬆突破4億。作為首席弟子,黃子韜在拍戲之餘更不忘宣傳《神武3》。
  • 抗疫英雄——山師附小六·五班同學「心中最閃亮的星」
    |抗疫英雄 ——山師附小六·五班同學「心中最閃亮的星」疫情改變了生活,英雄改變了世界。非常時期非常英雄,在孩子們的心中創設了綠色的希望世界。感恩新時代國家政府,感受抗疫英雄的偉大力量,山師附小六年級五班陽光小隊尋訪「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活動,聚焦白衣天使榜樣,追尋抗疫英雄足跡,傳承民族脊梁精神,紅領巾雲喊話,一張張手抄報,描繪出了他們心中的榜樣力量、情懷夢想。讓我們再次感受英雄精神,定格疫情肆虐時刻的起伏跌宕,讓我們默默下決心:做最好的自己,防護生命,關愛他人,用專業、用真心,為社會的美好幸福與安全健康奉獻自己的力量。
  • 小學生心中最閃亮的星是誰?有些你絕對想不到!
    開學典禮上,每個年級的少先隊員代表上臺介紹了暑假期間尋訪的「心中最閃亮的星」,向大家傳遞紅色精神,鼓勵全體少先隊員沿著紅色足跡,開啟「以紅養正 立德樹人」系列活動的新徵程。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誰?記者在《文東小學微平臺》上看到了文東小學部分少先隊員和預備少先隊員的文章,發現小學生心目中最閃亮的星是周恩來、袁隆平、鍾南山、李蘭娟、楊利偉、李四光、鄧稼先、錢學森等政治領袖和科學家,還有抗疫英雄和抗洪救災的英雄。二年級二班的喬琳馨同學在這次紅領巾尋訪活動中尋訪到的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袁爺爺是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他是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
  • 「鏈」上你 「墜」美麗 金伯利鑽石尋找閃亮之星
    尋找閃亮之星  你出生在這座城市嗎?  你生活在這座城市嗎?  你在這座城市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你的閃亮,就是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風景。  喧囂的城市,你的美麗讓人為你駐足,  寂靜的夜晚,天空繁星點點,你是否願意成為地上這顆最亮的星。  勇敢秀出來,金伯利鑽石尋找閃亮的你。
  • 黃子韜吳倩《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收官
    數據表明,《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是2019年已播劇中的佼佼者,實現了口碑熱度雙豐收。全網熱議權威媒體發聲 大數據佐證春季爆款《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甫一播出,黃子韜、吳倩等主演的強大號召力使得該劇收穫關注無數。隨著劇情發展,鄭柏旭、楊真真等角色的獨特魅力,以及「絮叨CP」的高甜互動,引發全網熱議,頻頻登上微博熱搜。
  • 嶽陽樓區東風湖小學:「你就是那顆最閃亮的星」
    9月9日,嶽陽樓區東風湖小學舉行了主題為「你就是那顆最閃亮的星」教師節慶祝活動。「謝謝你,因為有你,溫暖了四季;謝謝你,感謝有你,世界更美麗……」活動在孩子們的手勢舞《聽我說謝謝你》中拉開序幕。隨後,二年級的張沐晨、陳詩琪誦讀了《給老師的一封信》;還有學生展示了和家長一起創作的《心中最美的老師》繪畫作品。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的確是「亮瞎了眼」
    就像《舌害》的女主角是圍繞在大明星身旁的小娛記,《我的保姆手冊》的女主角是大明星家的機器人保姆,這回《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的女主角則是大明星的助理。男主角一定會因為他人陷害捲入醜聞,人氣跌入谷底,這個時候女主角則扮演著心靈雞湯導師的角色,帶男主角走出陰霾,兩個有情人終成眷屬。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插曲大全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38首歌都叫什麼!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播出後好多人都說裡面的音樂很好聽,作為本劇總監製、主演、音樂總監、藝術總監的黃子韜很棒哦!小編為大家帶來福利啦,更新一下黃子韜的音樂清單分享給喜歡韜韜音樂的你們吧!全部整理成Excel表隨時更新!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黃子韜演繹勵志青春
    圖集 由天浩盛世影業、企鵝影視聯合出品,知名導演劉一志執導,黃子韜、吳倩、牛駿峰、曹曦月主演的原創青春勵志大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今日曝光首款「出道版」預告,黃子韜新角色正式亮相。電視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以全新的視角聚焦當下年輕人的愛情與夢想,以更加直觀、真實的角度展現青春正能量。劇中,黃子韜飾演的傲嬌歌手鄭柏旭、吳倩飾演的北漂追夢女孩楊真真,和牛駿峰飾演的草根歌手俞子睿,曹曦月飾演的真性情閨蜜夏媛為了各自夢想不斷努力拼搏,劇情高燃盡顯青春本色。而在曝光的預告片中,鮮明豔麗的色彩和生動有趣的鏡頭呈現方式,也不難看出超水準製作團隊的用心打造。
  • 黃子韜為《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獻唱片尾曲
    《好不好》是黃子韜第35首原創單曲,隨著電視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的火熱開播,而作為片尾曲的《好不好》也更為令人翹首以盼。《好不好》演繹著這個時代最美的小確幸新單曲《好不好》仿佛是黃子韜娓娓道來的一個故事,在愛的世界沒有恩怨、對錯,平淡而美好。新歌裡黃子韜極強的聲線仿佛化成了一支手持鏡頭,描繪著情人之間最好的模樣。
  • 「夜空下最閃亮的星」:HKP
    「穿越謊言來看你」,夜空下最閃亮的星。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有感:做自己人生路上最閃耀的星!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有感:做自己人生路上最閃耀的星!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小迷妹又雙叒叕瘋狂迷戀黃子韜和牛駿峰這兩個小鮮肉了,而我呢還是更喜歡小美女,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正在熱播的由黃子韜、牛駿峰、吳倩主演的《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中幾位小鮮肉的表現吧。
  • 江寧學校讓每個孩子都成為「閃亮之星」
    「閃亮一刻」與「閃亮之星」  在傳統觀念中,獲得榮譽的往往是那些品學兼優、道德高尚、出類拔萃的孩子,但平時默默無聞、成績一般或大人眼中的「調皮鬼」們的身上,難道就沒有值得被鼓勵和挖掘出閃光點了嗎?  江寧學校堅持不以單一評價標準來衡量學生成長成才,鼓勵學生尋找自身閃亮點。
  • 【紅領巾星工場】我心目中最閃亮的星——馬承恩
    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紅領巾星工場讓最閃亮的星照亮紅領巾前進的夢大家好,我是青龍街小學一(4)中隊的孫語桐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所有歌曲BGM盤點 插曲主題曲有哪些
    電視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歌曲?主題曲是《好不好》是黃子韜原創歌曲,插曲是張瑋演唱的《Smile》,張瑋演唱的《Don’t Cry》,張瑋演唱的《愛情啊》,蔣瑤佳演唱的《Need You》,趙奕歡演唱的《那麼喜歡你》。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主題曲片尾曲插曲有哪些?
  • 2019巴拉巴拉閃亮星童·第四季重磅回歸,和你一起陪孩子去追!
    廣告5月1日2019巴拉巴拉閃亮星童·第四季普寧站
  • 夜空中最閃亮的星:黃子韜新戲被蔣龍怒打
    昨日,黃子韜新戲《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上線,作為一部講娛樂圈中明星和經紀人關係的「內幕劇」,黃子韜可以說是本色出演了,戲中與父親的耿直對話也似曾相識,「我就是要把中國的音樂讓全世界都知道」簡直就是wuli韜韜的內心獨白啊!
  • 黃子韜:《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中的搞笑片段,是我跟導演提議的
    電視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目前正在熱播,作為男主的黃子韜憑藉本色出演成功翻紅。不過今天《夜空中最閃亮的星》的成績是黃子韜沒有想到的。即使是吻戲並不多的這種青春勵志劇,《夜空中最閃亮的星》也還是收穫了大批的粉絲,佔據網劇播放量第一的好成績。黃子韜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自曝,一開始他沒有想過《夜空中最閃亮的星》能火,他以為大家看過就忘了,沒想到播出後的成績卻比他想像中的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