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金馬獎大家看了嗎?
今年金馬獎那麼多女星中,如果你問我誰最好看,我肯定會告訴你:張艾嘉!
身為金馬獎主席的她最先出現在紅毯上,一身黑裙,那身材,那氣質—
你能看出她已經64歲了嗎?反正我不能。
不僅顏值超高,張艾嘉年輕時可是娛樂圈叱吒風雲的人物。
你絕對想不到,當年的她有多酷!
隨便揀一件來說,1990年,37歲的張艾嘉未婚生子,震驚了整個港臺演藝圈。
1990年的時候,選擇未婚生子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
就算是在今天,也很少有人有這樣的勇氣。然而27年前的張艾嘉,卻已經做好了面對一切的準備。
關於這件事,她說:「我不想鼓勵別人去做未婚媽媽,我只能說當初做這個選擇的時候,我做好了事業完蛋的準備,可為了孩子我願意,所以我選擇了這個。和『帶生命到這個世界上』相比,所有東西都是次要的,這是我很認定的。」
真的是太酷了!知道自己要什麼的時候,就立馬伸手去爭取,不帶絲毫的猶豫,哪怕會放棄現在擁有的,她也在所不惜。
她簡直就是斜睨一切的女王。她生機盎然,意氣風發,生活中的每一筆都是濃墨重彩。
▲《吉星拱照》劇照
不過,人家也的確有酷的資本。
1953年出生於臺灣名門望族的張艾嘉,父親是空軍軍官,母親是社交名媛。外公是臺灣資深新聞人。儘管含著金鑰匙出生,但人家16歲的時候就已經獨自去美國念書了;19歲的時候,又偷偷跑到香港,一頭扎進了演藝圈。
在影視方面,她曾九次被提名金像影后,七次被提名金馬影后,榮獲兩屆金像獎影后、兩屆金馬獎影后以及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在音樂方面,她是滾石音樂元老級人物,《童年》、《愛的代價》、《光陰的故事》這些耳熟能詳的歌曲都是她的代表作;
在感情方面,25歲的她義無反顧地嫁給了大她16歲的劉幼林。結束六年婚姻後,她又和音樂才子羅大佑愛得轟轟烈烈;37歲時未婚生子,隔一年與香港商人王靖雄奉子成婚。
▲張艾嘉和兒子Oscar
這麼酷的女人,當媽又會是種什麼節奏呢?
跟所有父母一樣,張艾嘉也曾把自己的夢想寄托在兒子身上。她曾相信自己會成為最好的媽媽,有辦法培養出一個完美的兒子。
她給兒子取名為:奧斯卡。奧斯卡獎項,是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這個名字彰顯著她對電影的熱愛,以及對兒子的期待。
為了培養出兒子的貴族氣質,張艾嘉從衣食住行處處刻意。在張艾嘉的培養下,4歲多的奧斯卡,已經會說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會很熟練地彈鋼琴、拉小提琴;5歲的時候,已經可以奶聲奶氣地在攝影機前講臺詞了。他懂禮貌,有紳士風度,在學校裡被所有老師公認為「小天使」,被觀眾們稱為「小天才」。
張艾嘉和普通的媽媽一樣,也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儘管丈夫王靖雄曾說過她「不像是在養兒子,更像是在組裝電腦,把所有最先進最頂級的軟體全部塞進去,卻不知硬碟本身能否容納。」
但她覺得這樣才是為兒子好,這才是兒子真正想要的。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才改變了張艾嘉的這種想法。
2000年7月6日早上,王靖雄接到了一通奇怪的電話,對方說:「你兒子在我們手上,馬上準備2000萬現金,否則撕票。」
剛開始王靖雄是半信半疑,直到送兒子去上學的菲傭慌慌張張地跑來,遞上了一張綁匪給的紙條,上面寫著:你報警我殺他。王靖雄這才相信事情是真的,他立馬給妻子張艾嘉打了電話。
張艾嘉在接到丈夫電話後,迅速從劇組趕回了家。在奧斯卡被綁架的6天6夜中,張艾嘉一天也沒有合過眼,戰戰兢兢地度過了144個小時。
儘管最終張艾嘉在九龍重案組的幫助下,找回了奧斯卡。但在綁架案現場,張艾嘉看到綁匪準備的香燭和冥幣時,抱著兒子號啕大哭。
她仿佛突然領悟了,對著鏡頭說:「一直以為最重要的是盛名,時時刻刻想保持常青,不管是婚姻還是兒子,都當作自身招牌的一點金漆,從未將自己從高處放下,好好審視一下生活。直到兒子的生命受到威脅,方才明了最珍貴的財富並非那個熠熠的金字招牌。熙熙攘攘,皆為利來;攘攘熙熙,皆為名往。以前我就是攘攘熙熙中的一份子,結果從相夫到教子處處一敗塗地。」
本來到這裡就是完美的大團圓結局了。但沒想到的是,被救回來的奧斯卡整個人都變了,他不再願意與張艾嘉一起出現在公眾場合,甚至連吃飯也只允許傭人把飯放在門口,等傭人離開後才偷偷開門把飯拿進去。他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裡,坐在電視機前看電視。
這一切的變化令張艾嘉心痛不已。她向心理醫生諮詢,醫生告訴她:奧斯卡是因為綁架事件受到了驚嚇而得了自閉症。
從那以後,她抽出大量時間陪伴奧斯卡,並改變了對兒子的教育方式:她不再要求兒子只吃沙拉牛排,給兒子買來了漢堡;她不再要求兒子每天穿得西裝筆挺,給兒子準備了T恤牛仔褲;她不再要求兒子每天學習畫畫,而是任由兒子的朋友們在家裡打鬧。只要兒子高興,一切隨著兒子來。
張艾嘉還帶著奧斯卡四處旅行。有一次他們去埃及遊玩。母子倆共騎一頭駱駝,奧斯卡坐在前面,緊靠在張艾嘉的懷裡,輕聲說了句:「媽媽,謝謝!」這是綁架事件發生後,奧斯卡第一次和張艾嘉說「謝謝」。
這句話讓張艾嘉熱淚盈眶,感慨萬分。她曾讓兒子成為全校最優秀的學生,也曾讓兒子成為矚目的童星,可這些都沒換來兒子的一句「謝謝」。直到她花了3年時間的陪伴,才換來兒子這一句真誠的感謝。
奧斯卡走出了之前的陰影,張艾嘉也仿佛變成了另一種模樣。她不再張揚,而是學會了理解和同情,變得成熟與內斂。很多人都評價她為:因痛苦而長大的媽媽。
她的「濃墨重彩」,因兒子奧斯卡開始變得「輕描淡寫」。
她依舊高產,參演電影《山河故人》,執導電影《念念》,自編自導自演《相愛相親》。
但在宣傳《念念》這部電影時,她說:「我現在喜歡平靜,所謂平靜不是說我不動,其實我覺得我的內心比以往活動得更厲害、更熱情,有很多東西更想做。而且那個想做的感覺,跟年輕時候是不一樣的,以前是有些衝動,現在是安靜下來,看東西比較深,很想很想把它拿出來,分享給大家。」
在她創作的隨筆集《輕描淡寫》中,她寫道:生命是沉重的,但到了某個時候終於明白了,是可以輕描淡寫的。
再到最近上映的《相愛相親》,她說:「很多東西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沒有辦法去算得那麼準確,什麼是得失。」
曾經的張艾嘉以為自己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孩子的人生軌跡,可往往被改變的那個人,卻是她自己。經歷過兒子的綁架事件以及兒子長達3年的自閉,她終於認識到了自己為人父母的局限。
「每個人到最後都是孤獨的。」這是張艾嘉曾說過的一句話。
父母對孩子的愛,並不是為了相聚,而是為了分離。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那個過程煎熬、痛苦,但是卻也幸福-因為那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豐富了你的生命體驗。
現在張艾嘉和兒子的相處就像是平等關係的朋友。在給自己當媽媽打分時,張艾嘉說:「最近會給自己減一點分,因為我兒子跟我抱怨,『你這麼嘮叨,會讓我跑得越遠』。我們是可以直接這樣講話的,我也感謝他可以這樣直接說。」
有些媒體曾在奧斯卡談戀愛時,形容張艾嘉「會吃醋」,張艾嘉笑著說:「我不吃醋,我只是有點失落。失落和吃醋是兩回事,吃醋是覺得說『哎喲,我跟這個女生在爭兒子的時間』,失落是兒子大了,他有自己的時間了,他已經不是我的小寶貝了。」
在我最喜歡的一部美劇《this is us》中,男主角Jack因失去了自己三胞胎中的其中一個孩子而非常難過。一個年邁的醫生過來跟他講了一個故事:他和妻子有五個孩子,但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在接生時夭折了。這是他從事婦產科的原因。這些年他接生過非常多的孩子,他覺得正是因為失去的這個孩子,才讓他選擇了這條路,救回了數不勝數的孩子。
有時候,孩子會用各種方式告訴父母:你的生命是有局限的。就像Jack和醫生,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孩子離開,束手無策。但孩子短暫的出現,卻轉變了他們的生命軌跡。
如果沒有第一個孩子的離去,醫生不會救回數不勝數的孩子;
如果沒有第一個孩子的離去,Jack不會又收養一個孩子;
如果沒有奧斯卡被綁架的事件,張艾嘉也可能無法明白:兒子真正想要的,不是虛無縹緲的名和利,而是一個孩子簡單的快樂。
醫生最後說:「年輕人,將生活帶給你檸檬般的酸楚釀成猶如檸檬汽水般的甘甜吧。」
或許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父母因孩子渡的劫,會變成另外一種改變自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