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學生家長迎戰日本考學季 學業壓力不遜國內

2021-01-11 中國新聞網

華人學生家長迎戰日本考學季 學業壓力不遜國內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無論是為人父母的天性,還是中國成語「望子成龍」一詞裡閃現的期許,中國人一向對子女教育傾注了極大的熱忱。當年的留學生們做了父母,當華人在日本的生活走向安定,教育問題便愈發浮出水面,成為眾多家長關注的話題。考學,是每一年這個時期,牽動很多家長心思的話題。

  高考統考剛結束

  1月19日和20日,日本舉行了中心測驗,也就是高考統考。全日本有573,344人參加了考試,比去年多了17,807人,分別在全國707個會場參加考試。這其中,也有華人青少年的身影。

  住在千葉縣的禮彥也是其中一名,19日清晨,他早上6點半被叫起來,因為據說人在醒後3小時起,腦子才處於活躍狀態,為了9點半開始的考試,自然是6點半起床。為了迎接這一天,禮彥已經準備了幾個月。當然,作為就讀於「進學校」也就是基本都要升入大學的高三學生,照理說一直都在面向考試。不過,真正開始努力,也就這幾個月的事情。沒有去私塾,學習全靠自己,這幾個月幾乎放棄了遊戲和動漫,其實已經很努力。考完之後,禮彥覺得考得不理想,只能面向「二次試驗」,也就是國立大學而繼續努力。

  同樣今年參加高考的路承隆是一個樂觀聰慧的孩子,儘管他的母親謙虛地說他「自稱天才,但其實啥也不會,平時連書也不看」。但高考統考結束,承隆自己算分,卻得到了777分,這個分數,完全可以去報考他的第一志願了。14歲才來日本的承隆,剛來時連日語假名也不會,除了在都立初中上學,就在一個叫做多文化共生中心的地方學日語一個月。初三時,在家附近上私塾,遇到一位好老師,放學後,去一周去3次左右,經過承隆的努力,日語突飛猛進,升高中時考進了市川學園。承隆自己說,高一高二要痛快地玩,高三才拼命地學,所以,高中2年級的第三個學期時,為了迎接高考,他進入了東進私塾。

  一開始是媽媽「趕」他去私塾的自習室,因為他在家就看電視漫畫,後來就是他自己知道要考試了而主動每天去自習室學習。私塾一年大概要90萬日元。最後,承隆的媽媽告訴記者,其實值得一提的是,「我兒子考高中,其實是失敗了。當初第一志願是公立日比谷高中。最終還是分數不夠。當初初中的內審分太低。考公立高中,需要老師給的內審分加考試分,我們剛來日本,老師掌握不了孩子的學習能力,所以很難拿高分。對於剛來日本不久的人,比如中間插班進去的孩子,如果學習能力強,就不要去報考需要內審分的國公立高中了。還需要考數學、英語、國語、社會和理科共5門。從時間上來說划不來。」

  初中高中剛開考

  除了高考統考,初中和高中的入學考試也都是在這個時期。所以,每到寒冷的一月份,尤其是1 月20日起,清晨電車上就能見到小學六年級學生和家長。日本的考學是很獨特的。它都是在1、2月份舉行,而且各個學校獨立出題,所以一般要參加考學,都得去私塾,以讓有經驗的老師指導,應對各學校的出題傾向。

  今年參加初中升學考試的錢娜出生在日本,從小學3年級起,她跟著同學一起進了家門口的一個小私塾學習,但班級裡聽其他同學說另外的大型私塾更有趣,座位都是按照成績排的,每個星期一次小測驗,然後分位子,坐在最前面的,是成績最好的,這種方法,照理說與日本小學校裡希望大家平均地共同友好成長的風氣不符,這也是日本學校和私塾最明顯的不同之處。小學校裡講究玩得開心,守紀律,共同進步,作業基本都很簡單,對於學習成績卻並不要求嚴格。而私塾卻是一個講競爭的地方,成績好,就座位靠前,這觸發了具有求知慾的孩子們的上進心。

  聽說大的私塾裡成績排名次,娜娜就說要進那裡,而早就對學校作業的簡單程度抱有懷疑的父母,立即帶她去參加了大私塾的入塾考試。結果是合格。這時,娜娜小學4年級。從那時起,她開始了面向考私立中學的學習,每周上課三天,從學校放學,放下書包,就背起去私塾的包包,並且還有一個晚飯的飯盒。回到家裡,已經9點多。這樣的日子持續了3年,包括周六周日也要去私塾學習或考試。寒暑春假,也都有各種集中突擊補習。臨到6年級,更是寒假只有元旦放了一兩天假。

  今年1月22日,娜娜迎來她小小年紀最重要的一場考試,是她的第一志願校。而20日,則參加了千葉縣一所中學的考試。這個學校的考試,歷年來都作為首都圈考生的第一場,報考人數數千名,學校裡根本坐不下,而是在幕張國際展覽中心。那一天,在前往考場的路上,只見帶著自己所讀私塾的袖章的老師排成長長的一列,來為學生們助陣加油。娜娜與教過自己的老師們一個個握手,充滿自信地進入了考場。

  陪伴考生的家長們,其實在這段時間也陪著孩子一起承受巨大的壓力。家庭圍著考生轉,沒有周末也沒有旅遊,沒有外出吃飯甚至沒有電視節目。一位華人家長告訴記者,去年女兒考中學,她自己總是覺得心臟不舒服,檢查費都花了不少,而女兒考上,症狀也都消失了。這個例子雖然只是個例,但與之程度雖不等,但此刻,確實正有很多家長跟著神經緊張的考學家庭。(杜海玲)

相關焦點

  • 中國學生面對巨大升學壓力,加拿大OSSD課程漸被國內學生家長考慮
    在國內中學生面對巨大升學壓力的同時,來自加拿大的OSSD課程逐漸被國內學生家長看到並考慮。作為世界頂級高中課程,OSSD課程以其升學壓力小、文憑含金量高而聞名國際。那OSSD到底是什麼,又會對各位學生的升學道路有怎樣的助力作用呢?一、什麼是安省高中文憑(OSSD)?
  • 外媒:韓國學生宅在家中也難逃學業壓力
    來源:參考消息外媒:韓國學生宅在家中也難逃學業壓力參考消息網2月29日報導 外媒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推遲了學校開學時間,但即使在家中,學生們也面臨學業壓力。報導指出,日本甚至比韓國走得更遠。如果把這兩個國家放在一起考慮,為遏制病毒傳播,有將近2000萬孩子的學習中斷。報導指出,在首爾,人們對政府的舉措存在明顯的複雜情緒。韓國的教育體系或許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競爭最激烈的,許多孩子每天晚上要在補習班上幾個小時的課,試圖獲得比同齡人更大的優勢。
  • 學生出國留學真的比在國內讀書好嗎?家長說出了心裡話
    對於出國留學真的比在國內讀書好嗎的問題,是相對而言的,並不能說是絕對的好,各有各的優勢而已。無論是出國留學還是在國內讀書,對於每個學生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只不過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決定罷了。 對於經濟狀況不錯的家庭來說,送自己的孩子出國留學,會減輕在國內讀書的壓力。
  • 對話來自頂級音大的她:日本的音樂考學,遠比你想像中更複雜……
    *東京藝術大學*桐朋學園大學Q:那日本這些上位的音大會看重留學生的國內出身校嗎?A:不會,日本的院校更關心你個人的能力,像你的學習能力、語言能力、演奏能力這些。在學業方面的競爭相對個人實力來說會很公平。Q:日本的音大到底難不難考呢?比如老師您的鋼琴專業怎麼樣?A:有一定難度的。
  • 外媒:家庭事業難兩全海外華人子女監管現"真空"
    家長如果連續多次不按時接學生回家,司法機構將對家長提出監護權司法訴訟,並有權另外指定學生的監護人。「加拿大的孩子未滿12歲不能單獨在家,但大多數移民過去的華人並不在意。多倫多的街坊四鄰若是看到兒童獨自在家,會立刻打電話舉報。」加拿大華人胡雨章認為,雖然移民海外,但華人的教育理念仍然根深蒂固。除了飽受詬病的「填鴨式學習」和「棍棒式管教」,華人父母的監管方式也與在國內時無異。
  • 天津茱莉亞學院:大學預科教我的事——考學篇
    正值藝考季,最近一個多月,17歲的天津茱莉亞學院大學預科單簧管學生劉靜蕤在美國參加幾大音樂學院的本科面試,從東部的波士頓前往中部的克利夫蘭現在又回到了東部的費城和紐約。雖然採訪當天剛剛經歷了一場面試,但是和她通話的時候絲毫沒有感覺到疲倦,劉靜蕤言談之中仍是充滿活力的樣子。
  • 紐約學校再次關閉 華人家長擔憂會影響資優班等考試
    中國僑網11月19日電 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當地時間11月18日,紐約市長白思豪宣布19日起紐約市公立校再次關閉,所有學生將轉入遠程學習。對於大部分已選擇網課的華人家長而言,他們對此感到麻木,並指出法拉盛市中心公立校疫情期間師資缺乏,無論網課還是到校上課,孩子的學業都堪憂。此外,華人家長更加擔憂再次關閉學校會阻礙特殊高中入學考試和資優班的舉辦。  華人家長會理事會主席朱寶玲表示,由於大部分華人家長比較重視防疫和健康安全,華人學生較多上網課。面對紐約市疫情反彈,市府決定再次關閉學校,全員網課,華人家長對此已經感到麻木。
  • 學業規劃是什麼?
    總結為一句話就是,青竹學業規劃,探求影響學生學習的根本原因,主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同時匹配科學的學習策略,以最終達到能力提升的階段性目標。例如:同學A屬於典型的苦學無效,學習成績中上等,找不到突破的瓶頸,心理壓力巨大。
  • 中國人在日本②|池袋華人的身份認同
    研究團隊通過觀察與訪談的方式走進具有代表性的華人社區,力圖闡釋華人在海外不同文化環境中的生存與發展狀態。2018年,項目組調研在韓國生活的中國人。2019年項目又選擇日本東京都豐島區的池袋華人社區開啟第二次調研。整個調研過程歷時近兩周,研究團隊共完成了對30位池袋華人經營者的深度訪談。
  • 日本幼兒園學生裸體上課,中國家長直呼不要臉,日本家長卻很支持
    我們中國家長喜歡說啟蒙教育,同時也十分重視啟蒙教育,因為在眾多中國家長們的心中,啟蒙教育的成功與否關乎著一個孩子的一生。因此,在中國家長的心中,幼兒園的選擇成了最令人重視的一件事情,很多家長在選擇幼兒園時會特別注意該學校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 「升學壓力」是學業負擔的根源,教育結構失衡是基本因素
    應該減的是學業負擔。學業負擔的壓力從哪裡來?應該是升學壓力。升學為什麼有壓力?追究原因則是教育結構失衡。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各種主觀的,客觀的,人為的,自然形成的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也是一種人為的不公平客觀因素。
  • 教育廳「最新通知」,部分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幸福好突然
    教育廳「最新通知」,中小學生迎來「好消息」,家長卻坐不住了!過了2020年學生們最期盼的是什麼?當然是放寒假。很多學生在上學的時候千等萬等就是為了這個假期,同時也可以在假期放鬆一下自己。雙節馬上來臨,很多學生都抑制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悅,同時家長們也非常開心孩子能夠緩解一下學業的壓力。現在的很多孩子都不容易,有甚者比很多成年人壓力還大,但是他們是有目標的,雖然學業繁重,但是為了在中考或者高考脫穎而出也是「拼了」。馬上距離中考與高考還有一小段的時間了,很多同學都已經進入了「最佳」狀態,優秀的學生會放下手中的手機已經遊戲,專心學習,成績好的希望更好,成績差的希望「逆襲」!
  • 面對壓力大的中考考生,家長與學校該如何做?
    經歷過大考的我們都知道,考試前大多數學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壓力,出現緊張、失眠多夢、沒精神等一系列問題,十五六歲的孩子們是沒辦法自我調節的,這個時候我們作為老師、家長怎麼做才能幫助學生順利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這值得我們思考。
  • 臺灣17歲高中生持刀刺傷女童 校方:該學生學業壓力較大
    臺灣省新北市淡水區淡江中學臺灣省新北市淡江中學一名高中男學生今天行經淡江高中附設純德國小大門口時,因不明原因,突然持鋸齒長刀砍向一名正在量體溫準備入校的小三女童,造成女童背部約4公分傷口臺灣夜景校方表示,該生在校內表現無異狀,對師長交代的事都使命必達,非常認真負責,僅學業成績比較落後,老師則有說該生課業壓力比較大,對於發生攻擊事件,非常的訝異,已針對其他學生啟動輔導機制
  • 小透明與大手畫師的對談|資歷相差甚遠的我們為何都選擇了來日本學動漫?
    本周我們請來合格了神戶藝術工科大學漫畫學科的包菜同學和名古屋藝術大學插畫專攻的季同學進行了一次小對談。 包菜同學已經在國內接稿無數,是畫手界的大手畫師;而季同學還是從國內高中畢業來日追求夢想默默無聞的小透明。但是無論經歷和現階段的畫工如何,只要努力就有機會考上理想的院校。
  • PPtutor 紅遍全球華人家長圈的秘密
    2017 年 7 月,PPtutor創始人Bob Wang無意間發現越來越多中國孩子開始在網上學習英語,一個有趣想法從他的心中萌生,既然美國老師可以遠程教授中國學生,中國的專業老師是否也可以遠程教授海外的華裔學生中文呢?PPtutor在線中文項目就這樣的情況下啟動的。
  • 九年級學生中考前心理壓力分析
    2020中考在即,面對九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不同尋常的,繁重的學業負擔,緊張的學習氛圍,激烈的競爭以及父母、老師的期望和嚴格要求,讓不少學生感受到了的壓力,心理上也發生了變化,筆者經過仔細觀察和分析,認為有這樣幾種情況。
  • 高一學生英語考120分卻壓力大,在地鐵上狂背英語,網友狂贊
    高一的張同學正在地鐵上狂背英語,他說因為英語滿分150分,自己平時只考120多分,總成績在班裡排十幾名,學習壓力有點大,養成了地鐵背書的習慣。你覺得乘地鐵做什麼最合適?玩手機還是看書?歡迎補充。網友評論網友表示:真的是優秀的人比你還努力……延伸閱讀:中高考生壓力大 心理疏通越早越好2019年11月,初二的小易(化名)原本性格開朗活潑,可近半年,家長發現她不愛說話,情緒越來越低落。「可能是青春期導致的孩子性格改變?」
  • 紐約推出最新教育計劃 整合資源幫助學生跟進學業
    市長白思豪及市教育局(DOE)局長卡蘭納(Richard Carranza)10日宣布「2021學生學習成果計劃」(2021Student Achievement Plan),改善教學方針、幫助學生跟進學業。
  • 家長群壓垮成年人——不能把批改作業推給家長!學生、老師、家長應...
    據說現在的老師,課堂上不布置作業,都是把作業發給學生家長手機上,弄得家長一個個精神緊張。有人半夜三更醒來突然想起忘記喊孩子做作業了,不得不馬上把孩子喊起來補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