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明星限薪令在網絡上刷屏,孫儷的片酬從8千萬降到了2千萬,趙又廷的片酬從1億降到了3千萬,明星限薪令得到了廣大網友熱烈擁護,紛紛表示贊成,因為娛樂圈的明星片酬太高,帶偏了年輕人的價值觀,導致他們不崇拜科學家,反而盲目的崇拜明星,以明星為偶像,連很多小孩都表示長大以後要當明星。
明星就是演員,是一種職業,在古代就是戲子,地位很卑微,進入現代社會,職業不分貴賤,演員的地位也逐漸上升,老一輩的演員演技好,能吃苦耐勞,為中國的影視業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而且他們做人低調,工資待遇和其它職業相比也相對合適,他們是值得尊敬的一代藝術家。
而近些年,演員這一職業變質了,一些毫無演技的小鮮肉,僅憑一張漂亮的臉蛋,靠特效,用替身,一部電視劇演下來,薪資動輒幾百萬,幾千萬,多則上億,普通老百姓沒日沒夜的幹活,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一年賺的工資還沒明星一個出場費的零頭多,甚至那些為國家搞科研的頂尖科學家的工資,也和他們無法相比,這種付出和回報不是一個正比例的薪資,肯定是這個行業的病態。但是這些都是那些小鮮肉的錯嗎?
說句良心話,其實大家質疑明星的天價薪酬,還不如反省自己,造成明星天價片酬的結果大家都是幫兇,拿高薪並不是明星的錯,誰都不怕錢多,關鍵是有人給呀,就拿我們農民來說,如果糧食能賣十塊錢一斤,肯定不會一塊多便宜賣,但是糧食價格賣高了沒人要,明星們的天價片酬卻有人出,這個現象誰造成的,是廣大的追星一族造就的。
你想啊,明星的天價片酬是影視公司出,拍好的片子賣給影院,賣給優酷,騰訊,愛奇藝這些視頻網際網路公司,影院和網際網路公司買片子的錢誰買單?當然是用戶買單啦,各種VIP會員,都是大家心甘情願掏錢買的。還有明星的商業演唱會,粉絲見面會一張門票幾十塊,幾百塊,甚至幾千塊,但大家為了和明星見一面,多少錢都願意掏。見到明星後,粉絲們尖叫著,呼喊著,比見了親爹媽還高興。如果大家把明星當做普通人,他們的視頻會員沒人買,演唱會,首映式門票沒人要,她們會有天價收入嗎?
明星的天價片酬不是靠政府的限薪令就能控制的,而是靠每一個追捧明星的人,如果追捧明星的熱度不降溫,明星就是不拍影視劇也一樣能有天價收入,就像現在比較熱門的直播帶貨,明星直播帶貨粉絲們就是願意買單,願意點紅心,刷禮物,一場直播下來銷售額最高可達幾個億,就算10%的佣金,一場直播下來的收入普通人一輩子也賺不到,這個可是限薪令管不到的。
所以這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很多人嘴裡喊著抵制明星的天價收入,實際行動卻一直支持著他們,願意為明星們的一切行為捧場,為他們的商業活動買單,為他們的天價收入添磚加瓦,這難道不矛盾嗎?要想明星的收入回歸正常化,不是靠明星限薪令,而是靠大家的行動,只有大家都理性的把明星看成一種普通的職業,這樣才有利於糾正下一代人的價值導向,大家都不追捧了,這個行業的收入才能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