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軍」巧手縫製「防護鎧甲」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噠噠噠、噠噠噠……」一陣清脆的聲音傳來,幾臺縫紉機快速運轉,機針上下跳動,幾名縫紉女工正在熟練地製作防護馬甲,一派熱鬧忙碌的場景。

  這個由4名女工組成的縫紉班組,來自中國鐵路北京局北京工電大修段綜合機修車間,負責製作反光馬甲、防護服、護腿、工具兜等勞保用品。該段負責集團公司管內換軌、換道岔、橋隧、電務、供電等大修施工任務,常年奮戰在各條站線,這些防護用品是後勤供應剛需中的「剛需」。

  「一件反光馬甲看起來簡單,製作卻需要十多道工序,從打樣畫圖、裁剪,到縫紉匝線、鎖邊、熨燙,最後到自查、互檢、質檢員檢驗,每一件都凝結了她們大量的心血。」車間黨支部書記田柏青介紹說。

  11月初到春節前,是女工們最忙的時候,不到3個月的時間要保質保量完成1000件馬甲、100件防護服的製作任務。「剛需」不到位,作業人員就不能上線作業,直接影響到正常開工。班組人雖少,責任卻重大,「娘子軍」們卯足力氣趕進度。

  「明年春季開工「三新」人員多,防護用品需求量大。一件馬甲最快需要40分鐘完成,為了趕進度,大家除了喝水、上廁所,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硬是把工作量從每人每天8件提高到10件。」班組長李素傑講起姐姐們的辛勤付出。

  「娘子軍」們低頭專注一針一線,手裡不停忙活著,一個姿勢就要堅持十幾分鐘。細線穿進縫紉機,固定好左邊的機針,對準衣片上要縫製的位置,雙腳輕快地踏起腳踏板,右手不時轉動輪軸,左手緩緩推進布料……

  眯眼、捻線、對準針孔,輕數「一、二、三」,就將細線輕巧穿過。別小看這個小動作,不熟練的人穿不好針,很容易耽誤五、六分鐘,而每天的穿針動作要重複幾十次、甚至上百次,一次耽誤一會兒,一天的工作量就要大打折扣。時間流逝,縫紉機旁已經做好了幾件半成品。

  「反光帶、鎖邊、粘扣這些重點部位要多匝幾遍線,裁開的布料要及時剪掉邊緣鬆散的線頭。縫紉前還要熨一遍,特別是要包邊的地方,不然出現褶皺後,反光帶和粘扣容易掉。」班組年紀最大的女工蔣書華款款道來。

  「娘子軍」們不光是縫紉的好手,也是「勤儉持家」的能手。今年,集團公司上下開展了「節支降耗作貢獻、改革創新立新功」主題活動,姐姐們積極響應,紛紛算起了「精細帳」。

  防護馬甲分正片、反片,左片、右片,裁剪時「一正一反」或者「一左一右」這樣交錯開來,合理打樣,用料更經濟划算;邊角料別扔,小餘料常用,二次利用可以鎖邊,還可以製作卡扣掛帶,不用新裁布……姐姐們的「小算盤」讓以前100米布出140件馬甲,現在多出了3到5件。

  姐姐們不把枯燥繁重的工作當成負擔,處處體現著後勤班組支援一線的人文關懷,一針一線中巧繡「心意」。

  「馬甲左右兩邊的小掛帶,可以卡住電臺、小喇叭、錄音筆等小零件,兩邊粘扣之前是綁帶式的,來回解綁很費力,還容易掛倒工機具,存在安全隱患。我們把它改成粘扣式,還加大了下擺尺寸,冬夏通用、肥瘦相宜,穿上後更利落!」班組質檢員馬海燕笑著介紹這些精巧的小設計。

  「我們自製了減速牌防護套,有效保證行車安全。」「還有大修專屬logo的工具袋,聯合施工時防止混拿錯拿。」「作業人員防焊花『護腿神器』,外用阻燃布,內用普通帆布,相對之前的石棉布,材質更親膚柔軟,易摺疊、易清洗。」姐姐們你一言、我一語,都說自己像帶貨女主播,班組內充滿了輕鬆愉快的氛圍。

  「娘子軍」們巧手縫製「防護鎧甲」,一件件勞保用品被統一送往一線,為大修施工和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吳佳澤 李俊毅

(責任編輯:佟明彪)

相關焦點

  • 北侖梅山:「布」一樣的精彩,巧手縫製布藝鑰匙包
    10月22日,梅山街道計生協聯合梅山街道圖書館組織轄區婦女開展「布」一樣的精彩,巧手縫製布藝鑰匙包活動,本次活動旨在通過縫製布藝鑰匙包,傳承和弘揚傳統手工文化,豐富轄區婦女的文化生活,增加轄區婦女相互交流的機會。本次活動共有18名婦女參加。活動邀請了劉老師為大家進行示範教學。
  • 【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巧手擔當顯大愛,防疫香囊學起來!
    【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巧手擔當顯大愛,防疫香囊學起來!按照甘肅省統一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配方,慶陽巧手們發揮專長、晝夜加班,設計研製了各式各樣的防疫香囊。據了解,吉彩琴、劉蘭芳、左煥茸、白淑方、任豔豔、趙麗珺及環縣萬家雜糧公司等眾多巧手和企業克服困難,提早復工,先後趕製防疫香囊8000多個,捐贈給了武漢及慶陽當地的醫護人員、一線防控工作人員及轄區學校、機關單位,有效發揮了巾幗助力防疫的獨特作用。
  • 鎧甲級別防護+Hi-Life,做你的「保鏢」和「管家」
    "小變形金剛"鎧甲級別的安全防護眾所周知,安全性是很多人買車的第一參考因素,在此前C-NCPA、中汽中心等多家機構都對全新哈弗H6進行了安全性能的測試,在這些測試中全新哈弗H6都獲得了較高的分數,而這樣的結果全部依靠全新哈弗H6的"鎧甲安全系統"。
  • 河口黃河河務局開展「情濃五月五,巧手過端午」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園園 通訊員 張立傳 李鵬鑫6月19日,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河口黃河河務局開展了「情濃五月五,巧手過端午」主題活動,職工們編五絲繩、縫製香包,通過親身參與,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魅力所在。
  • 我們的節日·端午丨縫製香囊迎端午節,贈孤寡老人送溫馨
    在端午節來臨之際,為弘揚傳統文化,增強轄區溫馨感和凝聚力,構建健康和諧社區,6 月 23 日,楊家園社區聯合計生協會召集居民共同參與縫製香囊。香囊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也承載著人與人之間的溫情。本次活動縫製的是艾草香囊,自然環保又可驅蚊,深受居民喜歡。大家聚在一起,其樂融融,互相探討,比如怎樣縫製才美觀,放多少艾草比較好 …… 轉眼間,一個個精巧秀氣的香囊便在大家的巧手下誕生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動還將額外縫製香囊送給社區的孤寡老人。居民惦記著孤寡老人,趕忙開始縫製下一個,空氣中滿是溫馨。
  • 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屹立 通訊員 李莉 王靜 劉明月 李莉芹為了使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有更深的了解,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6月16日,鄭州市金水區新柳路小學開展了一場「巧手做香包,濃濃端午情」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 「巧手巾幗 匠心傳承」,這場手工皮具製作活動,可讓大家笑開了花
    「巧手巾幗 匠心傳承」,這場手工皮具製作活動,可讓大家笑開了花 2020-10-17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橫縣:戰「疫」一線的紅色「娘子軍」,齊心協力抗擊疫情
    橫縣充分發揮疫情防控中婦聯組織的獨特作用,積極響應,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各鄉鎮、各村婦聯組織紛紛組建戰「疫」一線紅色「娘子軍」,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發揮「半邊天」作用。強宣教,增強防範意識的「宣傳娘子軍」「大家近段時間儘量少外出,不要聚集在一起烤火、聊天,做到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橫縣那陽鎮那陽村婦聯主席韋春梅進村入戶宣傳時,一遍遍耐心叮囑大家,「千萬別出門,窩在家裡就是做貢獻了」。
  • 好萊塢服裝設計師協會倡議縫製口罩支援醫療機構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據外媒報導,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蔓延,美國醫療行業不堪重負,一些醫院的工作人員戴不上防護口罩,為了應對疫情,好萊塢的服裝設計行業提出了縫製口罩的倡議。 國際戲劇舞臺工作者聯盟洛杉磯服裝部成員、好萊塢服裝設計師協會和洛杉磯服裝設計師協會正在發起一項倡議,並已經帶領其部分成員將縫製的防護口罩立即分發給醫療機構。這一努力解決了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在治療冠狀病毒患者時所依賴的口罩、手套和額外防護裝備嚴重短缺的問題。
  • 鄭東新區疾控中心:抱毒逆行的紅色娘子軍
    為預防疫情爆發,鄭東新區疫情中心人員每天兩班倒,24小時在崗,凌晨一點半,疾控中心的「紅色娘子軍」正在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務,她們剛剛在樓下清點採購來的多箱沉重防護用品並把它們搬到倉庫中去,還沒來得及吃上一口熱飯;還有一名臨時借調的男同志,在將最後幾箱防護用品搬運完後,正在進行統計歸檔。
  • 96歲西班牙老裁縫親手為醫護人員縫製口罩
    參考消息網3月27日報導埃菲社3月26日刊登題為《抗疫之戰中的96歲西班牙老人和她的縫紉機》一文,介紹了一位96歲高齡的西班牙老人在西班牙抗疫期間,重新開動起縫紉機,為一線的醫護人員親手縫製口罩等防護用品。
  • 披掛鎧甲
    戲院上演古裝京劇,將士們鏘鏘出場時,多是披掛一身鎧甲,讓坐席上的觀眾,看著都累得慌。        且不說那一身行頭之重,一套行頭裝束下來,至少也要兩三個小時,可見演員們的不易與辛苦。        在古代真實的戰場上,鎧甲更是冷兵器時代,雙方不可缺少的護具。
  • 【抗擊疫情 復工復產】慶陽市巧手、家政技能培訓網絡直播課堂開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這場戰「疫」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也牽動著隴原巧手們的心。按照甘肅省統一的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配方,慶陽巧手們發揮專長、晝夜加班,設計研製了各式各樣的防疫香囊。
  • 娘子軍風採
    我曾做過《娘子軍之歌》,《環城熱遊》巜三屆之家》等美篇,從各個角度表現娘子軍的不同特點。今天我想讓大家看看我們每個娘子軍人的風採,讓大家真實地了解我們娘子軍人,知道他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娘子軍人有志氣。緊跟中央不放棄,團結和諧迎勝利。
  • 巧手做香囊,濃情暖人心!紫荊家政姐妹們體驗工藝手作樂趣
    巧手做香囊,濃情暖人心!課堂上大家一邊討論著縫製方法,一邊挑選著布料,你一言、我一語,虛心請教,相互探討,按照穿針引線、縫製、塞藥包等步驟有條不紊地製作香囊,忙得不亦樂乎!
  • 【巾幗匠人】女紅巧手楊雪榮·走近她和她的旗袍世界
    【巾幗匠人】女紅巧手楊雪榮·走近她和她的旗袍世界 2020-09-26 0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芭蕾舞《紅色娘子軍》
    江*青拍的1964年版芭蕾舞《紅色娘子軍》初演劇照吧。
  • 歐洲騎士鎧甲研究:為何鎧甲會被譽為騎士精神的象徵?
    同樣,提起鎧甲你腦海中必然會閃現威風凜凜的騎士衣著鎧甲的影子,可見鎧甲與騎士早已密不可分。但二者的關係其實遠比你想像的密切,鎧甲早已被譽為騎士精神的象徵。鎧甲是騎士的守護神:我們知道騎士雖然經過嚴格的訓練使他們的自身綜合性能提高、防禦作戰能力增強,但是騎士也是人,那就免不了在作戰中被兵器殺傷的危險。
  • 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探尋明光鎧的興起與沒落
    自從夏王杼發明鎧甲後,這種單兵護具便成為歷朝軍隊必備的用具,鎧甲的出現,使得士兵在衝鋒時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護,不再懼怕弓箭和刀槍的攻擊。但是歷史就是這樣,矛與盾的發展總是相互促進的,鎧甲的發明推動了各種進攻兵器的變革與進步,石制箭鏃被金屬箭鏃取代,青銅的戈矛由鋼鐵的刀劍代替,而這種進步又促使了鎧甲製造的材質和工藝的不斷革新,從皮製鎧甲發展到金屬鎧甲,並依次出現了不同的種類,如札甲,魚鱗甲,鎖子甲……,鎧甲本身的防護能力也越來越強,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探尋一下古代鎧甲的巔峰之作——明光鎧的興起與沒落。
  • 河南新鄭:這位老人巧手做香包 40年來堅守民俗文化
    2020年12月17日,記者來到新鄭市新煙街道辦事處濱河帝城小區,見到了這位巧手製作香包的靳俊英老人,她正在一針一線縫製手中的香包,乾淨整潔的房間裡,整齊擺放著她精心縫製的各種香包。1982年起,她便在母親的指導下繡制小荷包,從起稿、剪樣、刺繡到縫製,技藝純熟。出自她手的荷包顏色鮮活、針法豐富、繡工精巧細緻。「我們家的繡藝那可是出了名的好,十裡八鄉的人都誇。」靳俊英說,如今她已與香包結緣40年,每一個香包、每一幅繡品都傾注著她的心血,都是她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