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科普盤點:朋友圈那些害人不淺的謠言,都2021了,你還敢信嗎?

2021-01-17 網易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

  元旦快樂!

  
今天,大家都給自己立下了新flag了嗎?

  2021年,局長也會持續給大家科普實用的育兒乾貨和女性健康內容!

  回頭看2020,這不尋常的一年,我們才發現:原來健康是最經不起折騰的。

  所以局長這次為大家精心梳理盤點出了68篇值得收藏起來一讀再讀的乾貨,打包放送給需要的爸媽,記得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哦~

  01

  家長最關注的兒科疾病

  小孩子難免會生病,這讓不少媽媽慌了陣腳,如果可以,希望生病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

  學習這些常見病知識和護理誤區,為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這種怪病常偽裝成「蚊蟲包」,奇癢無比反覆發作,專挑孩子下手,還很難根治!

  02寶寶尿液有8種顏色,最危險是這2種,趕緊自查,千萬別耽誤就醫

  036個月寶寶耳朵被強灌黃鱔血,被疑顱內感染……

  04「1歲女兒高燒39.5,女星堅持土方治療」這種退燒辦法可能導致腎衰竭,小心要人命!

  056歲男孩一覺醒來嘴眼歪斜,突然中風:家長們要警惕4個細節,別不當回事

  068歲女孩被「親」進ICU:這種病沒有特效藥和疫苗,別隨便亂親我的孩子!

  07奶奶餵完飯,2歲孫子吐血了!家長們千萬別再這樣做了!

  0812歲男孩肺癌晚期,媽媽崩潰說出細節: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09男孩拉「醬油尿」進ICU,就因這道家常菜!家有男寶要當心,這種病最重男輕女!

  10快檢查,寶寶臉上有沒有這種疹子!14種皮膚病,再不懂辨別就會越治越糟糕

  11寶寶右眼腫脹暴出險些失明,竟是這個原因導致!醫生的呼籲敲響警鐘

  02

  孩子成長發育不能忽視

  我們常說孩子成長應該順其自然,但這可不是說家長們什麼都不管!

  下面局長就來跟大家說說,助力寶寶健康成長,我們該怎麼管!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一碗湯毀了一家人!男孩連喝2年後停止長高,這些誤區家長別再犯了

  02Anglebaby曬童鞋被網友怒懟:給寶寶穿這8種鞋子,可能害他一輩子!

  03左撇子寶寶大腦更聰明?家長若強行糾正,後果真的很嚴重

  04孩子摸媽媽乳房、依戀布娃娃、愛摸私處……背後的真相千萬別忽視!

  056歲女孩胸部隆起,還來大姨媽!只因媽媽天天餵這個「好東西」……

  0627周胎兒丁丁「勃起」?假如你有一個兒子,他「自慰」時一定別這樣做!

  07黃磊女兒穿露臍裝又引爭議:給孩子打扮時,千萬別忽略這些問題!

  08曾被嘲「最醜星二代」,如今整容式長開:夫妻倆誰的基因決定孩子的顏值?

  09張歆藝產後生活曝光:哪個階段的孩子最難帶?笑著笑著就哭了……

  10寶寶2歲不會說話,婆婆竟叫醫生剪一刀:別讓你的無知害慘了孩子

  03

  營養均衡同時也要注意食物安全

  「病從口入」,局長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食物安全的健康知識,為食品安全正本清源,向損害寶寶健康的不良飲食行為亮劍!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50克可奪人命!看到這種食材再饞也別吃,現在正是中毒高發期……

  022歲寶寶喝牛奶險喪命:別再瞎補了!12張圖告訴你孩子每天該吃啥、吃多少!

  03這5種食物會「偷鈣」,沒給孩子吃對,補再多鈣也白費!

  04多地已出現,這種東西別誤食!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死!

  05一口冰西瓜讓女童高燒拉血便、孕婦胎死腹中:奪命的不是冰水果,而是……

  06男子喝下3分鐘後沒了呼吸!「包治百病」的街邊涼茶被曝驚人「秘方」,還能喝嗎?

  07蒙牛和伊利翻車了?孩子真正不能喝的牛奶,你可能天天都在買!

  08活體螞蟥寄生1年多,5歲男孩持續呼吸困難,醫生一句提醒令人後怕!

  09「一家幾口進醫院,只因這種殭屍肉?」被你嫌棄的超市冷凍肉,可能比菜場的鮮肉更好!

  10張歆藝產後生活曝光:哪個階段的孩子最難帶?笑著笑著就哭了……

  10倆孩子喝這個,一死一痴呆:過年誰敢逗我孩子,別怪我當場翻臉!

  04

  日常安全也要做好防範

  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危害健康的情況,為了減傷傷害,我們可以這樣做。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10歲女孩洗澡意外身亡:冬天給孩子洗澡,一定要牢記7個法則!

  02女研究生玩蹦床摔成癱瘓,監控曝光可怕一幕:這些網紅遊樂設施正在毀掉孩子

  03寶寶吹空調吹成面癱?拆開空調,我發現寶寶生病的驚人真相……

  045歲男童幼兒園午睡死亡,監控畫面曝光後,家長徹底崩潰!

  052歲女童懸空掛在電梯門上,監控拍下驚魂一幕!這些安全隱患家長千萬要警惕

  061歲男童在衛生間溺亡,「兇器」竟是它?家裡這些容易被忽略的隱患,每一個都致命!

  07阿嬌臉縫66針後,楊丞琳初戀意外去世:當心家裡5個地方,每一個都可能致命!

  05

  不可不知的用藥安全和就醫小知識

  不合理的用藥、用藥錯誤會危害孩子的健康,所以,以下內容,請爸媽認真閱讀!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這些「黑藥」你家還有嗎?趕緊扔了!

  02孩子發燒醫生建議做CT,媽媽卻慌了:孩子做CT真的會致癌嗎?

  03霧化比輸液更可怕?這幾種禁用藥,醫生給開都不能用!

  0458歲男子吃水果導致「癱瘓」無法行走!忽略這些食藥搭配禁忌,良藥分分鐘變毒藥

  0559歲女星不幸離世,死因讓人唏噓:這10種致命的用藥混搭,你必須要牢記!

  06

  急救知識要牢牢掌握

  孩子安全無小事,日常我們除了要做好安全措施,防範於未然,更要掌握急救知識,關鍵時刻它真的能救命!

  作為家長,學會急救不應該是附加技能,更要作為一樣必備技能看待。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8名小學生全部遇難,真相令人心碎:別讓你的無知,賠上孩子的性命!

  02「吃下2粒巧克力後,2歲男孩異常興奮,頻繁吐舌被送進ICU!」這種危險品,家家都有!

  031歲寶寶學走路意外身亡:學會這種黃金3分鐘急救法,能從死神手裡搶人!

  043歲孩子跌入油鍋,大面積燙傷!許多家長不知道這5個步驟能保命……

  058月大寶寶顱內大出血險喪命:孩子磕到頭,第一時間這樣做能救命!

  06觸目驚心!家裡手機充著電,8歲男童因它口吐白沫、沒了呼吸……

  07婆婆弄丟1歲半孫子,親媽竟不報警:錯過黃金尋人時間,真的會害死孩子

  08每年超2萬個孩子傷亡原因曝光!孩子是如何受傷的,你根本想像不到……

  07

  兩性健康趣趣談

  除了育兒知識分享,媽媽關心的健康問題,也是局長所關心的,局長還給大家準備了兩性相關的科普,讓大家快樂學習,健康生活。

  只要點擊下方任意圖片,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同房後「血崩」,90後姑娘差點沒命!萬別拿命過性生活!

  02男明星拍激情戲會有生理反應嗎?梁朝偉吳彥祖的回答讓人臉紅心跳!

  03內褲有10克糞便,私處就被1000個蟲卵包圍!正確的清洗方法必須知道,別讓它毀了你的下半身!

  04陰道能隨著「丁丁」變長,分泌物會變「甜」?關於陰道的12個小秘密,你必須知道!

  05男人最不想讓女人知道的12個生理小秘密,第一個就太刺激了!

  06浙江夫妻雙雙患癌:這7種病最容易在夫妻間傳染,別讓惡習毀了整個家!

  0739歲女星自曝膀胱子宮脫垂,原因扎心:這些後遺症真不是女人矯情!

  08幼兒園調查媽媽月經,細節敏感被網友吐槽:公開談月經,很髒嗎?

  09嵌進肉裡、大出血、穿透子宮:永別了!傷害中國女性20年的小銅環

  10 「我花了200塊,換來自己不孕不育!」這種保養,真的會死!

  11全國首針!10歲女孩接種國產宮頸癌疫苗:怎麼選?去哪打?這篇文章全說透了

  08

  這幾篇也是最受媽媽們歡迎的文章

  只要點擊下方任意圖片,

  即可跳轉連結查看乾貨哦!

  01為什麼中國人拉粑粑的姿勢是最全球最科學的?

  02為什麼有些女人的體毛比男人還多?哈哈哈哈哈進來辣眼睛

  03張雨綺怒撕前夫:老娘沒有狐臭!戳破了多少女人的尷尬

  04喝開塞露美容,每天三滴年輕十歲:這種自殺式護膚有多可怕?

  0519歲女孩手賤引發顱內感染:這7個動作傷身又毀容,管好自己的手!

  06女明星生二胎後曬「胎盤」:你的胎盤去哪了?真相醫院都不敢告訴你

  以上就是我們精選的知識乾貨,覺得實用的話,媽媽們別忘記點個「在看」和「分享」哦!

  最後,希望2021年,在育兒的路上,各位寶媽都能更輕鬆!

  局長也會繼續和大家分享更多實用的育兒乾貨!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點擊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 作者簡介 -

  本文由媽媽網獨家專欄「媽媽調查局」特約供稿,版權歸媽媽網所有,如果想轉載,請聯繫我們 取得授 權 。

  ▍本期編輯:謎舟& 噹噹媽

  不管微信怎麼升級,

  我們都在這裡,不離不棄!

  想第一時間獲取每日最新推送,

  就將「媽媽網育兒」設置星標吧!

相關焦點

  • 健康闢謠|盤點那些經久流傳的十大食品謠言,2021年吃得更安心
    所以人們在面對「吃什麼」或「怎麼吃」這兩個靈魂拷問時,往往會參考一些「聽說來」的食品傳言,這些傳言往往說得頭頭是道,但真的靠譜嗎? 轉眼又到年初了,今天就來講講那些年年闢謠卻年年有人信,甚至是越闢謠信的人卻越多的食品傳言,讓您的2021吃得更放心! 1、方便麵是「垃圾食品」?
  • 味精吃多了危害身體健康?那些關於味精的謠言,你都信了幾條
    最近,有小夥伴私信我,問我味精的事情,他說他聽到一些文章裡面說的,味精吃多了危害極大,還說什麼味精是化學合成品,身體總歸不會很好,唉,不得不承認,都21世紀了,沒想到還有小夥伴會相信這樣的事情,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聊聊那些關於味精的謠言,看看你都信了幾條?
  • 【闢謠】近期朋友圈熱傳的八大健康謠言,老實說,你信了幾條?
    經常使用微信的你可能也常常在朋友圈看到親朋好友分享的各種生活健康小常識以下是近日微信闢謠中心聯合果殼網以及科普中國發布的上半年朋友圈經典謠言,這些謠言雖然已除,但想想你曾經中過招嗎?  【真相】所謂的「水果酵素」其實只是水果發酵得到的複雜混合物,其中可能會有多種酶產生,但是無法控制,也無法分辨那些酶能夠有什麼功能。要想發揮水果對健康的積極作用,把水果吃掉就是最直接、簡單、有效的做法。
  • 【科普】食品謠言知多少——牛奶常喝 這些「常識」不能信
    【科普】食品謠言知多少——牛奶常喝 這些「常識」不能信 2020-12-04 15: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六月的十大謠言都在這裡了!最後一條已經害人不淺... | 庫叔闢謠
    謠言:近幾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在熱傳一則視頻,視頻中一位臺北的蔡姓消防員否認了溼毛巾的作用,稱其「實驗證明,根本擋不住高溫和濃煙」,還因為尋找毛巾而移動到危險的地方,置自身於險地,簡直是「死定了」。「愛滋針」到底會不會使健康的人感染愛滋病?記者在全國愛滋病信息資源網絡中國紅絲帶網上看到,愛滋病傳染途徑主要有三種,包括性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其中性傳播和血液傳播是愛滋病主要傳播途徑。醫學界普遍認為「愛滋針」使人感染愛滋病的可能性極低。科學研究表明,愛滋病病毒無法在空氣中、水中和食物中存活。一旦離開人體環境病毒就會很快喪失傳播的能力。
  • 闢謠 這些是近期最大的謠言,別信!
    微信安全中心聯合謠言過濾器整理出新一期的朋友圈謠言TOP10,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流傳較廣的謠言都有哪些吧。
  • 教你如何拯救沉迷網絡謠言的長輩
    他們不但自己信了,還給兒孫發送謠言,如果你不聽他們的還會惹他們生氣。怎麼辦?是時候拯救沉迷謠言的長輩,用科學的方法擊碎哪些聳人聽聞的謠言! 目前,主流謠言主要涉及五個領域,分別是食品安全、疾病、人身安全、健康養生和防騙,其中食品安全是謠言最多的,且跟疾病、健康養生等有交叉,是謠言界的頭號威脅——食品安全類謠言幾乎每天都有,還花樣百出,有的謠言換個包裝就再度登場,令人哭笑不得。下面,我們來總結一下主流謠言的重要特徵,這是這些特徵讓長輩入彀的!
  • 【注意】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過哪個
    今天為大家梳理了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你在朋友圈看到過幾個呢?你能識別幾個呢?十月朋友圈十大謠言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  我是甘肅的一位老師,叫格桑加,我們這裡很窮,學校的孩子們真的很需要衣服,因為太窮了都買不起衣服和鞋子,特別是秋冬了孩子們還是那麼單薄
  • 別被謠言毀了好心情!11月朋友圈謠言大盤點
    而一些謠言散播者也沒閒著,不少「觸目驚心」的謠言又開始在朋友圈蔓延.  朋友們,別讓這些謠言毀了咱們一年到頭的好心情!下面就來給大家粉碎謠言,還真相一個清白!  最近,有「營養專家」在電視節目中散布「浸出油劣質論」,認為浸出法工藝制油含有化學物質殘留,劣於壓榨法。
  • 風靡微信圈的十大謠言,信它你就輸了!
    分享好東西,艾特好朋友,微信朋友圈已成為融代購、交流、共享等的小平臺,它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魚龍混雜。不過,確實存在回復陌生簡訊會被扣錢的情況,那是因為電信移動為增值服務提供商提供了接口,這些商家為客戶提供天氣、鈴聲、財經、話之類的服務而獲得報酬,前提是客戶要同意開通此類服務,於是很多就採取騙子的方式騙你回復,回復代表你訂購服務了,然後電信部門會扣取你的話費給這些商家,而微信暫時沒有開放任何第三方接口,所以您就放心好了,微信圈裡點讚不扣費。
  • 衡水多地發布打擊網絡謠言通告
    四、自覺抵制網絡謠言。發現微信群、朋友圈、微博、貼吧、快手等平臺傳播的沒有正規來源的聊天截圖、視頻、音頻、文字等信息時不隨意轉發,要主動向網信、公安部門舉報。五、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對通過網絡發布、傳播的虛假信息或謠言,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網信、公安部門將依法依規堅決打擊,嚴肅追究發布者、轉發者、管理者(群主)等人員的相關法律責任。
  • 【網絡謠言粉碎機】2021年春晚節目單出爐了?版本這麼多,能信嗎!
    【網絡謠言粉碎機】2021年春晚節目單出爐了?版本這麼多,能信嗎!年的鐘聲還有半個月就要敲響了,近日,多份「2021年春晚節目單」開始在網上流傳。
  • 已經2021年了,你還在被這些謠言套路嗎?
    寒潮頻至、冰天雪地,冷得人都不想出門,但謠言卻不消停,在微信朋友圈裡興風作浪。上個月,一些傳言在網絡上興風作浪:心臟支架在美國已被淘汰、吃柚子會讓肌肉溶解、冬至日是「庚子年災難日」、全國物流將於1月中上旬停運、即食燕窩是滋補養顏「神器」……這些說法是真是假?事實究竟如何?
  • 體內取出121顆子宮肌瘤後,她直呼:流傳朋友圈的常識害慘了自己
    整篇文章都在說子宮肌瘤不需要重視,大家都是自己嚇自己之類的。子宮肌瘤確實一般情況下不會太嚴重,但如果肌瘤患者準備妊娠或者肌瘤直徑超過4cm,其實是有必要手術切除的。看到這,不得不感嘆:沒有依據和斷章取義的醫學常識真的是害人不淺!
  • 這101條母嬰相關功效都是謠言,卻很多人信,快來打假
    這101條母嬰相關功效都是謠言,卻很多人信,快來打假每年的雙十一、618,都是大家瘋狂買買買的日子;而每年的 3.15 則完全相反,是一個大家下定決心要擦亮雙眼、不再受到矇騙購買智商稅產品的日子。但是呢,這個世界上,真的不缺騙子,智商稅產品真的是一個接一個。
  • 那些刷滿朋友圈的大腦謠言
    謠言二:我們的用腦量只有 10%研究顯示,90%的大腦潛能未被開發的理論站不住腳的。科學家使用 PET 及 fMRI 技術對大腦的掃描結果顯示,即使坐下來看一會兒報紙,我們的用腦量也會超過10%。調查顯示,愛因斯坦的大腦比正常人的大腦還要輕將近200克。調查還顯示,通過不斷地學習掌握新知識,可以在後天讓大腦的某些部分增大。比如計程車司機的海馬體上,負責記憶道路和方位的部分比普通人都要大。
  • 【提醒】這是最近最大的謠言,別信!
    如此便捷的傳播途徑,也為謠言開啟「一片天地」,謠言的傳播嚴重的幹擾公共秩序,困擾他人生活。8月流傳在朋友圈的謠言有哪些?看看你中槍了嗎?不要讓拉黑你的人佔用你的空間,您也試試吧!複製我的消息,找到微信裡的設置,通用,群發助手,全選,複製粘貼消息發送就行,誰的名字變色了,刪掉就行。」真相此消息在去年就有過傳播,實為假消息,由網友惡搞而成。對此,微信官方也對大家作一個科普:微信好友數和手機內存空間並沒有關係,而決定佔用空間內存多少的,是聊天消息和朋友圈緩存。
  • 10條專為女性打造的健康謠言,多少人信了?
    這些謠言常常以一種貼心提示、正確指導的姿態出現,讓你感受到「好意和關心」,被這些包繞的你無暇去辨別裡面的真假、虛實。但是,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很多都是專門針對女性的謠言,充斥著對女性的惡意、物化乃至權利剝奪。之前,老六就在微博做了這方面謠言的徵集,得到了大家的踴躍發言。 接下來,我們一個一個粉碎那些高贊的謠言!
  • 2017上半年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中招了嗎?
    這期間,「謠言」還是時常出現。而且還多了一種新的常見傳播形式,就是用視頻來傳謠。今天,小編就整理出了這半年中的十大朋友圈謠言,一起來看看吧。再者,偷腎去做活體器官買賣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那些迷藥迷倒後器官沒有了的故事,均被證實為聳人聽聞的都市傳說。器官移植需要配型,而這個配型不是簡單的血型相配,還需要供體和受體雙方的組織儘量靠近,否則受體的免疫系統會攻擊和排斥外來組織。
  • 2018 朋友圈十大謠言,你信了幾個?(二)
    最近,微信總結出2018年度在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謠言上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