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總結出2018年度在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快來看看,都有哪些謠言上榜吧。
六、人販子光天化日搶男孩賣器官
謠言內容:
網上熱傳一條「十七八歲的男孩當街被搶去賣器官」的視頻。
真相:
該視頻實為少年叛逆逃學,被家長老師試圖強行帶回的過程,並非傳聞的搶孩子事件。
由於該孩子無心向學,國慶期間趁著父母不留意外出數日不歸。
父母和老師四處奔走找尋,最終找到了他,準備強制將其塞入車內帶回的時候,被圍觀群眾誤會拍下視頻,定性為「偷孩子」。
當地警方已在事件發生的當天作出了闢謠回應,請大家不要信謠傳謠。
七、轉發馬化騰生日消息到群可以拿獎勵
謠言內容
今天是馬化騰生日,轉發此消息到5個群,有機會領到188、288、398、588元紅包,並發騰訊股票300股。
真相:
這是一則不切實際的謠言,騰訊從未舉辦過此類"轉發生日信息得紅包"的活動。
其實,這則消息與「轉發騰訊過18歲生日消息可以拿獎勵」內容基本一致,只不過這次主角換了。
類似這種"轉發xx內容到微信群就可獲得獎勵"的信息,大多為編造,不具有實現操作的可能性,大家不要再輕信了。
八、葡萄乾殘留促幹劑,會燒壞腸胃
謠言內容
近日,不少微信群流傳著一段「葡萄浸泡促幹劑」的視頻。視頻拍攝者稱:「市場上買的葡萄乾,不要直接拿出來就吃,裡面有『促幹劑』,直接吃會把腸胃都燒壞了。」
真相:
專家表示,葡萄乾上的促幹劑殘留量很低,食用從正規渠道購買的葡萄乾產品,無需擔心促幹劑殘留超標燒傷腸胃或造成其他健康隱患。
那麼,這種促幹劑是否會對人體有害呢?
科研人員試驗結果顯示,葡萄促幹劑為無毒、無遺傳毒性的食品添加劑,其最大使用濃度為7.0%。
一般來說,浸泡葡萄乾的促幹劑水乳只需2%-3%的濃度即可,遠低於規定的最大使用濃度。而且,在浸泡之後、晾曬之前,果農會用水對葡萄進行清洗,附著於葡萄表皮的強鹼溶液很容易被洗掉。
九、下月起將增發高齡老人補貼
謠言內容
各位老同志:根據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通知,下月起將增發高齡老人補貼。在原20元、80元、120元的基礎上增加:
1、男46年1月至50年12月80元,女46年1月至55年12月 80元;
2、41年1月至45年12月100元.
從2018年1月起補發,調整後65一69(女60一69)為100元;70一74為120元.調整時間為11月。
真相:
這則所謂的「人社局增加高齡補貼通知」是則漏洞百出的假消息。
經媒體記者核實,根本沒有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這個名稱,正確的名稱應是國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
另外,市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及民政部門也從來沒有收到過類似文件或通知。且高齡補貼政策的制定、實施都歸民政部門管轄,與人社局無關。
上調養老金是由國家先制定調整方案,各省再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實施方案,各地市根據實施方案執行。
如有最新政策和調整,會第一時間在官方渠道公開發布。也提醒大家不要輕信此類非官方發布、無準確信息來源的謠言。
十、領結婚證時要交五千元押金
謠言內容
近日,網上流傳婚姻登記時需收取5000元「二胎押金」,若不生二胎,此「二胎保證金」則無法退還
真相:
民政部門表示,婚姻登記只需要戶口簿和身份證等證件,不收取任何費用。
其實,「二胎保證金」的消息並非首次流傳了。早在2011年,「收取二胎保證金」的消息就曾出現在網上。
2018,你還聽說過哪些謠言呢?在下方評論和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