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發網路媒體工作者汪葛雷撰寫的文章說,說來諷刺,宋楚瑜可能做夢也沒想到,這輩子竟然又再一次成為可能改變歷史的人物。究竟是老將再度上陣,還是與柯文哲進行交易,讓柯角逐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寶座,宋楚瑜的一個決定,當真可能改變臺灣歷史。
宋楚瑜是臺灣政治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過去19年的5次「大選」,他參與了4次,第1次與第2次更是差點當選。如今雖然只是一個小黨主席,但也是「立法院」有黨團,年領3900多萬政黨補助款的小黨,實力不強,資源也是有的。
然而眼下卻面臨轉捩點,2020選舉又要到了,一旦不分區票少於5%,就不再有不分區席次了(先不考慮得票5%只有2席,無法成立黨團)。若是不分區票少於3%,則連每年領政黨補助款的資格也會喪失,這個黨就差不多玩完了。
擺在宋楚瑜眼前的,其實就3條路:第一條路是宋自己不選也不推薦人,這形同是自棄政治影響力,機率小到幾乎可以忽略。第二條路是宋再度上陣,期待發揮「母雞帶小雞」,類似2012與2016年的效應。
然而這個效應是很難達到的。親民黨自己自然會主張上一屆宋拿157萬票,這一屆韓國瑜也不強,憑什麼無法複製佳績。然而此一時彼一時也,親民黨是一個具有「外省」與軍公教傾向的政黨,這個族群上一屆在憤恨朱立倫「換柱」的情緒下,有轉投宋的空間。然而這兩個族群現在非常挺韓,宋出來選很可能先成為這兩批人的公敵,選情不可能如親民黨現在說的那般順利。哪怕過5%,也幾乎不可能有黨團,「立院」政治舞臺頓時廢了一半。
而第三條路,便是把這張票另給他人。眼下確實有大量中間、淺藍與淺綠的族群不滿意蔡英文,也不滿意韓國瑜,這無疑給第三勢力以「救生艇」之姿登場的機會。
筆者先前在「郭董恐保不住中間票、綠營票與年輕票」一文中,曾提到郭臺銘若參選2020,很難保住這三類選票,進而讓民調長期維持在足以與蔡、韓競爭的水平。反過來講,任何一位想靠親民黨門票當選的潛在候選人,都必須要能保住這三塊選票,才可能當選。
而眼下唯一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物,唯有柯文哲。柯文哲不是郭臺銘,柯擁有遠比郭堅實太多的淺綠、中間及年輕選票基礎,也不若郭臺銘具有複雜的大陸政商關係,只要「反送中」政治效應不要更發酵,柯文哲不是沒有當選可能性。
宋楚瑜與柯文哲,一個有門票沒當選機會,一個沒門票卻有當選機會,而兩人共同的特點,是都對權力充滿欲望。分開來各搞各的,是有可能讓親民黨與民眾黨都過5%,但不過就是多了兩個小黨主席(親民黨幾乎不可能擁有黨團,不分區得票率未必夠),得要加上「國民黨、民進黨兩黨不過半」,才可能發揮影響力。考慮到這一點,兩人一起共謀「大位」,臺當局有太多位置與資源可以分了,這對宋、柯二人無疑都有誘因。
還記得2016年宋楚瑜的搭檔是誰嗎?是當時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最終「民國黨」沒能過5%,但這其實也示範了一種可能的合作模式。如果柯成為2020參選人,搶得到媒體版面,那憑什麼親民黨不能塞一個副手參選人給柯,親民黨再藉由「黨籍副手參選人」當母雞,替黨拼不分區選舉呢?有勝選可能的副手參選人,能搶到的版面必然比不可能當選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要來得多。
宋柯兩人合作能不能成,現在還無法有定論,畢竟柯不是穩勝,未必敢賭這一把。但這兩人看著蔡英文與韓國瑜的不滿意度,就有可能做出合作的選擇。若兩人真能合作,無論柯是否當選,都將讓2020「大選」出現極大變數,選戰將再度沸騰。
【免責聲明】圖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