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於台州的旅遊都是比較陌生,除了古城臨海給我的印象比較深刻之外,其餘的地方基本上很少知道。況且很多人對於這個地名有些陌生,很多人都會將它讀成讀二聲「tái」,但其實它應該讀成讀一聲臺(tāi)州。
直到今年某個周末有空前往了台州的椒江區之後,才發現原來這裡還是藏著一些古樸的老街。台州椒江區現存最古老的應該就海門老街。
在明清時期這裡可謂是浙江東部地區極其重要的集市,憑藉著繁榮的場面也被譽為了「小上海」。據資料記載,海門老街附近的海門港口一度都是台州的水上交通要道,肩負著客運和貨運的樞紐。在清代康熙年間到清光緒年間的200多年來,海門老街可謂是商鋪林立,商貿生意繁盛。
到了民國和建國初年,當時的台州的公路依然還不算太發達,境內以及周邊區域生產和種植的農作物等都需要通過椒江中轉到其他地區,從外面而來的食物和日用品也都需要從海門港卸貨,然後也需要從江河運送到各個區域。
如此重要的水陸通道和中轉之地,讓海門老街一時間成為了熱熱鬧鬧的仿佛「小上海」的氣勢。
隨著時間的流失,陸路漸漸的開始發展,水路也失去了原來重要的地位,漸漸地卸下重任。曾經熱熱鬧鬧的海門老街也隨之而變得暗淡下去。
如今當我行走在這裡的時候,早已經看不到曾經車水馬龍,商鋪林立的場景,但是經過修復之後,白牆黑瓦,雕梁畫棟以及一些僅存的老宅子,依然還在展示著曾經的輝煌和氣質。
海門老街如今的西建築基本上為清末民初所建。南邊到中山東路,北邊到江濱路,曾經海門老街長達470米,如今僅存225米。
可以看得出來如今海門老街的老建築中,不少都是有著濃濃的歐式風情。那麼為什麼這裡會有這樣的建築呢?據說,就時候老一代的海門人前往上海、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地去工作或者從事貿易活動,賺了錢之後就重新回到海門,仿造上海和國外的建築風格,建造了一棟棟很有歐式風情的大型建築。如今雖然大部分建築都已經消失,但是僅存的建築依然可以讓你欣賞到這種巴洛特風格的建築。
除了北邊的歐式建築之外,在南端還可以看到一些清代的建築,這些建築中還可以看到磚雕等清代的建築特色。當然還有一些民國時期的中式建築,花格窗等都是這時期的特色風格。
總體來說海門老街不論是規模還是看點都不如國內很多城市的老街,但是當你行走在這裡的老街之中,依然還可以感受一番曾經小上海的風韻,況且這裡遊客不多,你完全可以安安靜靜地欣賞。(作者:馬且停,人生在於行走,旅途需要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