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唯一印象深刻的日劇了,每次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響起的時候都會感動,導致她之後所有的歌都覺得比不上這首(先入為主的毛病得改)。很早以前只把魔女的條件當作純粹的愛情片看,但是這幾年不這麼想了。因為這部日劇知道了創造亞當,才知道了為什麼文藝復興三傑的三位中,光會喜歡上其中的米開朗基羅的畫。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達文西和拉斐爾的畫作大多相對優雅纖細沉靜,人物表情的細微之處表達的很出色。
三位之中,米開朗基羅的壁畫創世紀裡的人物卻最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諸神的力與美簡直可以透畫而出,其中的創造亞當是上帝即將給予亞當靈魂的瞬間(神賜予亞當生命,而亞當以神的面目示人),這種畫面帶來的令人敬畏的靈動感,才更能吸引光這樣想掙脫束縛、嚮往自由的少年吧。也象徵了未知和光互為彼此創造新生的含義。光生活在被單親母親監視的陰影下,有著覬覦自家醫院、打破父母愛情童話的五代醫生,有著怎麼都趕不走的令人厭惡的家庭教師,有著憤恨著自己的曾經不得不拋棄的朋友,也有怎麼都融入不了的新學校。
未知生活在壓抑的家庭,父母看似和睦,但父親大男子主義,幾乎掌控家裡所有人的生活,讓未知活成了一個想努力討好所有人、不會拒絕別人無理要求的大和撫子,然而越是這樣,科室裡的前輩教師和班上的痞子學生就越是一步步的挑戰她的底線,讓她有了上班就像上墳一樣的心情。這時候,那個路上撞了她,為她找到戒指的櫻花樹下的少年來到了她的班上,這個不良少年在她被潑了一身涼水的時候問她要不要逃課,她暈頭暈腦的跟著跑了,在小吃店裡,光看出了她的勉強。
有了光這樣正面面對過去朋友勒索的鼓勵,未知放了家人的鴿子沒有赴約,奔向了自由的國度(懵逼,導演是文青吧?這種描述聽多了略感羞恥),雖然做法糟糕,但這是她第一次按照自己的想法所做的決定。之後為了避嫌和光拉開距離的未知,被光毫不客氣的指出她只是在扮演社會和家人希望她成為的角色(光的質問三連擊,讓人產生了他以後能成為不錯的律師的錯覺),於是夜晚的奔跑後,兩人產生了特殊的情感(日劇跑讓人疲憊)。後來,有了象徵羈絆可以隱身不用在意別人眼光的戒指。
有了學校典禮上不顧一切的表白,有了不顧世俗眼光的私奔,有了在光叔叔家裡領悟到的別人的人生,有了在車毀後路邊草地裡少年遞來的象徵希望的野花,有了在海邊小鎮共度的時光,有了迫不得已的離別,有了重逢後因為現實產生的不理解和重新來過的珍惜。未知是成人世界裡不成熟的「孩子」,光也是早熟但其實並不成熟的少年,除去愛情,這就是這兩個同樣渴望得到自由的人一路成長的故事。就像最後未知信上所說的那樣,世上並沒有烏託邦一樣的自由的國度,不是死亡這樣自暴自棄、放棄自我才能到達那樣的地方。
只有努力的尋找活著的喜悅和堅持的事情這種自己存在的理由,才能被稱之為自由。自由的國度是要靠自己創造出來的。作為支線人物的未知的未婚夫阿大和光的媽媽鏡子,以前簡單粗暴的不喜歡作為阻礙者的這兩個人,但是後來想想他們也都有各自的難處。阿大是一個潛力股一樣的世俗的成年男人,處事圓滑、有上進心、做事遊刃有餘,對未知不錯,沒有不良習好,在外人看來是很好的丈夫人選,但他只是以自己認為好的方式對待未知,不管是求婚、雙方父母會面、挑選婚禮日期和場所這樣重要的事情。
都以自己想法為主,從不考慮未知內心的想法。包括對未知見家長時的臨陣逃脫,他也勉強克制自己的情緒,看似大度,其實從來沒有想過和這個即將共度一生的人坦誠相處、溝通解決一下實際的矛盾,說難聽一些,就是見外,真心的好朋友之間都不會這樣相處。這種不良情緒的積累,導致了他後來的不滿越來越多,當然未知也犯著阿大一樣的錯。鏡子在大多數人眼中,是對兒子存在畸戀,心理不太正常的母親,一邊和醫院的醫生五代保持著不正當關係,一邊控制著兒子的自由,但是她真的喜歡五代這樣的人嗎?
有了那個為了病人的健康辛苦工作而早亡的品行高潔的丈夫的對比,五代這樣的人應該是她難以忍受的吧,但為了亡夫醫院的運營她只能委身給這麼一個糟糕的人,這個時候越來越像丈夫的光就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不是她真的愛上自己的兒子,而是透過這張相似的臉來找回過去的美好回憶,所以絕對不能讓光離開她的控制範圍,總體來說,她是個可憐又可悲的女人。魔女的條件的魔字,並不是單指未知和光是超越了世俗束縛,被世人所不理解、被社會放逐的意思,而是人人心中都有魔障,但努力克服了這些,所有的人都最終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為什麼光這樣的少年令人難忘,不僅因為他像櫻花一樣美麗而又脆弱,更是因為少年才會擁有的純真和勇氣讓人嚮往,也因為有takki這樣的17歲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