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曆 | 83年前,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2021-01-18 前瞻網
科技日曆 | 83年前,英國數學家艾倫·圖靈提出圖靈機模型
 Connor Feng • 2019-05-28 10:32:42 來源:前瞻網 E1433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1936年5月28日,艾倫・圖靈發表《論數字計算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提出了圖靈機模型。

艾倫·麥席森·圖靈( 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 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

1952年,英國政府對圖靈的同性戀取向定罪,隨後圖靈接受了化學閹割(雌激素注射)。1954年6月7日,圖靈咬了一口泡過氰化物的蘋果,離開人世,享年41歲。2013年12月24日,在英國司法大臣克裡斯·格雷靈的要求下,英國女王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英國司法部長宣布,「圖靈的晚年生活因為其同性戀取向而被迫蒙上了一層陰影,我們認為當時的判決是不公的,這種岐視現象現在也已經遭到了廢除。為此,女王決定為這位偉人送上赦免,以此向其致敬。」

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他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能的試驗方法,即圖靈試驗,至今,每年都有試驗的比賽。此外,圖靈提出的著名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他常被認為是現代計算機科學的創始人。戰爭結束後,在徹斯待大學工作的他研製了「曼徹斯特馬克一號」一一著名的現代計算機之一。1999年,他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100個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圖靈之謎-《艾倫·圖靈傳》序
    對此圖靈應該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因為這正是圖靈機的核心。」其實,計算機的發展限度,並非圖靈所能預料(或者打算預料)。霍奇斯說自己對侯世達的擔心毫無興趣。如今我們眼看計算機飛速發展,筆者對新鮮模型倒有那麼點審美疲勞。相當多的時候,最感興趣的不是人工智慧進展如何了,而是這個老掉牙並且不好使的圖靈機模型。圖靈自己說過,「我的模型只能做非常簡單低級的工作。」
  • 艾倫·圖靈——悲情的偉大天才
    1951年,艾倫·麥席森·圖靈當選英國皇家學會院士艾倫圖靈簡介:艾倫·麥席森·圖靈(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傑出的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在數學、密碼分析、邏輯學、哲學和數學生物學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 艾倫·圖靈:機器智能與人類思維邊界的孤獨守望者
    最早提出人工智慧這個概念的是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他著名的理論「圖靈測試」就是用來分辨機器智能與人類思維的邊界,可以說在他研究之時,就已經認識到了,機器智能可以在多個領域替代人類工作。英國廣播公司(BBC)2019年7月報導,「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慧之父」艾倫.圖靈登上英國2020年出版的50英鎊新鈔。艾倫.圖靈被稱為英格蘭之子,「英國的大腦」。
  • 《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出版
    [摘要]本書作者安德魯·霍奇斯是英國牛津大學的一位數學家,也是一名同性戀。他對艾倫·圖靈的生平有切身的體會,並實地走訪調查圖靈生前親友,取得了大量的一手資料。《艾倫·圖靈傳——如謎的解謎者》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凱拉·奈特莉等主演的奧斯卡熱門影片《模仿遊戲》已經通過審查,現在已經在國內影院上映,該片講述了「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
  • 馬修·古迪加盟圖靈傳記 與「卷福」上演對手戲
    馬修·古迪加盟圖靈傳記 與「卷福」上演對手戲 時間:2013.06.1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田朝陽 分享到:
  • 圖靈測試介紹 圖靈機的工作原理詳解
    圖靈測試一詞來源於計算機科學和密碼學的先驅阿蘭·麥席森·圖靈寫於1950年的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其中30%是圖靈對2000年時的機器思考能力的一個預測,目前我們已遠遠落後於這個預測。 圖靈測試測試內容 圖靈提出了一種測試機器是不是具備人類智能的方法。
  • 人工智慧鼻祖提出圖靈測試
    他在該論文中提出的圖靈測試至今還在啟發著當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而其對於九個反對機器擁有智能的觀點的反駁,如今看來,依舊深刻而高遠。憶古思今,我們才能更好地為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鋪路、續航。 機器能夠思考嗎?艾倫·圖靈在他1950年發表的論文《計算機器和智能》中給出的回答是:能。
  • 人工智慧之父——圖靈的傳奇人生
    艾倫·圖靈在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生院檔案1936年9月28日,英國計算機科學家和數學家艾倫·圖靈首次抵達美國。圖靈出生於1912年,24歲時被普林斯頓大學邀請去讀研究生,師從阿朗佐·丘奇。當時,在國際數學家協會的永久教職人員中,還有數學家約翰·馮·諾伊曼。在圖靈到達普林斯頓的十年前,馮·諾依曼就已經和德國數學家赫爾曼·威爾一起研究過希爾伯特的一致性理論,之後才去哥廷根和這位偉人一起工作。
  • 艾倫·圖靈:天才的代價
    1939年,剛剛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數學博士學位的艾倫·圖靈,來到了距倫敦不遠的布萊切利莊園,這裡正好是連接兩座天才學府——牛津與劍橋的中點。一群頂尖的數學家、統計學家和密碼學家隱去了身份,在這個由英國政府設置的國家密碼破譯機構——「政府密碼學校」裡,進行著一項絕密的作戰計劃。二戰期間,德軍使用一種叫做「謎」(Enigma/恩尼格瑪)的密碼機,對情報進行加密和解密。
  • 被迫害的圖靈的一生
    就在某天圖靈結束了自己的長跑,坐在夕陽裡眺望遠方的時候,一個念頭像煙花一般在他的思想裡綻放開——他覺得自己似乎能夠解答數學家大衛·希爾伯特留下的一道難題。後來這個想法被他整理成理論,也就是著名的「圖靈機」設想。所謂的圖靈機就是指一個抽象的機器,它有一條無限長的紙帶,紙帶分成了一個一個的小方格,每個方格有不同的顏色。有一個機器頭在紙帶上移來移去。
  • 人工智慧與圖靈測試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技術對於人類當前的科技水平來說,是很難的,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這項技術目前依然處於起步階段。而圍繞這一技術所引發的各種爭議問題一直非常激烈。我們要不要開發人工智慧?能不能做到真正的人工智慧?人工智慧將會給我們的社火發展,人類生活帶來哪些改變?最重要的問題,人工智慧對於人類來說有沒有威脅?
  • 奧斯卡電影《模仿遊戲》: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精彩影評
    模仿遊戲 The Imitation Game (2014)導演: 莫滕·泰杜姆編劇: 格拉漢姆·摩爾主演: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凱拉·奈特莉 / 馬修·古迪 / 馬克·斯特朗 / 查爾斯·丹斯 / 更多...
  • 獨家真實的圖靈與二戰
    影片介紹了二戰中著名的密碼破譯天才、計算機理論和技術的先驅艾倫·圖靈的悲劇人生。只是圖靈已經足夠偉大,影片還要編造故事細節,用誇張的手法為其「點讚」,就未免畫蛇添足了。1950年10月,圖靈發表論文《機器能思考嗎》。這一划時代的作品,使圖靈贏得了「人工智慧之父」的桂冠。1951年,由於在可計算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成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時年39歲。圖靈給「可計算性」下了一個嚴格的數學定義,並提出了與「馮·諾伊曼機」齊名的「圖靈機」設想。
  • 司令英文匯 | 科學巨人,戰爭英雄,50英鎊鈔票人物,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
    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描述了一種可以輔助數學研究的機器,後來被人稱為「圖靈機」。
  • 萊布尼茨、圖靈、賈伯斯與計算機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說這句話的人便是生於17世紀的德國人萊布尼茨,就連德國人也很難用一個頭銜為他蓋棺定論,因為萊布尼斯是德國歷史上重要的數學家,物理學家,歷史學家哲學家和牛頓同為微積分的創建人,他的研究成果還遍及化學,地理學,解剖學,動物學,植物學,航海學,天文學,語言學,法學邏輯學
  • 2019 年圖靈獎頒布!授予兩位皮克斯動畫室元老
    圖靈獎獲得者,以表彰他們對 3D 計算機圖形學的貢獻,以及這些技術對電影製作和計算機生成圖像(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CGI)等應用的革命性影響。從 25 年前的《玩具總動員》開始,受二人影響的作品催生了一種全新的完全由電腦動畫製作的故事片類型,對電影製作的革命性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當前,在價值 1380 億美元的全球電影業中,3D 電腦動畫電影廣受歡迎,而 3D 計算機圖像也是蓬勃發展的視頻遊戲產業和新興的虛擬實境(VR)和增強現實(AR)領域的核心。
  • 以現代計算機奠基者之名,阿蘭·圖靈何以成為計算機科學之父……
    計算機跟經濟學很相似的一點就是需要很厚實的數學基礎,比如說同樣是現代計算機奠基人的馮·諾依曼,他同樣還是重要的數學家,為博弈論有突出貢獻,而說到博弈論,本科階段經濟學課程必須接觸的約翰·納什因為提出「納什均衡」的概念而同樣為大家所知,他同時還是知名的數學家,所以說數學是認識自然世界的鑰匙確實沒錯。
  • 重讀圖靈經典之作,九條反駁意見引人深思
    他在該論文中提出的圖靈測試至今還在啟發著當代人工智慧的發展,而其對於九個反對機器擁有智能的觀點的反駁,如今看來,依舊深刻而高遠。憶古思今,我們才能更好地為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鋪路、續航。機器能夠思考嗎?艾倫·圖靈在他1950年發表的論文《計算機器和智能》中給出的回答是:能。
  • 奔跑的圖靈
    長小江摘錄-圖靈簡介:2015年的暑期檔電影,大都是動畫片和青春劇,《模仿遊戲》絕對稱得上是另類。圖靈是世界上第一位把計算機實際用於數學研究的科學家,也是是第一個提出利用機器實現邏輯代碼的執行,以模擬人類的各種計算和邏輯思維過程的科學家。這是後來設計實用計算機的思路來源,成為當今各種計算機設備的理論基石。由於他在二戰中為破譯德軍密碼做出的巨大貢獻,於1946年獲得「不列顛帝國勳章」,這是英國皇室授予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者的最高榮譽勳章。
  • 區塊鏈之P2P和圖靈完備
    P2P點對點(P2P)通信即對等計算機網絡,是一種在對等者(PEER)之間分配任務和工作負載的分布式應用架構,是對等計算模型在應用層形成的一種組網或網絡形式,這種網絡設計模型的節點同時充當客戶端和伺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