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是清代曹雪芹著章回體小說,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世界文學寶庫中也是罕見的瑰寶,是大學生加強藝術修養的良好的讀物。
本課程主要對《紅樓夢》進行研讀品味,課程主要內容分兩篇,第一篇背景篇,第二篇品讀篇。背景篇通過歷史背景、作者背景、人物形象等主線與學生一起進行經典名著創造背景的研讀,感受《紅樓夢》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匠心;品讀篇主要品讀《紅樓夢》中的故事主線,品味建築、管理、養生、飲食、禮儀等生活智慧,帶學生領略不一樣的紅學智慧,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
《紅樓夢》中不僅滲透著傳統文化的因子,還有充滿著豐富的生活智慧,通過學習課程,在提升學生傳統文化素養的同時,增加學生的生活智慧,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增強學生文學藝術鑑賞能力,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
尤曉莎,漢族,畢業於上海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職於威海海洋職業學院電子商務系。
觀看紀錄片是了解一個國家、社會和民族文化發展的最好渠道和方式。真實紀錄片保留的就是一部人類文明史,它的珍貴价值是無法替代。本課程的理念是通過國內外優秀紀錄片作品的賞析,讓學生從紀錄片中汲取相關國家、社會和民族文化發展的歷史特色,激發學生探索知識、自我學習的意識,輔以思考問題和活動方式,讓學生相互交流、探討相關知識。
BBC紀錄片分為三個系列的專題目錄,BBC自然,BBC文史和BBC科技。對於紀錄片愛好者來說,追BBC(英國廣播公司)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的紀錄片是人生一大樂事。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境界,而及其超級精彩的畫面即使定格,也是一幅攝影佳作。
本課程節選不同題材的記錄片,參考學習電影大師觀照人生,觀照社會的視角和方法,拓寬知識面,陶冶情操,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科學,觀察科學的習慣。
劉敏楠,女,食品工程系教師,碩士研究生,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工程學院生物與化學工程系,具有一年的海外留學經歷,留學期間曾利用節假日遊玩法國、義大利、奧地利、丹麥、芬蘭等數十個歐洲國家,熱愛美食文化,致力於探索每個國家的特色飲食,因此對歐洲飲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課程從飲食習俗、飲食禮儀、飲食觀念及飲食歷史、西餐製作技藝、西餐風味流派(如義大利菜、法國菜等)和飲品文化幾個方面來講解歐洲飲食文化,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會看到「神似」中國餛飩的義大利Tortellini,還會看到用芝士做的火鍋、昂貴的黑松露、五彩的馬卡龍、形狀奇特的泡芙……,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找到歐洲飲食文化與中國飲食文化的聯繫與區別,思考出現東西方飲食文化差異的原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增長知識、拓寬眼界、提升文化素養。
餐桌上如何擺餐具
1.教師簡介於佳弘,女,漢族,2012.07.01本科畢業並獲學士學位,2015.07.01畢業於新疆農業大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專業並獲碩士學位,2017.09-至今在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2.課程簡介
本課程是面向全校的公共選修課,也是一門文化類的通識課。引導學生關注新疆,了解新疆,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讓學生正確的看待新疆。根據通識課基礎性、綜合性的要求,結合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特點,遵循課程內容應該既有廣度,又有適當深度,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又能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原則,設計了四個篇章覆蓋了新疆的地理、民俗、風景和風味。地理篇有新疆簡述與達坂城、哈密與吐魯番、石河子與奎屯 、博爾塔拉與克拉瑪依;民俗篇有巴扎與和田美玉 、維吾爾族婚禮與塔塔爾族婚禮 、頭紗與花帽 ;風景篇有雪蓮與紅柳、原與沙漠、阿爾金與羅布泊、喀納斯與賽裡木湖;風味篇有羊肉與拌麵、抓飯與饢。
在每節理論課之後,配套安排了視頻鑑賞內容。內容上,與相應的理論教學相呼應;形式上,通過觀看視頻,使學生體驗、感悟、內化,形象生動的了解掌握有關新疆的方方面面。
馬曉燕,女,山東泰安人,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碩士,中共黨員。從事國際貿易行業工作4年,2018年9月任教於電子商務教研室,主要擔任課程有:《市場營銷》《海產品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跨境電子商務》,主要研究方向:跨境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國際市場營銷。2020-2021學年第1學期在明德學院開設公選課《趣味邏輯推理》。
本課程著力於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教會學生理解常用的邏輯方法。在課程中突出與生活、學習、工作的密切聯繫,以實際生活中的事例結合邏輯知識來進行分析和討論,同時以解答趣味邏輯題目、參與趣味推理遊戲為輔,以期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並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
課程的主要內容包括邏輯學的基礎知識;邏輯學的基礎知識包括邏輯的概念,推理的概念,直言三段論的結構和規則;常見的三種推理方法,包括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技能方面,通過學習和實踐,提高學生解答邏輯題目的技巧。能夠運用演繹法、歸納法、類比法進行邏輯推理,能夠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快速抓住問題的關鍵,準確找到解決方法。素養方面,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聯想思維能力、專注力、動手能力和創作能力,通過邏輯學基本理論的學習、訓練,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思維素質,為其學習各專業課程奠定良好的基礎,進而培養學生嚴密的邏輯推理以及深刻敏銳的感悟,為未來從事的工作奠定基礎。
(1)推理類趣味桌遊
(2)趣味辯論賽
孟文樸,女,中共黨員,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文學碩士,現任職於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明德學院,主講兩門課程《職業素養與禮儀》和《中國海洋文化概論》,指導翰墨書法社社團1年,獲得「2020年校級十佳優秀社團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每個職業人都是一棵樹,泥土下的根系就是一個人的職業素養。枝、幹、葉、型就是其顯現出來的職業素養的表象,即職業禮儀。我們要想成為一棵不畏風雨的大樹,就必須提高職業素養,培養職業禮儀。由此,才稱得上是一位合格的「職業人」。職業化的內涵從三個層次出發:第一個層次是穿衣戴帽;第二個層次是待人接物;第三個層次是價值觀。從細節出發,又包含職業著裝禮儀、面試禮儀、見面禮儀、辦公室禮儀、餐飲禮儀、談吐禮儀、公文禮儀、商務會議禮儀,等等。
學生學習製作會議日程表
好的,本期的生活常識類課程總結就到這兒了,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明德尚能」,今後還會有傳統文化類其他課程分支、革命文化類課程、海洋文化類等課程總結持續推出,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