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適合讀研的學生要及時「分流退出」,研究生:該長心了

2020-12-23 騰訊網

文|小玉說

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市場並不樂觀,今年更是有874萬的大學生畢業尋求工作,很多大學生畢業才發現,就業遠比想像的更加難,競爭激烈,專業不對口,受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所以很多大學生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力選擇了「考研」,考研是好事畢業後找工作能多了一份保障,就業後的工資也要比大學生高出一個段位,但是考研也並非易事,並且考上了也要努力完成學業,不然很可能面臨考上不能畢業的風險。

教育部明確提出:不適合讀研究生的儘早分流退出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的不斷規範和要求,近年來教育部對大學生個研究生以及博士生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從招生,考試再到入學以後的表現,都要進行嚴格的把控個篩選,確保高等教育畢業生的學術質量。

今日教育部聯合國務院委員會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嚴格規範學位無研究生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在這份文件中明確的表達了,各高校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執行「學位授權」的流程,並且要嚴抓學位論文的開題、中期考核以及評閱、答辯、學位評定等流程。

同時還要做到論文答辯公開制度,還要把學位論文作假,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確保考研學位授權的真實性,公平性和嚴格性。

這份意見中還明確表示,不適合讀研究生的及時分流退出,要完善和落實好研究生的分流退出機制,對於不適合讀研究生的學生應該及早的向其他方向培養,這樣的意見無疑是在給廣大研究生敲響警鐘,如果讀研期間做不到自律,很可能會被清除研究生的隊伍。

針對教育部的這一項決策大家的看法如何?

大部分學生和家長對於這一項舉措紛紛表示支持,很多人認為,很多高校在研究生的錄取和學歷授權上都是寬進寬出,研究生都是在走過場,畢業順利拿到畢業證,這樣規定,不僅整頓了考研市場的制度,更是讓那些給學位擠水的學生無處可逃。

還有很多人表示,如今研究生的數量逐年上升,但是能研究出的成果卻寥寥無幾,很多學生考上研究生之後就不求上進,整頓研究生市場,分流退出部分研究生才能讓研究生產生危機感,研究出更多有利於社會發展的科學成果。

還有部分人表示,很多大學生都是通過「保研」進入研究生的行列,所以保研也存在著一定的水分,各高校保研的標準都會有差距,研究生的水平也參差不齊,所以教育部的這項意見如果和高校都嚴格執行,對於提高研究生自身的水平是非常有幫助的。

研究生就讀期間,要注意做好哪些事,才能順利畢業?

1.對所研究的專業課題要建立合理的知識結構

眾所周知,考研要閱讀和自己專業相關的大量文獻,還要梳理專業知識,所以對知識的涉獵一定要全面,這樣才會對你研究的課題有所幫助,才能建立完善的結構,所以在學校的時候一定要多讀導師推薦的書籍並做好筆記,多和導師探討不同的觀點。

2.認真寫論文

論文是答辯的關鍵,寫好論文才能在答辯的時候思路清晰,有條不紊,不過寫論文不是鍛鍊表達能力,更看重的是你對所研究課題的分析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時切記不要盜取他人的勞動成果,注重論文的質量和真實性,只有自己去論證去研究得出的結果,寫出來的論文才更有意義,通過的機率也更好。

3.爭取一些獎項

研究生也是可以爭取一些對畢業和就業都有幫助的獎項的,例如:學業獎學金每年都評選一次,千萬不要錯過努力去爭取,還有國家獎學金,獲得以後對就業非常有幫助,還可以以學校為單位,多發表幾篇期刊論文,對畢業就業都有幫助。

寫在後面的話:

考上研究生並不意味著今後就能高枕無憂,隨著教育部對教育的嚴格和規範,無論是大學生、碩士還是博士不努力提高自身學術水平,遲早會被分流退出。想要順利畢業,一定要做到以上三點,不要成為高等教育中的害群之馬。

今日探討話題:你覺得研究生存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你支持教育部對研究生實行分流退出制度嗎?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考研學生迎來2個壞消息,讀研有多難?家長:不能讀研究生了
    雖然研究生學歷正在貶值,但這並不影響人們考研的積極性,僅僅從近幾年的考研情況來看,報名人數就從兩百多萬增長到四百多萬,人數已經差不多翻倍,而早些年的考研人數甚至出現負增長,在現在看來真是不可思議。無論是從考研還是讀研來看,近年來學生們都不容易。
  • 教育部新發通知,「研究生」或將換「新顏」,學生聽了扶額稱慶
    當下,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很多人為了以後能更好地就業,在畢業之後會選擇繼續讀研。然而考取研究生的難度,不亞於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今年大家的壓力並沒有以往的學生那麼大,因為教育部新發的關於研究生改革的通知讓他們有了順利進入自己心儀的大學更多的可能性。那麼究竟是哪些措施能讓學生們聽了之後這麼高興呢?
  • 教育部針對研究生:確立這三大好消息,個別導師卻高興不起來
    很多同學選擇讀研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通過提高自己的學歷,增加自己的就業競爭力。考上研究生之後,同學們是打自內心的高興,認為自己的努力終於有所收穫。原本以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足夠優秀,研究生就能夠順利畢業。但等到自己真正讀研時才會發現,研究生想要畢業沒有那麼容易。
  • 教育部:研究生導師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
    ;構建和諧師生關係,導師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人文關懷,關注研究生學業、就業壓力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機制;不得侮辱研究生人格,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係。各地各校要結合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實際,紮實開展準則的學習貫徹。要做好宣傳解讀,幫助導師全面了解準則內容,做到全員知曉。要完善相關制度,將準則真正貫徹落實到研究生招生培養全方位、全過程,強化崗位聘任、評獎評優、績效考核等環節的審核把關。三、強化監督指導,依法處置違規行為。
  • 教育部下發通知,研究生迎來2個「壞消息」,學長調侃還好畢業了
    第二個「壞消息」:加大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檢查力度這第二個壞消息對於在讀研究生來說,影響其實還是挺大的,因為教育部明確表示,要加大對研究生論文造假以及學術不端進行嚴格的審查,如果發現學生有這類的現象出現,將會受到嚴重的懲罰,比如計入學生的誠信檔案甚至是直接開除學籍
  • 「研究生讀不下去,我主動退學了」
    同樣順理成章地,大四那年,張楚起早貪黑準備了5個月,以高分考上了另一所985高校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但設定好的路線拐了個彎。開學後不久,張楚就休了學。幾個月後,他退學了。讀研也如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內的一些人想出去。教育部已經明確,要加強研究生招生、培養、學位授予的全過程質量管理,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按照培養方案進行分流退出。
  • 對不起,我們不招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部:要與全日制一視同仁!
    以前,在招聘會上經常會聽到某些企業給一些應聘者這樣的答覆:「不好意思,我們單位不招聘非全日制研究生。」這樣的歧視讓非全日制研究生一度陷入低迷,也讓不少考研學子嫌棄,一度認為讀研就讀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沒有含金量。
  • 學生壓力大,讀研期間開銷變大,不提供研究生宿舍?
    現在的本科學歷遍地都是,本科生出來找工作都不太好找,有的公司需要的員工都是研究生以上的學歷,本科生連投簡歷的資格都沒有。所以很多同學在大學的時候會選擇繼續考研,而不是畢業找工作,讓自己的學歷能在提高一個等級,等研究生畢業之後找工作的時候就會沒有那麼大的競爭力。
  • 一面抱怨學歷貶值,一面報考人數再創新高,研究生到底香不香?
    但比較而言,與2020年相比,報考2021年的研究生的人數還是增長了36萬,創歷史新高,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是增長的數字不低,考研的難度仍然會有所增加,何況近兩年出國(境)受到影響,原本有望出國留學或者保研的優秀學生也加入了考研大軍,必然導致考研的難度進一步增加。
  • 教育部發來「好消息」,事關研究生畢業,學生直言幸福來的太突然
    這樣不良的風氣也導致了研究生畢業極為不公平的現象,影響研究生對學術的研究,為整治這種現象,近日教育部出手了,採取了以下措施。教育部出手,研究生表示幸福來得太突然針對研究生在讀期間出現的一系列問題,近日,教育部明確提出了10 項要求,主要針對「唯論文」現象,提出了整改意見,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
  • 「不好意思,我們不招非全」: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遭歧視?
    又到了一年火熱的求職季,各個高校的學生都湧入了人才市場。作為北京某大學2018級法律碩士研究生,方思(化名)在求職時備受冷眼,由於讀的是 " 非全 " 研究生,多數律所、省考的崗位她都沒有報考資格," 想不通,同樣是統招統分的在讀研究生,非全日制的為何不被承認?"
  • 不為研究生提供「宿舍」,讀研成本大幅增加,這屆考生處境太尷尬
    不為研究生提供「宿舍」,讀研成本大幅增加,這屆考生處境太尷尬縱使千般考慮,萬般也沒有想到,讀大學會為「宿舍」問題而犯愁。以北京大學為代表,從2020年研究生入學開始,北大就已經實施申請住宿制度。北大鼓勵有條件的學生不住宿,不符合條件的學生,如非全日制或檔案不在北大的學校是不予提供住宿的。除了北大之外,北京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復旦大學、深圳大學等也紛紛出臺了相關的措施,這些不為研究生提供住宿的大學絕大多數都是處於一線城市中的大學。
  • 起底逼死研究生的南郵導師張宏梅:讀研時如何選擇一個好導師?
    即便如今還沒有到複試的時候,他們也擔心自己未來讀研的時候也遇到這樣的導師,那麼研究生三年豈不是過得很煎熬?還有一些女生覺得這樣讀研,整日在導師的淫威下飽受折磨,還不如老老實實工作,心態不好、抗壓能力不強的人很可能選擇走入歧途。那麼這位已經去世的研究生,他的導師究竟是什麼樣子的人呢?是什麼原因使得他選擇在實驗室自焚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 研究生學歷提升有幾種方式?
    研究生學歷提升有幾種方式?最近有學生來詢問我獲得碩士學歷的方法,給大家總結一下學員關於提升學歷的問題,在這裡我來給大家一一解答。成人高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成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社會上會不會不認可同等學力申碩呀?
  •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名單)
    【東北大學清退52名博士生研究生】近日,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發布《關於對部分超期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的公示》,擬對52名超過最長學習年限的博士研究生作出退學處理。2年,在校最長年限(含休學)為4年;博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在校最長年限(含休學)為6年。
  • 紐西蘭讀研行前須知,你了解多少?
    紐西蘭研究生留學申請一般需要先讀一段時間的預科課程。紐西蘭讀研先讀預科一般是指就讀紐西蘭的研究生預科課程,也就是學士後文憑課程,但並非所有學生在讀研前都需要就讀這一課程,它一般適合想要轉專業、想要進修專業理論的學生申請。下面請看立思辰留學詳細介紹。
  • 後悔讀研了:「全家月收入2000元,我這種家庭,不配讀研究生」
    後悔讀研的小李感嘆道,研究生真不是給他這種家庭的孩子讀的,似乎讀研的大都是條件差不多的家庭,自己真不如大學畢業後就上班賺錢了,而且讀研後也沒感覺到自己有什麼學術和能力上的提升,研究的東西在工作中完全用不上,真是白浪費這幾年賺錢的時間。看來投胎才是門好技術。對於家庭條件不是太好的學生,究竟該不該讀研究生?
  • 瑞士留學讀研申請條件是什麼?怎麼挑選研究生院校?
    瑞士留學讀研申請條件是什麼?怎麼挑選研究生院校?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被瑞士吸引,選擇前往留學深造。那麼,瑞士留學讀研申請條件是什麼?出國留學網小編作了具體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一、文憑要求畢業於正規大學,成績需達到一定指標。院校數量不多,但質量都不是一般的好,師資力量極其強大。要想申請名校,需要提前準備,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越多,成功獲得通知書的機率也會更大。怎麼挑選研究生院校?
  • 都什麼學科專業讀研比例排前三
    研招網《2019 年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數據報告》顯示,繼 2019 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高漲,達到 290 萬以後,2020 年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再次打破紀錄,教育部網站數據顯示,已突破 300 萬大關達到 341 萬人," 考研熱 " 連年升溫,讀研人數也將進一步上升。
  • 教育部對研究生參加「三助一輔」工作做出規定
    教育部:研究生擔任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應公平、開放、競爭和擇優聘任  新華網北京1月14日電 教育部14日在其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做好研究生擔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學生輔導員工作的意見》,對研究生參加「三助一輔」各方面工作做出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