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又一檔與舞蹈有關的綜藝節目迎來首播,這檔名為《蒙面舞王》的節目,是由《蒙面唱將猜猜猜》的團隊製作。
從預告播出後,便立刻引來諸多觀眾的圍觀與討論。
這也是國內第一檔,舞者蒙面對決的綜藝節目。
這檔節目將和《蒙面唱將猜猜猜》採取同樣的節目流程,邀請知名的舞者,或演藝圈對跳舞很有興趣,有一定舞蹈功底的演員帶上面具,不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為觀眾展現自己的舞蹈實力,讓猜評團以及觀眾猜測自己是誰。
這樣新穎的展現舞蹈的方式,也是國內沒有出現過的形式,節目組標新立異,奇思妙想,讓觀眾們萬分期待。
除了本身設定的創新與獨特之外,這檔節目的製作團隊也十分優秀,那就是製作了紅極一時的《這就是街舞》系列的,知名團隊燦星製作。
節目在首播之後也引起觀眾們的討論,關於節目的設定,和節目的質量,觀眾們各抒己見,紛紛在網絡上表態。
令人感到吃驚的是,這樣一個擁有著獨特風格,不同凡響的製作團隊的綜藝節目,首播之後的評價並不可觀,觀眾們紛紛表示即使換了名字與內容,《蒙面》系列依舊沒有停止注水的腳步。
在首播的節目中,最明顯的一段內容就是舞者之間放狠話的環節。
節目組為了製造話題,讓先後表演的兩名舞者互放狠話,本來因為節目而有交集的舞者,因為本身可能並不熟識,所以在這一環節表現的十分尷尬,周圍人的起鬨更讓原本就凝結的氣氛,更加緊張。
除此之外,最讓觀眾們覺得側重點並不正確的地方,就是專業人士的點評。
一檔節目邀請專業人士對舞臺表演做出評價並不違和,但這檔節目中專業人士點評佔比過重。
更讓人覺得審美疲勞的是,無論之前登臺表演的人是誰,這些專業人士被剪輯的十分興奮期待和驚喜。
為了設置懸念,或為了讓觀眾們對表演者感到期待好奇,剪輯專業人士誇獎點讚的片段無可厚非,但如果一檔側重於舞者表演的節目,三分之一的內容都是專業人士的評價,難免讓這檔節目變得不倫不類。
而猜評團的不斷「加戲「更是「沒有必要」。
無論是在舞者表演之前,還是舞者表演之後,猜評團的每一個人都表現出對舞者極大的好奇,不斷的讓舞者展示技能,回答問題,試圖更快的了解舞者的身份,反而對舞臺的表演,沒有過多的討論,讓這檔節目的重點淪為「猜人」,而不是「表演」。
除了注水嚴重以外,讓觀眾覺得更不能容忍的是,一檔側重舞蹈的節目,卻讓表演者紛紛蒙面。
舞者的表情同樣是表演的一部分,沒有面部表情的舞蹈讓人覺得沒有靈魂,舞者的表情管理同樣是評判他實力的一大標準。
而在舞者蒙面的同時,所展現的「低俗」的舞蹈風格更是讓人失望。
對於舞蹈而言,尤其是女性舞者的舞蹈而言,展現自己魅力的方式應該是舞蹈的實力,舞技的精湛,而不是賣腰賣腿,用低俗的方式強調自己的女性魅力。
節目中實在沒有必要通過暴露的服裝,強調舞蹈展現的性感之美。
節目組的剪輯更是讓原本精彩的節目大打折扣,每一個人面對舞臺表演的反應,都太過於誇張。
節目組剪輯出來的反應,更像是精心設計的,而不是有感而發的。
舞蹈中最具有看點的對決環節,被剪輯的好像是小學生打架,毫無技術含量。
在之前放出的預告中,這檔節目有明星中跳舞的佼佼者,王一博,孟美岐等人的參與。
第一期節目中,雖然沒有揭曉身份,但是紅衣舞者是孟美岐的事實,已經昭然若揭。
在這一期的舞臺表演方面,孟美岐也不負眾望,帶來了與眾不同的精彩絕倫的表演。
只不過嘉賓的出眾的個人魅力,也沒有辦法掩蓋節目的不足。
即使貢獻出了優秀的舞臺,但是依舊抵擋不了注水的影響。
猜評環節過多的交談,與似是而非的反應,讓人覺得多餘,掩蓋住了舞臺的光芒。
一檔好的綜藝節目必須有清楚的定位,《這就是街舞》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它把重點放在舞者身上,展現出舞者的實力,以及舞蹈的魅力,讓觀眾們被其中無與倫比的舞臺表演打動。
而《蒙面舞王》似乎過多的在乎綜藝效果,在乎節目播出之後的話題量與熱度,本末倒置,讓節目口碑一落千丈。
精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