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兩萬多畝松樹林進入盛果期,為村民帶來效益

2020-12-24 看山看水看雲南

為了幫親戚朋友和同事購買松子,也為了完成消費扶貧任務,我們大理彌渡瓦哲扶貧駐村工作隊來到寅街鎮瓦哲大村建檔立卡戶李功家,向他求購松子。誰曾想李功卻面帶難色說:「不好意思了,由於我身體不好,今年採收到的松子不是很多,已經賣完了,你們到隔壁李彩珍家看看吧。」#鄉村產業發展#

我們來到李彩珍家時,果然看到她正滿臉笑意地收拾著這些上好的松子。李彩珍邊忙活著邊零散地向我們介紹:「平常兒子和老公在外面打工,自己一個人在家種地,今年看到山上的松包結得多,就讓兒子臨時回來幫她採摘松包,母子倆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就收穫了近一噸松子,由於品質較好,也快賣完了,光松子這一項收入就3萬多元。」

果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其實瓦哲村的華山松林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栽種下的。二十多年過去,兩萬多畝華山松樹林逐漸進入盛果期,不僅帶來了巨大的生態效益,也為群眾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在瓦哲村,像李功、李彩珍這樣的靠採收松子就能脫貧致富的人家不在少數。

據悉,瓦哲村近年來每年能夠採摘下來的松包均超過了1000噸,松子產量更是高達到100噸以上,加上松子價格較為穩定,直接經濟效益300多萬元,已經成為繼烤菸、水晶豌豆之後的重要支柱產業。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不就是最真實寫照麼?

文圖:寅街鎮瓦哲駐村扶貧工作隊 禹學志

相關焦點

  • 魏晨於瑋、鄭愷苗苗官宣結婚:愛情並不都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魏晨娶了陪伴自己13年的女友於瑋,鄭愷娶了認識一年多的同行苗苗,兩對戀愛模式並不相同。很多人在評論區為鄭愷前女友程曉玥鳴不平。「那個女孩陪了他很久很久,果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鄭愷苗苗: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容易讓人失去愛的勇氣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卿頭鎮:3萬畝克倫生葡萄喜獲豐收
    金秋時節,碩果纍纍,村民們喜迎中國農民豐收節的到來。在卿頭鎮西卿頭村種植戶鍾國平的葡萄大棚裡,一串串葡萄掛滿枝頭,顏色鮮紅透亮,果粒緊湊整齊,濃鬱的葡萄香氣縈繞鼻尖。鍾國平正忙著和妻子採摘成熟的葡萄。他告訴記者,今年他家的6畝克倫生葡萄,全部進入盛果期,由於比其他葡萄晚上市兩個多月,他家的葡萄一開園,每斤就賣到了6塊多錢。一年十幾萬的收入,這在過去鍾國平想都不敢想。
  • 運城:3萬畝克倫生葡萄喜獲豐收,「小葡萄」串起致富「大產業」……
    果農鍾國平說,今年他家的6畝克倫生葡萄已經進入盛果期,每畝地3000多斤,一開園就賣到6元多/斤,可以收入十幾萬元。照這樣的幹法,以後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 鄭愷大婚讓人不禁心疼小月,感情世界裡果然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2017年11月25日,鄭愷通過微博宣布與相戀兩年多的程曉玥已分手,兩人已回歸朋友關係。當時兩人在一起的時候,只是知道小月十分愛鄭愷,但是沒有感覺到鄭愷有多愛對方。記得那時候看他們參加《我們相愛吧》,裡面有一個細節,有一期有個老奶奶還問他們什麼時候結婚,而鄭愷當時直接轉移了話題,並沒有當面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個敏感的女孩,我想小月當時的心裡肯定很難受吧。
  • 大米賣出新花樣 蓬溪縣村民自創智能碾米機打破效益瓶頸
    四川省遂寧市蓬溪縣任隆鎮依姑村綠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劉春紅自主研發智能碾米機,把大米賣出了新花樣,以此打破了糧食種植效益低的瓶頸問題,構建起產業脫貧新格局:——實現貧困戶和貧困村長期穩定增收;——使村民的農副產品從農村直接走進小區;——讓貧困村村民變被動等分紅為主動種糧當老闆。
  • 威寧自治縣羊街鎮雙河村石榴產業帶來紅火生活
    2018年,雙河村「兩委」經過多次考察學習後,規劃種植軟籽石榴,並著力打造20畝核心示範區,作為石榴產業發展現場教學點,傳授種植經驗及技術。據了解,雙河村黨支部領辦了兩個合作社,其一是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其二是廉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目前全村共有306戶農戶加入合作社,其中貧困戶74戶,合作社經營石榴產業面積達1250畝。
  • 鄭爽自爆戀愛觀,說紳士是男生的加分項,不介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確實如此,如果以這樣的背景為前提,男孩的這個行為非但不紳士,甚至還會被誤認為在耍流氓。聽到鄭爽說出這些話,眾多嘉賓都忍不住露出驚訝的表情,因為鄭爽所說的這些言論真的是太過於大膽了,頗有一種不在意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意味
  • 梨花節5G直播+梨樹認養 河南洛寧金珠沙梨為品牌農業發展「打樣」
    當前,金珠沙梨已成為洛寧縣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搖錢樹」和金果產業,全縣已發展金珠沙梨種植面積3.6萬畝,年產值5000萬元。關廟村村民宋水龍對於提前認養梨樹帶來的收益非常滿意。  今年67歲的宋水龍是關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的收入來源以養牛和傳統農耕為主。近年,依託村裡金珠沙梨種植這一支柱產業,宋水龍種起了金珠沙梨,還享受免費的技術培訓,幾年間就成了金珠沙梨種植能手,順利脫貧。如今,他種植的7畝金珠沙梨,4畝已進入盛果期,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  金珠沙梨是洛寧縣品牌農業發展的一個生動樣本。
  • 【麗江發現】奉科鎮:因地制宜發展產業,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光伏發電站 「我家以前主要種植苞谷、麥子,黃果也有一點,後來看到黃果帶來的經濟價值,我就下決心,擴大種植面積,政府這邊還會定期開展技術培訓
  • 湖南新田村民分紅不忘回報 捐10萬元乾果助力抗疫
    湖南新田村民分紅不忘回報 捐10萬元乾果助力抗疫 2020-03-12 11:15:31   2017年以來,在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新田縣金陵鎮大元衝村成立了新田縣韻綠種養專業合作社,自籌資金210萬元,在村裡種植了200多畝的無花果,目前果園開始進入盛果期。去年,合作社還投資建起了無花果加工廠房,不僅解決了無花果的加工問題,還帶動了不少村民就業。通過3年發展,合作社2019年首次實現分紅,完成了純收入33萬元,勞務支出達16萬元,有效帶動了村民增收。
  • 循環輪作 1畝蔬菜地種出2畝效益
    朱德琳(左)向鄧克來介紹秋黃瓜種植朱德琳欣喜地告訴鄧克來,今年她繼續堅持輪作模式和進行生態種植,春季黃瓜獲得畝入為了實現循環增收,她在7月底又移栽了秋黃瓜苗,現在這些秋黃瓜已經開始結籽了,10多天後,這些黃瓜又將上市,因為正值市場上新鮮時令菜空檔期,上市時每斤要賣上3元,每畝產出3000多斤又要賣上1萬元,真是1畝地種出了2畝地的效益。近些年來,朱德琳依託地處納溪城郊的區位優勢,將自家的10多畝土地全部用來種植鋼架大棚蔬菜,採用循環輪作種植模式,通過施放有機肥料,打造生態蔬菜循環種植園。
  • 一畝葡萄純利三四萬元——這個聯盟帶動效應為何這麼好?
    一畝葡萄純利三四萬元——這個聯盟帶動效應為何這麼好? 「希望通過這個培訓給廣大種植戶帶來最新技術,更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錢海東介紹,2018年他們幾個葡萄種植大戶自發組建鹽城葡萄聯盟,主打高端路線,種植精品葡萄。這幾年,鹽城葡萄聯盟在行業內名氣越來越響。「目前國內葡萄連續多年產能過剩,但精品葡萄卻供不應求。」
  • 【全面小康 殷實家園】陝西子洲縣紅柳灣村:鄉村美了 村民富了
    紅柳灣村是子洲縣老君殿鎮中心所在村,全村轄兩個自然村,共有291戶905人,總土地面積1564畝,其中耕地800畝、林地168畝、草地596畝。該村集鎮功能相對完善,常住人口6000多人,已建成紅柳灣、封家岔2個集鎮市場,群眾的生活愈加便捷、豐富。
  • 《老友記》菲比:出場順序有多重要?愛情都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但是好景不長,大衛要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選擇自己心愛的女朋友菲比還是為研究科學到明克斯工作?而菲比理解大衛對科學的熱愛,她覺得自己不能那麼自私,讓大衛留下來陪伴自己,所以毅然選擇送他去明克斯。他們倆很愛彼此,但是很可惜,兩人出場時間不對,最終只好無疾而終。後來他們倆有個一個短暫的相遇,卻依舊依依不捨、卻又無可奈何。
  • 江門這片楓葉林進入最美顏值期,速打卡!
    新會圭峰山的楓葉紅了~小編已經為大家大家去探過路了這片楓葉林現已進入最美顏值期!彭偉宗攝圭峰山的楓樹多為20世紀50年代栽種,玉臺寺周圍的楓樹也是圭峰山上最為集中的地方趁著楓葉正紅,一起相約圭峰山吧~在圭峰山玉臺寺就可以看到楓葉,進入12月份,新會圭峰山的楓葉越開越豔!紅得濃鬱。圭峰山的紅葉多為三角楓,葉如纖纖玉指盡情舒展。
  • 如今,它多了一個新功效……
    枳殼三年掛果,七八年方能進入盛果,進入盛產期後,單株產鮮果最高可達 50kg,平均產鮮果35~50kg。在將枳殼樹進行矮化改良並人工栽培進入盛產期後,每畝按40株結果樹、每株結果按50kg計算,每畝可產鮮果2000kg。 長汀曾經水土流失嚴重,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區域,集中在河田、策武、濯田及三洲等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