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基博,生於1887年,1957年11月30日逝世,字子泉,別號潛廬,中國江蘇無錫人,古文學家、教育家。早年參加革命。1913年任無錫縣立第一小學文史地教員。1918年任無錫縣立圖書館館長。1920年後任吳江麗則女子中學國文教員、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現無錫高等師範學校)國文與經學教員及教務長。1923年後歷任上海聖約翰大學國文教授、北京清華大學國文教授、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改名南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無錫國學專修學校(現蘇州大學)校務主任、光華大學(今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及文學院院長等職。
喜愛錢基博的書友們,TA的這幾本書你都看過嗎?
1.《戊午暑期國文講義彙刊》
豆瓣評分:9.3
作品簡介:《戊午暑期國文講義彙刊》乃民國七年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國文講義之彙編,撰寫者分別為無錫錢基博、吳江薛鳳昌、吳江沈昌直,時在戊午暑期,意在為初學者習國文闢一從入之門耳,三書於國文奧義、作法、根底各有側重,惟指示大略,令習者得乎其法,明乎其徑,優而遊之一也,故名之。
書友點評:經雖為聖人手定之書,然有為精華之所在者,有僅為糟粕者,有雖為精華而不適於今日之用者,讀者當先別其何者為最要,何者為次要。運用經語亦然,須先分別其何者為通用之語,何者生僻而未通用,何者與文相稱,何者不相稱,能如是,則讀經為不虛,而運用經語,亦無羼雜之病,而一一妥貼得其職矣。
2.《現代中國文學史》
豆瓣評分:8.7
作品簡介:清末民初,是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本書作者將當時的文學分為二類:一為古文學,以王闓運、章太炎、劉師培、陳衍、王國維、吳梅村等為代表;一為新文學,以康有為、梁啓超、嚴復、章士釗、胡適等為代表。斷代文學史以這一時期文學作為內容的,本書是唯一的一部名著。作者對於這些代表人物的時代背景、思想根源等有深層次的挖掘。
書友點評:「嘻,歐化真似之辨,吾妻今昔之殊,誠不料其相違之度如此之大也!然亦貴人善體認焉而速改其度耳。庸詎吾輩鬚眉男子之論西政西學,不與吾妻未遊歐前之言社會革命者同其謬妄耶?吾思之,吾重思之。
3.《現代中國文學史(外一種:明代文學)》
豆瓣評分:8.7
作品簡介:內容簡介《現代中國文學史》是一部廣義性質的文學史著作,並不局限於以文論文,就詩論詩,而是在極其寬廣的背景中,闡述了清末民初學術興衰得失遞變的軌跡。它無疑是今天研究我國近代文學歷史發展和了解那一時代政治、社會思想、心理等方面的歷史風貌的一部重要史料。
書友點評:母校前輩的分文體文學史,大愛。文學史作為新的文學歷史敘述方法,為西化思潮產物。錢基博注重文體內部的傳承流變,但是他在敘述文體流變時,是有所選擇的,即只選擇該文體興盛的歷史記述。例如文,魏晉文後緊接晚清文,詩述唐、宋兩代,詞、曲都只講晚清。可以說是有強烈的「當代」關懷,與王國維「文體代興」觀念略同。把新文學白話文與章士釗邏輯文、梁啓超新民體並置,可以說是「沒有晚清,何來五四」在文體本位角度上的早期敘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