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Dewelf
校對 | 李雪嬌
編輯 | 趙星雨
11月15日,北京長安街W酒店,網易雲音樂和KKBOX聯合舉辦了戰略合作發布會。而在一年前,相同的地點,網易雲音樂正式拉開了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的帷幕。
發布會於昨日下午2:30開始,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KKBOX集團執行長林冠群以及網易雲音樂副總裁丁博先後做了主題演講,向在座從業者分享了兩家平臺合作的緣起及細節。丁博也在演講中分享了一些網易雲音樂的平臺數據,其中最值得關注的一點是,目前網易雲音樂的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
△ 網易雲音樂CEO朱一聞
這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無疑也是一次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跨越。2013年4月,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2015年7月,其用戶數突破1億;2016年7月,用戶數突破2億;2017年4月,用戶數突破3億;2017年11月,用戶數突破4億。從0到1億,網易雲音樂用了兩年零3個月時間;從1億到2億,用了整一年時間;從2億到3億,用時縮短到9個月;3億到4億,只用了短短7個月時間。
此外,丁博同樣分享了一些有趣的數據。例如當前網易雲音樂上播放量最高的歌手(同時也是播放量最高的華語歌手)是周杰倫,其《晴天》在網易雲音樂的評論數已經突破了185萬;播放量排名前十的華語歌手則分別為周杰倫、陳奕迅、薛之謙、林俊傑、陳粒、趙雷、張學友、王菲、李榮浩和蔡健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十位歌手中,除了陳粒和趙雷這樣在近幾年才受到關注的新晉創作者,其餘絕大多數都是流行於十年前的歌手,用丁博的話說,當前的音樂市場「吃老本」的現象其實非常嚴重。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網易雲音樂和KKBOX達成合作的重要緣由之一。在會後的採訪環節,丁博也表示和KKBOX的合作是為了讓整個音樂市場的交流更加暢通,在為音樂人增加推廣渠道的同時更好地活躍市場,使更多好作品被樂迷聽到。未來,雙方也將圍繞歌單推廣、音樂巡演、短視頻合作和原創音樂扶持等幾個維度展開合作。
對於很多內地用戶來說,KKBOX也許還非常陌生,但它卻已經在東亞地區有所建樹。KKBOX於2004年創辦於臺灣,目前服務地區包括臺灣、日本、香港、新加坡與馬來西亞。根據官方數據,其在臺灣的市場佔有率就超過60%,當前的曲庫也已經突破4000萬首。此外,KKBOX並不單純是一個流媒體平臺,其業務範圍還包括了演唱會主辦、直播、票務平臺及場館經營,就這一點來說也和網易雲音樂十分相似。
△ Julia Wu吳卓源和Panta.Q
演講的間隙,音樂製作人、DJ Panta.Q,女歌手Julia Wu吳卓源,以及音樂人馬條先後登臺進行了演出。去年底今年初,網易雲音樂曾主辦獨立音樂人馬條「冬日篝火」、「春日暖陽」全國巡演;自稱是「從網易雲音樂成長起來」的、畢業於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的新晉電子音樂製作人/DJ Panta.Q當前也在該平臺擁有超過9萬粉絲的關注度。
△ 馬條
其實不論是丁博在臺上頻頻提到這些獨立音樂人的名字,還是在發布會現場請到獨立音樂人表演這一行為本身,都顯示出自去年以來,獨立音樂人已經成為網易雲音樂重點關注的對象。丁博在會後也向音樂財經表示,獨立音樂人將不僅是明年網易雲音樂的重點,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是該平臺重點關注的部分。
2017對於網易雲音樂來說,既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也是迅速成長的一年。
據了解,網易雲音樂的「石頭計劃」等項目進展順利,到目前已主辦了200多場音樂人演出,扶持錄製了49組原創音樂,有上萬音樂人通過平臺的讚賞功能獲益;平臺也實現了用戶數從3億到4億的跨越;同時,在今年9月的IMS亞太峰會上,網易雲音樂還預告將會在未來推出的電音子品牌FEVER(放刺)……
發布會結束後,丁博在酒店B2層的小型會議室接受了包括音樂財經在內的五家媒體的專訪。一身黑色裝扮的他顯得十分莊重,但腳上穿的「椰子鞋」透露出了他的潮範。儘管已經參加了近兩個小時的發布會,他看上去依然精神煥發。
身為北京人的丁博於2009年加入網易,而在此之前,他還曾供職於《北京廣播電視報》、《音樂周刊》等多家文娛媒體,任記者、編輯、主任等職。在見證了中國音樂產業多年的發展後,他依然認為當前國內的市場仍然有著許多的想像和成長空間,「就好像吃一盤菜,雞蛋、西紅柿還有,不在乎旁邊吃兩口宮保雞丁。」
以下為部分訪談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