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評】大聲說出我們的中文名字

2021-03-03 人民日報評論

一段由中國留學生拍攝的英文視頻《說出我的名字》最近火了。拍攝視頻的緣由,源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前些時候發生的令人不快「撕名牌」事件。學生宿舍門上貼有中文發音的名牌被人撕掉,這種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行為激起熱議。事發之後,幾位留學生紛紛用中文發音說出自己的名字,並且用英文解釋其中的含義:繼文是「繼承家庭傳統文化」、海歌寓意著「幸福快樂」、幗豪代表「木蘭那樣的女英雄」、呼和要「呼籲和平」、蒲艾聯結著「端午的歷史」……向世界講述名字背後的故事,樸實無華的方式,卻可以讓偏見融化、讓價值傳播

學生拍攝的英文視頻《說出我的名字》截圖

改革開放之後,我們國家高度重視對外交流,英語教育也開始得非常早。很多英語老師,都要給孩子們起個「洋氣」的英文名字。一群黃皮膚黑頭髮的小不點,就搖身一變成了「Jack」「Danny」「Emily」。我也有這樣一個英文名,從小到大,需要用英語交流時我都叫做「Anna」。

但來到美國後,在皮博迪學院上的第一節課就有意外發現。當我在名字卡片上寫下英文名字的時候,美國教授卻對筆者名字的中文發音更感興趣。教授仔仔細細地把班上每個中國同學的名字都練習了一遍,並告訴我們,如果願意的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中文名字——那些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帶著中國文化內涵的美麗的名字。不僅僅這位老師如此,在皮博迪遇到的每位教授都會在剛開課的時候確認我們的中文名字的發音,並鼓勵我們用自己本來的名字。

中國姓名文化博大精深

漸漸地,我越來越自信地在自我介紹時說出自己的中文名字,當美國朋友聊起自己名字的意涵,我更會驕傲的解釋,若辰,意思是像日月星辰一樣燦爛美麗。名字是人生命開始的第一個標籤,對於自己的身份認同有重要意義。它不是一個毫無意義的符號,而象徵著「我是誰?我從哪裡來?」作為生命的起點,名字還深深扎在家族、國家、文化等根系之上。在全球化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今天,勇於向其他文明介紹自己文明獨特的地方,是推動相互理解和融合的重要一環。

反過來講,能夠接受外來移民的獨特文化,也是推動理解和融合的重要一環。美國是一個多種族融合的國家,為了讓移民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起初採用的是「同化吸收」戰略,即讓移民拋棄原本的文化和語言,學英文,改名字,按照美國主流白人的方式生活。然而,換英文名字容易,膚色的差異依卻顯示著他們的不同,少數族裔身份也不可能擺脫。打破種族隔離後,美國社會中依然有著廣泛的歧視和不公平現象。於是,這裡開始在鼓勵外來人口學習和融入主流文化的同時,保留和自己傳統文化以及族群的聯結,從而保證完整的文化歸屬感和穩定的自我身份認同。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撕名牌」的情況還有發生,但在不少地方,越來越多的人就像皮博迪學院的教授們一樣,對多元文化表現出了尊重和欣賞。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更深入地走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成為無數中國人的新心願。但故事在哪裡?其實,我們的人生經歷都是中國故事,我們的文化價值都是中國聲音。正如我們自己的名字,它就是完整的文化層面自我的重要組成。越是在文化多元的地方,擁有包含獨特文化意蘊的名字,越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的名字、我的語言、我的價值,都是我文化身份的一部分,越是在遠離祖國的地方,越應該為來自中國而驕傲

(作者為中國留學生,現就讀於美國田納西州範得堡大學。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國際銳評三連發 直指莫裡森「神經錯亂」全球多國主流媒體積極轉載轉引
    第1發倒打一耙的莫裡森把澳大利亞變成一個悲哀的笑話12月2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摘播《國際銳評:倒打一耙的莫裡森把澳大利亞變成一個悲哀的笑話》。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澳總理莫裡森在「漫畫事件」上的表現,充分暴露了「人權教師爺」的霸道、虛偽與雙標,以及企圖轉移視線的陰暗心理和面對事實真相的心虛。
  • 【銳評】李莫愁的愛情
    小貼士【長按點擊下圖「環球銳評」二維碼,存儲到手機,然後點擊微信掃一掃,選擇「從相冊選取二維碼」,再選中剛剛存下的的二維碼,即可瞬間訂閱「環球銳評」公眾號啦】
  •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韓國的美女、帥哥是出了名的好看,很多中國追星者都十分喜歡韓國明星。韓國也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很多影響,比如女生穿衣打扮上,大家都很喜歡韓國的那種風格,但是你們知道嗎?
  • 【國際銳評】強詞奪理 推卸責任
    【國際銳評】強詞奪理 推卸責任 原標題:   美國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4日稱,中國必須終結所謂的「七宗罪」,美方才會取消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同時他又說,美方正在籌備中方9月來美繼續談判。
  • 銳評:2019年農機行業10大營銷事件
    銳評:薩丁重工是近幾年國內拖拉機崛起的新貴,一向以犀利而務實的營銷手段著稱,在產品上定位於高端,是濰坊系企業轉型升級的典範。 銳評:農機的智能化在2019年取得了實質性進步,政府層面給予大力支持,更值得肯定的是企業的努力。目前,約翰迪爾、中國一拖、雷沃阿波斯、常發集團等國內外主機製造企業,以及上海聯適、上海華測、黑龍江惠達等專業公司都有較成熟的產品,並且已經能實現量產。
  • 自肖戰後,汪海林再添銳評,此次「受害」對象是他
    隨著後者被推上風口浪尖,汪海林也加入到「聲討大軍」,再添銳評。汪海林在社交平臺發言,直言"郭敬明不是個正經導演,也不是正經電影人",除此之外,汪海林還指出其本業小說也寫得不怎麼樣,包括抄襲也不道歉。
  • 好想大聲說出心底的話
    你 真 好 又 有 趣☝我 真 不 想 因 為 你 不 關 注 我 而 錯 過 你你 要 是 來 我 就 等 你今晚的薦影,標題即電影~回復即看 有時候明知道說出的話會傷人 《心靈想要大聲呼喊》雖然是有點煽情過猛,但是對於今天的小編卻正中下懷。淚點滿滿,卻又溫情治癒。重要的是裡面有段超級好聽的女主的獨唱。簡直耳朵懷寶寶 嗯,快點開懷孕一下。還想附上歌詞。
  • 張一山《鹿鼎記》演技浮誇,人民日報銳評一針見血
    人民日報先評新版《亮劍》,後評新版《鹿鼎記》,這讓許多網友直呼:我們看的是人民日報娛樂版嗎?作為官媒,有責任也有義務引導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健康的社會風氣,人民日報銳評合乎人心,更是責無旁貸。
  • 今日快評:newline 銳系列 65寸 會議平板
    近日,65"銳系列來到影尚工作室,讓我們來感受下這款主流會議平板的表現! 外觀 newline銳系列會議平板,外形纖細精緻,很具商務質感。配備4K超高清屏幕,無論文件、圖片還是視頻都可呈現準確色彩與質感,並具有物理防藍光優勢,讓觀眾眼睛更舒適健康。
  • 境外媒體廣泛轉發《國際銳評: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方案...
    境外媒體廣泛轉發《國際銳評:在亞太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方案」指明方向》
  • 編劇王茵銳評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9月16日,中國傳媒大學教師、編劇王茵受邀做客《今日影評》節目,深度銳評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並與廣大觀眾朋友就照搬式翻拍現象展開探討。 未得精髓成偽科幻 「油膩」包貝爾賣萌難 《今日影評》「有話直說30秒」環節,王茵對電影《我的女友是機器人》展開快速銳評。
  • 遊戲銳評:RTX 30系列你的作用已然達成
    RTX 30系列看上去不是燃氣灶了其實想想每年的這個時候,Nvidia都會給我們帶來點什麼。
  • 總臺《國際銳評》持續批美政客 境外主流媒體廣泛傳播
    最近一個時期,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銳評》連續推出《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背負「四宗罪」的蓬佩奧已經突破做人的底線》《病急亂投醫!
  • 遊戲銳評特別篇:概念先行的《信條》就註定是個談資
    其實從《蝙蝠俠》三部曲或是《致命魔術》乃至《盜夢空間》來看,這樣的情況還不算嚴重,到了以愛為主題的《星際穿越》之時,我們開始逐漸發現了這樣的問題。關於情感表達的場景都是經過精妙設計之後的產物,這在《星際穿越》這部片子中體現的尤為嚴重。
  • 國際銳評丨這不是科幻電影,這是「創新中國」的魅力
    毫無疑問,進博會上最大的「蛋糕」是其背後潛力無限的中國大市場。就像瑞士駐華大使羅志誼對《國際銳評》說的,一些企業參展並不是把新產品技術帶到中國,而是它們「本來就在中國」。現在,對一些在華耕耘多年的外企而言,「在中國,為中國」的提法已不新鮮,時髦的說法是:從中國市場出發,邁進全球市場。
  • 國際銳評:美國政客歇斯底裡的政治霸凌必遭堅決反制
    國際銳評:美國政客歇斯底裡的政治霸凌必遭堅決反制 央視新聞 2020-12-08 21:02 央視新聞12月8日消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當日發表聲明
  • 央視國際銳評:「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央視國際銳評:「中國確定性」讓世界更踏實 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0日消息,近日閉幕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2021年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將以穩為主。
  • 大聲說出心中的愛
    說出心中的愛 知心姐姐盧勤說:「愛是一個口袋
  • 國際銳評丨謹防政治偏見侵害全球公共利益
    來源:央視原標題:國際銳評丨謹防政治偏見侵害全球公共利益 1月下旬,在義大利帕多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曹文芳回到湖北武漢與家人團聚。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她無法及時返回義大利進行畢業論文答辯。基辛格中美關係研究所所長戴博說,「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們當前注意到一種趨勢,即抹黑中國的各種說法竟蓋過了彰顯人類憐憫心的故事。」疫情之下,全球公共利益絕不能因一些西方媒體的政治偏見而蒙塵。在這個命運與共的世界,面對疫情威脅,沒有人能夠置身事外。
  • 人民日報銳評《雷霆戰將》: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
    人民日報銳評《雷霆戰將》: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今日,有人發現由張雲龍、高偉光主演的《雷霆戰將》下架了,在網上已經搜不到相關劇集了,早在11月15日,人民日報就發布了對該劇的銳評,評論指出,該劇的主角幾乎清一色使用髮膠、髮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