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動物表演背後,你不知道的痛

2021-01-18 中國發展門戶網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實習記者 孫渴)近日,在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的支持下,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將專家對野生動物旅遊景點的科學考察結果與貓途鷹網站上超過5萬條遊客評論進行了研究和對比。結果顯示,80%的遊客對存在野生動物虐待現象的景點給與了正面評價,這些景點包括大象騎乘、與老虎合影等娛樂活動。而世界動物保護協會亞太區企業合作高級顧問Jacqueline Mills認為,人們還沒有意識到,我們觀看的野生動物娛樂表演的背後其實是對野生動物的虐待。

「全球旅遊業年產值達萬億美元,其中高達1/4是野生動物旅遊業帶動的。但很多人卻不了解,大部分與野生動物旅遊活動給動物帶來的卻是極度的殘忍和虐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致力於讓公眾了解野生動物旅遊業背後的殘忍、野生動物為此付出的慘痛代價,以及為它們了表演和與人類接觸互動所遭受的殘忍虐待。」 Jacqueline Mills表示,遊客渴望野生動物的度假體驗,但市場調研公司的一次問卷調查卻顯示,85%的遊客希望他們的旅行社不要組織給野生動物造成傷害的活動。

據統計,目前全世界每年約有1.1億人參觀野生動物旅遊景點,保守估計約佔全球11億旅遊大軍的10%。2010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對泰國118家野生動物娛樂景點的動物福利狀況進行了綜合評估,並發布了《處於危險境地的野生動物》的調查報告,首次記錄了泰國圈養野生動物遭受虐待的狀況。 報告調查了1688頭大象、371隻獼猴和624隻老虎,它們絕大部分生活在動物福利非常惡劣的條件下。

在大自然中領略野生動物之美

根據2014年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支持的一項全球問卷調查顯示,93%的遊客觀看野生動物表演是因為他們熱愛動物或感覺有趣。然而在這些受訪者中,83%的人表示如果有機會他們更傾向於在大自然中觀賞野生動物。

為了更好地保護野生動物,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呼籲遊客到野生動物的自然棲息地去觀賞它們。

同時,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希望以動物友好型旅遊產品替代殘忍的野生動物娛樂業,進行旅遊景點轉變經營模式。

目前,世界動物保護協會正在通過聯合龍頭旅遊企業、政府部門以及旅遊組織,積極尋求開發保護野生動物的可持續解決方案。希望可以在保護野生動物不受虐待的同時,確保以野生動物旅遊業為生的人們不會受到負面影響。(審稿:魏博)

 

相關焦點

  • 「關於野生動物表演,你不知道的事」 心路歷程
    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網上關於野生動物跟病毒相關的信息還真不少呢。我們每個成員感到既緊張又興奮。緊張的是, 天哪!病毒無處不在;興奮的是, 哇塞!思路源源不斷。                 4月18日晚上,我們向陽花隊召開了全體成員的第一次會議。 在會議上,我們每個人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其他人都用心地聆聽,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 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永久停止動物表演,變成科普講解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和爸爸媽媽去動物園,每次都要去排隊看海豚表演或者是大象表演,花十塊錢還可以和動物們合影。但是,這些動物表演其實都是對動物們非常不好的! 動物表演,釋義是:「指通過人為訓練,動物做出違背其自然天性的動作和行為,以達到娛樂觀眾的目的。
  • 上海野生動物園群熊傷人事件:動物發瘋的背後,揭露了一場暴行!
    動物表演為一些動物提 供了生存空間和機會 但代價也是明顯的—— 很多動物陷入了不配合就會被虐待的境地 最後有一些動物 不堪忍受 就製造這樣巨大的災難泰克的眼神是絕望的
  • 泰國大象因疫情失業:神奇表演背後,你不知道的痛苦「象生」
    不僅是泰國,印度、斯裡蘭卡還是非洲一些國家都會用大象表演來招攬遊客。而遊客們也總是會被這些神奇的大象表演所吸引。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這些表演的背後是多少大象的痛苦「象生」。視頻一開始,作者就用一個醒目的大紅叉來警示我們:不應該騎大象。為什麼呢?往下看,你會明白的。我們都知道,馴養,通常都要在幼兒期就開始。所以,人工圈養的小象在一到兩歲之間會被帶離母象,開始接受高強度訓練。
  • 一周影像資訊 | 法國禁止馬戲團使用野生動物表演,日本哥斯拉主題...
    法國禁止馬戲團使用野生動物表演100多年來,巡迴馬戲團的精彩表演一直令世界各地的觀眾驚嘆不已。大型野生動物登場則是馬戲團表演的高潮部分。然而,動物權利活動家長期以來一直批評使用野生動物的行為。日前,法國環境部長芭芭拉·蓬皮利宣布,巡迴演出的馬戲團未來數年內不得使用熊、老虎、獅子、大象及其他野生動物進行表演。新規定也將適用於法國的海洋公園,即海豚館。
  •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
    你知道安徽省有哪些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嗎?有其他村民說這可能是「四不像」,曹某知道不能隨便接觸野生動物,便立即打電話報警。涇縣公安局和縣涇川森林派出所民警隨即趕到,基本確認這頭體格相對健壯的「野豬」,其實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鬣羚(俗稱「四不像」)。民警商定採用驅趕策略讓這位「不速之客」快快離開,但鬣羚雙眼圓瞪,就是不肯走。
  • 景區動物園實拍,那些野生動物帶給我們的歡樂,你還記得嗎?
    宅家看世界,最近一次次被網絡裡「野生動物」四個字刷屏,忽然想到之前在景區及動物園實拍下的那些動物表演,它們帶給我們的歡樂,你還記得嗎?不知它們背後都經歷過什麼,不過今天想來,它們能成為乖乖任人擺布聽話的動物明星,有點臉紅和尷尬。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野生」動物園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不幸身亡。乘客拍下視頻的顯示,一群熊圍攏在一起,還有其他熊向此處跑來。有目擊者稱,「它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拖著人往草叢裡移動。」  事後流出的視頻讓人震驚。
  • 保護瀕危野生動物 樂元素和野生救援「救」等你來!
    為保護瀕危野生大象和犀牛,7月25日,樂元素和國際公益組織野生救援WildAid聯手推出《開心消消樂》的全新公益特別活動,號召玩家和野生救援公益大使蔣勁夫一起,在玩遊戲的同時,為保護瀕危野生動物貢獻自己的力量。「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樂元素和野生救援希望「保護瀕危野生動物」的理念可以根植於人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
  • 【明州新聞】揭秘野生動物圖片拍攝的背後:明尼蘇達州飼養員指導動物擺造型
    尤其是麥肯齊,她知道如何調動動物,讓攝影師拍到它們眼中的閃光;她還會提醒攝影師,如果她入畫,鏡頭如何才能避開她。  是的,你看到的一些所謂的「野生動物」,都是人工馴養的;這些看似「自然」的照片,都是在飼養員的指導下擺拍的。如果你將「非凡的野生動物」作為關鍵詞搜索,能在網上找到大量幾乎完全相同的照片。
  • 尋找城市中的野生動物
    通過這項研究,這些野生動物研究者們正在嘗試為城市中的野生動物與人群,搭建起一座共生的橋梁。  城市不止是我們的家,野生動物也在其中覓得其所  「在上海青浦區,我曾經和一隻貉度過了很多奇妙的時光。」王放說,似乎每個人都聽說過「一丘之貉」這個成語,但幾乎很少有人知道,它其實是我們身邊一種真實存在的動物,而不僅僅是一個傳說。  這種反差也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思考:野生動物從來都不止存在於荒野之中,城市同樣是它們的棲息之所。它們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而我們對它們的了解卻少之又少。
  • 不為人知的可愛大象表演背後一個非常殘酷的真相……
    然而沒有人知道在這些看似美好的場景背後那些原本自由生活在野外的大象  「大象知道如果它的頭亂動,象鉤就會打過來。它知道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它也怕痛!一個馴象師跟我說過,如果要讓大象不亂動,最常見的方式就是給它們腳上釘釘子,釘子取出來之後留下的傷口會痊癒。但是只要大象不聽話,就可以用力戳那個傷口,這樣大象就可以任由你擺布。」
  • 消費野生動物為何屢禁不止?竟是這個原因在作祟,要「對症下藥」
    有的人為什麼非要販賣、食用穿山甲等野生動物呢?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我們試著分析這背後的心理動因,進而對症下藥。 所謂「以形補形」,一些民間偏方認為,穿山甲會打洞,所以將它的鱗片入藥就能「通乳」「下乳」......寫到這裡,不知道您的感受是怎樣的,反正小編下意識地揉了揉胸(實在有點瘮得慌)。 這些從來沒有被嚴謹科學實驗證實有效的老方子,被不少人當成了「聖藥」,從心理學角度看,這其實是一種「刻板印象」。
  • 2020野生動物攝影師誕生!
    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WPY)於1964年創辦,是世界上舉辦時間最長、最負盛名、最具影響力的野生動物攝影比賽,迄今已56年歷史。
  • 鞍子河野生動物之美:羚牛山澗飲水嬉戲
    羚牛們你推我我推你,相互磨蹭,玩得不亦樂乎。一隻頑皮的羚牛還興致勃勃地開始玩起了頂牛遊戲。羚牛的頭如馬、角似鹿、蹄如牛、尾似驢其體型介於牛和羊之間,但在牙齒、角、蹄子等更接近羊,可以說是超大型的野羊,活脫脫是個「六不像」。它的全身毛色為淡金黃色或棕褐色,頜下和頸下長著鬍鬚狀的長垂毛。
  • Cicada 野生動物聲音集音器
    先從視頻了解什麼是集音器我們在野外拍攝野生動物影片的時候,其實通常很難收錄到聲音。
  • 武漢最冷門動物園,野生猛獸表演堪稱一絕,卻因名聲不顯無人問津
    不過其之所以變得很沒存在感,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其實關鍵還是在於沒有打出知名度來。九峰森林動物園的全園面積僅有800餘畝,比起一般的高校校區面積都要小上許多,而且整個動物園內擁有的動物數量也不足百種,其中中小型等動物佔據絕大多數,雖說也有虎獅熊等大型猛獸,但是幾乎沒什麼稀有的野生動物。
  • 專訪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李理:我們是如何推廣保護野生動物理念的
    車到山前必有路,大不了從頭再來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現在共有12名站員,其中包括站長李理和副站長韓軍。李理強調「站員」二字,這是因為,若想成為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站員,殊非易事。保護站每年都會招募志願者,50人分為一組。兩年以後,堅持下來且沒被淘汰的志願者會成為實習工作人員。
  • KZ譚定安唱《你不知道的痛》背後,你未必知道的事
    三合一的《你不知道的痛》,劉洲是關鍵的一 KZ譚定安來到了《歌手》的舞臺,而這個新人的背後,則有一個熟悉的身影,他就是KZ譚定安的定位製作人:劉洲》這首歌曲,實際上是一首三合一的歌曲,它的成分包括了薛之謙的《你還要我怎樣》、「動力火車」的《還隱隱作痛》,以及王力宏的《你不知道的事》。
  • 野生救援協會主席:中國能打贏野生動物保衛戰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20日訊 (記者 張偉) 由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辦公室和各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主辦的2011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活動日前在北京啟動。作為共同承辦方代表出席啟動儀式的國際環保組織野生救援協會(WildAid)主席史蒂夫表示,這次活動充分體現了中國政府對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