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夏,又是熟悉的北京凌晨四點,小鵬像往常一樣,簡單洗漱,穿上樸素輕便的衣服,開車接上順路的同事前往單位,準備開始工作。六點左右,北京的早高峰即將到來,他和同事到達了指定地點。隱去了身上的職業特徵,如同普通上班族一樣,進入了「戰場」。
1
2012年,小鵬從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刑事偵查專業畢業,選擇這條反扒之路,是受一部電影的影響。
對於1992年出生的他來說,《便衣警察》有些遙遠,影響他的是一部警匪片——《跟蹤》。影片講述了一組探員喬裝跟蹤嫌疑人,卻遇到了兇暴多疑的劫匪,整組探員陷入了危險中的故事。
便衣、偽裝、心理戰、團隊合作......這些電影裡探員們工作時的關鍵詞,現在也成為了他工作中的必備技能。與電影不同的是,他的「戰場」就在我們每日生活的必經之路上——公交地鐵沿線。
2
今年,他獲得了第七屆首都公安「傑出青年衛士」的稱號。在官方形象宣傳照中,他難得的換下了便衣穿上了警服,但是依舊不能以真實面目示人,榮譽只能在他的影子中閃光。
「遺憾麼?」
「這個倒是不遺憾,我們一直都是這樣的,開始的時候師傅就跟我說這個工作就是得低調做人,誠實做事,要越普通越好。」
「工作上的照片幾乎也沒露過臉,別人拍警服婚紗照我也沒拍過,不過媳婦也理解,她對我的要求就是儘量別受傷。」
今年28歲的小鵬身上沒有許多90後身上的那股浮躁之氣。眼光銳利,語氣沉穩,他看起來要比同齡人穩重許多。
「其實我們這行是門『手藝活兒』,我們最有成就的時候,也就是有人說的幹這行最『上癮』的時候,其實是抓捕過程中和嫌疑人鬥智鬥勇,然後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團隊的配合抓住嫌疑人的時候,是看到事主在我們為他們挽回損失後特別欣喜的時候。」
3
「我最折騰的一次,是當時碰上一個兩百多斤的嫌疑人,別的組員在制服其他嫌疑人,我當時也沒想那麼多,只要他『下活』,我就得抓他啊,把東西給事主拿回來!然後我跟那個胖子在地上爭執了十多分鐘,我就想著不管你是多高多重多壯,就得把你抓住,就是靠著這股勁頂著,最後把他制服了,我們兩個當時也都脫力了,緩了好一陣,我才緩過來。」
直到說起案子時,小鵬的語氣才略帶波瀾。
在投身於反扒事業的這八年裡,他成熟了許多,習慣隱去鋒芒的他,也習慣了寵辱不驚,但說起每一個「第一次」,他還是顯得非常興奮,瞬間就能想起辦案中的每一個細節。
「剛到單位,第一次我跟師傅出任務,那個是很難忘的。那時候我沒衝動,是等到拿到證據以後我才行動的,一是因為當時也是師傅事先有交代,二是因為我其實當時一瞬間懵了,第一次親眼看到犯罪過程,當時是沒反應過來,後來看我師傅出手了,我才馬上幫忙制服嫌疑人。」
「還有第一次攥手,在2014年,因為我們這個『手藝活兒』講究在嫌疑人剛把東西偷出來的時候,就攥住他偷東西的那隻手,這樣就更能固定證據,更有說服力。攥手也是我們一個傳統。
當時嫌疑人在我身後,我就順著人群緊貼著他,老師傅曾經給我們分析過盜竊的各個階段和表現,我就用後背感受他的動作,忽然一下,我感到他應該是得手了,我立刻轉身,一下攥住了他的手,他手裡這時候正拿著事主的錢包呢。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慢慢的尋找適合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2015年,是我第一次自偵自破了一起案件,當時我們和嫌疑人已經迴旋了好幾天,後來通過偵查,我們掌握了他們的活動軌跡。
當時我們已經看到嫌疑人『下活』了,有個女事主,她自己不知道,我問她是不是丟東西了,她這才摸了摸,說是,然後我衝著她比了個悄聲的手勢,說『小姑娘,我是警察,你跟著我,別離開,我能幫你把東西找回來,你要相信我,好麼?』,然後我就去追嫌疑人,等我和同事把嫌疑人抓捕以後,我一回頭,那個女事主就在我的目光所及處,一直等著我,我同事這時候把事主的手機舉起來,衝我揚了揚,那會真的是特別特別有成就感。」
小鵬對於這一行的熱愛,從言語中就已流露出來。通過他的講述,仿佛能感受到他當時的興奮、果敢,感受到屬於反扒民警的那份成就感、自豪感,能感受到一股屬於他們的「俠氣」。
「那會北京流竄著一伙人,主要是針對插著耳機線的乘客下手,在乘客上下車的時候把手機從耳機線拔下來偷走,他們是團夥作案,前邊有人找目標,後邊有人看著盯梢,距離還很遠,跟控很麻煩。
那次我們跟了很長時間,也叫了支援,當時我們已經掌握了證據,每個人都盯著自己目標嫌疑人,忽然我就聽見對講的耳機裡『咔嚓』一聲,我知道這是開始行動了,所有的組員和支援的同事都明白,就是一種心有靈犀,同時的迅速地就抓捕了這個犯罪團夥。
當時我就覺得,這有一種『俠氣』,整個團隊為了保護群眾的財產安全沒有猶豫、一擁而上,那『咔嚓』一聲我一直記得,當時沒有說話沒有命令,我們都能明白,我們可以動手了,當時那感覺,太帥了!」
在從警的第六年,小鵬開始自己帶探組,這種他剛開始工作時感受的「俠氣」也被他帶到了自己負責的探組中。自2018年以來,其所在探組連續兩年取得了抓獲數第一的好成績。
4
反扒隊伍成立60多年來,反扒民警的技戰術不斷創新。如今抓小偷不僅僅是發現、跟蹤、控制、抓捕,小鵬和同事還利用高科技手段,主動出擊。
「過去是接到群眾的報警後再出勤,現在是可以通過手段,提前準備,做好預判。」
「每天我睡覺前,都會在腦子裡過一遍剛經手的案件,結合我們的分析、模擬,自己設想嫌疑人的軌跡、手法,想一想如何去解決。抓小偷是人和人之間打交道,小偷的想法瞬息萬變,你要做好設想,有非常好的應急處理能力才可以。」
時代在變化,打擊犯罪的方式不斷更新,力度也在逐漸增大,但反扒民警心中的座右銘始終沒變,「我就是抓小偷的,為老百姓挽回損失,就是我們該幹的事!」
5
小鵬剛進入隊伍時,「反扒老李」為他們做了培訓,這時的小鵬望著傾囊相授的老李,仿佛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他的師傅,也正是老李的徒弟。
有很多人會問小鵬:「等你年紀大些,你會考慮換個崗位去嘗試一下麼?」
「我現在還年輕,沒想過那麼遠,不過我也希望自己能有幸像老李一樣,或者像其他師傅一樣,還在反扒繼續工作。
經驗和手藝是這行非常重要的,如果到時候我有機會,我也希望能多帶帶徒弟,把自己這麼多年積累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民警。當然,要是我身體還不錯的話,我還是喜歡在一線工作。」
有種寶石,叫做琥珀。
沉入土地中千萬年,質地堅密,外形玲瓏輕巧,手感溫潤細緻。它不像鑽石般璀璨,不像玉石般清脆,但當你慢慢的接觸它、撫摸它,它便會釋放出淡淡的松香氣息。
而有種像琥珀一樣的警察,叫做反扒民警。
他們常常隱匿在人群之中,與晨曦和月色為伴。身為警察,一生中穿著警服的日子屈指可數,將所有榮譽和閃光點都隱藏於身後。當你走進他們,了解他們,你會發現,他們對於這個行業的熱愛,是深埋在骨血中,不可以分割的。
夜幕即將降臨,北京將迎來今天的晚高峰。
他,又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