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行看國慶七十周年紀念大片,比如《我和我的祖國》,聽單位年輕人說,這個電影如果國慶那陣看還行,因為有氣氛,熱情激蕩,時過境遷,難以產生太多感覺。
雖沒太多期待但是這個電影是有特色的,七個導演各自執導了一個小故事,七個故事都從普通人的視角回憶和塑造了共和國七十年的七件大事,用細節充實了當時的歷史,反咉普通人和共和國建設的緊密聯繫,據說"演員陣容強大,名導才藝火拼",而且有我喜歡的黃渤、仼素汐⋯⋯
電影開始的音樂就是《我和我的祖國》,這是國慶節各單位快閃的曲目,非常有感覺,歌曲開頭如果聲音好感情到位,會有一種來自宇宙的有回聲的空靈的感覺,一下子會把人的情緒帶動起來。王菲的空靈歌聲尤如天籟之音,似從遠古飄來,空靈澄澈。黃渤的出現,更是自帶喜感,不過這次黃渤的形象很正,塑造的是新中國成立前,老一代建設者和革命者的質樸鑽研勤勉一心一意為國家的典範。
《前夜》是管虎導演,《老炮》當年票房也不錯。開國大典前關於新中國第一個電動升旗杆上如何精確地伴隨國歌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當其它一準備就緒時,黃渤飾演的升旗總工程師林治遠實事求是又略顯遲頓地說:電動升旗不能萬無一失,因為沒試過幾次!故事就此展開。
為確保為萬無一失,首長為林治遠配了個高級副手,配合態度和力度相當積極。
林治遠面臨的困難是時間緊迫,材料不足,實驗所需的一切都要自己想辦法,而且小型發電機動不動就停電。他只有拼盡全力,只有連夜苦戰,只有不顧艱險親力親為,甚至因為和高級助手意見相左被鎖進小屋,為找阻力球親自煉鋼,但是在共和國成立前夜,他終於試驗成功,"二十八年的奮鬥,二幹萬人的犧牲,換來的第一面五星紅旗,必須萬無一失地升起。"這期間應該說不容易,但是值得。其實我們普通人也一樣,有時候沉浸在工作中真的沒太多計較,認真工作本身就是快樂的。只有認真了才有智慧和樂趣,也許別人看了覺得微不足道。
《前夜》選材精當,情節扣人心弦,黃渤的演技真摯樸實,成功地還原了當年的工程師林治遠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不得不說黃渤真的沒讓觀眾失望, 做實驗的執著、找不到材料的沮喪、爬旗杆恐高后的堅定心無旁騖、站在主席背後的恭敬和升旗後的狂喜⋯⋯這些細節和內心的微妙變化分寸得當,黃渤的才華象孕婦,"時間久了就看出來了",開篇故事力透全劇,一下子給觀眾一種代入感,和共和國一道追漱自己的青春歲月和兒時記憶。
而且《前夜》當中有一個情節,北京市民為"升旗"阻力球踴躍捐獻的感人畫面,有孩子的護身鎖,有自家的收音機,甚至各種壓箱底⋯⋯什麼都捨得,那個時代人們真的是象愛自己家一樣愛國。
第二個故事是六十年代的《相遇》,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蘑菇雲激蕩人心,而張譯飾演的方遠則是眾多為國犧牲的愛國科研人員中的極普通的一人,普通得當他為搶設備而受輻射時,總指揮都叫不出他的名字。但是他和他們一樣,三年湮沒在茫茫的大漠中隱遁出社會生活沒回一次家,甚至家人都不知道他們去哪了幹啥了。這從小的方向說是職責所在,大的方向說就是愛國愛家,身不由己。既渺小又偉大,渺小在於當於有一批相關科研人員研究原子彈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偉大在於他們在無法選擇的時候儘自己全力把工作做好,方遠的偉大還在她的女朋友三年的苦苦等待和尋找中升華了,等待因為值得,尋找因為她認定"他是自己一直想找的人"。
任素汐飾演的方敏就是當年男朋友人間蒸發了三年",三年後公交車上"相遇"她喜出望外而男朋友卻一臉漠然,她只有自己講故事,講他們曾經美好的一切,樸實真摯,而男友方遠在厚厚口罩下的表情和眼神卻分明是懂得卻難言,當爆炸成功的慶祝人流湧動時,方遠那萬分激動隨之摘下口罩的舉動更是說明了一切⋯⋯,此時受了輻射的方遠仍然選擇了成全和不拖累女友,於無聲處見真情。其實這其間也蘊含很多平凡人生活中的智慧和性情,比如自尊而不自私,在遇到問題時該自己承擔的自己承擔,能為別人著想時也換位思考。方敏中年時從電視裡看到方遠犧牲的消息時,才明白"他和他們的愛情"奉獻給了祖國的核事業了。並不漂亮的任素汐別有一番味道,是那個年代特有的味道。
第三個故事是徐崢導演的八十年代的《奪冠》再現了女排三連冠帶給國人的自豪感和震撼,記得當時我也是每場必看時況,那時候的小黑白電視和一個弄堂的鄰居擠在一起看電視也是時代的一景,我們家那個時候也有個小黑,雖然經常因天線不穩有雪花點,但是已經很可以了。
第四故事《回歸》的畫面一下子就有了高大上的時代感了,任達華為香港回歸較表,在大屏幕接連放大手錶五臟六腑時,我的心中埋藏了很多年的記憶再次又鮮活了起來。
所以這一段我特別感慨,老戲骨任達華在片中飾演的鐘表匠人表演依然很在線,當較完後國旗升旗時他撫胸緩緩站起淚溼雙眸⋯⋯,一個人當你傾心投入一件事一個工作後這是一個非常自然和正常的心態,這裡的感人是發自肺腑的。
細節成就生活,小人物活出大道理。葛優在第五個故事《北京你好》中飾演北京出租司機入木三分,恢諧幽默中有小人物的酸楚和執念。離異的司機葛大爺生活艱難妻兒小瞧是個樂觀幽默的小人物,因為逢人就的瑟在開車時走水票被強買了,當他悲摧地去追那個被800元強買走的入場券"時,知道了一個地震孤兒的故事,而這個孤兒來北京竟是為了看一眼他父親親手修的欄杆,所以把原本要送兒子的票讓給要看欄杆的汶川孤兒,自己強撐著說"我還有薩馬蘭奇呢",男孩說"能不能給我爺爺再買一張?""我爺爺還不知上哪買呢……"令人忍俊不禁。葛優輕鬆駕馭起了一個活靈活現的一口京腔的計程車司機這一小人物。當年08年的北京奧運還歷歷在目,記得我那年還去了北京,當時我還在當年,轉眼間成了比葛大爺還年長的即將退休兒女成家立業的老者了。
最後兩個故事《白晝流星》和《護航》,畫面感強烈。戈壁沙灘大漠孤煙,扶貧老李代表了中國一部分為了理想和他人舍己忘我的普通人,而老李的大愛擔當和教育感化智慧,也是平凡中的卓越。其實當他對兩兄弟的耐心和熱心,不謙虛地說在這麼多年的工作生活中,我也有這份情懷,就是從來不小瞧和怠慢任何一個看似卑微的人,單位的勤雜工社會上的小癟三,當然這其間我在期中也收穫了他們對我的尊重和厚愛,但是當初我幫他們絕對沒想什麼回報和其它。
當然老李是我扶貧當成了事業,而且對二兄弟的感化包容更是高人一籌,值得崇敬。尤其是迊接神舟十一號返回地面的激動場景,更是把故事升華到高潮,迷途的兄弟終於看到了"白晝流星。
《護航》是2015年9月3日抗戰七十周年閱兵時女機長呂瀟然(宋佳飾)的備飛故事,人物英姿颯爽個性鮮明,女飛特別養眼,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要求特高,表面的光鮮亮麗背後有著常人無法忍受的辛苦。我記得最好玩的場景是呂瀟然和男朋友吃飯,自己一句話不說一口不少吃,穩穩地澆了男友一臉酒,"吃個飯也吃個稀碎⋯⋯"。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由於性格使然都有"稀碎"和"一地雞毛"的時候,智慧包容和理解擔當會及時地化解和解脫,只要良心純正沒什麼過不去的坎兒。當時男友的飾演者雷佳音一臉懵圈顯(《我的前半生》裡演陳俊生)得特別搞笑,我樂得不行,聽說這個機長後來犧牲了,回來我查資料,確實原型八一飛行隊金孔雀餘旭烈士,在2016年執行任務時因意外折翅了。這一段最霸氣的一句話是"給我整到8"!
電影很長,細節很細,人物很小,可是我卻看得很享受,這個電影最可貴的地方就是把小人物的情懷和人文擔當串進了時代的洪流中,並自覺演化成時代的助推的力量,就是能放大普通人心中的那份光。
在我看來,這個電影也讓我們回憶起了自己和共和國一起成長和奮鬥的歲月,七個故事把每個人觀眾心中的對國家對歲月的自豪情懷和溫暖情愫擦得雪亮,受到的感染和影響完全融在了這些和自己一樣普通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中。人一輩子都在成長,教育和學習也是一輩子的事,現在常常看到現在的年輕人更有一種蓬勃的精神,不自覺地心生羨慕。
在《白晝流星》中更是可以看到教育和成長,村上春樹說:人不是慢慢變老的,而是一瞬間變老的。使人變老的不僅僅是歲月,更致命的是失去希望和信心。而人也不是慢慢長大的,而是在某一個時刻某一個節點上,領悟到人生真諦,一瞬間長大的懂事的。所以需要以美好帶動美好,善良感動善良。
家國情懷有了小人物的支撐,才不是一句空洞的話。
附導演一一《前夜》管虎
《相遇》張一白
《奪冠》徐崢
《回歸》薛曉路
《北京你好》寧浩
《白晝流星》陳凱歌
《護航》文牧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