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青梅竹馬」中的青梅,究竟是哪一種植物果實?

2021-01-18 網易

  「青梅煮酒」、「青梅竹馬」中的青梅,究竟是哪一種植物果實?

  作者:花木君

  

  「青梅煮酒」的典故,出自羅貫中的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在第二十一章回中,曹操邀請劉備到相府後園相聚,文中寫道「隨至小亭,已設樽俎: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酒至半酣,忽陰雲漠漠,驟雨將至。」,然後二人評論天下豪傑,曹操睥睨群雄,劉備韜光養晦,恰當掩飾,這就是「青梅煮酒」的來歷,也是著名的經典片段「曹操煮酒論英雄」。

  

  有人問,難道是用青梅煮酒?其實不然,古人飲酒都是加溫熱後飲用,這是古人的經驗智慧結晶。古代釀造的白酒都是純糧食釀造,含有乙醇、甲醇、和各類微量酯,沒有如今的各種添加劑,然而限於蒸餾技術,因而其中的甲醇很難徹底分離乾淨,對人有害。不過甲醇沸點是64.7°,乙醇沸點78°,於是把酒加溫熱,使得甲醇揮發,而乙醇還在,這對人非常有益處,不傷脾胃,這是古人經驗總結,非常科學。

  

  而青梅則是下酒果品,是古老的飲酒習俗,既可以邊啖梅邊飲酒,又可以把梅子放入溫酒中飲用,梅子止渴生津,就如同現在有些人飲用黃酒添加話梅一樣。那麼其中的青梅又是什麼植物的果實?

  

  按說不存在問題,細心的人在《三國演義》同章回中,前面有關於曹操邀請劉備的緣由,操曰:「適見枝頭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徵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吾心生一計,以鞭虛指曰:『前面有梅林』。軍士聞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會。」,這就是「望梅止渴」成語的來歷,也說明青梅是梅樹的果實梅子,因為「梅子青青」,所以叫青梅。

  

  本來是淺顯易懂的話題,可是,筆者發現,卻有不少人混淆,就連百科都解釋錯誤,原因出在「青梅」二字上。因為在植物學上和生活中,青梅有兩類植物,一類是龍腦香科青梅屬,一類是薔薇科杏屬。因而在一些百科資料和自媒體文章中,對於青梅的解釋和圖片的使用,相互混淆,交錯混亂,說來說去解釋不清,很讓人困惑不解。

  

  在解釋青梅是哪一類植物果實前,筆者賣個關子,先追本溯源,談談古人對梅的認知。梅在我國古代生活當中非常普遍,在上古時期人們就開始栽培並且食用了,有7000年的食用史和3000年的栽培史,1979年在河南裴李崗遺址發現距今約7000年的梅核,1962年在上海青浦縣崧澤遺址中發現距今約5200-5900年的野生梅果核碎片,這些都說明古人很早就開始食用。

  

  而文獻記載更是不勝枚舉,先秦典籍《尚書說命下》:「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就是記載殷高宗武丁((?-公元前1192年))任命中國刑法的鼻祖——傅說為宰相時說的話,意思是治理國家需要相互配合,比如我做羹湯,你就做鹽和梅子。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有多處關於梅的記錄,《詩經小雅四月》:「山有佳卉,侯慄侯梅」《詩經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山海經》裡也有「靈山有木多梅」的記載等等,說明在三千多年前人們就有用鹽和梅子做調羹食用的習俗,並開始栽培。

  

  梅子在《神農本草經》中為中品一種,稱為「梅實」,「味酸平」,《名醫別錄》中:「生漢中,五月採,火幹。」,梅子能夠生津止渴、止咳止瀉,因而很早就用作藥用和食用。而梅子食用,尤其是下酒,多用青梅,《三國演義》是後代小說演義,然而未必不是事實,比如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鮑照的詩詞《代輓歌》「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就是明證。而詩仙李白的《長幹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從此「青梅竹馬」成為兩小無猜的代名詞,可見青梅在古代人們生活中就非常普遍。

  

  青梅在古人生活中如此尋常,究竟是哪一種呢?其實在過去並不存在這個問題,而是到近些年才產生疑問,這是因為現代植物學的命名和古代發生重疊導致。首先我們得知,名字叫青梅的植物有兩類,一類是薔薇科(Rosaceae)、杏屬(Armeniaca)落葉喬木(A. mume Sieb.)的果實;一類是龍腦香科(Dipterocarpaceae)、青梅屬(Vatica)常綠喬木的名稱。這兩類植物的果實或者植物名都叫青梅,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兩類植物。

  

  薔薇科、杏屬全屬有8種,我國有7種,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為杏,南方多為梅,梅(A. mume Sieb.)有多種變種和栽培種,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觀花的花梅,一類是食果的果梅。不過我們統稱為梅樹,其果實稱為梅、梅子、青梅、梅實、酸梅等,在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廣泛分布。

  

  花梅直腳梅類(A. mume var. mume)、照水梅類(A.mume var.pendula Sieb.)、龍遊梅類(A. mume var. tortuosa T. Y. Chen et H. H. Lu)、杏梅類(A. mume var. bungo Makino)四大類,主要是觀賞樹種。果梅白梅、青梅和花梅三大類,白梅果實黃白色,質粗,味苦,核大肉少,多用來製作梅幹青梅果實青色或青黃色,味酸或稍帶苦澀,多數用來製作制蜜餞花梅果也用來製作陳皮梅等果餞

  

  龍腦香科、青梅屬約65種,為典型熱帶植物種類,我國分布有3種,分別為分布在海南的青梅(V. mangachapoi)、分布在廣西的廣西青梅(V. guangxiensis)、分布在雲南的版納青梅(V. xishuangbannaensis)。這三種植物都是我國原產,並且青梅和廣西青梅都是比較珍稀的瀕危物種(筆者另文有專門介紹)。

  

  (青梅)

  從杏屬青梅和青梅屬青梅的分布可以看出,青梅屬物種在中原地帶是沒有分布的。而「青梅煮酒」、「望梅止渴」、「青梅竹馬」等典故或成語,都是說的漢唐時期中原地區,因而,其中的青梅,不可能是龍腦香科青梅屬的青梅,只能是薔薇科杏屬梅樹的果實,一般多指果梅的果實。

  

  那麼為何那麼多自媒體和百科都會把資料混淆呢,其實這是缺乏嚴謹考核和望文生義導致,事實上青梅屬青梅最早發現並命名是1837年,直到1964年《海南植物志》才刊登,這和薔薇科梅樹早在7000年前就被發現並栽種的歷史是無法相比的。因而在過去從來不存在這個問題,反而是近些年才出現歧義。

  

  (龍腦香科青梅果實)

  了解了典故中青梅僅僅指的是薔薇科杏屬梅樹的果實,那麼如何和龍腦香科青梅進行區別呢?我們前面介紹過龍腦香科不少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比如望天樹、坡壘、鐵凌、龍腦香等等,青梅和這些物種屬於同科,因而非常相似。最明顯的特徵是:果實雖然和梅子相似,然而卻帶有「翅」,在植物學上指的是果實被增大的翅狀花萼裂片包圍。

  

  (梅子)

  因而分辨梅子(青梅)和青梅,有個訣竅,那就是在樹上的時候,梅樹的梅子是球果狀,直徑2-3釐米,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而青梅則果實球形,增大的花萼裂片其中2枚較長,長3-4釐米,寬1-1.5釐米,先端圓形,具縱脈5條。很容易分辨。

  

  (廣西青梅)

  至於植物學上青梅(V. xishuangbannaensis)的果實能否食用,從歷史上看,龍腦香科的青梅在過去多是作為優質木材,果實很少作為果品,現代則處於瀕危狀態,數量稀少,大多作為種子繁殖,很少像梅子那樣,製成各種果品銷售。

  

  以上就是關於典故中「青梅」的辨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不同意見,歡迎留言交流,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翻開歷史長卷,穿越時空,追源溯流,你會發現,青梅是個被人所愛的事物,它是美好,是故事,是一壇溫酒,是一種意境。它是24節氣之外的節氣,是春夏秋冬之外的季節。它跨過芒種、夏至,甚至跨過小暑。它的存在,無法忽視,又難以歸類,只知梅子黃時,雨紛紛。
  • 程傑:「青梅煮酒」事實和語義演變考
    其中最關鍵的是「煮酒」二字,原書本義是一種酒名,而後人通常理解成溫酒即給酒加熱之類的舉動。對此已有學者初步討論過,但思考不夠全面,論述不甚充分。我們重拾此題,在較為廣闊的歷史時空中,將相關酒文化史跡與文學書寫綜合考察,對「青梅煮酒」這一說法的前世今生就有了不少新的發現。
  • 時間煮雨,青梅煮酒
    青梅酒By Linda廚房時間煮雨,青梅煮酒。原料:青梅、酒、冰糖。做法步驟:第1步、挑選出表皮完好,果肉硬實,色澤較青的青梅。用牙籤小心挑去蒂。第2步、用清水衝洗乾淨。第3步、再換一盆清水加少許鹽泡兩小時,其間換兩三次水。第4步、撈出瀝乾水分,鋪在竹篩上。
  • 青梅煮酒論英雄,青梅酒的製作方法
    說起青梅酒大家也許並不陌生,像日本比較有名的除了清酒就是青梅酒了,我們日常在家中同樣也可以自己製作青梅酒,那成熟的青梅可以用來泡酒嗎?青梅酒的功效有哪些呢?今天除了會向大家講解成熟的青梅是否可以用來泡酒之外還會向大家科普一下青梅酒的做法哦。
  • 典故常出現的青梅,為何讓人情有獨鍾!
    青梅煮酒,青梅竹馬。一個是蕭蕭意氣,一個是淺淺歡喜。 一杯青梅酒,總能把人思緒拉回到千百年前,那一場英雄會,曹操盤置青梅,一樽煮酒,煮酒論英雄,天下豪氣,男兒吳鉤,俱在一杯青梅酒中。
  • 記憶中的這瓶酒----青梅煮酒說沙城酒廠
    劉備恐曹操生疑,每天澆水種菜;曹操聞知後,以青梅綻開,煮酒邀劉備宴飲,議論天下英雄。當曹操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聞之大驚失箸。時雷雨大作,劉備以膽小、怕雷掩飾而使曹操釋疑,並請徵剿袁術、藉以脫身。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的場景為後人留下了許多英雄佳話。
  • 青梅煮酒論英雄
    四大名著中,我讀的遍數最多的是《紅樓夢》,其次是《三國演義》。讀《紅樓》,每讀一遍困惑更深一層;讀《三國》則是越讀頭腦越清晰。
  • 欣賞古詩對對聯,上聯:青梅煮酒評天下;下聯怎麼對?
    上聯:青梅煮酒評天下下聯:???????有關青梅煮酒的古詩詞:一、訴衷情·青梅煮酒鬥時新宋代: 晏殊青梅煮酒鬥時新。天氣欲殘春。東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回繡袂,展香茵。敘情親。此情拚作,千尺遊絲,惹住朝雲。
  • 紅遍日本的青梅,究竟有什麼魔力?
    最近,青梅在日本又雙叒叕火了。其實「梅幹」在日本已經有超過千年的歷史了,一直以來都深受日本民眾的喜愛,是傳統日式餐桌上的重要配角。小小的青梅還曾作為禮物被贈予過兩位日本首相。如果你經常看日本的影視作品,就會發現劇中的人物大多會在吃飯的時候配上梅幹。初夏時節走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中,也隨處可見醃製青梅、做青梅酒的家庭主婦。
  • 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論的是什麼?
    青梅煮酒論英雄是《三國演義》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在那麼多的英雄人物中,曹操怎麼就能看的出來劉備是一個英雄呢?在看青梅煮酒論英雄的故事時,我們可能不由自主的想到另外一個著名的一個歷史故事《鴻門宴》。範增也是在無數反秦英雄中一眼看出,劉邦才是項羽的最大的對手。
  • 青梅酸爽美味!陸河梅鄉三產融合煥新顏
    知乎上有個興味有趣的問題:青梅煮酒為什麼要配青梅,又是如何煮酒的?帶著問題,細讀典故、探尋青梅的魅力。
  • 與青梅煮酒無關的關鍵詞你找對了嗎?舞劍助興的人是關羽
    與青梅煮酒無關的關鍵詞你找對了嗎?12-13 00:00 來源:小芳仔農村 原標題:與青梅煮酒無關的關鍵詞你找對了嗎
  • 準備青梅煮酒時遇急雨
    準備青梅煮酒拉家常,你家那口子,我家這小子,東家的媳婦,西家的大爺,拉啊拉,日子就真的被拉長了。這被拉長的日子,晃啊晃,沒個精神頭,像被閒置的鞦韆架。剛才大大的日頭,我出門撐開的那把遮陽傘,轉眼又可以用來擋雨了。
  • 今日芒種,農村風俗「青梅煮酒論英雄」酸甜爽口,初戀的味道
    「芒種」至,仲夏始;此時節氣溫不斷升高、雨量日漸充沛,我國很多地區先後迎來雨季;飲食應以清熱利溼為宜,如扁豆、青梅、冬瓜等,薏苡仁、赤豆、西瓜等,防止暑溼之邪傷害人體。芒種習俗芒種習俗有三,一青梅煮酒,二送花神,三安苗。
  • 青梅煮酒,甘醇中略帶酸,可生津和胃、健脾補益
    文/阿宏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嚇走了劉備,才有了後來的三足鼎立。青梅酒從此成了網紅,時下芒種季節,正當採青梅做酒,來泡青梅酒,把時光泡進去,留住歲月的美好,在酒中經年不去。青澀的味道是青梅獨有的魅力,做青梅酒之前先要緩解過重的青澀,這對整個青梅酒的醇香有著極大的影響。把採摘來的青梅丟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撈出後放常流水下衝洗1小時。梅子的青澀味會隨著水流流失,同樣也吸收著水流的甘甜,這是一種自然形成的美味,自來水很難替代。要做出好的青梅酒還需要其它食材配合,只有青梅顯得過於單調。
  • 連麗如說青梅煮酒論英雄 | 評書三國演義
    說青梅煮酒論英雄,在歷史上確有其事,但說得沒有這麼詳細,沒有這麼動聽,事情是有的。
  • 四月是青梅果期,教你做青梅酒,留住此物的美好,常喝能調節腸胃
    正值春天,溫度越來越高,各種水果也大量上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種果期在四五月份的水果——青梅。青梅又稱果梅、酸梅,屬於薔薇科果樹之一,原產地是中國。青梅是我國亞熱帶特產水果,一般都是生長在海南,廣東,福建等地區,而後來由於各國文化的交融,也慢慢地傳入了日本和東南亞地區。青梅果實營養豐富,口味清酸,果肉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蘋果酸和多種礦物質元素,吃青梅對人的身體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一過了四五月份,青梅也就慢慢的下市了,如果想要留住此物的美好,那應該怎麼做呢?今天小編就來教大家用青梅做青梅酒。
  • 三國風雲:青梅煮酒,論天下英雄只此二人
    沒想到,還是被曹操一再試探,最為有名的就是這一番煮酒論英雄。當時青梅成熟,曹操想起自己望梅止渴的典故,不由多了感慨,正好劉備在他麾下,便邀請他青梅煮酒,一番敘話。酒興一時起,曹操便想和劉備點評天下英雄。
  • 青梅煮酒說英雄
    會議氛圍特有小資情調,天陰陰的,班長拿來自己發明的青梅酒,還講了個望梅止渴的段子。說是曹同學有一次和別人幹仗,路遇酷熱天氣,隊友都渴壞了,沒有一點士氣,曹同學就說,前面不遠處有一個梅林,隊友一想到梅子,酸酸的,甜甜的,口中生唾,頓時來了精神,頓時精神大振,結果我們贏了。這故事,溫馨中帶著劍氣,浪漫裡露著殺招,把劉備都要嚇出尿來了。
  • 青梅煮酒你知道,青梅煮魚你吃過嗎?
    前段時間潮汕的朋友回去海釣,釣上來的包公魚即刻就在魚排上收拾乾淨用青梅煮了吃,薑片都不用放,一點腥味都沒有,鮮得要上天。聽他們講起來,饞得我不要不要的。朋友回到深圳時就給我帶了一條包公魚回來,我也想復刻一下他們說的青梅煮魚,因為光聽這名字,就覺得雅致有韻,令人嚮往。潮汕人有多喜歡青梅呢?明朝時的潮州鄉賢林熙春在《感時詩》中寫道:「瓦陳紅荔與青梅, 故俗於今若浪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