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似《熔爐》般,有正義嗎?

2020-08-26 豆本逗電影

這兩天看了兩部電影《誤殺》、《熔爐》,發現有很多相通之處。雖然一部劇為懸疑犯罪片,一部為社會人性片,外衣雖扮演著不同的領域,內核卻有著相似的基因。

今天咱們不介紹《誤殺》中種種精巧的設定,男主是如何步步為營,反敗為勝的,咱們講下尾聲的部分。

李維傑(肖央飾)一家人被拉去自家認屍,大雨傾盆,似乎老天也在扮著助演,充當著角色。大批的警察正在搜尋警察局長兒子的屍體,帶著尋屍犬翻來覆去的找,一旁圍觀了大量的民眾,憤懣不已,那可是這一塊居民的祖墳所在地,這會還能保有理智,但似乎在等著一個契機。最終刨開的棺材裡並沒有所獲,民眾沸騰了,衝出警戒線,推攘著,叫囂著,宣洩著,民眾起來反抗了。

一石驚起千層浪,一個地方的抗議,引起了另一個地方的呼應,之前膽小怕事的民眾變了,警察每次吃完飯不給錢、辦案都是勒索,私了案子的賠償金自己貪了九成,看見不滿意的拳打腳踢,每次民眾都是忍氣吞聲,活像老鼠見了貓,這次他們站起來了,一起聚眾圍了警察局局長的家,反對著、抗議著。

此時,人的社會性暴露無疑,群居性動物的本能此刻爆發,事情也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淵。這時,看著參加抗議的兄弟受傷、街道上一片狼藉,李維傑無措了,這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之前之所以不認罪,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肯定鬥不過警察局局長,現在造成了這個局面,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況且也是不可控的。


他自首了,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只為平息一場暴亂。

當記者走向街頭,採訪民眾對這件事怎麼看?

有人說:現在好多了,警察也沒有那麼兇了

有人說:應該釋放李維傑,無罪釋放

還有人說:那是因為不相信法律了

是的,不相信法律了,當法律不能判定正義公平時,膽小、孤獨的人們只能忍氣吞聲,但當自發性團結抗議時,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但這句話卻不適應於《熔爐》本身。

《熔爐》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講述的是姜仁浩(孔劉飾)來到一所聾啞學校任美術老師,在此見證、幫助孩子爭取、捍衛自己人權的悲慘且溫情的故事。

有時候看似鐵證的人證、物證,似乎並不能定一個十惡不赦的位高權重的人,這是一件多麼無力的事情。

看著不到九歲的殘疾小女孩,聽著講述的令人髮指的事實;

看著聽不到聲音的兄弟兩,稍微反抗一下,就被拳打腳踢,甚至還要被有順序的性虐待;

看到逃跑的小女孩躲進女廁,那一聲聲悽厲的喊叫,卻被幫兇的保衛打斷可能被救助的希望;

這不是一個公平的社會,這不是一個公平可以理所當然被實現的社會

這是一個權錢交易的社會,這是一個救微扶弱被歧視、嘲笑的社會


都說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可是有的人等不到那一刻。

當被收買的法官、檢察官宣判時,這場正義之戰就失敗了。

想到死去的弟弟,想到兄弟兩曾經受到的凌辱,小民秀決定自己去報仇,面對強大的敵人,冠以老師稱號的變態,他只能奮全力一搏,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看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我又想到了民秀的弟弟,那個聾啞的孩子,因為聽不到聲音,因為被折磨的雙腿走不好路,就那樣被火車碾了過去,現在他也被火車帶走了,至少世間少了一個惡魔。

當看到仁浩抱著民秀的遺照,冒著高壓水槍一遍遍哭泣著告訴人們:這個聽不到聲音、說不話的孩子叫民秀時,看到周圍示威反抗的人們與警察搏鬥時,這場正義之戰還散有一絲光輝,這預示著雖然正義在法庭被剝奪、在迫害得意的小人中被剝奪,但是在溫暖、有愛、善良的人民心中,它終將得到審判。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其實,兩部電影描述了底層小人物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力,被公平對待、正義審判的權力所做出的的努力,正如《熔爐》中說的,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守護溫暖、奮力前行!

相關焦點

  • 《熔爐》:不是所有正義能夠戰勝邪惡
    《熔爐》就是這樣的現實影片,2011年的時候,韓國導演黃東赫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成了電影,故事基於光州某所聾啞學校發生的嚴重性暴力事件,揭露了一系列殘疾小孩性侵犯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影片中的男主是由韓國著名男演員孔侑飾演的,故事一開始,男主因為是美術老師,在首爾上班處事不夠圓滑,受到打壓就被派遣到偏遠地區去了。
  • 《誤殺》心懷正義,心懷敬畏,方得始終
    《誤殺》豆瓣評分:7.7導演: 柯汶利編劇: 楊薇薇 / 翟培 / 李鵬 / 範凱華 / 秦語謙 / 雷聲主演: 肖央 / 譚卓 / 陳衝 / 姜皓文 / 秦沛 / 更多...類型: 劇情 / 懸疑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 / 泰語上映日期: 2019-12-13(中國大陸) / 2020-07-20(中國大陸重映) / 2019
  • 《熔爐》當需要正義的時候,罪惡已經發生了
    如果說最恐怖的人性電影是什麼,那一定是「本電影由真實事件改編」 《熔爐》一部很早就聽過的電影,但是一直沒找到片源,一直很遺憾,直到一個月前終於找到了片源,但是我卻不敢看了,《素媛》也一樣,都沒勇氣看,我面不改色地看過《漢尼拔》系列(包括美劇),《異形》系列,《小丑》(刪了不少無語)等等
  • 「誤殺」沒有完美的犯罪,只有人性的醜惡與遲來的正義.
    上周六去看了《誤殺》,第二天惡補了一下印度原版《誤殺瞞天記》,嗯,原版是無法超越的經典,但這次翻拍也足夠驚豔,值得一看。華人李維傑與妻子阿玉來泰打拼多年,育有兩女,在小鎮開了一家網絡公司,憑藉真誠、善良的個性,贏得周圍居民的好感,日子雖不富裕,倒也溫馨。
  • 《誤殺》:責任和擔當,讓「替罪羊」勇敢面對現實的正義與邪惡
    素察生在一個有權勢有金錢的家庭,但是父親的放縱和母親的溺愛,讓素察成長為一個為所欲為的小「禽獸」。二、到底誰才是那隻「替罪羊」這部電影從最開始出片名《誤殺》這兩個字的時候,就伴隨著羊的叫聲,而隨著電影劇情的進程中,一共有7個場景分別出現了羊,羊貫穿了整部電影。
  • 電影《誤殺》影評 | 對人性、制度、社會正義的拷問
    對於我來說,《誤殺》給我帶來的觸動不僅僅是縝密推進的劇情、環環相扣的推理,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靈魂——對人性、制度、社會正義的拷問。 當素察以視頻相威脅,試圖再次強姦時,平平在反抗過程中「誤殺」了他。片名《誤殺》由此而來。 在明知不會得到公正審判的前提下,作為父親的李維傑,依靠自己看過無數電影所積累起來的「經驗」,利用時間軸的剪輯,精心編制了「不在場證明」,帶領全家展開了一場與警察局長拉韞的較量,最終成功脫罪。
  • 《熔爐》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幸運的是,在一位新來的善良的老師幫助下,這些被虐待的孩子終於有了申訴的途徑——打官司。這些孩子們在法庭上勇敢地陳述真相,可是,打官司真的有用嗎?一個前官禮遇(退休高官的第一場官司基本會贏,而被告的律師之前是法官,享有前官禮遇)就改變了整個官司的走向。與此同時,檢察官也被校長收買,而那些受害的孩子們的家長,因為不識字,智力低下,以及他們與生俱來的純樸善良等原因,竟然同意與惡魔協商 。
  • 《熔爐》熔
    女孩叫素媛男孩叫明秀她撐著善意被世界遺落到底是誰的過錯全副武裝的警察向他噴灑冷漠衝昏頭腦的傻子昧著良心一本正經說什麼你沒有罪過碎一地的蘭草盆子剩一隻的鞋子被扯下的褲子傾訴者太固執不願再執起袖子和權利者對峙畏懼些什麼有我們在背後為你造次儘管去放肆大雨滂沱了嗎洗刷你罪惡了嗎多少人負上性命揮起利刃向你衝刺誰都無所畏懼而你的後起手忙腳亂為你銷毀證據真是幼稚拿著你長長的望遠鏡過來吧將你置於我身下我在車輪底下同歸於盡什麼的不在話下我可不怕你手中的籌碼到頭來將你扼殺光明正大在背後看著你冷笑話熔爐會被扼殺嗎素媛會被解放吧誰又會知道三原色是泯滅人性的道具難以相信卑劣行徑電子腳銬化學閹割都挽回不了這場悲劇這場鬧劇不會無用的你的吶喊和呼聲不要放棄更不要去忘記世人說改朝換代時代復闢快拾起你的武器
  • 《誤殺瞞天記》和國產《誤殺》,哪個結局更好
    2019年國產電影《誤殺》取得了顯著成就,讓人看的過癮,雖然改編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卻融入了很多日韓電影的精氣神,還有國產電影的結局,非常靠譜的改變方式,大量推理細節和線索都被保留,在開始犯罪之後緊張感就隨之而來,無盡的解謎推理更是讓人意猶未盡。
  • 《熔爐》影評
    醜陋的事件讓這位正義的老師和人權維護者們展開了與犯罪者的鬥爭,然而,事情並沒那麼容易,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接二連三的出現,使得弱勢力打不倒高高在上的權利和腐敗。 但是即使如此,社會中總歸有一大部分正義的人,他們力量薄弱但是人員眾多,他們一起聯合抗議,傾訴自己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不滿。
  • 《誤殺》比印度原版少了一分,陳思誠噴豆瓣在理嗎?
    故事背景和脈絡都相似,到底怎麼翻拍出新意,確實是個橫在《誤殺》面前的難題。從電影的成品看來,《誤殺》做得還不錯,故事有改編、有本土化,也有自己思考過後加進去的深思。原版故事發生在印度,依託的就是印度的整個社會環境,以及警察、法院等等情況和制度。
  • 電影《誤殺》:平民亦可成英雄
    該電影改編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講述了父親為了維護女兒,用電影裡學來的反偵察手法和警察鬥智鬥勇的故事。該片於2019年12月13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一、正義與邪惡。現實中正義與邪惡未必會有很清晰的分割線,這部電影中也是如此。尤其是當「正義」的人在做著邪惡的事,看似底層的人卻需要追求正義的時候;二、親情與友情。善人或者惡人都有自己的親情,這一點是共通的,但是善人往往會遵紀守法,惡人卻會想方設法凌駕於法律之上,並且會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一旦善良的人進化的比惡人還要精明並且為正義而戰的時候,一場好戲就此開演。
  • 《沉默的真相》:壞人賊猖狂好人賊憋屈,中國版《熔爐》過癮
    為了揭開這個隱秘的秘密,一群人為了公平、正義,歷經七年。付出難以想像的巨大代價……白宇飾演的江陽檢察官江陽,因受賄貪汙,坐牢三年。後來付出生命的代價。出演過《我不是藥神》和《誤殺》的譚卓,在這部劇中的演技有目共睹。
  • 《熔爐》十年後,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好了嗎?
    2011年9月28日,電影《熔爐》上映6天後,在韓國民眾的持續關注和輿論壓力之下,案件得以重審,同時韓國國會陸續修改和通過了一系列法案,這裡面就包括最為知名的「熔爐法」,即《性暴力犯罪處罰特別法部分修訂法律案》。距離事件發生的2000年已經過去了20年,距離小說《熔爐》出版的2009年也已經過去了10年。我們的社會有變得更好嗎?
  • 《熔爐》:真實故事改編,揭露風平浪靜的社會背後的故事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一部韓國電影《熔爐》這部揭示人性和社會本質的問題的片子,當我看完這部片子的時候內心中似有無限的憤恨,似有千言萬語。據悉這部影片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先是有孔泳枝了解到私立聽障學校的性侵事件後,與受害的孩子相處數日深入了解孩子受創心靈後,將該事件改變為小說,後有孔侑讀到這部小說深受震撼,開始翻拍此片,接下來就是我們見到的《熔爐》它的真實還原度很高。
  • 《熔爐》— 改變韓國法律的電影
    放學後,仁浩還聽到女廁所中有呼喊與哭泣《熔爐》這個片名看似與整個核心事件無關但卻精闢的表明出本片的主旨這個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熔爐將形形色色的人們熔入其中,將他們同化被同化的人越多,這個體系就越穩固而不願被同化的人就越難站得住腳
  • 你知道熔爐事件的真相嗎?
    韓國電影《熔爐》,是根據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校長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最了不起的是,這部電影上映後,因為影響深遠,百萬網友籤名抗議,導致案件重申,促成了「性侵害防治修正案」(又名「熔爐法」)的修正,在韓國,這是一部被稱為改變韓國的電影。
  • 《熔爐》,一部改變韓國的電影
    在這個熔爐裡,原本該行使著正義、公平的人背後卻偏袒權貴,他們之間進行著骯髒腐敗的交易。受害者民秀的奶奶接受施暴者的「私了」,「原諒」了這幫禽獸。影片的最後,抗爭過後,變態校長與他的雙胞胎兄弟受到了點小懲罰,民秀再也不相信任何人,與侵害他的老師同歸於盡.仁浩選擇在這條路上逆行的時候,有過猶豫,也曾被自己的母親勸阻,他母親說:「你以為別人是分不清你說的話是對是錯,才在那裡閉口不提的嗎?想先照顧好自己,好好養活家人,光說對的話是沒用的。」
  • 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誤殺瞞天記劇情分析
    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誤殺瞞天記劇情分析時間:2019-12-22 15: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誤殺結局什麼意思電影誤殺片尾有彩蛋嗎?誤殺瞞天記劇情分析 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個禽獸!
  • 誤殺電影還有第二部嗎 誤殺有續集但編劇換了人
    誤殺電影還有第二部嗎 誤殺有續集但編劇換了人  5月14日晚,恆業發布2020年度片單,去年的黑馬電影《誤殺》的續集《誤殺2》名列其中,但編劇換了人。其他還包括張冀擔任劇本顧問的體育題材電影《中國桌球》、驚悚懸疑片《京城81號3》、落落導演/編劇的劇情片《婚禮的那一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