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了兩部電影《誤殺》、《熔爐》,發現有很多相通之處。雖然一部劇為懸疑犯罪片,一部為社會人性片,外衣雖扮演著不同的領域,內核卻有著相似的基因。
今天咱們不介紹《誤殺》中種種精巧的設定,男主是如何步步為營,反敗為勝的,咱們講下尾聲的部分。
李維傑(肖央飾)一家人被拉去自家認屍,大雨傾盆,似乎老天也在扮著助演,充當著角色。大批的警察正在搜尋警察局長兒子的屍體,帶著尋屍犬翻來覆去的找,一旁圍觀了大量的民眾,憤懣不已,那可是這一塊居民的祖墳所在地,這會還能保有理智,但似乎在等著一個契機。最終刨開的棺材裡並沒有所獲,民眾沸騰了,衝出警戒線,推攘著,叫囂著,宣洩著,民眾起來反抗了。
一石驚起千層浪,一個地方的抗議,引起了另一個地方的呼應,之前膽小怕事的民眾變了,警察每次吃完飯不給錢、辦案都是勒索,私了案子的賠償金自己貪了九成,看見不滿意的拳打腳踢,每次民眾都是忍氣吞聲,活像老鼠見了貓,這次他們站起來了,一起聚眾圍了警察局局長的家,反對著、抗議著。
此時,人的社會性暴露無疑,群居性動物的本能此刻爆發,事情也在一步步走向未知的深淵。這時,看著參加抗議的兄弟受傷、街道上一片狼藉,李維傑無措了,這不是他想看到的結果,之前之所以不認罪,是因為知道自己的渺小,肯定鬥不過警察局局長,現在造成了這個局面,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況且也是不可控的。
他自首了,承認了自己的罪行,只為平息一場暴亂。
當記者走向街頭,採訪民眾對這件事怎麼看?
有人說:現在好多了,警察也沒有那麼兇了
有人說:應該釋放李維傑,無罪釋放
還有人說:那是因為不相信法律了
是的,不相信法律了,當法律不能判定正義公平時,膽小、孤獨的人們只能忍氣吞聲,但當自發性團結抗議時,這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是可以改變這個世界的力量。
但這句話卻不適應於《熔爐》本身。
《熔爐》被稱為「改變韓國國家的影片」,講述的是姜仁浩(孔劉飾)來到一所聾啞學校任美術老師,在此見證、幫助孩子爭取、捍衛自己人權的悲慘且溫情的故事。
有時候看似鐵證的人證、物證,似乎並不能定一個十惡不赦的位高權重的人,這是一件多麼無力的事情。
看著不到九歲的殘疾小女孩,聽著講述的令人髮指的事實;
看著聽不到聲音的兄弟兩,稍微反抗一下,就被拳打腳踢,甚至還要被有順序的性虐待;
看到逃跑的小女孩躲進女廁,那一聲聲悽厲的喊叫,卻被幫兇的保衛打斷可能被救助的希望;
這不是一個公平的社會,這不是一個公平可以理所當然被實現的社會
這是一個權錢交易的社會,這是一個救微扶弱被歧視、嘲笑的社會
都說正義會遲到,但不會缺席,可是有的人等不到那一刻。
當被收買的法官、檢察官宣判時,這場正義之戰就失敗了。
想到死去的弟弟,想到兄弟兩曾經受到的凌辱,小民秀決定自己去報仇,面對強大的敵人,冠以老師稱號的變態,他只能奮全力一搏,甚至不惜搭上自己的性命。
看著呼嘯而過的火車,我又想到了民秀的弟弟,那個聾啞的孩子,因為聽不到聲音,因為被折磨的雙腿走不好路,就那樣被火車碾了過去,現在他也被火車帶走了,至少世間少了一個惡魔。
當看到仁浩抱著民秀的遺照,冒著高壓水槍一遍遍哭泣著告訴人們:這個聽不到聲音、說不話的孩子叫民秀時,看到周圍示威反抗的人們與警察搏鬥時,這場正義之戰還散有一絲光輝,這預示著雖然正義在法庭被剝奪、在迫害得意的小人中被剝奪,但是在溫暖、有愛、善良的人民心中,它終將得到審判。這也是很多人一直在努力的事情。
其實,兩部電影描述了底層小人物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力,被公平對待、正義審判的權力所做出的的努力,正如《熔爐》中說的,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守護溫暖、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