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衛•霍克尼是個「臭名遠揚」的英國國寶?

2021-02-15 摩登氧分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最近攜他的個展《春至》來到了北京,藝術愛好者穿城走巷,各路媒體狂轟濫炸,說他引爆了半個中國毫不誇張。而在世界範圍內,他早已是一名威名遠揚的英國國寶級藝術家。他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這種個性造就了他獨有的畫風、不同常人的性取向以及出位的言論。但可能正因大衛·霍克尼那麼不走尋常路,他的每個動作總是那麼吸引眼球,讓人們對他像朝聖一樣!


 年輕時的大衛·霍克尼


 年輕時的大衛·霍克尼

「同性的畫作讓我臭名遠揚」

大衛·霍克尼成名很早,在學生時代就獲得英國皇家藝術學院金牌獎,並參加了英國波普藝術興起的標誌性展覽。此外,他從不隱瞞自己的性取向,公開意指同性愛情的畫作讓他早早名聲迭起——要知道當時英國對同性戀的法律非常嚴厲,被人舉報是同性戀,不但會被認為不道德、不體面,甚至還會被判死罪或10年有期徒刑!


 霍克尼的同性畫作


 霍克尼的同性畫作


 霍克尼的同性畫作

可霍克尼不怕這些,他甚至在很多作品裡充份表露出對男性的仰慕及實在地描繪出同志的生活。這些作品,記錄了50年來與霍克尼發生過社會關係甚至肉體關係的所有人。他們是他的父母,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朋友,是他的情人。霍克尼偏愛畫和自己關係親密的人,因為他們的形象已經銘刻在他的大腦裡,他做的,是要畫出面前的這個人的內心。他遵循著自己的內心畫同性畫作,同時也大方承認,「這些同性畫作讓我臭名遠揚」。

 《我們兩個男孩緊緊膠著》1961年 

 年輕時在作畫的大衛·霍克尼


 染著金色頭髮的霍克尼

1964年,霍克尼從倫敦遷居好萊塢,只因為那裡有充足的「陽光、海水和性」。他的這個舉動震驚了整個倫敦藝術界,但更令人震驚的還在後頭。一到好萊塢,他就把自己的深色頭髮染成金色,並大膽嘗試波普風格。在那裡,他創作了著名的「遊泳池」系列畫作,畫面幾乎被藍色統治。陽光泳池意味著一個可以光明正大地展示自己並觀看他人身體的地方,也成為了霍克尼筆下同性戀者的烏託邦——無需躲藏,無需羞愧,這組顏色明亮的作品成為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同志宣言」!


 「遊泳池」系列


 「遊泳池」系列


 「遊泳池」系列


 「遊泳池」系列

叛逆言論引爭議,把偶像們趕下了神壇!

長久以來,像卡拉瓦喬、維米爾、拉斐爾、丟勒、夏爾丹、達·文西這些藝術家,他們的寫實技巧令人有「神乎其技」之嘆,在以透視、光影、形準為主要元素的傳統評價體系裡,他們贏得了最熱烈的讚美,也為他們贏得藝術大師的稱譽。

但霍克尼卻在2000年提出了一個引起廣泛爭議的理論:早在15世紀,照相機還沒出現前,這些西方的畫家是利用鏡子和透鏡幫助作畫的!霍克尼在兩位助手的協助下,在自己的工作室裡把歷代西方油畫傑作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結果發現,以1430年為界,畫家們的技藝有一個突然的飛躍,寫實度驟然提升,通過光學研究者的幫助,霍克尼認為這是畫家們開始使用凹面鏡的結果。他將此理論寫進了他的著作《隱秘的知識——重新發現西方繪畫大師的失傳技藝》裡,書一問世,輿論大譁。

 霍克尼著作《隱秘的知識》


 中年的時候還是帥氣模樣的大叔

要知道,在大師們的年代,評價體系是奠定在「裸眼」和「徒手」基礎上的,假若大家知道他們是使用光學儀器輔助作畫,並不是基於他們自身微乎其微的觀察,恐怕大師的光環也就沒有那麼耀眼了吧!正是因為這種顛覆性的言論,霍克尼受到了學術圈的廣泛攻擊,甚至被斥為「瘋子」。


 年老的霍克尼在紐約家中

最跟得上時代潮流的老頭子

除了具爭議性的一面,霍克尼本身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1959年,當霍克尼進入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學習時,他就已是一個充滿個性與想法的小夥子。當時,抽象主義是繪畫界的主導,但霍克尼可不管這些,他的畫充滿象徵主義,通常色彩明豔大膽,且帶著原始主義畫派的感覺。

隨著藝術生涯的發展,他橫跨了多個領域,包括從拼貼攝影到歌劇舞臺設計,到深入研究藝術史上的古典名家如何利用光學儀器進行創作。他的作品也幾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的媒材,包括油畫、水彩、攝影、印刷版畫,並一直使用時代最前沿的科技參與,包括傳真機、雷射影印機、計算機,視頻、iPhone手機、iPad等設備。

 霍克尼用iPhone繪畫


 用iPad工作

他前所未有的創作手法使藝術界耳目一新,這種近半個世紀以來最有識別度的生動圖像使他被譽為當今國際畫壇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2011年,英國在對1000位畫家及雕塑家所做的民意調查中,大衛•霍克尼獲得了「最具影響力英國藝術家」的稱號,2012年,英國女王將限量24枚的「功績勳章」授予霍克尼,認可了大衛•霍克尼的「國寶」的地位!


 用不同焦距拍攝的一條公路,然後成百幅照片拼合成一幅作品《梨花高速公路》

「霍克尼式」拼貼是使用寶麗萊相機來對拍攝同一對象的不同局部,再拼合回原來的整體。

 mother


 霍克尼作品


 《雜技表演者》

霍克尼的另外一些拼貼,則是採取類似接片的方式,連續拍下同一物體各個方向的照片,拼貼後形成魚眼鏡頭一般的透視變形效果,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霍克尼作品


 霍克尼作品


 霍克尼作品

霍克尼在他73歲高齡的時候擁有了第一臺iPad,配上繪畫應用程式,方便藝術家隨時隨地捕捉創作靈感而無需其他設備的二次加工。所有顏色、記號和效果都在指尖的觸動下應運而生,正如大衛•霍克尼所言:「這是一種新的繪畫媒介,iPad仿佛是一張沒有邊際的紙。


 iPhone作品


 iPhone作品


 iPhone作品


 iPhone作品

藝術家的交情有助於激發新的靈感

大衛·霍克尼可不是個呆板的藝術家,他眼裡的藝術是以愉樂的生活為基礎的,生活就該是畫著畫兒,抽著煙,結交朋友!在美國,大衛·霍克尼結識了一大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人正是影響了20世紀60、70年代文化走向的人物——藝術家Andy Warhol、小說家Christopher Isherwood、畫家Don Bachardy、演員Jack Larson、先鋒戲劇導演John Abbott、絲網印刷藝術大師Ken Tyler等。而在英國,盧西安·弗洛伊德等大牌藝術家也是他的好朋友。朋友之間,常常狂歡、飲酒,日夜顛倒的交談、創作,各種藝術家的碰撞又點燃了新藝術形式的火花。而到了現在,霍克尼雖然早已過了退休的年齡,工作的繁忙程度卻絲毫不減,千裡迢迢到外國舉行展覽。他說,正是因為不斷工作,才讓我保持年輕與活力!


 大衛·霍克尼(左)與安迪·沃霍爾


 大衛·霍克尼(左)與盧西安·弗洛伊德


 小說家Christopher Isherwood


 畫家Don Bachardy


 絲網印刷藝術大師Ken Tyler


 2015年4月18日至6月6日在北京佩斯畫廊舉行的個展《春至》


 大衛·霍克尼在「春至」個展現場

在大衛·霍克尼的創作裡,最根本的不是形式上的語言,而是藝術家的情緒,還有他對生活的態度:細緻、超脫、不入主流,但又讓主流不得不服的自信。他的人生態度獲得了很多人的追捧,他的多媒材藝術更是成為很多新生代藝術家學習的範本,他是現代藝術家不可多得的一個寶藏。 「一塊關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活化石」, 「他用他的畫作出櫃」這些標籤讓他成為藝術圈的一個傳奇。當年的「臭名遠揚」只是因為他不走尋常路,而現在全球公認的國寶稱號才是他真正的價值。活出自己,成就自己,大衛·霍克尼的人生就是這麼「任性」無須解釋!


想了解更多時尚藝術資訊,請點擊「閱讀原文」點擊有驚喜!

相關焦點

  • 真正的時尚icon:David Hockney(大衛霍克尼)
    大衛霍克尼在年紀輕輕的時候就已經成名了,29歲舉辦過自己的個人畫展。不過比起這些,他的男朋友和他的「叛逆」更引人注意。在大學期間,他曾畫了一幅展示同性之愛的作品,《我們兩個男孩緊緊黏在一起》。但當時的霍克尼卻說「我想誠實的表達,因為我要做一個藝術家」!他的畫總是充滿明亮的色彩,喜歡畫水,畫泳池,渴望充足的陽光,為了這些喜歡,這位出生於英國的畫家移居美國的洛杉磯!創作了很多關於泳池的畫作,其中他的愛人是他的靈感繆斯,也是他的模特。
  • [譯文系列] 大衛霍克尼|八幅作品縱觀八十年
    大衛霍克尼是一名英國畫家、製圖員、版畫家、舞臺設計師和攝影師。他被視為二十世紀英國影響力最深遠的藝術家中的一員,同時也是1960s時波普藝術的重要推動者。   從他的肖像畫和洛杉磯泳池伊始,至攝影作品以及約克郡景致,霍克尼藝術風格的改變從未停止。當這位藝術家臨近他的耄耋之年,我們(Tate)將會探索他的工作場景和多樣化的創作方式。早 期  大衛霍肯尼1937年出生在約克郡的布雷德福(Bradford),少年立志投身藝術。
  • 在藝·全球看展 | 從泰納到霍克尼,英國風景畫為什麼能「紅」幾個世紀?
    「觀景·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正在香港藝術館展出中,展覽以76件泰特美術館的精選館藏,細說英國風景畫在過去逾三百年的發展以及其對歐洲藝壇的影響。經過大型修繕和擴建工程後,香港藝術館2019年11月30日起再與公眾見面,十一項展覽同時舉行展現多元的藝術世界,這其中就包括這項大型國際展覽「觀景.景觀──從泰納到霍克尼」。
  • [畫倉] 大衛 霍克尼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為其頒發了英國功績勳章霍克尼著作《隱秘的知識》Pharrell Williams及 Burberry 14春夏系列時裝均受到霍克尼的啟發
  • TANC 60年代倫敦的遺民們:霍克尼、弗洛伊德與斯諾登伯爵的藝術生活
    20世紀60年代的英國藝術圈小而熟稔,每個人都彼此認識,比如霍克尼、弗洛伊德和斯諾登伯爵。
  • 生日快樂,霍克尼先生!
    布拉德福德的緯度比荷蘭還高,霍克尼認為這影響了他觀看事物的方式。布拉德福德沒有影子,因為從來沒有豔陽天。因此,加州的明媚陽光對霍克尼而言是分外可愛的。當他後來又從定居多年的洛杉磯回到約克郡,他熟悉了加州的眼睛又在陰鬱的英國重新發現了新奇,並在布裡德靈頓畫了大量風景畫。
  • 關於大衛·霍克尼的十個秘密
    Tate Britain 美術館舉辦了史上最完整的大衛·霍克尼展覽,大衛·霍克尼 60 年藝術創作生涯中的 250 幅作品同時展出,這也是今年全球範圍內最不可錯過的展覽之一。除了展覽,Tate Publishing 還聯合英國年輕藝術家 Rose Blake 推出關於大衛·霍克尼的第一本兒童書 Meet the Artist: David Hockney。
  • 英國皇家歌劇院為籌款 院藏大衛·霍克尼畫作被拍得1.12億
    當地時間上月22日,英國皇家歌劇院以1286.5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12億元的價格拍賣了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創作的一幅人物肖像畫,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英國皇家歌劇院的財務危機。
  • 2017,大衛·霍克尼八十歲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1937年生於英國,是英國畫家、版畫家、舞臺設計師和攝影師,六十年代波普運動的重要參與者,如今被稱為英國藝術教父,因為他足夠老,也算得上偉大。霍克尼在倫敦的家中此次展覽涵蓋了霍克尼六十年的藝術創作,包括油畫、手稿、版畫、攝影、視頻裝置作品等200件作品。
  • 為什麼英國能產生華麗搖滾教父大衛·鮑伊
    【編者按】在69歲生日兩天後,搖滾史上傳奇人物之一大衛·鮑伊因癌症去世。大衛·鮑伊是1970年代華麗搖滾教父,他不斷變換著造型,豔麗、誇張、怪異。那麼什麼是華麗搖滾?為什麼它在英國產生?在這些誇張造型的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文化內涵?
  • 92歲英國「國寶」大衛·愛登堡:65年製作四十多部史詩級紀錄片,用生命熱愛大自然!
    大衛在自然紀錄片領域的傑出貢獻,還曾被英國女王授予爵位。從26歲到91歲,他一生都在做一件事兒——始終帶著孩童般的好奇心用精彩幽默的話語解說著大自然。1926年大衛·愛登堡在英國出生,在劍橋大學完成學業後,他還在英國皇家海軍服役了一段時間,隨後以實習生的身份進入英國廣播電視臺實習。
  • 大衛·霍克尼在1976創作的《我的父母與我》首次於英國展出
    也是他畫父母這幅畫的第三個版本,大衛·霍克尼完成這幅畫的時候不會知道,他的父親於畫作完成的六個月後去世了。當地時間2月27日,英國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將首次展出該畫。
  • 過去的2020,大衛·霍克尼創作了116幅充滿生命力的畫作
    在過去的2020年,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 RA)用他的iPad從捕捉春天開始,一共創作了116幅新的、樂觀的作品來讚美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