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頭條 赴臺交換的大陸生客觀說說臺灣和大陸的比較

2021-02-13 天涯社區

借了個ID來發帖,才回來大陸不久,臺灣半年的生活對我的啟發還是蠻大的,雖然兩岸都是中國人,但是幾十年的分離區別還是蠻大的。論壇很多人說臺灣很好,或者是臺灣很不好,我想都是不太客觀的。臺灣再不好也是亞洲4小龍,人均GDP20000美元以上的已開發地區,比大陸早發展了20年,個社會的進步程度應該還是高於大陸的。但是說臺灣好也不盡然,臺灣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後經濟持續低迷,工資已經退回到13年的地步,大學新鮮人的起薪22000臺幣(約人民幣4500),全省平均工資2013年45000臺幣(9000人民幣),中南部可能更低,而全島平均物價高於大陸至少50%。應該臺灣人民過的也很辛苦啦。

我先說說臺灣和大陸相比比較好的地方吧.
  
1.人民基本素質。我想就經濟方面來說北京上海深圳應該不會亞於臺灣了。但是就人的素質來說,真的還是比臺灣差。在臺灣搭公車 坐捷運大家會很自覺的排隊,車來了按持續上車,在捷運上,沒有人會大聲聊天打電話,沒有人會吃東西喝飲料。如果不小心和別人撞到了,別人會說:不好意思,這些在大陸可能嘛?

2.生活便利度。臺灣特別是臺北生活常方便,7-11、全家等便利商店隨處可見,基本上500米一家,你能想到的所有服務便利商店都可以完成。買便當、化妝品、取款、取包裹等,餓了可以去夜市,基本上200元臺幣就可以肚子填飽。99臺幣(20人民幣)快炒、30臺幣的滷肉飯、50臺幣的珍珠奶茶都是非常美味的。至於交通、臺北的捷運、公車、計程車都非常方便,特別是打車比國內大部分城市要容易。

3.出國容易吧,周圍很多臺灣同學可能打工個1、2個月就可以出國玩了,窮點的區泰國馬來西亞,一般的去韓國日本,有錢的區歐洲美國玩,感覺大家心態比較平和,賺多少用多少,過的比較開心。

至於臺灣比較差的:
  
1 房價。這是2013年臺灣民眾10大民怨之首。臺灣房價呈現出越往北越貴的趨勢。臺北市的評價房價60萬臺幣/坪(約人民幣4萬/平米),臺北市的大安、信義計劃區的房價接近10萬/平米,內湖、萬華稍微便宜些,估計4萬左右。很多在臺北上班的人根本買不起臺灣的房子跑到挨著臺北市的新北去買,然後犧牲時間換取空間。近年來,新北市的房價也迅速上漲,也超過人民幣2萬/平米了。臺灣人很少向大陸一樣畢業就買房子的,很多人甚至結婚生子後還租住房子。

2 經濟低迷。周圍的同學朋友都對臺灣經濟不滿意,覺得臺灣沒有希望,很多人對大陸的飛速發展是肯定的,並且很多人表示如果有機會願意到大陸上班。現在臺灣比較優秀的年輕人都去香港、美國工作,特別是金融 醫療等行業的精英,覺得臺灣給的工資太低。

3 政治生態。每天看電視都是泛藍電視臺罵泛綠的,泛綠電視臺罵執政黨,感覺很多東西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導致很多有用的議案無法通過。一些泛綠的電視臺為了抹黑大陸,編造了很多謊言,很多沒有來過大陸的臺灣民眾自然也被矇騙了。

臺灣還有兩點比較奇怪的
  
1.迷信。按說臺灣人的受教育程度那麼高,怎麼會那麼迷信,每年電視臺N多算命的什麼節目,還有什麼講鬼故事的,一堆不認識的人坐一排,在那裡見自己見鬼的故事,然後找什麼法師來幫他們做法神馬的,講的好像真的一樣。鬼月時還有專家教你怎麼避免撞邪。

2.黑社會。臺灣的評論節目經常說XX幫最近做了什麼、哪個名人有竹聯幫什麼的背景,一次大家不敢惹他,我納悶的是這些東西可以在公開場合說嗎?既然大家都知道,怎麼沒有警察抓他們。

臺灣其實民族割裂也很嚴重的,具體就是北部和南部民眾的割裂。臺灣有個濁水溪,以該河水為界,分為北部和南部。更詳細的分為以臺北新北為主的北部、臺中為主的中部,然後臺南高雄為主的南部。

臺灣北部基本都是外省人,說國語,是臺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中南部主要是臺灣農民和原住民,說臺語。北部人一般看不起南部人,覺得土肥圓吧,但是都不敢說,說了的話就要遭到全民撻伐。有一次有一個女藝人說覺得高雄來的女的都很土,覺得被媒體罵翻了,還出來開記者會道歉。

在我們班有個澎湖來的同學,臺北同學都問他們,你們那裡有電腦嗎?有手機嗎?腦殘啊!!!

還有一點 他臺灣人不管男女基本上都會把自己打扮的較為得體才出門。特別是女性 出門基本都會化妝 每天都會保養。他們覺得素顏出門就像沒穿衣服一樣
  
男性沒有那麼誇張 但是出門也是會護膚 搭配好衣服 鞋子手錶。街上基本看不恨邋遢的人 還有就是很多人會塗香水 因此在捷運上就算挨著很近 也不會有臭味。

回國後在北京 街上大部分穿著都比較所以 特別是男生基本沒有搭配過 女性很多沒有刮腋毛。夏天一抬手就看見了 確實不太雅觀

看見那麼多罵我的 我再說個大陸比臺灣好的吧
  
就經濟前景來說 大陸真的不錯啦 也許你才畢業只有2000 但是幾年後具備專業技能後很快就會到10000 再往上爬可能到更高。而臺灣大學畢業可能臺幣25000 但是十年二十年後可能只能漲到5萬。也就說大陸學生十年後領到的薪水是畢業時的5倍 臺灣只有2倍

隨便說說吧。其實臺灣普通民眾對大陸並沒有什麼敵意 特別是北部。大家知道我是來自成都後 都對我很好 說四川是圓仔貓熊的故鄉 東西很好吃 很想去大陸看看。

而且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的發展 許多大陸產品在臺灣很受歡迎。比如小米 淘寶 微信等。現在臺灣夜市裡的東西大部分都是臺灣業者從淘寶上買的。淘寶2013年人均消費最多的城市有2個在臺灣 就是嘉義和臺南

你知道臺灣現在最火的電視劇是什麼嗎 是大陸產的甄嬛傳 已經重播十多次了 而且有幾個臺同時在重播 孫儷蔣欣等還受邀參加了號稱臺灣春晚的紅白歌唱大賽。

最新流行的大陸明星是馮紹峰 他主演的蘭陵王在臺灣收視奪冠

跟貼討論更精彩!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關注臺灣高校大陸生:不能留臺就業值不值?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11年高考結束,他們在志願書上填下了改變人生的決定,赴臺求學四年。在大陸,他們被冠以大陸赴臺讀書的「先遣部隊」;在臺灣,被稱為「陸生」的他們為臺灣注入了新血液。2015年7月,首批赴臺讀書的本科學生畢業。近日,記者採訪了多位畢業生。   「我想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去臺灣讀書是關博偉目前為止最勇敢的決定。
  • 桃子:作為第一屆赴臺讀書的大陸生,我眼中的臺灣式文藝有什麼不同?
    但是桃子卻多留了一個心眼,一直注意新聞的後續報導,沒想到這條新聞改變了她之後的人生軌跡——「臺灣對大陸開放招收學位生」。桃子那時剛畢業兩年,工作是記者和編輯,常常一忙起來就是兩個月連軸轉,有段時間一天16,17個小時都在工作。3月份剛好是兩會期間,桃子在做報導的時候,忽然覺得自己對於這個社會的認識還不足,視野仍然狹窄,想要停下腳步去學習。
  • 天涯文本:《蔡博藝:一個90後大陸生眼中的臺灣,複雜多了》
    在他們印象中美麗而遙遠的花東地區,路途時間在我看來只是大巴車上睡一覺的問題。當我爸哭天搶地的說臺灣太遠,覺得我赴臺求學就是有去無回之事時,我在地圖上比劃了一下,距離還沒有到青島來的遠。當我告訴我一位在蘭州長大,目前在北京讀書的同學,我將去臺灣讀書時,他問我的第一個問題是:時差有幾個小時?  其實臺灣和大陸的地理距離並不遠,遠的是心裡距離。臺灣和大陸存在的不是時間差,而是時代差。
  • 揭秘臺灣夜店『撿屍文化』
    他自己不撿喝到爛醉的「全屍」,只撿喝到七分醉的「半屍」,因為「半屍」還有意識,「會更主動」。而被撿過7次的D小姐表示,常在意識模糊時被摸又被吻,「有時根本不知道對方是誰」。這便是臺灣夜店裡面的次文化。大陸生赴臺攻讀學位已開放2年,大陸交換生赴臺也已逾3年,所以暑假期間,臺灣各處都可見大陸生,他們彼此分享到臺灣必玩的「玩樂地圖」,包括了貢寮海洋音樂祭、墾丁春天吶喊、小巨蛋演唱會,讓人訝異的是
  • 臺灣交換|赴臺伴手禮&入境違禁品介紹(2019春)
    就是很有特色啊 臺灣火鍋和大陸的很不一樣 更夠味兒純粹是因為去交換的時候交換生們經常會交流哪裡的火鍋店比較正宗好吃特別是大陸中部地區的交換生,喜歡吃重慶火鍋,然後據他們說臺灣的火鍋店都偏甜然後不夠辣辣條和老乾媽這兩個口味都是辣的,因為臺灣的飲食口味相對於大陸,偏清淡一些,所以可以帶一點大陸常見的辣味食品給臺灣的小夥伴們嘗一下
  • 這麼多限制,你為什麼還要去臺灣讀書?
    這一通電話,激發了我內心的強烈願望,想要趁著年輕多出去見識見識。從理性的分析來看,這幾年是我的世界觀建構的關鍵時期,需要專業的知識架構。最關鍵的是,在臺灣的生活經驗,和我所選擇的東亞政治經濟專業,在未來十年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的背景中,會對我的職業發展更有益處。
  • 揭秘臺灣夜店『撿屍文化』,把妹開房全攻略
    這便是臺灣夜店裡面的次文化。 大陸生赴臺攻讀學位已開放2年,大陸交換生赴臺也已逾3年,所以暑假期間,臺灣各處都可見大陸生,他們彼此分享到臺灣必玩的「玩樂地圖」,包括了貢寮海洋音樂祭、墾丁春天吶喊、小巨蛋演唱會,讓人訝異的是,臺北夜店打烊後的
  • 大陸和臺灣的年輕人,對雙方都有哪些誤解?
    ▲Cultural divide laid bare 這是早幾批赴臺學生遇到的情況。不知經過了好幾年,臺灣年輕人對大陸的認知有沒有更客觀全面一點,會不會再問出這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按照臺灣當局對大陸學生「三限六不」的政策(限制採認大陸優秀院校、限制陸生赴臺總量、限制採認醫學和關係國家安全領域的專業,不加分、不提供獎助學金、不影響招生名額、不允許校外打工、畢業後不可留臺就業、不開放報考證照),陸生在臺灣就讀期間不能做兼職彌補開支
  • 開放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 臺灣旅遊業者盼配額外加
    開放大陸遊客赴臺自由行 臺灣旅遊業者盼配額外加 2010年10月18日 14:47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臺灣交換|行前準備-我和臺灣的一場約會(20春)
    在臺灣的學習需要很多報告的撰寫,所以帶上手提電腦是非常必要的,在機場過安檢時需要檢查電腦,所以建議可以將電腦放在隨身攜帶的背包內提醒:衣服可以帶舊衣服,臨走時扔掉使行李箱減負。臺灣的天氣和大陸相比還是十分溫暖的,可以以夏裝為主,但是還是建議帶一兩件抗寒的衣服預防寒流,注意看天氣預報,照顧好自己不要感冒。
  • 不能自己去臺灣玩了!從明天起,大陸暫停赴臺個人遊
    雖然臺灣是個風景秀麗的島嶼,但是由於兩岸關係,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也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需要辦理通行證和入臺證。自2011年6月28日,上海、北京、廈門三個城市率先開放赴臺自由行以來,迄今為止一共開放了5批47個赴臺自由行城市。
  • 天涯頭條 大陸媽媽和臺灣兒子的暑假
    是的,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我在赴約——與在臺灣的兒子,每年一到兩次的相聚,每次見面時長1-2個月,風雨無阻。05年夏天與孩子爸分開。更多的時刻沒法用鏡頭記錄下來,就深深鐫刻在心裡,讓人落淚的,歡笑的,那所有的悲歡離合,都讓唯唯成長為今天的他,也讓我珍惜他的美好善良溫暖,即使當時當地許多事情教我心酸。今晚送走唯唯,獨處寂靜一室,默默回味跟唯唯的這個快樂溫馨暑假……在一起,就是幸福。事先網上聯繫好接機的私車比較省事省時。抵達臺北市區是12點,夜深,所以次日見兒子。
  • 聊聊臺灣交換的那些事
    按照慣例,我們先界定下討論範圍,筆者主要從教育、經濟、旅遊和文化等角度,跟大家分享臺北生活的所見所聞,至於政治、文學、娛樂等話題,不是本文的重點討論範圍。關於臺灣交換,每個人的初衷都不太一樣,據筆者在臺灣交換半年接觸的陸生而言,或出於學術交換的需求,或換種生活方式,或找個地方度假。赴臺交換之前,有朋友跟我說,在臺灣交換的時間很短,你如果能把學習或者旅遊做好,就很好了。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臺媒報導截圖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對於大陸赴臺自由行是否恢復,島內旅遊業者並不看好,並估計今年1月陸客人數將從去年的10萬下跌到約2萬人次。「兩岸關係是陸客來臺多少的最重要指標,看目前狀況不是很樂觀。」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大幅下降 臺灣觀光業正面臨史上最強「寒流」
    國慶假期赴臺大陸遊客數創11年最低 以往的國慶假期,臺灣是很多大陸遊客首選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但今年臺灣的旅遊業卻受到了冷遇。據臺當局出入境單位統計,今年10月1號至7號平均每天赴臺大陸遊客數僅為3470人,是開放大陸遊客赴臺遊11年來的最低紀錄。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 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
  • 一句「完蛋了」,是島內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的反應
    今年3月,他曾到大陸推廣南投的湖泊觀光,希望由此帶來南投的繁榮,畢竟,在祖國大陸民眾心中知名度較高的日月潭,就在南投。可7月31日,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的官網上突然刊登了一則來自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的重磅信息,稱:「鑑於當前兩岸關係,決定自2019年8月1日起暫停47個城市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突然、震動、受衝擊很大、完蛋了……島內一些人士,特別是旅遊業者,對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大多如此反應。
  • 臺灣專家:大陸赴臺遊政策應會解禁
    畢竟兩岸問題一直牽動著兩岸同胞的心,此前蔡英文為了騙取選票,故意製造兩岸緊張對立,呼籲民眾「抵中,抗中」,導致大陸赴臺遊的旅客人數驟減。在2019年11月更是創下了僅9.6萬旅客的歷史新低。那麼在選舉過後,蔡英文順利連任是否會加劇這種現象呢?但部分學者則表示最黑暗的時間已經過去,以後並不會更慘了,更有臺灣專家猜測,選舉結束後,大陸赴臺遊政策應會解禁。
  • 赴臺個人遊暫停後島內「炸翻了鍋」,11年來大陸遊客給臺灣帶來了...
    臺灣《旺報》這樣描述7月31日上午臺北旅遊業者聽說大陸暫停赴臺自由行後的反應。到下午大陸文化和旅遊部網站正式貼出公告後,臺旅遊業者都感慨「代志大條了」(事情麻煩了)。「按照政府公告屬性,文字越精簡,態度越嚴肅。」一名林姓旅遊業者說,此次大陸公告的實質只有8個字——「鑑於當前兩岸關係」,這精簡到「沒有轉圜空間了」。另有旅遊業者稱,「很多人會很慘」。
  •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工作是否按下「重啟鍵」國臺辦回應
    大陸居民赴臺個人旅遊試點工作是否按下「重啟鍵」國臺辦回應 2020年01月15日 10:59: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聯合報》記者:第一個問題,大陸提出,對臺會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但目前藍營、綠營都對「一國兩制」持拒絕態度,藍營還認為「一國兩制」擠壓了其論述兩岸政策的空間,請問發言人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