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利用二維碼進微信群後實施詐騙或洗錢

2020-12-21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警惕!有人非法搜集倒賣微信群二維碼

  「史上最便宜甩貨,不買就虧了」「線上兼職,日賺800塊」……近來,一些網民發現,有人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微信群,發出各種誘惑性廣告,引導群內成員購物或通過指定的轉帳操作牟利。記者調查發現,微信群的二維碼在網絡上被倒賣,一些不法分子藉此實施詐騙或洗錢。

  騙子冒充老師入群「作妖」

  「全體成員,現在學校推出一款補習資料,主要補習語數外三個重要科目,一共三套資料,還有專業老師網上輔導,資料費共計180元。請家長們發紅包到群裡,備註好小孩姓名。」今年5月,在福建省安溪縣某小學五年級一班的微信群裡,有人發布上述通知,19名家長陸續交了「資料費」後發現受騙報警。

  辦案民警王槐宗介紹,犯罪嫌疑人已被抓獲。據交代,他通過在網上購買微信群二維碼進群,偽裝成「數學老師」。「他在潛伏過程中『學習』群內老師的語言風格,並採用同樣的頭像、暱稱對家長進行詐騙。」

  微信團隊接受採訪時表示,惡意倒賣微信群二維碼、進群騷擾正常微信用戶的惡意團夥,一直是打擊重點對象。微信曾在去年發布提醒,有不法分子租用他人提供的微信群二維碼,將違法犯罪的贓款分批分量洗白。有用戶受「網絡兼職賺佣金」的廣告誘惑,按要求創建微信群,而後將群二維碼傳給中介;中介將二維碼提供給網絡黑產參與者。黑產參與者在群內發放一定金額的紅包,參與「兼職」的群成員將紅包提現後轉帳到指定帳戶,完成任務並領取佣金。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網際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豔東表示,這種沒有正當理由協助他人轉移資金並收取高額「佣金」的行為,涉嫌洗錢。

  明碼標價兜售並「包教會」

  記者調查發現,多個網絡平臺成為微信群二維碼買賣集散地,一些網絡社群不僅兜售非法搜集二維碼的工具,還提供「包教會」服務。

  搜索「群二維碼」,可以發現不少以「微信群活碼」「微信群二維碼分享」為名的QQ群,正在兜售涉及全國各行各業的微信群二維碼,這些群動輒有一兩百人。

  記者聯繫多名賣家,交錢後被拉入相關微信群。一個隨機發現的群二維碼價格為0.3元至0.5元,而一個指定的群二維碼價格為2元一個。在另外一些社交或購物平臺,同樣存在倒賣微信群二維碼的情況。一些賣家以「每天更新500個群二維碼」「二維碼活碼無限量生成」等方式招徠顧客。此外,還有人發布求購××樓盤業主群、××牌車友群二維碼的信息。

  同時,一些人出售微信群二維碼「爬蟲軟體」牟利。一名賣家在網上向記者推薦一款軟體,該軟體月費189元,用戶可自行添加關鍵詞,抓取網站、微博、貼吧、公眾號等平臺中的微信群二維碼,並提供智能檢測真偽、過濾重複碼等功能。記者在賣家指定的平臺分別輸入「網約車群」「業主群」等關鍵詞,不到5分鐘就輸出227個微信群二維碼。一個賣家說:「有了軟體,你也可以去做賣微信群二維碼的生意。」此外,還有一些網站公開提供相關教程。

  惡意進群者將被封號

  多地公安機關的辦案民警表示,微信群是熟人間社交平臺,群內人員相互信任度高,對營銷中隱藏的不法行為缺乏警惕性,必須高度重視,加大對犯罪團夥的打擊力度。

  微信團隊表示,對於微信群中的網絡欺詐行為,已經上線了專項打擊、預警提醒、宣傳教育等多項措施,對於惡意進群人員進行封號打擊,開發的提醒功能可以將其一鍵踢出,並支持用戶對群二維碼進行失效操作。

  據悉,購買二維碼的犯罪分子,主要是通過掃描方式入群。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提出,當前微信群掃描二維碼入群的群成員身份無須審核,建議平臺提高入群門檻,設置改為「須由群主或管理員審核」,避免不法分子通過群二維碼「混入」群組。

  專家建議,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懲治販賣二維碼行為。

  高豔東主任建議,目前買賣二維碼通常都是用來實施犯罪行為的,可以考慮適用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有關規定進行懲處。

  此外,業內人士建議,從源頭上取締非法獲取微信群二維碼的渠道,各個平臺應該通過相關的技術手段對此類交易進行整治。據新華社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謹防不法分子以「遊戲交友」實施詐騙
    冒充「美女」以「相親交友」為幌子,吸引男性安裝遊戲APP,再以「線上結婚」「線下見面」等名義引誘受害人充值刷禮物實施詐騙。近日,重慶警方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偵破一起「遊戲交友」詐騙案。市民吳先生加入一個QQ聊天群,一位「美女」主動加他為好友,邀請吳先生玩一款手機遊戲,吳先生在對方的帶領下闖關升級。「美女」在遊戲中不斷誘惑吳先生,稱如果想和她以男女朋友交往,需要不斷為她充值送花,增加親密度,並且達到一定級別後就能在遊戲中「結婚」。「美女」還主動說她是單身,想和吳先生在現實中交往談戀愛。
  • 有人找你借微信轉帳?小心成了詐騙集團的洗錢幫兇
    本來想賺點外快,結果在實施過程中意識到不對勁,不但不能退出還受到人身威脅。市民小曾發現事態嚴重,趕緊向警方報案。警方順藤摸瓜,於近日打掉了一個涉及11人的跨省詐騙團夥。他覺得不對勁想退出 結果遭到威脅2019年5月,驚慌失措的「00後」小曾向經開公安分局報案,說人身安全遭到了威脅。此前,一個朋友找到小曾,介紹了一個「躺著賺錢」的機會。朋友稱,一些公司為了避稅,要借小曾的微信轉一點錢,有人會通過收款二維碼將錢轉到小曾的微信上,小曾再轉給指定的人即可。完成操作之後,小曾會按比例獲得手續費。
  • 僅用36秒就能「洗錢」?全國首宗「卡密」洗錢案二審宣判
    幾乎每宗詐騙都伴隨著另一項犯罪——洗錢為了逃避警方追捕不法分子千方百計地把贓款洗白近年來通過「卡密」洗錢的犯罪活動越來越猖獗有效打擊了一條為電信詐騙犯罪活動「洗錢」的犯罪產業鏈。案件審結後,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的卡密銷售得以有效規範,商家設定了單次可購買數量。該案判決結果有效引導了商家合法銷售電話儲值卡,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 殺豬盤、數字貨幣洗錢、兼職陷阱……揭秘網絡詐騙背後黑產
    在總結2020年網絡詐騙新特徵時,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專家海文對第一財經記者說,一是僱傭正常用戶的帳號參與詐騙環節。例如,通過「兼職眾包」的方式,誘導用戶拉黑產入正常的微信群,誘導用戶傳播引流信息,誘導用戶提供收款碼等。對於正常用戶來講可能只是做了一個兼職,但無形中成為黑產的「幫兇」。特徵二是多種黑產相互勾連。
  • 不法分子盯上2020年「集五福」活動 詐騙套路有三種
    不法分子盯上集福  2018年1月,許先生報警稱,自己為了集齊五福卡被騙去1000多元。警方了解得知,為了趁早收齊五張福卡,許先生開啟了「附近的人」功能,不停地在「紅包地圖」活動頁面中添加陌生人為好友。
  • 打擊電信詐騙:不讓「被洗錢」侵擾百姓「錢袋子」
    1、QQ冒充好友詐騙。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對方QQ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熟悉對方情況後,冒充該QQ帳號主人對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車禍」「急需用錢」等緊急事情為由實施詐騙。3、微信冒充公司老總詐騙財務人員。犯罪分子通過技術手段獲取公司內部人員架構情況,複製公司老總微信暱稱和頭像圖片,偽裝成公司老總添加財務人員微信實施詐騙。4、微信偽裝身份詐騙。
  • 【天下無詐】一女子利用支付寶帳戶幫「洗錢」,被刑事拘留!
    【天下無詐】一女子利用支付寶帳戶幫「洗錢」,被刑事拘留!在家待業的劉某在某網站上看見這則消息十分感興趣添加微信洽談佣金雙方合作一氣呵成此時此刻一雙違法的黑手正將她拉進深淵
  • 涉嫌洗錢需要轉帳付款撤銷?電信詐騙手法防不勝防,廣州農行築牢...
    經了解,原來客戶在1月23日早上通過微信跟長期合作供貨商確定了當日要支付400萬元貨款。但是,供貨商手機剛好在1月23日上午被盜,微信也被詐騙分子盜取,犯罪分子得知付款信息後發來兩個收款帳號。 由於金女士平時都是通過微信付款,所以金女士在收到帳號之後沒有跟對方電話核實,就按照早上溝通的數額及貨款,通過網銀分次支付了共400萬元貨款到電信詐騙帳戶。 在了解情況後,肖臘梅立即指引客戶撥打110報警電話,協同運營副行長王婉貞和網點櫃員楊松彬專人做借記卡應急處理。
  • 幫人微信收款1萬提成120元?可能成洗錢幫兇
    所謂「跑分」,就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或者支付寶收款二維碼,替別人代收款,賺取佣金。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成為了灰黑產以及騙子們「洗錢」的幫兇。所謂「跑分」,就是利用自己的微信或者支付寶收款二維碼,替別人代收款,賺取佣金。這使得越來越多的普通用戶成為了灰黑產以及騙子們「洗錢」的幫兇。7月26日,廣東省公安廳在「淨網2019」專項行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近日打掉一個利用跑分APP平臺洗白賭資、逃避監管的新型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03人,搗毀窩點10個,凍結涉案金額1645萬元。這也是全國首例打擊跑分平臺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
  • 「淨網2020」謹防不法分子以「遊戲交友」實施詐騙
    冒充「美女」以「相親交友」為幌子,吸引男性安裝遊戲APP,再以「線上結婚」「線下見面」等名義引誘受害人充值刷禮物實施詐騙。近日,重慶警方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偵破一起「遊戲交友」詐騙案。市民吳先生加入一個QQ聊天群,一位「美女」主動加他為好友,邀請吳先生玩一款手機遊戲,吳先生在對方的帶領下闖關升級。「美女」在遊戲中不斷誘惑吳先生,稱如果想和她以男女朋友交往,需要不斷為她充值送花,增加親密度,並且達到一定級別後就能在遊戲中「結婚」。「美女」還主動說她是單身,想和吳先生在現實中交往談戀愛。
  • 學習反電信詐騙知識,讓不法分子無從下手
    資訊時代發展不斷更新換代的電信網絡技術為市民提供「網際網路+」新生活的同時,也難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新型犯罪活動。十 大 典 型 通 訊(網 絡)詐 騙 形 式① 信用卡詐騙。簡訊提示高信用額度都是騙人的,正規辦理去櫃檯。② 網絡詐騙。淘寶客服來電退款,發來網站有貓膩,點擊容易中木馬。③ 遊戲詐騙。
  • 騙子冒充老師潛入班級群,以「疫情」為由設計詐騙
    騙子冒充老師潛入班級群,以「疫情」為由設計詐騙 2020-02-13 16: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西打擊整治利用疫情題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違法行為
    (抗擊新冠肺炎)江西打擊整治利用疫情題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違法行為中新網南昌2月18日電 (吳鵬泉)江西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素仁18日下午在該省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針對疫情期間出現的新型詐騙套路,江西省通信管理局多措並舉開展整治
  • 利用虛擬信息轉帳洗錢金額高達數千萬,警方破獲十人電信詐騙團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國桐對待詐騙分子在煙臺就是一個字"抓"。近日煙臺與龍口市縣兩級反詐中心通過縝密偵查,歷經半個月的不懈努力,成功破獲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抓獲10名犯罪嫌疑人。分析研判 兩名嫌疑人浮出水面5月21日,煙臺市反詐中心接到龍口市民賈某報案稱:其在網上投資被詐騙12萬元。接到報案後,市反詐中心高度重視,快速聯合龍口市公安局立即啟動反電詐工作機制,經辦案民警突擊分析研判,通過對掌握線索的追蹤研判,發現河南的李某某(女,27歲,河南人)及其男友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 出售轉讓微信、支付寶帳號可能構成犯罪,莫要貪圖小利吃大虧!
    近年來,公安機關在辦案中發現,倒賣銀行卡、支付帳戶、微信帳號等違法交易十分活躍,銀行卡信息上千元,微信、支付寶帳號幾百元……這些被買賣的帳戶、帳號被犯罪分子用來實施網絡賭博、洗錢、電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 金融知識普及月 | 網絡詐騙有啥新套路,防騙重在留意這些細節
    青島新聞網9月28日訊 隨著各種支付手段、網絡工具的發展,騙局的套路也在不斷翻新,如今的新型騙術尤其集中在手機移動端,不法分子利用線上的社交網絡,以及各類新型的支付工具、網際網路交易平臺實施詐騙,花樣層出不窮,令人防不勝防。
  • 警方緊急提醒:有騙子冒充老師進佛山一家長群收取「疫苗費」,小心!
    近期新冠肺炎疫苗成了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有不法分子潛伏進家長群冒充老師以收取疫苗費為由>實施詐騙典型案列近日,佛山一班級家長群內,「老師」突然在群中發布消息,稱要求家長交納疫苗費,同時發了一份收費通知出來,裡面標註了收費項目、收費金額、收款銀行帳號等。
  • 民警曝光最狠詐騙手段
    4、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例:今年6月,孫某某接到自稱公安局民警電話,電話稱孫某某涉嫌洗錢。孫某某多方辯解,對方以孫某某身份信息被洩露,需要進一步核查真實性為由,讓孫某某將銀行卡內資金轉入公安設立的指定安全帳戶,待核實無誤後返還。
  • 出租微信號賺錢是真的嗎 出租微信號安全可信靠譜不
    出租微信號賺錢是真的嗎>>  「出租微信加我,長期有效」「高價收微信,不想賣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一些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了類似的「廣告」。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人貪圖小利,把自己的微信號出租給別人,這些微信號大多被不法分子用來實施詐騙、洗錢等犯罪活動。
  • 詐騙預警|曝光47種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法
    輕輕動一下手指,就有機會得大獎哦」犯罪分子冒充商家發布「點讚有獎」信息,要求參與者將姓名、電話等個人資料發至微信平臺,一旦商家套取完足夠的個人信息後,即以「手續費」「公證費」「保證金」等形式實施詐騙。手法6.微信盜用公眾帳號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