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這部劇有多較真兒,看它的戲眼、戲核和戲筋

2020-10-03 廖宇探案

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誰是被害者|一部較真兒的作品

今天終於能寫一篇跟我一樣愛「較真兒」的影視作品了!Netflix出品的8分,也是目前最高分的華語懸疑迷你劇《誰是被害者》。

該劇已於8月14日在西瓜視頻獨家上線,VIP會員就能一次看全集,十分的過癮。本劇以一集一謎題的方式循序漸進,抽絲剝繭,共分為:《指紋》《報導》《蠟燭》《車站》《刺青》《遺願》《水芫(yuán)花》《傘》八集。

每一集的名字也是劇中的一樣道具或是線索,它們各自還是揭開層層迷霧的關鍵,彼此之間又環環相扣。從主創如此用心的將每一集的名字,呼應每集中的「解秘關鍵」這樣精巧的設置來看便可知,該作品是多麼的「較真兒」。

下面本文就分:故事的較真兒,製作的較真兒,角色的較真兒,三個小篇幅為大家不劇透的介紹本劇看點,請大家放心享用,本文連一個角色的名字都沒有透露,以求讓大家帶著懸念而不迷糊的去欣賞該片。

故事的較真兒|戲眼、戲核、戲筋

在一部影視作品中,那個能解開所有矛盾和解決衝突的情節,叫做「戲眼」。也就是主創希望觀眾的著眼點。懸疑劇《誰是被害者》誠如它的名字,「誰是被害者」即是本劇的「戲眼」。

故事中離奇案件頻發,警方每發現一名被害者,經過檢驗後這名被害者都不是一開始警方所認為的被害者身份,或者說都不是其身份所顯示的那個人。

但每一個被害者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經過一番調查,警方發現:

每個被害者都因前一名被害者的死實現了自己的遺願,而每個被害者都以自己的死,替後一名被害者實現了遺願

全故事用了五個案件六名被害者完成了一個連環案件,我稱之為遺願連環命案」

看,在完全不用透露任何細節的情況下,單此「誰是被害者」這個「戲眼」加上「遺願連環命案」這個形式就足以吸引我們看的欲望了吧?

接著讓我們再稍微了解一下該劇的「戲核」,你就更加的欲罷不能了!一般來說影視劇作品中需體現的主題思想被稱之為「戲核」。

是的,看到最後觀眾們會恍然大悟,其實整個案件從理論上來說,被害者都是「自殺」的,如果非要認定一個「真兇」的話,「他」便是無法改變現實卻又對現實抱有極度憎恨的絕症人士對於社會的最後報復,也是為了讓別人聽見自己絕望的呼喊而展開的一系列的報復行動。

警方鑑識人員方毅任(張孝全 飾)

而對「活著與放棄,哪個才更勇敢?」這個「戲核」的辯證貫穿全劇始終,比「誰是被害者?」這個表面謎題「戲眼」更加直指人心。難能可貴的是,該劇並沒有給出一個導向型的答案,更沒有譴責那些選擇利用自己生命最後一刻奮力一搏的人,而是平和地,耐心地帶領觀眾們回溯那些「被害者」們竭力掙扎,卻始終也走不出的迷霧。

右:女記者徐海茵(許瑋甯 飾)

該劇始終以冷峻的色調,通過諸如警察徇私舞弊掩蓋真相;

媒體趨利嗜血扭曲真相;

官商利益勾結不顧真相,等這些島內社會中暗流湧動的現象包裹於「戲眼」與「戲核」之外,是為「戲筋」

「戲筋」一般指的是劇情中的脈絡。本劇利用「戲筋」毫不避諱地串聯起「誰是被害者?」他們不就是在多方權勢的角力下,那些被犧牲的無權無勢的弱者嗎。因此本劇不僅串聯了島上犯罪史上的重大命案,還埋下了島內眾多社會熱點話題,如教授倚仗權勢性騷擾,勞工長期過勞,老人護理體系超負荷運轉等等。無一不是在借小人物的際遇,反思島內社會久積的頑症與痛點。

劇中的被害者他們生前不被關注,但死後卻被警方,媒體費盡心思尋找他們的真實身份,挖出他們的人生經歷,這不就是「誰是被害者?」這個戲眼,也包括劇名所反應出來的最大弔詭與諷刺嗎,因此《誰是被害者》這個劇名真的不只是一個概念和一個懸疑而已。劇名所呈現出的矛盾還在於既然他們都是「自殺」,為什麼要稱他們為「被害者」呢?

這也正是該劇最引人深思的地方,因而也牽出了本劇的戲核「活著與死亡,哪個才更勇敢?」

如果說本劇的「真兇」為那些被害者策劃出來的「遺願命案」為他們贏得了一次重獲社會關注和重拾自己尊嚴的機會。那麼「死亡」無疑是勇敢的,而讓他們敢於對自己下手的那個人就真的就是「真兇」嗎?我想只有在你看過本劇之後才會擁有你自己的答案。

而最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部影視作品《誰是被害者》並不會讓觀眾因知道它的「戲眼」,「戲核」和「戲筋」而對他的故事和情節產生影響,換句話說就是你聽了我說的這些點,當你看該劇時完全不會產生劇透的效果。這就不得不說因為該劇在劇情設計上「一集一謎題」的抽絲剝繭式設計:

《指紋》與《報導》初現「驚悚」與「詭計」;《蠟燭》也是劇中的道具,揭示被害者生前的自殺痕跡;《車站》讓「真兇」對被害者死亡的催化轉化為直接幹預,迷底呼之欲出;《水芫花》揭開了案件表面的陰冷殘酷,露出了溫情反思的基底,也迎來了謎底本身。

《傘》是本劇最重要的一集,它是關於「戲核」,「活著與死亡,哪個才更勇敢?」的辯證,是活著與死亡兩種主張交叉對話的鋪陳。換句話說,雖然劇中提出過另一種聲音,但最終仍保持了正能量的答案,讓人值得深思。

同時,「傘」這個道具印證了我在前面所說的,主創真的是十分的較真兒,不但該劇最後一集的名字叫《傘》,而本集中「傘」這個道具十分的重要。

當一切塵埃落定,兩年後「真兇」從獄中撐傘走出,遞給了在雨中久等的父親,兩人開始共撐一把傘遠去。這把「傘」所表達的就是包容,父女倆人從開始的形同陌路,到最後的彼此關懷,暗喻著社會即使是存在兩種或多種不同的聲音,但如果能相互理解包容,就能共同撐傘走在一起。

就一部懸疑劇而言,八集形成了一條環環相扣,錯位的命案鏈條,就詭計而言它也形成了一個意味深長的首尾呼應:以父女開頭,以父女結尾。

看,我連一個角色的名字都沒透露,但大家覺得該劇的故事是否特別的吸引人呢?而這僅僅才是故事層面,下面我們再來看製作層面。

製作的較真兒|膽小勿看

收錄在每集之後的幕後紀實,向觀眾們詳實展現了《誰是被害者》團隊的製作過程和創作理念。尤其是其力求逼真的道具製作。通過特效化妝,美術制景等多部門的通力合作,重現出極為逼真,讓觀眾們身臨其境的案發現場,其精細度絕對可稱得上是犯罪懸疑劇的典範。

《誰是被害者》幕後紀實

幕後紀實剖析了王水(強酸)溶屍,自焚等諸多令人怵目驚心的製作過程。

《誰是被害者》中的王水溶屍案

由於本劇主角是鑑識中心的鑑識人員,必須通過被害者的屍體去尋找線索,從蛛絲馬跡中找出犯案動機,因此逼真的被害者屍體是本劇的一大亮點,更是確保觀眾能夠信服的重要關鍵。

《誰是被害者》中的鑑識人員方毅任

《誰是被害者》的特效化妝儲榢逸曾經參與過電影《美人魚》,《紅衣小女孩》,《誰先愛上他的》等電影特效化妝工作,並於2018年憑藉電影《麻醉風暴2》獲得金鐘獎美術設計獎。他在幕後紀實中談到,在製作這些屍體時必須分析骨肉呈現的狀態以及顏色,以便能製作出符合劇情所需的逼真樣貌,即便這些屍骸在觀眾眼中其實都差不多,但最為專業人員不得有半點馬虎。

《誰是被害者》中的女記者徐海茵

《誰是被害者》在鏡頭上也呈現了同樣的不馬虎,手持鏡頭時而緊跟主角進入驚悚的犯罪現場,時而靜置一旁冷眼旁觀。讓觀眾或跟著鏡頭感受浸入式的驚心動魄,或處於一旁沉靜深思。既是參與者的同時又是旁觀者。

這些「較真兒」讓我在本劇中感受到了如美劇般的標準化,專業化,體系化的生產方式。也看得出《誰是被害者》是一部群策群力,頗為「較真兒」的作品。它表達出了在基本完備的影視工業體系之中,一部用心創作的作品所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誰是被害者》幕後紀實

角色的較真兒

《誰是被害者》中最為矚目的,也是值得探討的角色是遠嫁臺灣,操一口廣東話的印尼籍清潔工李雅均(林心如飾)。而這一角色林心如演繹得是好是壞則是一件很主觀的看法,大家自有判斷。

《誰是被害者》中的李雅均(林心如 飾)

我只想對於這個角色提出一點,作為一部島內故事,為何最後的「真兇」 必須由外籍勞工擔當?誠然那些活躍於臺灣社會最基層,從事最廉價勞力卻屢遭不公待遇的外籍勞工是最熟知臺灣社會底層真實景況的人。

《誰是被害者》中的李雅均(林心如 飾)

但由「他們」的身份來掀起企業壓榨,性別認同,校園霸凌,甚至虐待老人等這些島內社會問題的設置實在是讓人覺得未免有些「甩鍋」嫌疑,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但總的來說該劇的所有角色都紮根於現實的土壤,可見主創在「角色」的設置上也著實較真兒。

不得不說,《誰是被害者》無論是在故事,製作和角色的呈現上都稱得上是一部實實在在的「較真兒劇」,最可貴的是同時又能夠做到點到為止,能夠引發一定的關注和思考就好,不過多的拘泥於某一層面上。

因為作為一部犯罪懸疑劇,將社會現實套在其中,為「誰是被害者」這個戲眼所服務,它的重點還是在於展現主角如何突破層層關卡,而不是停留在某一層必須尋求出一個答案,甚至企圖讓這個答案能對現實起到反哺的意義。

畢竟這個答案對於任何一個社會來說都是不能去較真兒的。

相關焦點

  • 誰是被害者:場景逼真讓女主反胃,觸目驚心案件背後卻是愛與治癒
    大家好,我是看電影愛較真兒的廖宇。 誰是被害者|一部較真兒的作品今天終於能寫一篇跟我一樣愛「較真兒」的影視作品了!Netflix出品的8分,也是目前最高分的華語懸疑迷你劇《誰是被害者》。懸疑劇《誰是被害者》誠如它的名字,「誰是被害者」即是本劇的「戲眼」。
  • 網飛高分華語劇上線!任社會變形失真,願靈魂永遠較真
    這是一部實實在在的「較真劇」,瀰漫著理性思辨,卻也感性得如同偷翻了誰的日記,讓人無所遁形、赤裸透明。那些年,那個他或她曾經絕望傾吐的心碎告解,也仿佛在耳畔悄然響起。 然而,《誰是被害者》實現的製作佳績並非一蹴而就,不僅奠基於臺劇多年的沉澱累積,更仰賴逐漸成形的閱聽市場。在鎖定本劇前,我們不妨先來較一下臺劇那些年的「真」。
  • 《誰是被害者》:這部挑戰禁忌話題的臺劇,好看又有深度!
    沒幹別的,看電視劇來著。說實話,這些年隨著我看的影視劇越來越多,能夠禁得起連夜的看的,不多。而今天要給你推薦的算是一部。這部劇一經播出,就被貼上了「大尺度」、「無碼」、「超強卡司」、「燒腦劇情」、「針砭時事」、「挑戰禁忌」等等標籤,我覺得這些簡單的詞彙,是無法傳達出這部劇好在哪裡的。
  • 《誰是被害者》:除了「尺度」,這才是它成功的核心秘密
    過去的一周,臺劇《誰是被害者》的推薦文肆虐著我的朋友圈,標題很誇張。《誰是被害者》:全程無碼、開年華語最大尺度,非它莫屬!無碼的大尺度,這新出的華語劇可真敢拍啊!那麼既然被騙了,為什麼已經過去了這麼久,這部劇依然被很多人追捧?該劇目前在豆瓣上評分8.1,是Netflix投資的幾部臺劇中分數最高的,有近80%的網友給出四星或五星的好評。為什麼呢?《誰是被害者》是Netflix出品華語劇集,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領銜主演,林心如特別出演。
  • 《誰是被害者》挑戰臺劇新高度!驚悚爆表!|亞斯伯格|誰是被害者|...
    它就是——《誰是被害者》最近兩年臺劇的質量真的不錯,去年年初《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豆瓣9.5分的高分,年末就再接再厲,推出了一部風靡全網的《想見你》,再次拿下9.2分。這部《誰是被害者》講述了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在調查一連串卷詭異的連環謀殺案時,竟然發現女兒疑似涉案。為了尋找真相,他必須跟握有重要線索的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合作,拯救女兒生命。
  • 黑馬懸疑片《誰是被害者》一天問鼎日榜,許瑋甯、林心如有戲拍
    當國產女明星都在抱怨人到中年無戲可拍的時候,網飛帶著它的新網劇來了。《誰是被害者》是網飛投資的第四部華語網劇,雖然前三部口碑平平,但是這一部卻結結實實穩住了網飛的江湖地位,還把許瑋甯重新帶到了大眾面前,更帶來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林心如。
  • 林心如甘願素麵朝天演配角的神劇《誰是被害者》,寶藏演員一籮筐
    西瓜視頻前幾天獨家開播臺劇《誰是被害者》,我是相當驚喜的,因為這部劇在豆瓣的得分高達8.0,不僅是出品方Netflix目前最高得分的劇,在今年已經播出的華語劇中,得分也是排得上名次的。,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部劇的陣容吧。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沒有被害者,又都是被害者。
    有十年沒看臺劇了吧,因為對臺劇一直有當年那些爛俗青春偶像劇的刻板印象,心裡總生起牴觸。但這部偶然看了個開頭,便吸引的我一直看下去,果然,是自己給臺劇扣了個帽子,差點漏掉了優秀作品。不過,這部劇,沒有什麼張力,人物的深度不夠,複雜度不夠,對人性的表述與探索都還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度挖掘,最近同時在看另一部美劇《我知道這是真的》,這部劇對於人性的探索,就很深刻,對生活的刻畫要更飽滿,人物也更加複雜,華語劇目前還依舊拍的很用力,人物都太簡單了,很浮於表面,跟美國和歐洲的優秀電影、劇集,還是差了一大截的。
  • 誰是被害者在哪裡看 誰是被害者兇手是誰大結局是什麼
    8月14日,《誰是被害者》上線西瓜視頻,打著Netflix最高分華語劇的旗號,一經播出,就收穫了眾多網友的好評,豆瓣評分直達8.0,智能電視的朋友可在當貝市場中下載西瓜視頻TV獨家觀看。這部華語劇一度被認為是繼《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的臺劇復興之光。而張孝全、劉亞仁、王識賢的主演陣容再加上林心如的特別出演,為本片的質量和熱度都帶來了保障。從全片質量來講,《誰是被害者》是一部質量很高、內容很深刻的懸疑劇。
  • 《誰是被害者》一口氣刷全集,網飛又出爆款華語劇!
    《誰是被害者》是Netflix出品華語劇集,由張孝全、許瑋甯、王識賢、黃河、李沐、丁寧、陳家逵、鄭人碩、夏靖庭出演,林心如特別出演,於4月30日上線,並一次性放出全部8集。從此劇的八集來看,分別為「指紋」、「報導」、「蠟燭」、「車站」、「刺青」、「遺願」、「水芫花」和「傘」,前三集基本上就是宣示風暴來襲,一起接一起的連環命案,引領觀眾的想像與好奇心,跟著男女主共同推敲。
  • 通宵看了8集!挑戰禁忌話題的《誰是被害者》,好看又有深度
    沒幹別的,看電視劇來著。說實話,這些年隨著我看的影視劇越來越多,能夠禁得起連夜的看的,不多。而今天要給你推薦的算是一部。​這部劇一經播出,就被貼上了「大尺度」、「無碼」、「超強卡司」、「燒腦劇情」、「針砭時事」、「挑戰禁忌」等等標籤,我覺得這些簡單的詞彙,是無法傳達出這部劇好在哪裡的。
  • 燒腦之餘,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主演的爆款懸疑劇《誰是被害者...
    這部由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等演員主演的《誰是被害者》能夠受到劇迷們追捧,不單單是劇中燒腦的劇情轉折和懸疑伏筆,更在於它的故事,有著對社會現實生活的針砭洞察。目前為止,該劇在豆瓣上評分為8.1分,也延續了《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等華語市場的懸疑類型熱。
  • 懸疑外衣下,這劇直指人心!《誰是被害者》取勝不只靠尺度
    對於我們國內觀眾來說,看《誰是被害者》就相當於看一部講普通話的高質感犯罪劇。華語犯罪劇中難得一見的尺度,涉及話題的艱澀程度,都能在這部劇當中看到。《誰是被害者》與《隱秘的角落》 很多觀眾可能都是被《誰是被害者》的尺度和驚悚設定吸引而來。本劇的前幾集,便是從一起離奇的「連環殺人還願案」鋪開陳述。
  • 林心如在新劇《誰是被害者》裡客串清潔工
    #根據林心如微博的最新動態,林心如在4月30日裡更新了自己的微博,估計是在為自己的一部新劇《誰是被害者》做宣傳,44歲的林心如在劇裡飾演是一個清潔工,劇裡她打扮十分樸素,她素顏出鏡,在戲裡只是客串。《誰是被害者》這部電影是由徐瑞良的推理小說《第四名被害者》改編而成, 描述的一起震驚全臺灣的連續殺人案在半年多前發生後,嫌犯方夢魚堅決不肯透露被害者遺體下落,卻在臨終之前,暗示還有第四名被害者的故事。
  • 高分懸疑劇《誰是被害者》:屍體是下一個被害者?死才能實現願望
    屍體是下一個被害者?似乎有悖常理,其實這是懸疑劇《誰是被害者》中「連環殺人案」的犯罪手法。刑警隊長趙承寬接到一件自殺案,一位叫做蘇可芸的過氣女星在浴缸中自殺。可經過法醫對屍體的解剖和比對發現,這具屍體並非是蘇可芸,而且警方從監控錄像中看到,蘇可芸並沒有死,而是去往了譽品尚未開售的樓盤。
  • 《誰是被害者》:返璞歸真的林心如
    與以往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不同,在《誰是被害者》中,林心如一改「大女主專業戶」和「瑪麗蘇」的形象,不僅甘願出演戲份不多的配角,更全程素顏出鏡,畫上老年斑、肝斑、家暴瘀傷等「醜妝」,飾演了一個「反社會人格」的瘋女人,令人頗為驚喜。
  • 《誰是被害者》挑戰臺劇新高度!驚悚爆表!
    它就是—— 《誰是被害者》 這部《誰是被害者》講述了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在調查一連串卷詭異的連環謀殺案時,竟然發現女兒疑似涉案。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誰是被害者
    誰是被害者首先演員們的演技都很棒。剛開始看的時候口音有點出戲,後邊慢慢適應了。有懸疑有推理,故事環環相扣很精彩。感覺每個人都有心裡過不去的地方,但是選擇面對的方式卻不一樣,案子涉及的這些人應該都偏向抑鬱體質了,他們無法理解正常人的世界,就像我們無法理解他們的世界一樣。
  • 《誰是被害者 第一季》許瑋甯向東,阮經天向西
    選擇本身沒有對錯,但是看著許瑋甯在「誰是被害者」裡的表現,再看看小天這幾年拍得戲,不經有些惋惜。曾幾何時,他還是那個艋舺,軍中少年裡面的少年,現在卻成了屏幕上的耍帥油膩男子,而當年許瑋甯還貼著小天混血女友標籤,新聞的重點都是分分合合,現在混血顏值依然能打,也因為角色的複雜性美得更有質感。
  • 《誰是被害者》:Netflix的這部臺劇,口碑還不錯
    《誰是被害者》海報終於,跟此前的「華語三部曲」相比,《誰是被害者》有了一個相對體面的口碑。《誰是被害者》改編自臺灣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小說《第四名被害者》。劇集主人公方毅任(張孝全 飾),是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的鑑識員。方毅任罹患亞斯伯格症(沒有智能障礙的自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