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實時關注 為新業態創新營造寬鬆環境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經濟帶來衝擊,一系列以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卻逆勢發展。面對發展快速、創新活躍、應用廣泛的新業態,需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智慧財產權保護、營商環境等方面下功夫,為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創造充足空間。
雲南省日前出臺政策,明確加快布局5G網絡、區塊鏈技術雲平臺、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基建,拓展農業、工業、交通、城市治理、公共服務、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場景。不久前,國家13個部門也聯合發文,亮出支持15種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硬舉措。這15種新業態新模式包括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數位化治理、產業平臺化發展、傳統企業數位化轉型、「虛擬」產業園和產業集群、「無人經濟」、培育新個體經濟、發展微經濟、探索多點執業、共享生活、共享生產、生產資料共享及數據要素流通。
雲南新政備受關注的一點是, 將著力優化新業態監管措施,探索建立「容錯」機制。即在主要行政執法領域,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非主觀故意、沒有造成危害後果的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先行告誡說理,指導其自覺改正,一般不予行政處罰,推行免罰清單。優化對新業態的包容審慎監管,就是鼓勵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創新,本質上是為新業態創新營造寬鬆的環境,對於促進新業態發展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文章來源:昆明日報)
(責任編輯:younannan)